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基层民主选举方式研究*

2020-12-02 05:19:43杨丹宇戴伟峰戴敬梓
法制博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民主选举民主居民

杨丹宇 戴伟峰 戴敬梓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表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选举是实施民主政治中权利的最直接、最核心的保证,它提供了必须在选举中实现民主基金会运作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层选举制度逐步发展,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在基层选举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导致人们在实际应用中的知识,信息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带来了知识的改变,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给基层民主选举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技术已开始用于选举中,这在积极促进基层选举的民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1世纪,中国的基层选举已开始探索在线投票的做法。2005年,第一次直选选举在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大园住宅区举行。在2006年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居委会举行的大选中,基于社会保障卡和在线投票方法的电子选举在申城首次出现。2010年,在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丰南社区党支部选举中,现场流动党员通过互联网投票,成为党支部的首创举措。在浙江省的基地实施在线选举,2013年,无锡市主动在江苏省进行推广。“民主选举制度”主动在试点社区进行大选的“电子投票”,为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基层民主政策建设做出了新的有效尝试。在中国台湾的“九人合一”选举中,互联网在传播选举信息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传播能力。在国外,爱沙尼亚的在线投票选举做法处于世界前列: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在线投票方法应用于全国各地地方选举的国家。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互联网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研究

大多数研究表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民主政策提供了机会,为实现民主政策提供了渠道和形式,为实现更直接的民主节省了参与成本并提供了技术条件。互联网的发展为基层选举实现民主提供了新的渠道,在积极促进基层选举民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关于互联网+基层选举作为新型选举模式合理性的探究

政治选举是我们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对我们的政治选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基层选举的合理性:从选民的角度:提出互联网+基层选举可以改善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互动,并提出互联网+基本选择。选举可以增强公民对参与选举和政治参与的意识;互联网+基层选举可以为选民和代表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从政府角度来看:提出互联网+基层选举促进政府政治选举的信息公开,并加强选举过程中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互联网+基层选举将影响政党未来的选举策略和“政党权力下放”的组织模型和决策模型。从候选人的角度来看:建议进行互联网+基层选举,以对候选人的职责实施有效的民主监督。

(三)关于互联网+基层选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本身意味着开放、透明、方便和互动。在这种环境下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政策无疑是理想的民主生态环境。互联网政策的健康发展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发展互联网+基层选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提出中国的在线投票选举仍处于初期和测试阶段,尚未完全开发出更加系统的体制设计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提出从区域差异和教育水平的角度,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不平衡,将人口分为两部分:富人和穷人,隐瞒“网络民主”的作用,提出互联网投票系统可以重复投票的现状。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用户组成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事物理解的不合理性会在互联网上引起大量虚假和有害的信息,从而导致网络暴力极端的个人利益,会削弱公民的政治热情,提出农民群体的漠不关心会影响互联网+基层选择的发展。

一般而言,学者们对互联网+基层选举的研究少于对基层选举的其他研究。但是,互联网+基层选举也应引起更多关注。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为何要发展互联网+基层选举的新型选举模式,即互联网+基层选举的合理性问题;互联网以何种身份融入到原有的基层选举体系中去,即互联网在基层选举方式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原有的基层选举模式是否该被摒弃;互联网怎样与基层选举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高度重合,互联网以怎样的方式发挥自身在基层选举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作用。

三、网络选举的定义及内涵

(一)网络政治与网络选举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近年来,它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政策应运而生,并成为影响国家决策的重要因素。如今公民参加选举的方式已逐步改革,网络选举已逐渐成为新的民主选举的趋势。

政治参与被定义为“制定与参与、通过或贯彻公共决策的行动”。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通过互联网作为提供者和渠道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所有公民行为,特别是指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选举,表达民意在线和网络政治动员。

(二)网络选举的内涵

网络策略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理解。通常,在线政治是与国家权力和对互联网的特殊兴趣有关的政治现象。在有限的意义上,它指的是客观存在并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政治力量,政治意识和政治体系,政治行动,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以及其他政治现象。互联网政治从属于现实的政治生活,在互联网媒体的帮助下,互联网政治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参加在线选举,公民可以提高他们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和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和讨论互联网上政策。

四、基层民主选举现状及难点问题

(一)居民比较了解社区居委会选举情况

以湖北武汉为例,居民通常在社区中居住很多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居委会,并且知道居委会有行政人员的居民选举,但是只有少数人在使用选举方法和程序,了解并参与。居民通常与附近的委员会合作,但是并没有主动权。居民通常参加区域委员会选举,但其中有担任候选人经历的却很少。

(二)居委会选举很少涉及经济利益问题

以湖北武汉为例,如今的基层民主选举,候选人几乎很少关联到经济利益问题。居委会主要为居民服务,例如社区治安、社区健康环境、房客管理和餐饮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其很少在选举中作弊的原因。类似金钱输送、贿赂或家族影响等社会问题也几乎不会存在。但一些当地居民认为社会上的选举拉票问题及上级影响选举问题或许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三)经过选举,女性更易于当选居委会成员

以湖北武汉为例,在居民委员会选举中妇女当选的可能性普遍更大,并且调查发现妇女是附近委员会中大多数的干部,担任居委会中的核心力量。在居民们看来,女性更适合这份工作,她们不怕吃苦,处理事情认真负责,不计较个人恩怨,且有着男性不具有的处理生活琐事的能力。

(四)居委会选举工作流程有待完善

在选举过程中,社区尚未实现直接社区选举,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水平。许多居民参加了选举,但是在参与过程中,他们扮演的角色却微乎其微,发挥的作用被夸大了,实际上并不能实现民主。此外,在选举的过程中发现,组成选举群体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选举时间的设定。开展选举要考虑在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时间,挑选他们的假期进行选举,这样一来各年龄段的居民都有机会行使自己参与选举的权力。

五、网络民主选举现状及难点问题

(一)网络空间信息具有复杂性

首先,互联网上存在很多信息。网上的基层人民的在线信息,即在公共网络平台空间中的基层谈判民主中建立和传播舆论和现实世界信息交互的机会,目前面临两个挑战:首先,基层民众分析实用信息。其次,网络信息的传播是多种多样的。公众必须完成信息生产者和发行者的角色的转变。网络本身具有独特性质,尤其是网络空间信息的复杂性,为网络选举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空间信息具有两面性

真实有效的信息是在网络基层实施民主的必要先决条件。一旦信息失真,基层谈判的结果也会扭曲民主。个别互联网用户会披露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会基于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目的,毁坏公共网络空间中的基层谈判和民主实践。一旦这种失真的信息出现在公共网络空间中,就会导致“网络围观”现象。一些猜测和评论接连而至,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绑架了公众舆论并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无疑对基层谈判的民主实践和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

(三)网民构成方面存在不足

尽管城乡普及率已经显着提高并且达到了同步增长,但城乡互联网用户规模仍存在很大差异。另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具有特殊性,即偏年轻化。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并继续渗透到中老年人。互联网用户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主要是在中等教育水平。老年人与互联网的接触较少,并且更容易受到在线媒体应用的影响,这对改善线上政治参与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国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政策,就必须全面加强网络教育的普及,发展网络文化教育事业,使不同年龄段的人逐步参与网络政治。

六、“互联网+”背景下民主选举方式发展对策建议

(一)推行社区自治“海选”,依法推进社区民主

根据调查,如今居民开始关注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同时,他们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者的意见也变得越来越多。他们认为在管理者群体中,多数人不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选出的,民众希望按照法律程序行使民主权利。重视社区民主建设,积极推动直接选举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此外,在直接选举过程中要制定有效的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增加公共关系,使用监督方法来吸引公众。直接选举可以满足民意,吸引民众参与政治生活,通过自治实现社区民主。

(二)提高创新意识,构建网络投票选举系统

在社区改革中,以适当的财政资源赋予社区权力并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居民委员会要敢于在活动级别与财产整合中创新。在社区选举中,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消除人为干扰,并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使居民感到自己的选择有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个机构和决策系统,建立和完善投票选举网站,建立在线投票选举系统,并确保线上选举的保密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三)培养社区意识,提高社区成员的热情和意识

主人公的意识和服务意识是社区管理成员所必须具备的。社区工作的实质是服务,社区管理也是服务。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将促进公众道德意识和当地居民的社区参与,使得社区民众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积极讨论社区问题,开展网络选举就会有庞大的群众基础。

(四)扩大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加强网络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公开化

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平等的交流机会。近年来,网络政治参与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这种新型选举模式正逐渐得到民众的认可。扩大和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可以促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保持政治稳定。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民主居民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商(2016年9期)2016-04-15 17:25:12
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