三重螺旋视角下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动力机制构建

2020-12-02 07:47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高技能应用型

杨 峰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0 引言

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职能。教育部在2010年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法与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1]。”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由地方政府、高校(常州工业职业学院)和企业(江苏宇邦工业系统有限公司等)三方联合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引入国内外行业协会(德国手工业协会HWK、常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等)作为“黏合剂”,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采用共建和共享的模式,基于三重螺旋理论视角多方协同创新共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协同学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2]。协同学理论研究多个子系统之间如何协调一致、合作、发挥协同作用,系统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相互作用从无序结构转变为有序结构后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在复杂的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发生协同行为,协同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动力,多个子系统演化的联合作用使整个系统形成一种新型的结构,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远大于各个子系统单独作用。

Leydesdorff和Etzkowitz基于生物三螺旋的概念,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在创新系统中的形态关系,以消除知识商品化过程中各种障碍性因素。通过三重螺旋模型对官、产、学三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进行了描述,强调三方以沟通为核心的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任何一方在创新系统中都有可能成为驱动创新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形成三方相互作用后共同螺旋上升的多赢关系[3- 5]。

当前我国官产学合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各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处于游离态和分散态,各方的优势需要整合形成协同效应。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官产学间缺乏有效的创新协同机制[6],从而不能形成协同配合产生良性的螺旋上升。因此官产学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应从单一的行政推动向多方协同机制牵引转变[7- 8]。

鉴于此,本文以“政行校企”多方力量联合成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为载体,基于三重螺旋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建了一种多方协同创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动力机制形成的条件,并对其动力系统进行探索,系统阐述构成其外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内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并对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了案例研究。

1 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

机制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存在,贯穿于客观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中,是其最核心的、最本质的推动力[9]。“政行校企”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指的是触发和驱动“政行校企”多方产生合作的动力机能,是形成“政行校企”多方协同创新育人的前提条件,诱发和引导“政行校企”联合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多方协同创新育人及深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协同创新育人动力机制处于协同创新育人整个环节的最前端,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特点[10]。本文将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动力系统和内部动力系统。外部动力系统是指通过诱导唤起、触发合作或转变的外部动力因素来实现对“政行校企”各方合作起作用的动力系统,包括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国家政策驱动等动力因素;内部动力系统是指存在于“政行校企”内部,对多方协同创新育人发生的内在驱动力因素的总和,包括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需求、多方利益驱动等。内部动力系统和外部动力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互影响和联系的。外部动力系统的作用为前提,内部动力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内部动力系统无法作用,外部动力系统则没有着力点和支撑点,难以发挥诱发和驱动作用。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应适应地方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各种内外动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实现协同创新育人。

图1 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机制模型

2 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的动力系统

2.1 协同创新育人的外部动力因素

2.1.1 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常州南,面积182平方公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 0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拥有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电子信息二大支柱产业集群。2019年,先进装备制造总产值超过900亿元。高新区坚持走产业高端化、集聚化、链条化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产业结构已经由传统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向资本高度集中、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也由仅依靠增加原材料和能源等消耗向依靠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和管理能力升级等转变。但是目前我国适应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与企业急切的用工需求存在不平衡,人才的培养与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有差距,人才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产业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短板之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根本是依靠科技进步,核心是人才培养。“政行校企”联合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不仅是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2.1.2 国家教育决策的驱动力

教育部在2010年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2018年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办法要求“实行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的合作机制;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承担实习实训、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及学生创新创业等;校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促进支持政策、服务平台和保障机制。增强服务企业特别是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金融机构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发展职业需求、实践能力和产学研用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资源共享,集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多个文件和政策表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建立多元力量参与的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予行政许可,信贷和融资支持,搭建合作平台,为“政行校企”联合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提供了国家教育决策驱动力。

2.1.3 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由德国2013年提出,目的是为了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德国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工业竞争迈入了智能化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技术研发的突破口,对科技创新与转化、市场动态与反馈、生产条件优化与设备迭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单一组织的人财物数量的有限性,很难达到多学科交叉融合。基于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社会责任感,“政行校企”协同创新打破学科的界限,使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业生产和人才培养之间紧密结合,通过协同合作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2.2 协同创新育人的内部动力因素

2.2.1 资源和核心能力整合

政府、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各自拥有的资源(政策、资金、原料、场地和设备等)和核心能力(知识、信息、技术和技能等能力的集合体)是有限的,“政行校企”联合成立的跨企业培训中心形成协同合作的网络实体结点,多主体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可以促进多方核心能力的整合和互补,形成协同创新的资源数量增加和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协同效应。提高了跨企业培训中心合作运行的效率,成为协同创新育人的内部动力之一。

2.2.2 内涵建设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其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经之路。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主动深入区域发展现实,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通过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更好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推动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的内部动力因素之一。

2.2.3 招生就业压力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是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成功培养的案例比较少。高职院校的核心使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标准必须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契合。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其办学思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多方力量协同育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高职院校招生存在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减少将影响办学质量,投入不足,无法引入高水平师资,师资队伍不能形成高水平迭代,教师工作热情不高,教学设施设备老化,无法负担新型设备,社会评价低等一系列问题。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是摆脱巨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走出就业差和招生差之间恶性循环的唯一出路,以此来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2.4 利益驱动力

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牵涉到若干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家长、高校老师、学校负责人等。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等与社会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为当地产业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地方,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大学生在当地工作、买房和消费,繁荣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形成 “螺旋式上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高职院校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动力最为强烈,利益诉求在于: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招到更多优秀的学生→获取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等的调整,契合社会产业的需求→高质量的就业→提高社会美誉度→获得的更多中央地方专项政策支持和拨款→多主体出资、设备,降低投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均培养成本→扩大办学自主权→提升师资队伍的科技研发和教研教改能力、企业导师缓解师资力量紧缺的压力、增强学科建设的水平→行校企联合申报、研发项目,转换成果→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综合能力也进入了“螺旋式上升”模式。企业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最直接受益者,人才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之一。企业急需的技能岗位希望通过跨企业培训中心培养适合的人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量身定做”,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企业减少招聘成本和人才资源培训成本、可选择空间大、学生对企业建立了合理的期许,大大地降低了离职率。行业协会发挥“中介作用”,类似“政行校企”间的“黏合剂”。代表企业提出最新的技术和岗位需求,反馈给跨企业培训中心。政府配套相应政策,校企完成人才培养,行业协会充当第三方评价机构。推动“政行校企”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3 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的案例研究

“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成立于2017年,由政行校企,即地方政府、校为常州工业职业学院、企为江苏宇邦工业系统有限公司等和国内外行业协会(德国手工业协会HWK、常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等)多元力量联合成立。基于三重螺旋理论视角,引入协同学理论,采用共建和共享的模式,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推动多方协同创新共育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政行校企”各方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1 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良好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持“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免费提供6 543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低息贷款、培训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利用政府的多个平台推介跨企业培训中心,吸引更多的行业协会、企业、银行和风投等参与中心建设。指定至少2名政企联络员常驻培训中心。校企投入资金、设备、技术、组建研发和教学混编团队等。建设初期投入设备资产总值约2 500万元,多方对中心的良好建设和运行积极乐观,持续投入,2020年设备资产总值达7 850万元。中心目前建成1个智能工厂集成中心和5大研发实践训练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中心的运营需求。计划2025年前场地面积扩大3倍,资产总值新增7 500万元,新建成2个智能工厂集成中心和10个研发实践训练中心。优选常州工业学院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优秀教师和技术人才组建多支跨学科,以人才订单培养为目标,集教学、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混编团队。行业协会提供最新国际和国内行业职业标准、企业最新的人才岗位需求和教育资源等“关键信息”,联合用人企业以客观公正的角色、最新标准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跨企业培训中心入选江苏省校企合作优秀典型案例。

3.2 跨企业培训中心管理水平与培养质量提升

跨企业培训中心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政企联络员2名、行业协会专家2名、高校负责人3名和企业负责人3名组成,建立了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近3年平均调整率为20%。理事会的设立确保多方的投入与产出、收益相匹配,保证中心的可持续运营。理事会下设经理人团队,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中心日常的运行和管理。

混编团队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破传统高职学生的培养手段,基于中心营造的真实职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利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机会,将项目研发全过程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深度融合。根据行动导向工作过程重构了学做研创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行“能力为本、情境重构、角色转换”的教学变革。不仅让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理解“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截至2020年8月,建有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字化远程感知系统、广域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等7个混编团队。团队总人数95人,其中企业导师37名,占比38.9%;其中博士学位12名,硕士学历57名,本科学历26名;团队平均年龄为37.2岁,有朝气,年富力强。截止目前,共计完成27门、累计3 612人的课程教学实践任务。企业员工培训2 212人次,再就业培训621人次。为其它高职院校培养师资446人次。

常州工业学院教师参与混编团队,在新的平台得到锻炼机会,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升。团队横向到账经费2017年17万元,2018年378万元,2019年到账568万元;仅2019年团队发表论文SCI检索14篇,CSCD3篇,北大中文核心33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项,软件著作权2项;中心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非常明显[11],完成专利成果转化6项;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带头人1名,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等;获得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科技局多项纵向项目资助,包括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校自然基金、常州国际科技合作、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教学成果“技艺传授与精神传承:校企共同体协同培养现代工匠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3.3 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育人出实效

2017-2020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获得第四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9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7-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二次获一等奖。学生毕业设计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5项获得立项。2019年学生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论文5篇。经过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毕业生超过九成毕业生在江苏省内就业,企业满意度达到99%,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较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高,2019年达到98%。对教学高度认可,母校满意度达到98%,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达到66%。

4 结语

本文基于三重螺旋理论视角,引入协同学理论,“政行校企”以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追求自我实现的事业感、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成就感等驱动力多方联合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构建了一种多方协同创新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系统阐述了动力机制形成的条件,并对其动力系统进行探索,其外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分别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国家教育决策的驱动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其内部动力系统的动力因素分别为资源和核心能力整合、内涵建设的需求、招生就业压力和利益驱动力。并对其进行了案例研究,为多方协同创新提高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高技能应用型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五行真经(9)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