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教学

2020-12-02 21:15福建省漳州市巷口中心小学林玮琳
华夏教师 2020年9期

福建省漳州市巷口中心小学 林玮琳

所谓“核心素养”,这是“素质教育”的衍生词。就根本意义而言,它是指根据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等需要,每个学生应当而且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就是根据“立德树人”这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深化“素质教育”,使之更加具体、明确、实在。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核心素养”是开展各级各类学科活动的根本指南和有力引擎。就人的终生发展而言,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石,是人生之旅的重要一环,而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自带“流量”,在人文性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优势功能,是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优质平台。我对此进行一些简要性阐述。

一、简要解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的基本现状

在小学教育中,与其它学科相比较,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新兴学科。然而,由于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现状可谓“不容乐观”,甚至到了令人堪忧的现象和地步,集中地体现在——普遍存在“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封闭型教学现象,教师在“控制课堂”的同时,还习惯于在“学科教学”中认认真真地“落实知识”,直接地导致了课程活动处于“一高三低”不良状态下长期运行,即“高消耗”现象和“低收率、低情趣、低层次化发展”。这种“霸教弱学、重智轻德、封闭教学”现象,与现实教育实在难以同向行进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在勉强地学习学科知识;对于培养核心素养来说,不但没有实质性意义,而且没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甚至是一种无形有力的“障碍”。要想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着力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应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改变当前这种基本现状。

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工程,必须讲求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教育社会化和信息化特质日益显著的今天,如果没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怎么担负“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呢?就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善于实现如下“四种转变”,有利于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生根。

1.努力实现由“教师教学”向“导师导学”的良好转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一流传甚广的信条式经典之论,重在强调“思想理念”对于“行为实践”的引领作用和驱动效应。学校教育是一项艺术性综合实践工程,并且融“理念指导、目标引领、策略遵循”为一体。德国19 世纪教育家第斯多惠特别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校及其教师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责任主体。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有效主导者,身处一线教育岗位的每位教师,尤其要切实有效地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善于把思想理念的先行发展与工作实践的具体行为紧密地融合起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求是”。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我们要善于由自己的“教师”角色积极转化为“导师”角色,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转化为“导学”行为,通过持续不断地“激励、唤醒、鼓舞”,把学生群体逐步推向学习“主体地位”和课程活动的“舞台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现状,为培养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努力实现由“学科教学”向“优化整合”的良好转变。在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虽然是一门独立性基础学科,但是与其它学科以及社会实践、平常的生活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种“合则共荣、分则互损”的紧密关系。不仅如此,如果说“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叶圣陶语),那么道德与法治学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这就是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坚持“社会化、生活化”这种“大教育观”理念,根据课程内容和儿童发展等实际需要,善于把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心理健康等多门学科知识积极有效地融入其中,善于通过“内外互动”把社会生活元素积极有效地融入其中,以更加综合性地、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以《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为例。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观察,深入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等,并结合体育和美术学科的室外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切身体验、相互探讨中对美化校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有效激发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又增强了他们的道德认知观念。

3.努力实现由“落实知识”向“养成素养”的良好转变。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这一中外通用的“知识力量论”非常经典,意在强调“知识运用”的必要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看,这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殊途同归之义。就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知识教学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最为重要的根本目的,则是在于 “立德树人、以法育心、学用导行”。如果仅仅把学科教学停留在“落实知识”层面上,容易落入纸上谈兵的误区,这对培养核心素养来说,究竟会有什么实在意义呢?有鉴于此,我们要善于把“导学与引领、教育与养成”相互结合起来,努力攫取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率。如在教学《同学相伴》这课,我组织学生以多人小组为单位,开展需要小组同学一起参加的“合作”型的游戏和活动,通过亲身经历的合作实践、相互之间的体验探讨和认知心得的集体共享,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合作共赢”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初步形成群体意识,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4.努力实现由“控制课堂”向“教学共享”的良好转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督学、闻名的教育专家朱小曼等一批教育界人士,曾多次就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座谈和解剖,并特别强调指出:应试教育的根本缺陷是“有点忘情负义”,即应试教育在情感、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上的严重缺失。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并始终坚持认为——“教育,应当关注人的情感和品质。”不仅如此,只会“同一 化、标准化、程序化、格式化”地“控制课堂”课程活动,如何产生教学新意呢?如何显现教学活力和教师魅力呢?如何对学生形成吸引力呢?如何做到“善教与乐学”呢?有业内人士曾特别呼吁,上述现象的教师在“互联网+”这一教育大背景下,必将会被“取而代之”。正因为如此,教师要始终坚持在核心素养观根本引领下,勇于打破“控制课堂”的自我设限,善于做一个“引路人”,善于做一个“主导者”,善于“坐在观众席鼓掌”,把学生推到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的主场,让他们在学习与活动中汲取知识、获得享受,并且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和谐相长。

三、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却有章法。”我们应努力改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不良教学现状,并善于以“导师导学、优化整合、养成素养、教学共享”为切入点和主抓手,为培养儿童核心素养逐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