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

2020-12-02 21:15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初级中学
华夏教师 2020年9期

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初级中学 陈 默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初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重点,强调教师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化,并结合丰富的课程资源,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上是课程整合的“产物”,涵括了四大方面的内容,如“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归根到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与自然中运用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应充分运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者某一课题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如地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资源、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等等,旨在保障实践活动课的整合,并拓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空间。因此,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育人目标指引下,初中教师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则需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这一问题,并结合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现状,探索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效策略,以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开展,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教师要高效实现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则应积极探究如何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需正确认识当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首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其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的问题,没能有效调动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与该课程的生活化主题不相契合,也不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其次,部分教师没能彻底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时,对新型教学方式的认知和实际运用不够到位,没能将新型教学方式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发展。最后,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具有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的特点,甚至在教学过程中还凸显出一定的学科色彩,出现硬性灌输或者推销结论等现象。长期下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的课程特色会渐渐淡化,不利于该课程的深化发展。

因此,教师应将如何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多样化、新型化、高效化教学方式。

三、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教学方式

初中教师要构建多元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推进这一课程教学的健康开展,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一)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

课堂提问是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教学环节,一般由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可激起其兴趣、活跃其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有效的课堂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与同伴进行课堂讨论。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引导其积极发表个性化的看法,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实践性主题活动之中,并使其主动探究课堂问题。

比如在《烹调技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一般在家里烹调菜肴时,基本的步骤有哪些?你最拿手的菜肴烹调步骤又是什么?烹调菜肴带给你什么感觉?从烹调菜肴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了起来,纷纷回想自己在家里烹调菜肴时的画面。有的学生想到了煮汤,有的学生则想到了自己烹制冷菜的画面……由此,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过程中,分享自己最拿手的菜肴烹调步骤,讲述自己的体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烹调工具,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烹调一道菜肴,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二)利用信息技术条件优化课程教学

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来优化当下的教学过程,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挖掘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其更好地体会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价值,进而增强学生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需注意的是,教师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既要凸显出该课程的综合性,又要凸显出该课程的实践性。

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渠道了解中国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并建立起系统、直观的思维导图,拓展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认识,帮助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亲身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价值,并将相关理论知识纳入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处理能力和整理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三)开展创新设计的实践性主题活动

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可开展基于创新设计的实践性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课程的教学主题进行创新设计,融入新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受。

比如在《纸模服装设计——T 恤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T 恤的特点、款式、种类、主题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T 恤衫的纸模服装设计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并为自己的纸膜设计工作室起名,合理分配岗位任务,包括设计师、画图者、制作者、推销员等等。这显然迎合了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投入到设计活动之中。在纸模设计活动中,各工作室的学生可在组内讨论确定设计主题,有的小组选择趣味型,注重融入趣味元素;有的小组选择卡通人物型,注重融入合适的卡通人物元素;有的小组则选择环保概念型,重在凸显环保的理念。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可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有利于实现其健康发展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

初中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学习这方面相关的重要知识,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生活实践能力。比如《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一课程则充分考虑了上述教育需要,教师在开展该课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调查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如水质污染、垃圾污染、废气污染等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以水污染为例,学生应积极思考:“水污染有哪些危害性的表现?水污染治理为何举步维艰?如何有效防治水污染?”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性的宣传环保活动之中,又或者自主组织宣传性活动,深入体验如何制作防治水污染的宣传标语、践行防治水污染的措施等等。

四、结语

总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师应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上好这一课程,旨在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切实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