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仓储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中国仓储行业人工成本上涨、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融资贵、利润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连续下滑。仓储业仍是靠规模的低盈利发展模式,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挑战,降本增效仍需进一步落实,企业需寻找新的利润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良机,特别是智能技术,将给仓储行业带来深刻变化。中国仓储业应向智能物流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物流、布局数字化仓储物流发展、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增值服务、实施以仓储业为核的多元化经营、提升经营规模和强化管理以降本增效,推动行业新一轮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提升盈利能力。
[关键词]智能物流;仓储行业;盈利能力;数字化;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20)10-0035-12
一、引 言
中国仓储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收费价格已接近成本线,由于多数第三方企业的仓库是租赁的,仓库租金的上涨,导致仓储成本也随之上涨。但另一方面,仓储行业收费价格上升幅度有限,甚至由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价格不升反降,导致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刚刚能保本,有的则已破产。此外,中国仓储行业经营模式、标准化、管理和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问题,也限制了仓储业的盈利空间。随着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将持续被压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物联网等技术,为仓储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与契机,特别是智能技术,将给仓储行业带来深刻变化。智能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可提高经营效率、解放劳动力、降低成本和服务价格。价格甚至将低于因各种原因未能采用智能技术的企业的运作成本,以致给企业带来生存危机。如果企业无降低成本的有效举措,终将因成本高企而被市场淘汰。2018年,曾被视为物流界一匹黑马的全峰快递等三家企业,因运营成本高于市场价格而破产。随着智能物流以及其他降本增效措施效益的显现,仓储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利润源。在机遇与挑战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仓储物流业将面临洗牌,行业格局将被重塑。站在新一轮发展的窗口,如何克服上述种种问题,顺势而为让中国仓储业破解生存危机、提高行业盈利能力、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到新的高度,是个极具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智能物流对仓储业的影响着手,分析中国仓储行业的盈利现状及问题,基于提高盈利能力视角,提出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二、智能物流与仓储型企业
(一)智能物流
1.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 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1]智能社会物流管理分为社会层、战略层、决策层和作业层四个层次。社会层主要研究确定智能物流的短、中、长期发展战略,包括各类人才培养、新技术研发、基础設施发展规划、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等,不断完善各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战略层主要是研究确定物流的发展战略;决策层是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以成本-效益-服务为准则,把主要精力放在物流战略和策略可选方案的筛选上,鉴别或评估车辆调配计划、存货管理、仓储设施配备与选址方案等;作业层是指日常物流管理与交易业务的活动。[2]
2.智能物流对仓储行业的影响
智能仓储具有诸多优势,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促进仓储行业升级。
(1)提高空间利用率。以无人仓、无人驾驶、无人机、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智能化设备为标志的智能物流系统,能适应黑暗、低温、高层等特殊作业环境,可以充分利用仓库的垂直空间,大数据、智能算法能实现储位智能规划与调整,提高仓位仓容的利用率,降低仓库资源的浪费,相比于传统仓储能大幅节省土地面积占用。资料显示储存同样规模的货量,智能仓储可以节约70%的土地占用。①
(2)提高作业效率。无人驾驶、无人机、无人仓等智能化设备在物流领域的使用,实现了作业流程全托管,较稳定和高速运行且作业不受时间限制,与传统仓储人工作业相比,优势明显。大数据、智能算法能实现智慧作业、设计最优作业计划等,能有效避免无效或低效作业,实现作业流程的无缝衔接,理论上可以消除作业等待时间。
(3)降低人工成本。仓储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比重较大、人工成本高。智能物流技术可实现仓储作业流程全托管、无人化,可释放仓储行业的劳动力。据资料统计,智能物流能将人工成本降低约80%。②
(4)促进仓储行业升级。随着智能物流发展,仓储企业经营效率提高和人工成本降低,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降低收费价格将是必然趋势,将出现由智能物流企业引领的高质低价的、更高性价比的服务。但是未发展智能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而言居高不下且高于市场价格,从而形成价格与成本的倒挂,以致企业将面临生存威胁。2018年曾被誉为中国快递市场一匹黑马的全峰快递等三家企业倒闭,三家企业有个共同点,即物流服务的成本高于市场价格。未来不能顺利进行经营转型或市场定位的仓储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在人工智能、智能物流等技术浪潮下,市场份额和资源将加速向仓储重点企业转移,仓储行业必将重新洗牌。智能物流必将促进仓储行业升级。
(二)仓储型物流企业及利润源
1.仓储型物流企业
仓储行业由众多仓储型物流企业构成。仓储型物流企业,是指以经营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配送服务及商品经销、流通加工等服务的企业。[3]仓储型物流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以经营仓储为主,包括仓储企业、仓储型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
2.仓储行业利润源解析
仓储行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开源”和“节流”两部分,即开拓业务创造利润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开拓业务,除常规的开拓市场、增加客户外,还包括找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开发合适的物流产品、进行目标市场选择等。仓储行业提高盈利能力需要在开拓业务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三、中国仓储行业的盈利现状及问题
(一)仓储行业利润源调查
仓储行业的利润来源于业务。总体而言,中国仓储行业的业务有二十多种,涉及范围较广。仓储行业的利润源,按业务层次可分为三大类:①以储存、进出库作业、增值服务、保税仓储为代表的仓储核心业务;②仓单质押、融资贷款、物流地产、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保险、电商物流、物流技术、现货贸易、电子商务等仓储外围业务;③储配一体化服务、全供应链仓储型业务、储配平台经营等高端业务。仓储行业的利润源,按业务领域划分,主要包括仓储业务和仓储地产两大类(参见图1)。以中国仓储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储运为例,其业务涵盖期现货交割物流、大宗商品供应链、互联网+物流、消费品物流、工程物流、金融物流等方面,包括仓储、加工、包装、检验等仓储增值服务及物流地产、商品批发零售、商品配送、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多式联运、报关业务、物流金融、电子商务,还有物流设备的设计、制造与销售等。③
(二)仓储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仓储行业的获利模式主要包括以第三方仓储型物流企业为代表的作业利益、经济利益、管理利益和战略利益四种。但是中国第三方仓储的普及率偏低,目前,美国的第三方仓储普及率高达40%以上,但中国仅为10%左右[4]。2018—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依然是依靠规模的低盈利发展模式。2018年,中国仓储行业的收费价格指数同比高出1.0个百分点,显示全年仓储行业对外服务价格明显上升;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说明行业成本支出减缓;但业务利润指数为49.7%,④同比降低了1.9个百分点且下降到荣枯线以下。在价格上涨、成本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利润不升反降,可见中国仓储行业仍是以量换价的低盈利发展模式。2019年中国仓储业仍然是低盈利模式,但与2018年有所不同。2019年,中国仓储业的收费价格指数、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业务利润指数和业务量指数的均值均在荣枯线以上,分别比2018年增长1.18%、2.30%、2.15%、3.38%,说明仓储服务价格、成本、利润水平和业务量均增加了,但主营业务成本指数的增长幅度近乎收费价格指数增长幅度的两倍,说明虽然利润总额增加了但盈利利润率降低了,利润增额的增长是由于业务增量贡献而并非盈利能力的提高。综上,中国仓储行业仍然是低盈利发展模式,仓储物流业降本增效仍需进一步落实。
(三)仓储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现代仓储型物流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仓储经营为主业的上市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相对而言,快递公司的盈利能力优于上市公司。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了26.6%,顺丰的营收达到了909.4亿元,增幅达27.60%,净利润44.64亿元,⑤圆通、中通、申通和韵达的营收规模也位于行业中上水平,快递公司在仓储物流行业内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4]
1.总体利润水平不高
2015—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业务利润指数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均在荣枯线上下徘徊,利润水平总体不高(见图2)。此期间,2015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业务利润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下,其中前两年低于荣枯线3个百分点,利润水平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2019年,业务利润指数在荣枯线以上,利润水平较2018年略有增长,但因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下降从而导致基数较小,因而,从数据上看,2019年业务利润水平略有增长,实则与2017年的水平大致相当。虽然业务利润指数呈现小幅上涨趋势,但近五年行业的利润水平实際上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业务利润指数为51.85%,比2018的49.70%高2.15%,扭转了行业整体利润下降态势,呈现出上下波动中整体上涨的态势,行业利润水平较2018年有明显提高。除2月份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7月份因业务成本大幅上涨而导致利润水平明显下降外,其余月份均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年业务量指数平均为56.08%。所以在成本持续上涨情况下,全年行业利润水平仍取得了小幅增长(见图3)。
2.行业盈利能力下降
2018—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盈利能力连续下降。2018年,中国仓储行业的业务量指数为52.7%,但业务利润指数为49.7%,较2017年降低1.9个百分点,在业务量增加的情况下,利润反而减少,反映出行业盈利能力下降。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收费价格指数为51.88%,比2018年高出1.18%,主营业务成本指数为55.80%,比2018年高2.38%,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速度比收费价格的增长速度高1.2%。虽然收费价格整体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但是由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速度高于收费价格,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见图4),
因而可看出行业盈利能力实则下降。2019年1月数据显示,仓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指数比业务利润指数高出5.3个百分点,可见中国仓储行业处在低盈利区间。再从2019年全年看,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收费价格指数的增长速度,利润空间更小,可见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盈利能力在年初低盈利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3.业务获利能力分析
仓储行业各业务的盈利能力有别,中国仓储、中远物流和飞力达等有代表性的企业业务盈利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仓储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弱,仓储增值业务及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的盈利能力更强,且远高于基础的、传统的仓储服务。
中国仓储2018年年报显示(见表1),其集装箱、现货市场、物流金融等业务的利润率最高,其中2018年高达860%,最低的2016年也高达75.4%,增值业务及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的利润率大大高于其他业务。其次是仓储和进出库业务,2015—2018年利润率均在7.6%以上,且每年取得较大幅度增长,2015—2017年连续三年翻倍,2018年虽有下降但仍达到26.84%的高水平。商品流通业务的利润率最低,均在1—2个点之间,交通运输的次之,2017—2018年利润率较前两年出现明显下降,其中2017年降至1%以下。仓储增值业务及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的盈利能力更强。
早前海通证券曾对中远物流、飞力达等我国仓储与物流企业2016年各项业务的利润率进行分析,虽然后来情况有些变化,但其分析的结果仍具有参考价值。
海通证券的分析结果显示(见图5),中远物流公司增值仓储业务的盈利能力较高,而传统仓储业务的盈利能力较低。其业务的盈利能力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融资、保险和分销等仓储上下游业务,利润率较高,均在15%以上;第二梯队为需求规划业务,利润率11%,超过10%;第三梯队为第三方物流、设计等增值服务,利润率5%左右,其中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利润率达6%;第四梯队为仓储和运输等传统业务,利润率最低,仅为3%—4%,低于一般行业的盈利水平。
飞力达公司的业务包括进出口运输、进出仓、配送、仓租和增值业务等,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较强(见图6)。其中增值业务和进出仓业务的毛利率分别高达75.2%和69.7%,盈利能力表现出色;进出口运输和配送业务的盈利能力次之,毛利率分别为20.2%和16.3%。进出仓业务的盈利能力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多数企业此项业务的毛利率较低,但飞力达企业的表现出色,毛利率达69.7%。整体来看,飞力达公司的增值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而运输和配送等传统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对而言较弱。
综上所述,仓储和运输等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而大幅缩窄。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仓储业务由于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导致服务价格下降,但运营成本不断上涨,双重压力导致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仓储增值业务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传统的、基础的仓储业务。并且,由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灵活和个性化,增值业务的市场需求将更大。因而,增值业务及上下游业务,是仓储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和新的增长点。
4.主要上市仓储企业获利能力降低
近年,上市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滑(见表2)。根据对中国19家A股上市仓储企业调查的结果,中国仓储物流企业主要上市公司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利润率分别为5.39%和4.28%,2018年的利润率比2017年下降了20.7%,相较于其他行业利润率不高。2018年(因2019年部分企业的最新数据尚未出来,故以2018年的数据来分析),仅不到37%的企业利润率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超过63%的企业利润率较2017年下降了。其中两家企业出现了亏损,占企业总量的10.5%。无论与增长企业相比、还是与自身相比,企业的利润率明显下滑,其中华鹏飞公司的利润率降为-37.03%,比2017年降低了约460%,ST飞马的利润率降低到-5.59%,较2017年下降了1 173.22%,降幅最低的圆通快递亦达到3.10%。2018年,以主要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仓储行业的总体利润率较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企业盈利能力大幅降低。2019年,企业的形势亦不乐观,从中国仓储指数来看,全年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远高于收费价格的增长,可见中国上市仓储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2018年是中国仓储企业变革的一年,企业不断并购、重组、联姻。2018年,仓储行业利润率降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全年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过快,特别是保管费和管理费增长快,分别比2017年增长13.8%和13.5%,⑥增长速度分别较2017年高出7.1和5.1个百分点,且均快于当期GDP的增长,以致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仓储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不佳。
(四)中国仓储行业的成本大幅上涨且处于高位
2015—2019年,中国仓储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持续较大幅度增长(见图7)。此期间,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均在50.0%以上,2019年更是高达55.8%,说明中国仓储业连续五年业务成本水平一直在快速上涨,且整体而言,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在2019年达到历史新高。结合业务量指数看, 2015—2018年,业务量指数的趋势线均在主营业务成本指数趋势线以下,连续四年业务成本的增长大大高于业务量的增长。虽然两者的趋势线在逐渐靠近,但因两者比较基数的大小不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幅度实际上远高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2019年,业务量指数略高于主营业务成本指数,看似相对于业务规模而言,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相对趋缓,实则由于主营业务成本连续增长以致2018年的成本基数大,故主营业务成本大幅增长且高于业务量增长的实质并未改变。
2019年,中國仓储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平均为55.80%,较2018年增长2.3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呈现上涨态势,且增幅进一步扩大,显示2019年仓储行业成本在前期上涨走势的基础上增加,全年指数水平均在50%以上,表明成本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主营业务成本指数增势明显,几乎全部处于54%以上的高位,特别是4月份和12月份的指数均超过59%,全年三次大幅上涨,分别在4月、7月和12月份达到高潮,均大幅高于业务量的的增长。7月份主营业务成本指数更是高出业务量指数6.4个百分点,相对于业务量而言,成本大幅增长,从而也导致了当期业务利润大幅下降,业务利润指数降到了荣枯线以下,低至48.6%。下半年主营业务成本指数的均值为56.22%,高于上半年0.84%,即成本在上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从近年看,中国仓储业成本处于高位,并且持续、较大幅度上涨。无论是从近五年看,还是从2019年内各月份看,中国仓储业的成本均增长过快(见图8)。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仓储业的成本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仓储业成本。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将2013年中美的仓储成本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美国仓储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7%,而中国的则为5.8%。⑦同等GDP规模下,中国的仓储成本比美国的高出一倍多。经过几年的发展,中美两国仓储行业的成本水平对比纵然发生了变化,但是连续几年,中国仓储业的成本不但未下降、反而以较快速度在大幅上涨。以其中的保管成本为例,2018年全年保管费用4.6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13.8%,增速较2017年高出7.1个百分点。⑧综上,中国仓储行业的成本高企。成本已成为中国仓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外仓储行业成本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仓储系统的高效率。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仓储业建立了较完善的仓储物流网络与信息网络。美国仓储业低成本、高效率,得益于其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第三方物流模式和规模经济效益。
中国仓储企业成本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仓租、资金、人工等要素成本增长较快,及技术应用、管理与经营规模等方面的问题。据《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8—2019)》,2018年中国仓储行业的成本比2017年增长13.3%,增速加快。首先,仓租增长较快。仓储综合服务平台物联云仓的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30个重点城市仓租均值为每月每平方米26.80元,比同年7月份大幅上涨,其中,北京和西安分别上涨了33%和29%,广州、天津等多个城市的仓租涨幅均大于20%,北京和上海的仓租单价均超过每平方米40元。物流用地难、用地贵问题日益尖锐,特别是在特大型、大中型城市,服务国内市场的仓储设施紧缺,拉高了社会仓储成本。[5]仓租成本高企的另一个原因是仓库空置率高造成浪费,全国30个城市仓库平均空置率为11.78%,其中,重庆、东莞、昆明2018年12月的空置率均超26%。[4]用地贵和空置率高的矛盾,共同推高了中国仓租成本。其次,资金成本上涨较快。2018年中国仓储业资金占用成本增长12.3%,增长速度高于2017年9.6个百分点,反映了当前实体经济中融资难、融资贵、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存货资金周转速率不高。[5]再次,管理费用快速上涨。2018年中国仓储行业的管理费用高达1.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13.5%,增速高出5.1个百分点,且管理费用的增长幅度大于GDP的增长幅度,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此外,运输、配送等其他成本均上涨较快。
(五)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挤压仓储行业的利润空间
中国仓储仍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工成本随之提高,压缩了行业的利润空间。首先,仓储行业仍是技术应用不足、劳动力比重大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仓储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率低,在某些区域或企业中,甚至机械化技术的使用率都低。例如,在重视物流业发展的南沙自贸区内,多家仓储物流企业的货物存储仍是最传统的地面堆码方式。在配送中心等场所,人工作业比较普遍,机械化设备并未普遍使用。中国仓储行业劳动力的比重较大。其次,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业务成本提高(参见表3)。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香港地区的运输、仓储、邮电等行业2017年和2016年雇员平均薪酬分别为32.40万元和32.00万元;2017年,广东省的仓储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均薪酬9.5万元,比2016年增长18.75%,粤港澳大湾区平均比2016年增长12.11%,可见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成本增长较快。中国仓储行业,因技术应用不足而劳动力比重较大,又因人工成本上涨导致了行业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下降。
(六)库存周转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6—2019年,库存周转持续加快(见图9、图10),期末库存水平以略低于库存周转率的速度同步上升。2019年,由于受春节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市场需求低迷,以致平均库存周转率和期末库存均有较大幅度的震荡和波动,但在后期库存周转率加快的情况下,期末库存水平未显增加。从资金效率看,2018年,仓储企业资金占用成本较2017年增长12.3%,增速提高9.6个百分点,资金成本快速增长,反映出流动资金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不高。2019年的情况与2018年基本类似,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与期末库存指数分别为52.13%和51.56%,与2018年相差不大,库存周转速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库存周转率不高,除存货控制和管理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支持存货快速周转的技术及经营模式,因为传统仓储经营模式下库存周转率的提升是有限度的。因而中国仓储行业需要结合智能物流、数字化技术、云技术等进行经营模式创新。
(七)经营规模较小制约盈利能力
2010—2016年,中国仓储企业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4%,2016—2018年,年均增长率为17.34%,固定资产年复合增长率达34.5%,⑨近几年固定资产的增速将近企业数量增速的一倍,表明仓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但仓储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仓库的前期投资成本高,企业需要规模化经营以分摊前期大量固定资产的投入,才能提高企业利润率。但目前,除了中国仓储等大型仓储企业外,大多数仓储企业的规模较小。近年,全
国多地,特别是农村和城郊地区,也涌现一批私人仓库,仓库规模小、资源分散,无法产生规模
效益。仓储行业的利润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
四、中国仓储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土地资源稀缺、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导致中国仓储业的成本持续快速增长,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背景下,中国仓储业应立足于供给侧改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行业向智能物流和数字化方向转型,打造敏捷、快速响应的仓储物流系统,构建全供应链生态系统,通过拓展增值服务、实施多元化经营、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规模化经营、强化管理等途径,奠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开拓新的利润源泉、降低成本和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
(一)推动仓储行业战略转型升级
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仓储行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机;由于经济深度发展,仓储业的市场需求越来越灵活和个性化;传统的仓储经营蕴藏生存危机,行业的盈利能力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技术契机、市场需求和生存危机下,仓储行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及外部机遇,找准突破口,朝市场需求的方向,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仓储行业也必将出现以智能物流和数字物流为标志的产业升级。①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找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智能物流、数字物流、互联网+、第五方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均是未来仓储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企业可选择符合自身优势、符合企业价值观和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行业转型升级。②以仓储业为基础,建立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业务生态结构。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自身优势为依托,根据各项仓储业务的盈利能力强弱,遴选适合企業战略抉择和有助于实现经营目标的业务,建立具有高盈利能力的业务结构生态。③向全供应链、专业化、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综合物流服务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全供应链服务商可获得更高的合同价格,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应着手布局和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要重点解决人才、技术和经营模式的问题。
(二)大力发展智能物流
劳动力成本上涨、用地难用地贵、效率不高是中国仓储业发展的难题,随着经济发展和未来中国将步入老年社会,劳动力数量短缺和成本上涨的矛盾将愈加突出,第三方仓储企业的价格逼近成本但又面临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双重压力已经并将继续威胁到仓储企业的生存。仓储行业与企业如果不变革,终将面临困局,2018—2019年,全峰物流公司等共四家企业因此而破产。仓储行业及企业要吸取教训、未雨绸缪、尽早规划布局。而发展智能物流是当下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的最佳选择。发展智能物流,将释放仓储行业的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比重和成本,大幅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存储空间,大大缓解用地难与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仓储物流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促进仓储物流业升级和提高发展质量。智能物流发展时间不长,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程度较低,中国仓储业应大力发展智能物流。
仓储行业及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物流,要升级改造传统仓储设施和建立智能仓储网络。①将传统的仓储基础设施改造成智能仓库。智能仓储系统是运用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技术、射频识别、声控技术等科技手段和设备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储、分拣、包装、配送等进行有效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包括自动化物流装备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物流装备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则主要包括仓库管理系统、仓库控制系统等。[6]智能仓库具有两种功能,一是根据客户情况和要求,为客户制定整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分配库存让商品离消费者最近等。二是具有一套自动化的业务处理系统。例如,可自动化地订单处理、提供库存分配方案、实时分配全网库存、辅助订购等,具有高效率的处理能力。②建立智能仓储网络。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由云仓和实体智能仓库所组成的智能仓储网络,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技术支持,实现仓储领域向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服务的方向发展,提高仓储行业运行效率和拓展仓储利润源泉。
(三)布局数字化仓储物流发展
数字化物流是指在商贸的实际运作中应用互联网技术去支持整个物流服务链,并且能组合相关的执行成员协同为企业的物流需求提供高效服务。[7]数字化物流,能创新企业运行模式、激活市场,有利于构建敏捷高效的仓储系统、提供精准服务,可改进物流管理、完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协同能力、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推动各项业务向更高价值链攀升。中国仓储业近乎完全市场竞争状态,业务种类多样、变化快,对经营系统的响应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是建立敏捷和快速响应系统的基础。数字化仓储物流,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仓储业应向数字化转型,我国应着手布局数字化仓储物流发展。①仓储运营系统全面数字化。将仓储物流资产、业务和商务等全面数字化。结合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将仓库、经营网点、设施设备、工具、库存、业务、人员、商务等全部的资源及業务和商务,转化成数字信息,整合成数字仓储物流系统,实现仓储企业从端到端的数字化流程与整合,为企业一体化的运营奠定基础。②建立供应链云仓平台。将仓储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库)链接成一体,构建供应链云仓平台,在云仓平台上实现仓储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处理、交互、决策、商务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仓储物流商务的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打造全供应链信息平台,提高仓储物流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仓储物流业成本。
仓储企业具备发展数字化物流的既有优势。仓储企业具有仓库实体网络形成的物流硬件设施,具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控制系统等软件设施,又是供应链的库存中心,汇集了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等多种新锐技术,是未来供应链众多技术的集中地,具备发展数字物流的既有优势。
早期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应用电子商务可使参与交易的企业降低成本10%—20%,数字化仓储物流的发展,将大幅降低成本。快捷的仓储物流系统,可减少资产负担并提高企业及客户等供应链上存货及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客户体验;快捷的仓储物流系统,可提高对业务变化的适应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仓储物流,除了可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将有利于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
(四)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
技术变革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新的市场需求,传统模式发展前景受限,仓储行业需要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
1.定制个性化模式
市场需求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是共识,为此可建立定制个性化仓储服务模式。定制个性化仓储服务模式,是仓储企业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服务内容与方案,以满足其独特的、个性化的需求。例如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增值服务内容、确定合作期限、结算方案等。再如仓储服务期限,以往仓库租赁以年或月计,定制个性化仓储服务模式,可开辟以周、日或次数租赁仓库模式。该模式具备可供客户选择的灵活多样的服务内容或方式,具有灵活多样、自主性等特点。此模式要求仓储企业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客户服务意识、充分的资源、第三方物流组织与经营能力、专业人才等条件。从仓储资源看,国内多数仓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具备较丰富的存量仓储资源,也具有运作经验,具备开展定制个性化仓储服务的可能性,但需要重点关注专业人才、经营团队和信息化系统或平台的要求。
2.标准化模式
仓储标准化的时代,将是一个大大提高仓储“生产力”的时代。[7]仓储标准化模式,是按照统一、规范的流程、标准、内容等提供仓储服务的模式。此模式下,一个企业的同一项服务或作业,任何地点、任何人和任何时候提供的服务规格基本是相同的,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特点。实施此模式至少有三个要求。首先,仓储物流系统全面实现技术标准化。仓储系统,在基础尺寸、计量、统计与核算等标准的基础上,全面采用国家标准或全球通用的国际标准,对仓库建筑设施、仓储设备、工具、信息等进行全面的技术标准化,例如采用国际标准尺寸的货架、托盘。其次,仓储系统作业标准化。仓储作业流程、各项作业、服务标准、文案管理等方面,实施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再次,仓储管理标准化。对仓储系统的工作质量、绩效评价、监督管理等管理作业进行标准化。仓储系统全面实现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但应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实现,直至最终实现仓储系统的高标准化。
标准化模式将提高仓储经营的效益。统一通用的标准可提高作业的准确度,还将大幅提高仓储的运行效率。由此节省的资源,将大幅提高仓库的储存能力,有利于仓储经营系统内外部紧密衔接。统一标准贯穿全系统,可避免冗杂的不配套转换问题,使得上下游衔接更加通畅,从而提高仓储效率和效益。
标准化模式和定制个性化模式并不矛盾,两者的对象并不相同。标准化模式,是针对仓储企业系统内部的具体某项作业,提供统一、一致性的规范;而定制个性化模式,是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或方案,而不是作业的程序与作业标准的个性化。例如甲乙两个客户,虽然是提供定制个性化服务,但两者相同的作业,其服务的标准是一样的,如司机给甲乙两个公司客户配送的标准,均执行公司的统一规定,这是标准化模式和定制个性化模式的统一。定制个性化模式中可包含标准化的模式,标准化模式下也可以有定制个性化模式,两者统一于仓储物流企业服务客户。
3.平台经营模式
平台型仓储物流经营模式(本文简称“平台经营模式”),是指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仓储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平台,依托平台为客户提供仓储及相关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模式。平台经营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仓储服务的新模式,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强大的、开放的信息平台,能支持汇聚在平台上的众多企业的信息共享、实时交互、交易、电子商务等功能,系统的接口通用性强,能与其他系统对接;二是基于互联网,能与平台上下游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三是具有整合与协同功能,平台经营的实质是整合和协同供方资源为需方提供服务。为此,企业需打造能整合仓储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平台、开发平台经营的内容、制定平台管理标准和运营准则等。此平台是连接各仓储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互联网平台,汇集了各仓储企业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提供信息发布、搜索、交换、共享四种服务,具备订单管理、合同管理、查询等在线商务功能及在线交易功能与在线支付功能[8]。平台经营模式可分为增值服务模式和供需网控模式,其中增值服务模式是仓储物流企业在提供存储服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提供理货、拣货、包装、贴标签等库内增值服务,供需网控模式是基于平台对供方资源进行整合,为需方提供咨询与方案、方案实施、信息服务、库存管理与控制、供应链优化等服务[9]。平台经营模式的功能可多可少、经营内容可有较大区别、类型不一。平台经营模式为一体化和全供应链服务创造条件,可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增加利润源。例如,中国仓储开始于2015年的智运平台配送业务,2018 年上半年创造的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22%,③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利润贡献显著。
(五)大力拓展增值服务
企业通过增值服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盈利能力、打造竞争优势和形成核心竞争力。众多企业的业务报表显示,基础仓储业务,由于成本上涨和市场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利润率较低;而增值服务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既是仓储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差异化经营和盈利模式的重要特征。全面、专业化、一体化的仓储物流服务是市场需求的方向,可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合同价格及提升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仓储型物流企业应大力拓展企业增值服务,增加可能高盈利能力的增值业务的比重,完善业务结构。仓储增值服务的范围广泛、内容多样,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及不同仓储类别对应的增值服务不同,如货物存储增值服务、仓单金融增值服务、仓储地产增值服务等。增值服务提供的程度亦有较明显的区别。企业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从客户需求出发,在兼顾自身优劣势的情况下,按照定制个性化服务模式,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内容,开发增值服务项目,尽可能地提供客户所需的服务。为此,企业需要重点提高第三方物流运作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重视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仓储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可拓展企业利润源、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提高客户体验,可形成“我有你无”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仓储企业尤其应重视增值业务的开发。
(六)实施以仓储业务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
客户由于专注核心业务发展,希望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现代的竞争不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作为现代市场竞争主体的供应链,需要上中下游多种服务,而仓储物流企业的上下游业务,如分销、保险、融资等,具备显著优于传统仓储业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仓储物流企业具备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既有优势和基础,如资产、客户群、网络等。仓储物流企业具有较广的经营网络、经营资源和管理信息系统等资产;其联系市场供需两端,与生产和流通企业及消费者市场均建立了联系,具备广泛的市场与客户群体基础。以上既有优势和基础,让仓储物流企业具备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可能性。仓储物流企业应以仓储业务为核实施多元化经营,在经营好仓储本业的基础上向企业的上下游领域拓展,开发适合企业的新业务,例如,可开展保险、融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多元化经营,将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拓展企业利润源、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七)规模化经营
仓储是重资产行业,仓库及设备的前期投资大,如果规模小,则分摊的固定成本高,只有具备一定业务规模,才能降低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益。2016—2018年,中国新成立的仓储企业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新企业的前期投入更大、成本更高。规模化经营是仓储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亦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新企业还是既有企业,均需走规模化经营道路。2018年,中国有多个仓储企业进行了跨界经营、扩大经营规模的调整,但调整的广度与深度仍不够,2018年也是仓储行业的利润大幅下滑之年,所以企业要继续走规模经营道路。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联姻等多途径扩大经营规模。规模化经营也须重视途径和形式的创新,除传统的实体规模经营外,在当下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術大发展的契机下,企业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大胆探索并购、重组、联姻的新途径与新形式,例如创建或加入虚拟平台等实现规模经营的新方式。规模经营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八)强化管理促降本增效
成本快速增长及高居不下,是当今中国仓储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甚至威胁到企业生存。保管费和管理费是仓储经营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降低保管和管理费用,将成为仓储行业降本增效的重点方向。保管费和管理费的高企,除用地貴、融资贵、经营模式等因素外,还因企业管理制度与机制落后,流程不合理、仓储系统效率不高和管理不健全。管理不善,不但推高成本,还制约了企业收费价格,双重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化管理,不仅需完善制度、优化流程与作业标准化,还需强化物流成本管理。首先,仓储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强化管理,建立适合市场新特点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优化流程。其次,强化成本核算管理。建立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强物流成本的预算、核算和目标管理,通过加强管理降本增效。
五、结 论
仓储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中国仓储行业人工成本上涨、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融资贵、利润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连续下滑。仓储业仍是靠规模的低盈利发展模式,传统仓储业务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挑战,降本增效仍需进一步落实,企业需寻找新的利润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革命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良机,特别是智能技术,将给仓储行业带来深刻变化。中国仓储业应向智能物流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物流、布局数字化仓储物流发展、创新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增值服务、实施以仓储业为核的多元化经营、提升经营规模和强化管理以降本增效,推动行业新一轮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提升盈利能力。
[注 释]
①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有关智能物流的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②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③信息来源:2018年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年度报告。
④本文有关中国仓储指数的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⑤数据来源:2018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
⑥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⑦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⑧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8—2019)》。关于中国仓储成本的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上述两处。
⑨数据来源:招商证券“物流地产走上前台”(2019-07-22)。
[参考文献]
[1]赵立权.智能物流及其支撑技术[J].情报杂志,2005(12):49-50,53.
[2]李思雯. 物流智能调度系统交通流信息处理方法综合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3]肖建辉. 仓储型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25-28.
[4]丁洋.预见2019:《仓储产业全景图谱》(附现状、竞争格局、发展前景等)[EB/OL].(2019-05-17).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516-73c33d00.html.
[5]何黎明.我国物流业2018年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4):3-9.
[6]柯素芳. 2019年仓储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仓储是行业发展必经之路[EB/OL].(2019-11-13).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1112-44d7a7d2.html?ejnc5.
[7]李振,朱传耿.中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及前瞻[J].物流技术,2005(10):220-223,227.
[8]刘杰靖,庄宇航.互联网下物流仓储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6(27):93-94.
[9]袁德.第三方仓储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18-20.
Chinese Warehous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Profitability
Xiao Jianhui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Guangdong Wome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Data from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show that labor costs in Chinas warehousing industry have risen, land is difficult to use, financing is difficult, financing levels are not high, and profitability continues to decline.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is still a lowprofit development model that relies on scale. The profit space of traditional warehousing businesses is severely challenged. Cost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mplemented, and companies need to find new sources of profit.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such as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oud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ve provided new kinetic energy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especial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which will bring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Chinese warehousing industry should transform and upgrade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and digitalization, vigorously develop intelligent logistics, lay ou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warehousing logistics, innovate business formats and business models, vigorously expand valueadded services, implement diversified operations with the warehousing industry as the core, increase the scale of operations , strengthen management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promote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profitability.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warehousing industry; profitability; digitization; new model
(责任编辑:李 萌)
收稿日期:2020-03-15
网络出版网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00501.1615.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6 13:07:46
作者简介:肖建辉(1975—),女,湖南长沙人,中山大学访问学者,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和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