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丹龙珠
藏戏,在西藏称为“拉姆”或“阿姐拉姆”(意为仙女),由于一则是第一次由七姊妹组成的演出班子出演,二则剧情内容主要反映佛教神话故事而得名。它是在公元15 世纪,有后藏拉堆沃巴拉孜地方的香巴噶举派高僧汤东杰布(1361—1485)开创的。
藏戏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发展,又从西藏境内逐渐传到康巴和安多藏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多种戏曲流派。如流行于山南雅砻一带的“白面藏戏”(戴白色面具得名);起源于后藏地区的“蓝面藏戏”(戴蓝色面具),始于七世纪帕巴拉时期的“昌都藏戏”(只限于寺院僧人之中),源于夏河拉卜楞寺的“安多藏戏”等等。同时出现了闻名全藏区的一大批藏戏剧团,如“白面具派”的有山南穷结的“宾顿巴”、乃东的“雅砻扎西雪巴”,尼木塔荣和伦珠岗巴、堆龙的朗则娃剧团等;“蓝面具派” 的有拉萨附近堆龙的觉木隆巴,后藏日喀则、江孜、仁布、白朗等地的江嘎尔瓦,南木林一带的香巴,阿里、拉孜、定日、昂仁一带的迥巴等。此外,还有藏东昌都、甘孜巴塘、阿坝嘉戎等地的众多藏戏剧团。主要剧目有:《加萨白萨》《曲杰诺桑》《朗萨雯波》《顿月顿珠》《苏吉尼玛》《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达巴丹保》,以及《云乘王子》《日琼巴》《敬巴钦布》等等。
“南木特”藏戏,也称安多藏戏,18 世纪始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现甘南藏族自治州桑曲河流域的拉卜楞寺。“南木特”系西藏语音译,是传记、故事之意。顾名思义,“南木特”戏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者以民间故事中的传奇人物、民族英雄为素材,具有深动情节、完整结构的一种戏曲艺术表演形式。
1.“南木特”藏戏的产生
“南木特”藏戏的起源,可追索到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保(1728—1791年)时期,当时第三世贡唐·丹贝仲美(1762—1823年)正在任拉卜楞第21 任法台。一次,贡唐活佛因嘉戎梭磨第九代女土司若尔玛楚之邀,到嘉戎观看了该地砍竹戏班演出的《钦饶娃贡保多吉》后,若尔玛楚看到大师对嘉戎戏赞不绝口,遂将双狮及阿杂热的面具和一套鼓钹等献给了大师,大师甚受其启。返寺后又奉二世嘉木样授意,编写了《至尊米拉日巴语教释——成就者之密意庄严》一书,并将其中“语教释”部分改编为《米拉日巴劝化记》,编排了一部情节法舞叫“哈羌姆”(即鹿舞剧)。剧情主要讲述米拉尊者劝教猎人贡保多吉,放下猎器,皈依佛法,性生慈悲的故事,弘扬了利益有情众生,达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剧中人物有两名教化师、两名猎人、两条猎狗和两只梅花鹿,皆为双双对对,以充分反映人物内心的善与恶的“两面性”。艺术手法上,综合传统寺院法舞和民间歌舞艺术,构成了有唱有说、有歌有舞,有完整结构和故事情节的喜剧形式,已超脱了原始哑剧法舞的表现手法,向有一定程式化的表演艺术形式迈进了一大步。从此,这种“哈羌姆”在每年藏历七月法会期间(7月8日)定期演出,至今仍在延续,只是限于各寺院之中民间不表演。可以说这就是“南木特”藏戏产生的基础。
到了20 世纪初,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参(1910—1947年) 远赴西藏学法期间,优美的藏戏——“阿吉拉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0年正月他返回驻锡寺拉卜楞后,授意本寺琅仓·尕藏洛西嘉措活佛剧中男女角色均由寺院僧人担任等开始创写剧本,编导排练藏戏,为此他专程到西藏拉萨等地观看学习。1946年,第一部安多语的“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在拉卜楞寺正式演出。它是参照西藏藏戏的表演形式,吸收民间歌舞和地方说唱艺术,配以小型乐队而逐步产生的, 剧中男女角色均由寺院僧人担任。《松赞干布》剧的演出,在安多地区产生了强烈反响。很快传播到附近甘、青、川部分寺院,民间也学习仿效,使各
地戏剧班子、剧目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藏戏剧种——“南木特”藏戏。为了使“南木特”藏戏得到良好发展,琅仓·尕藏洛西嘉措活佛在内蒙十年的讲经建寺期间,多次去北京观看研究京剧,特别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交流思想,学习取经,据说与梅兰芳交往甚密。通过上述渠道将京剧的许多表现形式吸收到“南木特”藏戏创作中,使“南木特”藏戏的艺术手法、音乐唱腔和服装道具都有了很大提升。继《松赞干布》之后,他又创作了《顿越顿珠》《罗摩衍那》《达巴丹保》等剧本,使“南木特”藏戏剧目更加丰富。
2.“南木特”藏戏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成立,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的禁锢中得到解放,文化生活日趋活跃,藏戏剧目不断增加。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戏——《达巴丹保》,同年拉卜楞宁玛寺(俄合巴札仓”)排演了甘南地区第三部“南木特”藏戏——《智美更登》,并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戏剧汇演,获得了奖项。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此后,“南木特”剧目在甘南地区的藏族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碌曲、玛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县,也以寺院、村落为单位纷纷成立戏剧班子,至五十年代末州内发展藏戏演出团队(班子) 达30多,剧目十余种。然而,伴随1958年反封建斗争的掀起,“南木特”藏戏被视为“宣扬宗教迷信,歌颂封建帝王”的艺术形式而遭到禁演。到了六十年代初,藏戏又进入兴盛时期,拉卜楞寺剧团于1960年推出了《罗摩衍那》,宁玛寺也不甘落后,于1962年推出了《阿达拉姆》。但好景不长,随着“文革”的开始,藏戏再次遭到禁演,许多热爱从事“南木特”藏戏的活佛、高僧和民间艺人惨遭迫害。
3.“南木特”藏戏的再生
上世纪70年代末,“南木特”藏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获得再生。1978年夏河九甲乡奥去乎村成立了藏戏队,排演了传统藏戏《曲杰诺桑》、格萨尔王传《降魔》之部;1980年拉布卜楞尼玛藏戏队排演了《赤松德赞》;1981年碌曲县文工队排演了《松赞干布》,也就在这一年“甘南州藏剧团”正式成立。1982年在州府合作举办了全州首届“南木特”藏戏调演,夏河、碌曲、合作等县藏戏队和州藏剧团参加了历时7 天的藏戏汇演。通过调演、交流,对全州藏戏的复兴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之后,夏河宁玛寺、久甲、达麦、阿木去乎,合作市的佐盖多玛、佐盖曼玛和勒秀乡乔吾滩、吉昂村,碌曲桑木擦二地村,玛曲曼日玛、齐哈玛小学,卓尼尼巴乡等先后成立了藏戏队,走村串乡为群众演出。
4.“南木特”藏戏的传播
甘南州藏剧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方针,经过20 多年的奋发努力,不断探索,先后于1983年创排上演了由同名藏族古典名著改编的“南木特”剧《雄努达美》;1984年排演了传统八大藏戏之一的《朗萨雯波》;1985年至1993年排演了格萨尔王传说剧《霍岭大战》《降魔》;1989年由藏族学者、现西北名族大学教授尕藏才旦编写的反映藏族人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现代藏戏《长碑》。近几年该团本着继承传统藏戏艺术,强化精品战略意识,不断挖掘、整理和弘扬传统藏戏遗产,重新修改、提升、创排传统剧目《朗萨雯波》,使其更具甘南地域特色和“南木特”藏戏的艺术风格,在2003年建州50 周年隆重上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同时,还编排了一些短小精悍、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族歌舞节目。在深入农村牧区,为农牧民群众演出的前提下,努力走出甘南、走出甘肃、走出国门,传播藏族戏剧和歌舞艺术。1986年该团带着刚刚排出的《雄努达美》和《降魔》参加了拉萨雪顿节;1995年与州歌舞团组成“中国藏族歌舞团”,赴美国、加拿大出访演出;1997年到国内广东、江苏、山东、河北等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32 个大中城市巡回演出;2000年受国家民委委派,赴韩国参加了“韩国安东国际假面舞艺术节”交流演出;2002年受国务院外宣办和省外办委派,赴英国、荷兰、瑞典和挪威欧洲四国巡回演出,荣获多种奖项。2006年,将现代藏剧《长碑》改名为《江孜烽火》,进行了修改、重排和提升,参加了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荣获12 种奖项。现将甘南州藏剧团与州歌舞团合并组建为甘南州藏族歌舞剧院,并兼挂了甘肃省藏剧团的牌子。
5.“南木特”藏戏剧目
从1941年第一部“南木特” 藏戏——《松赞干布》的创演,到现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演出中,无论在演技水平上,还是在剧目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初步统计,除排演《卓娃桑姆》《智美更登》《曲杰诺桑》《达巴丹保》《朗萨雯波》 等5 部传统的八大藏戏剧目以外,还创演了藏族历史题材的剧目《松赞干布》《罗摩衍那》《赤松德赞》《雄努达美》《珍婉达娃》;由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的剧目有《阿达拉姆》《霍岭达战》《降魔》《王子桑贝东株》。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创作排演了现代“南木特”藏戏——《长碑》(后来改为《江孜烽火》),累计演出剧目15 部之多,不包括宗教题材剧《哈羌姆》《妙音仙女赞》《智慧仙女赞》和《文殊菩萨赞》等。“南木特”藏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必然趋势,即剧目从传统向现代新创过渡,题材由历史事件向现实生活过渡。它从寺院走向民间,又由民间走进专业舞台,唱腔对白、表现手法、服装道具,一句话综合演艺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同时仍深深扎根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艺术享受,至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内仍有数十个藏戏团队(包括七八个民间团队),扎根活跃在群众的生活之中。
总之,“南木特”作为藏戏地方剧种之一,它是藏剧的一个直系分支或地域流派,它不仅在安多藏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在整个藏区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不愧是藏族乃至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如今“南木特” 藏戏与“阿吉拉姆”藏戏一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