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慢就业族”的生成逻辑及对策研究

2020-12-01 10:17
现代交际 2020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学生

(山东大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慢就业族”,是当下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新定义,逐渐衍生为一种新型就业群体,折射出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价值追求的转变。所谓“慢就业”,是指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季期间不打算立即投入到求职大军中,而是选择考研、兼职、创业,或是原地观望的方式来暂时切断由学生到雇佣者这一身份的转变。[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不论从家庭还是学校层面,对学生的教育逐渐从填鸭式教育转变为更加开放、自由的素质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增加了学生陷入“成长误区”的风险。针对“慢就业”这一现象,社会上褒贬不一。有人认为 “慢就业”实际上是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利用过渡期间来自我沉淀、增加积累、拓宽视野等,以另一种状态来迎接新生活;也有人以消极的态度看待“慢就业”,把它与“懒就业”画上等号,认为这部分人屈从于就业压力或有啃老的资本而放弃就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客观分析“慢就业族”,理性讨论,了解学生阶段需求,因材施教,从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新时代背景下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集中反映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认可程度。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势。一是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截至2018年年底,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这部分群体也需要在城市有一定的就业空间。二是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首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导致不同行业类型的就业前景差距明显。比如,互联网行业、电子商务、保险行业等就业指数相对较好,而能源、矿产、造纸等传统制造产业,CIER指数仍竞争激烈。其次,结构性矛盾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虽是就业市场的劳动主力军,但其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最后,高校毕业生虽人数众多,具有年龄优势,善于学习新技能,但高层次技术人才仍长期匮乏。

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逐年增长,到2019年已达83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他们认为就业除了成为谋生的手段之外,更是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工作的“满意度”“幸福感”作为自己择业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经济压力的下降让家庭逐渐摆脱了“养孩防老”的思想,父母更加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总体而言,宏观背景的驱动、微观环境的影响及内在因素的外化所构成的现实条件,使“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2]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调查结果显示:87.93%的大学生担忧自己的就业前景,超五成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3]麦可思研究院对2018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后得出,超过四成的学生对求职单位的选择主要以适合自己为主。[4]在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中,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周围存在“慢就业”群体。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这样一批个性张扬、思维敏捷、想法独立的年轻人迈入职场,减少“慢就业”现象,是高校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慢就业”现象之生成逻辑

青年人追求发展进步,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然而,在高速行进的时代列车上,个性张扬的“95后”新生代的就业观呈现出新变化和新趋势。

1.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与新常态背景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毕业即就业”的分配制度逐渐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导致专业能力不足、社会技能缺失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逐渐给自己贴上了“慢就业”的标签。近年来,毕业生“慢就业”问题进一步升级。一方面,由于高校不断扩招,致使就业岗位供需不均衡,毕业生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此外,受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铁饭碗”在新时代仍然热度不减,甚至有人不惜耽误几年时间势必要进入国家单位,这部分群体也就顺理成章加入了“慢就业”队伍。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人类文明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国门洞开,更加强劲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传统的价值理念相融交错,给“干事创业,追梦圆梦”的青年带来了新思潮。同时,大数据时代也驱动着大批电商、代购、直播、网络写手等自媒体平台的崛起。据BOSS直聘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在3年内以超过35%的增长率迅猛扩张,该行业在5年内始终是提供应届生岗位最多的行业之一[4],吸引了一大批崇尚自由、善于创新、追求个性的毕业生,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冲就业压力,甚至将其作为择业目标。

2.人力资本上升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人减少

2020年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就业当作最大民生举措来推进。据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008年的2133元增长到2018年的4624元,增幅为117%。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够,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兴趣解读、发展优势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考量,只依据大学生收入的现实状况来抬高人力资本,使其满足自己的期望值,以致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尽管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求贤若渴,力求通过丰厚待遇来广纳人才,仍有部分毕业生宁愿在一线城市的夹缝中求生存,成为“漂族”,也不愿意在小城市将就,选择以等待的方式寻找心目中的理想岗位。此外,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异军突起,“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解放,减少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人需求。然而,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对就业拉动效应较弱,使经济高增长与高就业并未同步,甚至部分专业趋于饱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现实依然存在。

3.职业规划教育雷同与就业心理教育不足

“慢就业”特别是被动慢就业主要受高校扩招的影响,这部分群体并非排斥就业,而是因市场供需失衡、就业形势认知不充分、就业必备技能不足等原因沦为“毕剩客”,映射出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口。一是教育形式趋于同质化。“工厂式”的授课方式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趋于同质化,导致培养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单一利益点和排他性特征,由此加剧了人才的相似性,容易造成总量性失业。二是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高校应当针对每一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模式,形成层层拔高,逐步递进的态势。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时效性。中国青年报在2019年对大学生抑郁发病率进行统计,数据显示刚入学和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5],学生在实习、求职中受挫、环境的突然更替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加剧了抑郁症的产生。一些高校对学生的“丧”情绪并未及时疏导,导致学生进一步陷入“就业恐慌”,逐渐沦为“慢就业族”。

三、针对“慢就业族”的培养策略分析

1.以“一元多样”为价值引领,树立正确择业观

强调坚持“一元多样”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积极择业观为“一元”,构建主导学生制定职业发展方向,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找准定位,脚踏实地走稳青春追梦之路,而“多样”择业方式并存,反映了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价值追求。以“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逻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减少消极被动型“慢就业”群体,是将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格局与新常态下严峻的就业态势相融合。“一元”是指以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为理性追求的积极择业观,“多样”是指以多种择业方式、多种利益主体、多种思想格局为依托形成的职业规划和价值理念。我们可以接受“骑驴找马”式的“快就业”,也应当尊重和理解以沉淀和积累作为机会成本的“积极慢就业”。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全局的高度,认清形势,理性选择,摒弃原地踏步、盲目跟风的“消极慢就业”,不再将“不迁就”“不将就”作为自己逃避就业的理由,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个人兴趣、晋升空间等因素,锻造出经世报国、创新创造的硬本领。

2.以“问题性研究”为导向,掌握学生职业规划

所谓以“问题性研究”为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到化解矛盾的突破口,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着问题出发,通过设计“毕业去向是什么”“专业选择是否自愿”“倾向在哪类城市工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采集学生初步的职业期望和发展目标,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也能激发学生在大学阶段对学习兴趣、发展目标、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在初步调研后,高校应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分门别类,针对就业意向明确的学生应当配套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打好基本功,锤炼大本领。对于还未找到自己兴趣、对自己未有清晰认知的学生,更应该重点关注,通过谈心谈话、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塑造人格魅力,把握发展机遇。

3.以“精准助学”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因生施策是精准助学的内在要求,目的是为了降低学生的择业成本,提升学生与用人单位及就业市场的匹配度。首先,对象认定精准。结合专业特色、求职意向、个人能力等因素,运用大数据理念与技术,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成才档案,并实现动态管理。其次,课程设置精准。就业指导课程的设定要与职业生涯规划相一致,重点掌握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必要技能,提高自己角色转换的适应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再次,技术方法精准。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智慧课堂,采用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讲授与讨论等多种方式,结合授课形式,让学生能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工作特点和发展空间,在共性的激励和个性的升华下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最后,互动交流精准。高校不仅要在“走出去”上下功夫,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通过开放参观日、项目实训、论坛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更要在“请进来”上台阶,着力做好毕业生跟踪反馈,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鼓励优秀校友反哺学校,形成良性循环。

4.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论,健全学生就业服务

高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一方面,要开展“互联网+就业”的服务模式。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简化便利就业服务流程,实时共享就业招聘信息,定期披露就业市场分析。此外,充分利用公众号、App等新媒体平台,通过采集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使平台能自动推送与之匹配的用人单位,供学生参考。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就业是学生转换角色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大考验,很多学生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就业是个人发展的最终指向,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难免产生拖延、逃避、恐慌的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心理中心或辅导员制定相关的就业心理咨询方案,及时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更快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四、结语

“慢就业”现象的研究,剖析了新生代青年择业观念的转变及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困境,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动态过程,对“慢就业”现象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看待。积极的“慢就业”不是懒惰无为,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模糊,让生活变得精致有趣。青年人若能沉稳笃实、从容不迫地追求发展进步,偶尔的停歇是值得欣喜和点赞的。我们需要帮助的是消极的“慢就业”群体,鼓励他们培养大气魄、锤炼大本领,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最终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舞台,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华彩乐章。

猜你喜欢
毕业生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快把我哥带走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