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的路径选择

2020-12-01 09:06黄勇荣邓雯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办学

黄勇荣,邓雯婕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育高精尖人才的重要载体,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即建设“双一流”学校,为我国各个层次的高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双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因此,探究“双一流”背景下“双非”高校如何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双一流”对“双非”高校的影响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进入了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1]。“双一流”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原先我国高校层次通过 “985”“211”工程来进行划分,“双非”高校曾代指未被列入这两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普通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提出预示着“985”“211”项目建设已顺利完成其历史使命,今后我国认可高水平高校则是按“双一流”的标准进行评定。换言之,“双非”高校这一概念同样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是指代那些既非“985”又非“211”的高校。本文中的“双非”高校指代的是当前未被列入“双一流”名单中的普通高校。

“双一流”建设给“双非”高校不仅带来了机遇,也让其面临巨大的挑战。机遇表现在:国家不再以“985”“211”的标签划分高校层次,给各类高校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双一流”建设打破了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普通地方高校的身份壁垒,让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参与到“争一流”的竞争中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2]。挑战则表现在:在前期的高校层次划分中,高校各类资源的配置以及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一同发展“双一流”,是一种起跑线不一致的竞争。在“双一流”背景下“双非”高校想要立足高校之林,亟须转型发展,其路有二:一是努力挤入“一流”行列,二是大力调整办学方向。这两个发展方式其实都是源于一条“主干”的“支流”,即共同点都是发展高校自身特色。培育特色学科就其必要性来说,有利于“双非”高校将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更好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发展。就其可行性来说,培育特色学科是“双非”高校升级为“一流高校”的基石,由于“双非”高校的资源以及发展状况不如一流高校,在与众多高水准的研究型高校竞争中,迅速跻身成为“一流高校”的几率太小,培育特色学科则可作为“双非”高校转型发展中重要的发力点。

二、“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的困境

“双非”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培育特色学科是其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响应一流学科的行动表现,更是立足高校之林的重要保证。因此,分析“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有利于从中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使得“双非”高校更好地响应“双一流”的号召。

(一)政府关注与投入不足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离不开投入。投入的数量与质量对“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有着重要影响。“双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过去几年高等院校逐年扩招,进入到“双一流”高校生源基本稳定,在此情况下,“双非”高校则发挥了接收更多生源的作用。培育特色学科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教育资源对“双非”高校探索特色学科起着关键性作用,培育特色学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时刻刻需要各类教育资源为其提供有力支撑。政府财政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一定时,因资源有限,会更倾向于“双一流”高校,使得“双非”高校经费不足以培育和发展其特色学科,从而进入了“政府忽视—经费不足—特色学科建设成效低下—投入缩减”的恶性循环之中。层次越高的高校获得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明显多于低层次高校,即“双一流”高校获得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明显多于“双非”高校。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2017年度教育经费数据来看,不同层次高校之间得到经费投入具有明显的差异。清华大学近两年得到的政府投入稳居榜首,而同样为教育部直属且已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的中国政法大学得到的政府投入仍不及清华大学的零头(见表1)。在“双一流”高校中都存在如此明显的差距,处于边缘地带的“双非”高校得到的政府投入更是微乎其微。此外,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均为重点高校,地方所属高校多为普通高校。以生均经费支出作为指标来看,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地方高职高专学校也具有明显的差异。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可以作为政府投入的一个指标,从2017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约为地方所属高校的1.67倍(见表2),说明政府对“双非”高校的关注度与经费投入不足。

表1 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经费 千元

表2 各类高等学校生均经费支出 元

(二)办学理念同质化严重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进行办学活动的指导思想,高校想要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则需要在办学理念上有所突出。办学理念总的来说就是高校想要怎么办、如何办的深度思考。各层次高校均在发展的情况下,同质化发展使得“双非”高校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输出的人才就像是“流水线”上输出的产品,高校只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才能使得输送出来的人才各具特色,在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体现出个人价值。而现实显示,大多数高校的办学理念同质现象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定位的趋同性

无论什么层次的高校都将自身定位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层次不同追求的目标以及可实现的目标并不相同。有学者通过分析200多所高校办学定位的高频词共现来研究高校的定位情况,样本高校大多集中定位于“特色”“高水平”“一流”“研究型”等,存在明显的雷同现象。甚至理工类排名前22位的高校中有6所的办学定位表述完全一致[3]。我国众多高校,并非每一所高校都要成为学术研究型的高校,同样需要具有应用型或技能型大学,为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卓越的应用型人才。有些高校为了使自身更具竞争性,一味地追求学校升格,没有考虑到自身的教育资源(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而采取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积极申报各类热门项目等措施[4]。

2.学科设置的趋同性

许多高校为了向综合性大学靠拢,开设了许多不符合自身办学目标的学科,学科的设置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即某个时期突然热门起来,或是得到政策的鼓励与支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专业,有些高校则盲目跟风开设,只是为了获得政府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而未考虑到是否符合自身的办学目标。譬如,英语、法学、行政管理、会计学等人文类学科,除了本身学科领域就包含这些专业的院校外,诸多高校竞相趋同开设。部分语言类高校甚至还开设了金融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非语言类学科与专业。

(三)学科与区域优势脱节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的核心环节。高校的教学水平、学术地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其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双非”高校的学科建设必定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双非”高校主要承担着某个地区高等教育的传播普及责任,是我国高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既然“双非”高校的发展与地方区域息息相关,则其学科建设也必定不能与区域优势相脱节。学科建设的趋利性,未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的特色、特点进行学科建设,只是跟着热门学科风向标进行发展,这是大多数“双非”高校在学科建设中未能突现自身优势的主要原因。学科建设毋庸置疑是度量高校的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但是并不能只局限于重点学科、科研设施的数量以及科研队伍如何庞大,学科建设能否与“双非”高校所处区域进行有效互动,是否适应地方区域各方面的发展,同样是学科建设成效的有利体现[5]。而实际上,“双非”高校并未能将学科建设与当地有利资源、区域优势有机结合,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双非”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需与区域优势相结合,加强两方的资源互补,大力发展与区域优势相匹配的特色学科,才能在学科发展中具有核心竞争力。

(四)学科考核体系不健全

学科考核是学科建设成果的有效评价,能够评估“双非”高校在特色学科建设上是否顺着原先建设目标的发展方向进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有利于“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学科考核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有利于特色学科建设更全面地改进培育方案。目前,评价学科的优劣主要是从学科规模、师资水平、学科平台、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考核。“双非”高校学科考核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到特色学科培育的进程,主要表现为有以下几点:

1.评估主体过于单一

评估主体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他们作为评估主体的优势是熟悉学科建设的投入支出、培育特色学科的活动过程等。但是只由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自身作为考核主体对特色学科建设进行的考核会过于片面:一方面,不能有效反映出特色学科是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否为区域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不能有效反映出特色学科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2.评估主体考核专业程度有待加强

考核工作是学科考核中最重要的一环,评估主体对考核工作概念、内容等要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对考核关键点熟悉了解。如果评估主体不专业,就会严重影响学科的考核结果,不能对特色学科进行有效的评估,不利于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发展。

3.学科考核指标不明确

学科考核指标是对学科进行考核工作的指导方针,学科考核指标应具备导向性、差异性、可行性等特点[6]。在考核工作准备前期,学科考核的相关标准与考核关键点不明确、过于笼统,且没有以正式的条例、文件规范下来,不利于学科评估。

(五)学科权威师资力量弱

建设一流高校或培育一流学科,优质的师资队伍不可或缺。师资力量在学科建设、高校发展、学生培育等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流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对师资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更离不开优质的学科队伍,但现阶段“双非”高校学科权威师资队伍过于单薄,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双非”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不足

培育特色学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基建支出和事业费支出,而事业费包含了人员经费以及公用经费。高校对于有限的经费不能充分合理地配置,人员经费的不足导致人才福利保障体系不能完善构建,从而不利于人才引进。

2.“双非”高校不注重人才的培养

人力管理部门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为了学校升格、申请硕博学位点而盲从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新人才,造成教师资源畸形流动。想要壮大师资队伍,不是仅仅靠吸收新进人才,还需稳定在职教师的思想。在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后,个人需求会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他们也热切希望得到职业生涯的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术氛围是否能够满足教师的需求,能否给予他们实现个人的学术追求的空间,这是稳定在职教师情绪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省思的地方。

3.“双非”高校教师梯队有待完善

教师梯队就是指不同层次的教师集合体,由不同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和学科的教师构成[7]。人是最具有活力的资源,能够发挥巨大的潜力。教师结构中任何一部分都具有重要意义,就年龄层面而言,诸多高校更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教师建设工作无疑失之偏颇。中老年教师因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思维、状态等次于青年教师,但其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从教多年积累了更丰富的科研与教学经验,还是“智库”的重要输出者。因此,教师梯队结构需要合理优化。

三、“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的路径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双非”高校也应积极响应改革号召,通过培育特色学科的方式来跟上“双一流”建设的步伐。根据以上分析的困境,可以探索出如下培育特色学科的优化路径。

(一)政府给予足够重视

“双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作为中坚力量,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承担的责任不一,既有承担输送高精尖的科研人才的一流高校,也有承担输出具有区域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双非”高校。政府投入不足,会使得“双非”高校在培育特色学科时,因经费紧张而导致学科建设成效不佳,也会使得“双非”高校师生自信心不足,对高校转型发展缺乏内在动力,以至于特色学科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不能与社会外部需求有机结合。因此,政府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教育经费时应多考虑“双非”高校。

1.加大对“双非”高校的教育投资

政府在进行教育经费预算时,在权衡各层次高校所需的教育经费。一流高校多用于学术科研发展、培育高精尖综合型人才,主要将经费投入到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而“双非”高校虽然在学术科研方面上竞争不过“双一流”高校,但用于培育特色学科的经费并不会少。在挖掘特色学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考察应该选取、发展哪一类学科作为自身的特色学科。同时,所选学科若已有其他高校开设,也需进行调查、了解其在该校发展状况,必要时可以借鉴学习,这些工作环节均需要较多的经费投入。政府加大投入可以使“双非”高校更注重深层次的特色学科建设,不会肤浅地流于形式。

2.鼓励当地企业服务特色学科建设

政府给予“双非”高校更多关注:一方面是加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鼓励当地企业加大对“双非”高校帮扶力度。当地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更好地使学生成为与劳动力市场相协调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同样也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二)树立新型办学理念

“双非”高校培育特色学科,必须要树立新型的办学理念。同质化的办学理念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独特性,不利于其培养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明确办学定位,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办学定位决定了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每个层次的高校都有存在的理由,应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生源状况等方面认真考虑,扎实办学而不要好高骛远,不应盲从追逐所谓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2.以特色为指导思想进行学科建设

不盲目从众选择大热的学科为重点发展学科。“双非”高校想要立足高校之林,必须树立起自己的鲜明旗帜,以培育特色学科为主要方式转型发展,坚持创新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上以新型视角求发展,结合自身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多种与社会相适应的特色人才[8]。

3.将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特色学科

每一所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在众多学科中必定有一为其优势学科,但优势学科不一定为其特色学科。作为优势学科,还需发挥其领先地位。但想要长远发展必须体现其办学特色,将优势学科与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优势特色学科,发挥其先进性,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三)结合区域特色办学

“双非”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与区域优势相脱节,因地制宜是结合区域特色办学的突出表现。高校应根据其所处区域,结合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高校自身特色学科为基础,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宁波大学与兰州交通大学在结合区域特色办学这一方面的表现得尤为突出,独具代表性,两者均能强烈地说明结合区域特色办学能够使得学科建设向特色化发展,更容易树立属于自己的学科品牌。

宁波大学靠近海域,渔业资源充沛、滩涂浅海水产资源增养殖具备优越的先天条件,因此,学校着重建设了水产养殖、通信与信息系统、工程力学等优势特色学科,这些特色学科给宁波市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根据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宁波大学在水产增养殖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获得了多项技术创新[9],大力支持了浙江省和宁波市的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海洋产业以及政府宏观决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相关的学科建设,树立了特色学科品牌[10]。宁波大学通过结合区域特色办学,在首轮“双一流”评选中已被列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兰州交通大学在21世纪之前,其办学定位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铁路行业的人才。在西北地区对交通需求强烈的情况下,兰州交通大学能够根据区域特色及需求,大力发展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信、土木等学科,并通过、重点建设后取得了多种科研成果,使其成为兰州交通大学的特色学科,为西北地区输送出铁路行业的领军人才。同时,它也成为西北铁路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西北铁路人才培训中心以及铁路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11]。

(四)构建完善考核体系

学科考核对学科建设有着指导、激励、纠正等功能。构建完善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质量,有利于深化学科改革,有利于为之后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信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考核应严格遵守客观性、全面性、一致性等原则。构建完善考核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评估主体多元化发展。

“双非”高校通过完善考核主体队伍建设,将社会外部多方、学生等群体纳入考核主体中,共同对特色学科进行考核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作为评估主体时,有利于获取学科建设的投入支出、培育特色学科的活动等有关信息,根据建设目标来检查学科建设成效。社会外部多方,如企业可以根据高校在进行特色学科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对学科进行考察,以了解特色学科培育的成效。而学生群体作为考核主体,可以以问卷或访谈的形式向其调查研究该特色学科是否能促进他们个人的发展,个人整体素质是否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综合多方考核主体的反馈,能够客观且全面地评估该特色学科是否具有先进性,对后期学科建设具有提供基础信息以及改进建设的作用。

2.对评估主体进行考核培训。

在对特色学科进行考核时,前期应该对评估主体进行相关的培训,让评估主体对考核工作有个大致的了解。培训内容主要是明确考核目的、清楚认知考核指标、理解考核方法、熟悉考核手段以及统一好考核的价值取向等。

3.明确学科考核指标。

可以根据目标分解法设置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学科规模、师资水平、学科平台、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学科与学位点、学科影响力等方面,二级指标相应有学生科研与就业、精品课程、科研项目与产出、学科带头人以及学科社会认可度这几个方面,以此来考核特色学科的培育情况。学科规模的大小体现学科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学科平台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高校重要的职能,一流的学科应着力于一流人才的培养,一流人才的科学研究推动知识创新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12]。高校应围绕这些核心要素进行评估,并根据每个高校的偏好在具体方面赋予各自的权重,确定相应的权重系数,并以正式的条例、文件规范下来,在考核特色学科时,考核主体应严格按照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

(五)组建优质学科队伍

优质的学科队伍对特色学科的培育起到决定性作用,师资力量对特色学科的建设有着智力支撑功能。培育特色学科需要优质的学科队伍,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学术水平高、理论实践能力强、团结协作并具有高涨学术热情的学科队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核心保障。

1.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双非”高校的教育经费甚少,政府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有限。组建一支优质的学科队伍,经费不足使其建设失去物质保证。“双非”高校应学会转换思维,不能怀有“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而要积极主动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尝试与当地企业等部门合作,强化校企合作理念。高校为企业培养综合性人才,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模式加大对“双非”高校的支持力度。从而,使得高校在特色学科培育活动中不会因经费不足而实施趋利性建设,而能够更好地实现特色学科建设成果。

2.强化人才保留理念

想要获取更多的优质师资,除了在经济福利方面给予教师优厚的待遇外,还要考虑他们教师的其他需求:营造良好的、具有人性化的学术氛围;给予他们实现个人学术追求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各类的职前、职后培训。做好优质师资力量的保存工作需要认识到教师的真实需求,并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落实好人才保留工作,高校才能在引进人才后确保其不会流失[13]。

3.优化教师梯队结构

师资队伍在学术水平、学历、年龄、专业等方面要具有适宜的构成比例。学历结构是说明师资力量强弱的主要指标,但学历并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科研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不可只以学历高低评价教师的能力;年龄结构要合理,老中青教师比例要协调,在有效保留老教师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引进新生力量,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特色学科建设队伍的活力。老教师与新教师的良性互动使得更多优秀教学经验得到传承,同时也使得新型教育理念得到发展。总之,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化,对特色学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