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分析

2020-12-02 18:54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小学徐茹冰
青年心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小学 徐茹冰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与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及运用能力,还要具备必备的品格与综合素养。语文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学科,具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修养、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立足于学科特点,适当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价值、情感态度、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核心素养”的具备成为可能。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适应自身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基本理念的作用下结合自身特点所诞生的一种新理念、新思想,并以审美素养、语言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其中,审美素养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感受美和鉴赏美,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自我分辨能力;语言素养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应具备的主要素养之一,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使其在日后的运用中能够灵活自如;思维素养的具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比如说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对主旨句的思考,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人文素养所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歌赋、经典古文等富有文化底蕴的文章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让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受到洗礼。鉴于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1.语文教材未及时更新

“核心素养”理念是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并在提出伊始就对教材内容,教学改革有了明确的要求,即实现更新与创新。但是,当我们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时发现,其中的内容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将侧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置若罔闻,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会使语文课堂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

2.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就需要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做支撑,同时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从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教学方法也过于陈旧和单一。在这种教学环境中,非但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学生学习兴致不高

当小学生与语文学科初次见面时,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精神,积极回应老师课堂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完成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究其原因是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出现疲劳感,不愿再参与到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中,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

三、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如果采用照本宣读的方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学习,虽然学生可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掌握,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会得到发展。对于此,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授课: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青蛙有关的知识,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待熟读后与小组成员进行分角色朗读,并佩戴教师提供的小蝌蚪、青蛙等与课文有关的头饰;最后,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这种轻松愉悦,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核心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2.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与自身的学习兴趣有关外,还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挖掘。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走到户外和公园中倾听风的声音,享受河水流动、水滴滴落的声音,让他们在欣赏中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深刻感受文章的内涵。在没有课堂的束缚下,学生会放松自我、回归天性,主动学习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促使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升。不仅如此,身处自然之中的学生还会意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这对“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3.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保证学习规范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的具备。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团结互助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一方面,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取长补短,通过询问、相互帮助等方式学会难以理解的问题,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能力,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在传授他们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故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强化,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