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 孙敏亚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写人叙事类课文,里面都有着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而浮光掠影、机械呆板的品读,显然无法让这些人物走进孩子的视野,即便走进,也是转瞬即逝,如蜻蜓点水一般。
因此,“丰富”“ 生动”“ 深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中人物品评的不懈追求。
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有着丰富的个性,形象丰满而立体。但是,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在阅读品悟中往往在有所感悟之后便匆匆带过,浅悟辄止,这样流于形式的肤浅的品评,导致人物形象干瘪单薄,毫无生气,和文章的意蕴有着很大的差别。因为很多课文都有超乎表面的意思,含有深刻的哲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可以源于此。
《狐狸和葡萄》是《伊索寓言》中一个较为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这样的寓意领悟,对于学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细细品味,这个故事中狐狸这个形象所蕴藏的睿智、乐观、豁达,恰是更值得当今孩子所吸纳的。为此,我引导孩子对狐狸这一角色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价。
且看如下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生:这是只可笑的狐狸,明明没本事摘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
生:他有点自欺欺人。它显然知道葡萄已经熟了,才会想方设法去摘。后来没摘到,又说葡萄还没熟,它所做和所说的前后矛盾。
师:看来,这狐狸可笑可悲。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有些同学眼里的狐狸,未必是这样的。谁有不同见解?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同学们都奇怪地看着他)
生:狐狸想吃葡萄,它想了那么多办法,跳啊,爬啊,钩啊……这个钩的办法,可看出狐狸很聪明。
(大家点头表示赞同)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贪吃的狐狸。为了够到葡萄,它又是跳又是钩,馋劲十足的样子很可爱,让我想起贪吃的八戒。
(大家都笑了)
生:这是一只很明智的狐狸,它为吃葡萄,想尽办法而无济于事后,就知趣地离开了。最终,还安慰了自己一番。虽然它一无所获,但心情没受影响。
(大家连连点头)
师:从这个角度讲,这个狐狸实在很睿智,很乐观。
生:我发现,这只狐狸有点可笑又有点可爱。
师:是啊,这真是一只有点馋劲,有点聪明,还有那么一点自欺欺人的八戒一样的狐狸啊!
(学生大笑)
上述教学片断,教师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感悟狐狸丰富的个性,层层深入,独到剖析,相信,这一只可笑又可爱的狐狸,不光走进了孩子的视野,更会存活在他们的心中。它的睿智、乐观、豁达,将打开学生的心智,使其豁然开朗,为他们的精神生命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
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阅读品评的时间,让孩子广开言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深层次感悟人物的个性和形象,这样,文中的人物才会显得丰满立体起来。
人物的表现,离不开情境的渲染。阅读中,人物形象的感悟,也离不开对情境的关注。人在境中,一如鱼在水中,在情境中感受人物形象,如鱼得水,人物才会生动鲜亮起来。但是小学阶段的课文,受篇幅限制,在刻画人物时往往对情境描写不能铺陈展述开来。在阅读中,教师要适时寻找到情境铺陈的点,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当时的情境,在情境中感悟人物形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在写谈迁重著史书时,作者主要写了他四处察访、终日奔波、挑灯夜战的辛劳。对当时情境的描写,作者稍有涉及,如“扑面而来的风沙”“面对孤灯”。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通过想象丰盈当时的情境。
且看如下教学片断:
师:作者主要写了他重著史书所做的哪些事情?
生:四处察访、终日奔波、挑灯夜战。
师:此时的谈迁已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可想而知有多艰难。但是作者仅用一小段文字写了他重著史书的经过。我们在阅读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当时的情境,把有限的文字变成长长的电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课文边想象。
下面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呢?(师配乐朗读)
指名交流感动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谈迁为了让书更加完备,准确,拖着疲惫的身体,冒着大雨,翻山越岭,饿了就吃些野果,渴了就喝些雨水。终于来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时间里,他没有闲着,四处打听前朝的逸闻,访遍了京城所有的老人,四处借书看,当然也有的看不起他,非但不借,有的甚至还对他冷嘲热讽。但这并没有打垮谈迁,依然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师:你把“四处察访”的情境想象得很丰富!
生:这时,已夜深人静,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在谈迁的屋里,油灯如豆,写字的“沙沙……”声,让这夜显得更加静寂了。桌子上摆放着白天考察到的资料,谈迁正细心地抄写着,一刻工夫都不闲着,他那双深陷进去的眼睛,那双满手长着老茧的手,那张蜡黄的脸,还有他身上布满补丁的衣服,任谁看了都会心酸,心疼啊!
师:你不仅想象了“挑灯夜战”的情境,还想象了当时的细节!
生:夕阳西下,奔波了一天的谈迁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狂风卷着黄沙,一边呼啸着,一边猛烈地吹袭着谈迁,那破旧的衣衫在风中显得更加残破了……
师:你想象了“终日奔波”的情境。想着这些镜头中的谈迁,你最想说什么?
生: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生:谈迁是在跟生命赛跑!
生:《国榷》是谈迁用生命写成的!
上述片断中,孩子通过想象,将“扑面而来的风沙”“面对孤灯”化作更加厚实的背景,转化为强烈的画面,把人物置身于这样厚重的情境中细细品悟,使得谈迁这一人物形象愈加生动起来。此时,孩子所感受的人物,是鲜活的,是灵动的,是有血有肉的。这样的人物,才会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而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也才会化作深深的震撼,植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
可见,“石蕴至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激活思维,驰骋联想,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想象相关情境,让孩子在丰厚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形象,人物才会更加生动鲜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确实,万事万物只要一比较,就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差距。而将自己作为参照对象,与文章中主人公进行对比,将人比人,将心比心,寻找品行之间的差距,那么所品评的人物品质也就更加深刻,更具说服力,这也凸显了语文这一人文学科所应该具有的育人育德功用。
《推敲》一文,贾岛作为寒门学子,他的勤奋刻苦、严谨认真,是孩子亟待汲取的精神养料。在品读过程中,我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比照,让孩子在寻找差距中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同时获得成长的力量。
且看如下教学片断:
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贾岛是个怎样的人?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写写批注。
生:读着课文第三自然段,忽然有些敬佩,又有些惭愧:文中贾岛就连诗中的一个小小的字眼都要斟酌很久,推敲半天,是如此的精益求精。而我们呢?平时作文时,听见修改二字,就“唰唰”了事,读着课文,贾岛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鲁迅说得好: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尚无恒心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细心,细心,再细心。我也应该这样!
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不仅悟出了的是人物的品质,更有深刻的道理。这真是个学习的好方法。
生:我也读了第三自然段,感悟到了贾岛做事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你看,他为了一个字,就能反复思索半天,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居然在大街上做起了敲门、推门的动作……贾岛的举动深深地启发了我。我做作业时,往往会很粗心,经常会把题目看错,或者看也不看,提起笔来就做,导致作业的正确率不高。写作文时,又很“潇洒”,结果漏洞百出……所以,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像贾岛那样认真加专注!
师:好一个一丝不苟的贾岛,好一个会学习的你!给你点赞。
生:我觉得贾岛很有恒心,不向命运屈服。大家看课文第一自然段“……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想想我的生活,衣食无忧可常常还会生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珍惜,贾岛一个寒门学子,他却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
显而易见,孩子们在与贾岛的比照中,找到了自身的差距,贾岛的品质也在这比对中变得深刻起来。勤奋刻苦、严谨认真,这些优秀的品质不再是标签式地贴在孩子眼前,而是化作一股强大的能量潜入他们的心中。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比照自己,就是唤醒自己的灵魂,可以在差距中凸显人物的品质。这样的人物品读,不再浮于表面,而且体现了学习更深层次的需求。这种简单易行的品评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内省的优秀品质,它引领着学生走向智慧,走向成熟。
居高声自远,要想追求人物品评的丰富性、生动性、深刻性,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广开言路,展开想象,比照自己,从广度、厚度、深度上下功夫,让这些来自文本的立体的、鲜活的、灵动的人物形象,能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为孩子的成长打上一抹亮丽的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