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传媒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建设规划开始全面启动。“新文科”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强调文理交叉、学科重组,以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协同共享为途径,目的是推进传统文科的创新发展,培养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戏剧与影视学自2011年升级为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以来,已经过近十年发展。而这十年也是影视产业飞速发展、影视相关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从横屏到竖屏、从沉浸式观影到互动式体验,影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对影视专业人才的渴求,带动了21世纪以来影视教育的兴盛;同时影视技术革新及影像表现形式的不断翻新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导致影视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由此而生的困惑。张燕认为“目前,全国已有数百所设有影视专业、艺术院系或者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就培养的人才数量而言已然相当庞大,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视野、学院毕业与行业对接等,还存在诸多问题。”[1]例如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协调应用型人才导向与基础理论教学的比重?如何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强化传统文化素养?高校影视教育面临着新时代、新机遇催生出的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新文科”建设可以说为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创新重构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新文科”倡导的学科融合、战略导向、创新思维要融入当下影视专业的教学中去,体现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及价值引领等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讨论。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影视艺术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1895年,电影的诞生即是一次科技发明的结果。在影视艺术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革新一直在推动其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的记录生活到叙事艺术的深入发展,从赛璐珞胶片到当下的数字化影像,科技进步已经渗入影视艺术的发展脉络,使之呈现出艺术与科技交相呼应的面貌。“电影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个可以容纳戏剧、音乐、摄影、绘画、文字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在本质上便与‘新文科’有着天然的共通性。”[2]在当下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影视艺术表现方式的融合越来越多元化的浪潮中,影视艺术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传统的影视教育也必然面临与时俱进的转型。对影视专业课程来说,“新文科”建设既包括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融合,也包括与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实践类课程与理论类课程两类。实践类课程与技术的融合较为紧密,从影视拍摄、剪辑、特效制作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技术进步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在跨学科融合上具有天然的优势。理论课程则与人文社会学科联系更为密切,影视史学、电影符号学、影视心理学等在影视理论课程中均占有一定比重,早已展示出影视教育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跨学科沟通。
但同时,两类课程也相应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学科隔阂,即实践类课程重视技术操作而轻审美,理论类课程重知识讲授而轻实践。在传统课程设置中,这两类课程相互独立,导致实践无法得到理论指导,而理论研究又缺乏实践支撑的问题。而在“新文科”视野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应过于割裂,两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其共性就是影视艺术对作品的审美呈现,而差异则体现在课程内容的侧重不同上,即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审美思维,在理论课程中引入实践意识。具体到摄影、摄像、剪辑、灯光及录音等实践类课程中,不仅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将技术更新与行业发展动向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更要将人文意识融入课程。对教师来说,既要讲清楚如何拍,也要讲明白为何这样拍,以及这样拍会带来什么样的审美效果,对影片的艺术表达有何作用。在理论类课程中,不仅要坚持人文意识,更应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将对于理论的学习运用到具体的拍摄实践中去。例如《影视美学》课程中,讲到蒙太奇理论或纪实理论时,可以让学生以模仿拍摄的方式,对经典影片的片段进行模仿,或者参照某一种理论流派的主张,让学生设计一个影视剧片段写出相应的分镜头脚本,或画出主要的分镜草图,以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课程创新对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及学校层面的学科资源整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戏剧与影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不同在于,它是以艺术审美与艺术创作作为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关注人、表现人的情感,挖掘人性,反映人类共同的命运主题是戏剧与影视学科不变的核心。因此,“在新文科的建设中,戏剧与影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怎样充分利用新科技为实现这一终极目的服务,而且要重点研究新的信息智能化时代中的人具有怎样的本质变化和表现特点”[3],例如《八佰》作为中国首部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影片,画面清晰,画幅宽阔,影像上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逼真视效,闭塞的室内空间也在长镜头的场面调度下展现出犹如卷轴画一般开阔磅礴的气势。但另一方面,逼真还原现实并非影片在技术上升级的最终目的,通过画面清晰度的技术升级呈现出细腻的光影变幻,进而影响影片的叙事及情感渲染,使影片显露出超越现实的审美情境,由单纯的展现战争的粗粝进入到对于人性的探视与拷问。可以说,“新文科”背景下传统影视教育必然面临跨学科整合和重组,其中体现出的正是在融合发展、价值共享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人本意识、人文坚守。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构建课程体系的全新思路,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创新体系。相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思政课程和思政通识课来讲,课程思政是一种隐形的思政教育,是通过将思政思想融入不同门类的专业课程来达到德育目的。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以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是“新文科”建设中专业融合、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
戏剧与影视学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不仅承担艺术创作、艺术传承的教育使命,同样也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提高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课堂,天然地具有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学科优势。以电影史课程为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既是电影艺术从草创到发展、从杂耍到洋洋大观的曲折历程,同样也是历代艺术家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成果展现。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诞生于19世纪末的电影经历了中国社会更迭变动的大时代,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时代文化是影视艺术的本性。电影通过影像的独特记录方式,见证了中国社会由封建到民主、由落后到发展的完整历程。从早期到当下的大量电影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内容。但是长期以来,高校影视类专业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素养的提高,忽略对媒介伦理、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另外,影视类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传递新思想,对网络文化、流行趋势及行业的最新动向较为关注,史学底蕴相对欠缺,更需要思政理念的引领。这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首先,课程导向应强调时代精神、民族情怀的引领。思政教育要求影视类课程在发挥好审美教育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以时代精神、民族情怀注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合理调动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电影史时,以史为鉴,以主流价值观为引导,串起电影史各个阶段的不同作品中共通的时代精神内核。例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中,进步电影人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融入电影叙事,以影像反映抗日救亡的时代使命,以普通人的故事寓意大时代背景下人的命运抉择、爱国情怀,开创了早期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传统。“新时期”电影中,电影人立足于打破“文革”造成的文化禁锢,提出了电影回归真实、回归影像本体的口号,以艺术创作呼应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电影人以真诚的创作态度、现代电影理念融入创作,一方面反思造成“文革”的历史文化原因,另一方面又关注80年代的现实生活,反映现代化建设浪潮的同时,也表现了建设过程中的历史积弊和青年一代的理想失落等问题,推动了“新时期”思想启蒙的热潮。可以说,反映时代精神、在作品中灌注爱国情怀是影视艺术永恒的主题,百年电影史也是一部中国历史百年的影像记录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发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引起时代的共鸣,如何创作才能更好地呼应时代主题;同时也需要向学生阐明,时代精神与艺术审美在电影中应并行不悖且相互辉映。
其次,课程内容应注入创新性和国情特色,实现与时俱进的思想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文艺创作的全过程中去,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创新精神就是要与时俱进,“既要厘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文艺观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也要明晰我国实际国情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文艺观的与时俱进”[4]。影视专业课程因其与技术发展的特殊关联、与影视行业层出不穷的新现象的特殊关联,应强调其前沿性、创新性,在实践类课程中引入最新技术,在理论类课程中密切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和理论研究热点。尤为重要的是,影视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类、创作类的课程应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细节,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例如在剧作课程中,强调剧本创作要贴合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摄像课程中,讲解如何通过影像手段去讲述时代故事、塑造时代人物、揭示时代主题;在影视作品分析课程中,可以以当下热映的“主旋律”作品为例,分析影片在与时俱进地表现国情、抒发爱国情怀上的技巧手法。也可以拓展到对于“主旋律”题材的讨论中,梳理“主旋律”影视剧的发展历程,其阶段性特征及当下的创新性表达,这本身即是对与时俱进精神的诠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影视剧创作的主流价值观与商业娱乐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底线与价值坚守等问题。鼓励学生用影视片段或公益广告等形式表达时代精神,家乡面貌等,拓宽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
影视剧是讲“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要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既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又是文化推广与海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影视艺术独有的视听综合艺术特征及多媒体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派、推广中国品牌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影视艺术除了遵循一般的传播规律,还必须深入了解国际局势和跨文化传播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这也是“新文科”建设对影视教育提出的要求,即影视教育应适时转变教育理念,立足于我国当下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和话语表达能力。
国际传播的核心是讲好“中国故事”。庚钟银认为,“国家形象的呈现是一个被创造、被建构、被传播的历史过程。国家形象不仅可以通过具体的标志性符号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戏剧与影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互映方式展示出来。”[5]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以故事的形式承载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审美趣味。影视艺术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开掘古典美学思想化入影像与叙事的技巧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气派。互联网时代,影像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及受众的接受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反过来对影视表达的内容、手法、艺术风格都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需要通过影视专业课程的革新来满足。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凸显传统文化元素对影视艺术的影响,剧作类课程可以探讨古典戏曲与影视剧叙事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比两者之间共通性与差异去理解早期电影在借鉴戏曲的过程中形成的“影戏”传统,以及在与戏剧分离过程中树立的影像本体观念;摄像、剪辑等课程可以从影像角度去探究传统文化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了解古典美学平淡质朴的写意传统是如何融入影视画面的,并尝试在短视频、微电影等网络影像形式中体现。总之,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是高校影视教育必须守住的核心。
其次,讲好“中国故事”要求影视艺术深谙跨文化传播规律,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文化包容性,反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表现并发扬传统文化是影视艺术的重要使命,但在国际传播环境中,影视作品不应固守本土文化的独特样式,要开放进取,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和价值观的普适性,才能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所接受,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文科”背景下,影视教育的转型必须适应当下的国际形势,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新型人才。影视理论或作品分析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影视艺术在表现方式、叙事结构及主题呈现等方面的异同,寻找故事外表下中外共通的情感内核和审美共性,引导学生思考影视作品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出文化包容力和文化的整合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电影史课程可以按照民族传统审美,从电影发展历程这一视角重构电影史的讲述方式,探寻从《孤儿救祖记》到《姊妹花》、从《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小城之春》、从《红高粱》到《我和我的家乡》中,民族审美元素是如何被贯彻到不同时代的不同影片中,并在时代更迭中发挥持久的艺术魅力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影视创作的角度去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文化建设中,戏剧与影视学不仅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形象塑造、对外传播的重任。应该承认,在影视专业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惑,但同时“新文科”建设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新文科”倡导的跨学科融合、国家战略导向等对于解决影视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偏重理论还是导向实践应用、强调审美功能还是强化实践技能等问题是一次很好的契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做好影视专业课程建设,就要在尊重影视专业独立性的基础上打通学科壁垒,同时坚守本土文化定位,实现创新发展,培养更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