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慧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音乐表演可以归类于艺术表演范畴,是通过演奏者演奏乐器、歌唱者演唱词谱、指挥者指挥乐队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表演形式,即使相同的音乐作品由不同的人所呈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不仅能体现出创作者的水平,也能影响欣赏者的心情,所以,音乐表演艺术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本质和音乐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表演艺术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它联系着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扎实的音乐技巧、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当代社会的心理甚至是哲学。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音乐表演艺术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的形式反映出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和意愿。
所谓个性,是联系着每个人的不同性格而存在的,个性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执行力度。是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每个人通过自身对于表演作品的不同理解,所呈现出来的表演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点,这种差异性与特点即可成为表演者的个性。一般这种个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表演者根据需要演绎的作品通过不同层面的理解与探究,所展示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二是表演者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的表演方式。通过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使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个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心领神会,增强风采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所呈现的作品能否得到欣赏者认可,取决于欣赏者是否能在表演中看到属于表演者自己的特色,即个性。目前,对于音乐的呈现方式,不难发现,大部分人是根据他人的呈现方式进行表面的模仿或复制,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地去表演,呈现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表现出来的作品中没有融入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这种表演方式是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的。但是,在音乐历史文化中,要求表演者对于需要表演的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从而通过不同的表演方式让欣赏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鸣,才是促进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表演者在表演中使呈现的作品具有生命,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风采。
2.与他人产生区别
个性的存在即是与他人产生区别的标志。在同一作品中,每一个表演者对于表演作品的理解方式和深度都是不同的,由于每个人对于作品的感悟切入点不同,所呈现的作品当中的特点与形态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一个好的表演者能够在表演中让欣赏者达到高度共鸣,并且对于作品进行思想层面的感悟与反思,这种区别于他人的表演方式能够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作品的观赏性。
3.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个好的表演者能够在表演作品中融入自身的经历与感触。一部作品是表演者将一个简单的音乐符号转化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因此,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中就必须融入音乐表演者的二次创作。表演者在进行演奏时融入自身所学的音乐知识和自身对于表演作品的深刻感悟,灵活地将所学技巧和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对于演奏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与加工,使作品中的个人色彩更加丰富,对于作品的表达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正是一部作品能够被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对于一些优秀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在不同的诠释方法中影响和触动每一个时代人的内心世界。
共性是相对于个性而存在的。世间的任何人与物,都在拥有个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共性。所谓共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基础,体现出事物本质特点。共性与个性是相互依附,存在于事物当中的。音乐表演中的共性,一般是指创作者在创作某一作品时所赋予作品的基础情感,所有表演者对于此作品进行的后期创作都应该以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创作背景为基础进行创作,这也是对于原创作者的基本尊重。如违背原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达的内涵与情感,作品本身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后期的一切创作都将成为无用功。正如人们在进行钢琴曲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并感受所学钢琴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以及背景知识,如此,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并在其中融入属于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发现并尊重作品的共性,是所有音乐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尊重欣赏者审美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人文环境以及不同的价值水平来进行表演。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让作品不过时,成为目前所有表演者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这个时代不同的价值与特色,因此,需要表演者在表演作品中融入符合当代欣赏者的审美观念的表演特色,发现表演作品当中的个性与共性,充分了解并掌握欣赏者的共性,即这个时代的欣赏者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在掌握这种共性特点之后,通过表演者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将这种表演形式进行加工并包装,从而满足欣赏者的需求。关于肖邦的《夜曲》这首作品,演绎的人不在少数,每一个钢琴家在演奏过程中对于《夜曲》的细节处理都存在区别,表现出的风格也是各具特色,但是,不难发现,每一个钢琴家在演奏时都将肖邦赋予《夜曲》这首钢琴曲的静谧、悠扬等基础情感作为曲目创作的基础情感,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并没有颠覆共性,这就充分体现出共性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本质,并且为个性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共性的基础条件。
2.尊重自己的一度创作
音乐表演者在呈现作品之前,首先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能偏离一度创作的主体和本意,然后表演者需要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对其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研究、诠释和延伸,不能紧紧按照自身的意愿和兴趣对作品进行创作,这就要求表演者自身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做支撑,从而更好地对作品进行理解与加工,达到正确理解与改造作品的目的。
3.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作品的原创作者关于音乐的感悟,即原创作者在创造作品时的意向性行动,它只存在于原创作者的意识里面,即使这种意识没有实际的客观对照物,但也成为音乐作品的创作构成因素,如果没有这一构成因素的存在,那么作品取得成功的难度也就随之提高;二是原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构思乐谱,原创作者将意识里的创作灵感以乐谱的形式进行记录,并提供给表演者使用,如果没有乐谱,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理解作品中需要表达的内涵。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形式的作品呈现,音乐作品的存在是不能够完全靠人的意志来传递的,而是通过不同的表演者根据原创作者的基础对音乐作品进行不断的改编、加工并演奏。
1.个性与共性的关联性
个性与共性存在于世间的所有事物中,是所有事物中必然存在的特征,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性所体现的是事物的基础,如果表演者只是单纯地呈现一首音乐作品的共性表象,那么这首音乐作品将失去艺术性。缺乏个性的共性,会导致音乐作品索然无味,从而失去作品的价值。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我们突出作品的本质特点,但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融入自身个性的展示。
2.个性与共性的内在互补性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观众对于表演者所呈现的作品的合理性要求极高,在这种高要求,表演者对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作品中需要体现的内容与情感的要求都随之提高,根据作品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展示的文化与思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正如我们经常接触的历史剧,在历史剧的翻拍过程中,虽然运用的是现代的方式进行拍摄,并融入演员的创作思路,但是依然会对历史剧中所体现的历史文化进行探究,以符合历史发展的思路,结合现代的精神、文化与思想。因此,在音乐表演艺术中,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合理结合,才能为一部音乐作品带来生命。由此可见,音乐表演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内在互补性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掌握这种互补性的本质特点,才能更好的呈现作品。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通过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向观众呈现音乐表演具有的独特魅力。音乐表演艺术完美地诠释了音乐艺术的本质。音乐表演艺术被称为二度创作,具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本质属性与价值,通过音乐表演,才能赋予音乐作品新的生命,使同一部音乐作品体现出风格迥异的美。在音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的个性特点是不可被替代的,是任何人无法复制的存在。同样,音乐表演艺术中作品本身具备的共性特征也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表演者在音乐艺术表演的道路上,以尊重作品的共性特征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展示自身的个性特点,将二者充分结合,将更具特色、更具生命的优秀作品呈现给欣赏者,满足欣赏者需求,从而促进音乐表演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