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战争性质理论及当代指导意义

2020-12-01 07:39
军事历史 2020年4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阶级列宁

战争性质是战争观的最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致力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人所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也是研究和指导战争不能不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战争性质把握的正确与否,更直接关系到对待战争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甚至采取什么样的战争行动等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对内对外各种性质的战争中,采取旗帜鲜明的态度和行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忠心拥护和世界人民的尊重。然而,在信息化、智能化影响下,当代战争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形势,战争的性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我们对战争性质的判断更加复杂,并直接影响了对各种战争和军事行动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准确的行动。在当代,以什么态度和方式去争取和平的局面,以什么态度对待可能爆发的战争,都迫切需要对战争性质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然而,由于每个人受各自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提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和主张。列宁在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过程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战争和军事领域,深刻阐明了判断战争性质的原则和标准。列宁战争性质理论是打开通往正确认识当代战争性质之殿的钥匙,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弄清战争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

战争性质问题既是个历史问题又是个现实问题,它是各个国家、统治阶级、政治集团所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战争性质问题更是每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和集团所必须弄清的问题,对战争性质的把握和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待战争的态度。对于这个问题列宁曾作过多方面的论述。针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和特点,列宁明确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的必要前提①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3 页。,“不区别战争的类型,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并认为:“分清帝国主义战争和革命战争是绝对必要的,前者是瓜分资本主义赃物的战争,是扼杀弱小民族的战争,而后者是抵御反革命资本家、挣脱资本家枷锁的战争。”①《列宁全集》第42 卷,第319 页。在对待战争性质的问题上,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要求的,不能以同一标准来要求。列宁进而指出,“怎能要求一个十分愚昧无知的农民懂得存在着不同的战争,懂得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有进步的战争和反动的战争,有先进阶级进行的战争和落后阶级进行的战争,有巩固阶级压迫的战争和推翻阶级压迫的战争呢?”“对于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我们是不能这样要求的。”②《列宁全集》第36 卷,第326 页。但是,对于一个以民主派、社会党人自居,要公开登台演讲的人,不管他怎样称呼自己,就不能“像一个无知的农民那样愚昧,连各种不同的战争都不能区分”,“能不能设想,竟不懂得帝国主义战争同我们的战争的区别,不知道帝国主义战争是掠夺性的战争”③《列宁全集》第36 卷,第326~327 页。;“问题不在于哪个政党、哪个阶级、哪个政府为战争辩护,而在于这个战争的内容是怎样的,它的阶级内容是怎样的,哪个阶级在进行战争,这个战争体现着什么样的政治。”④《列宁全集》第36 卷,第328 页。列宁认为,革命的无产阶级应当不断地进行反对战争的宣传,同时要永远牢记,只要阶级统治还存在,战争就不会消除。

(一)阐明了分析和区别战争性质的原则和方法。列宁认为,战争与战争不同。有一种战争是冒险,它满足王朝的利益、强盗的贪欲、大发资本主义横财的英雄们的目的。也有一种战争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唯一合法的战争,这就是反对人民的压迫者和奴役者的战争。⑤参见《列宁全集》第10 卷,第321 页。列宁把战争分为两类: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和解放的、正义的战争。⑥参见《斯大林军事文集》,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241 页。具体言之:第一,被压迫民族同压迫民族的关系(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民族之间、阶级之间等等的关系)。这种战争从被压迫民族方面来说通常是合理的(不管从军事上说是防御战还是进攻战)。第二,两个压迫民族之间的关系。第三,各平等民族的体系。列宁还告诫说,对“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战争“用泛泛的死公式硬套是不行的”⑦《列宁全集》第47 卷,第501 页。。

承认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那么从什么观点出发来看这种合理性和正义性呢?列宁认为,“为了实现帝王和资本家的侵略野心而进行的一切战争,都是罪恶的战争,因为这种战争给劳动阶级带来死亡,却给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带来丰硕的果实”⑧《列宁全集》第35 卷,第72 页。。这就是罪恶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的“护国主义”就是卑鄙行为,就是背叛社会主义。如果是已经战胜本国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而进行战争,那么这种战争就是合理的和“神圣的”。⑨参见《列宁全集》第34 卷,第271 页。

列宁提出必须承认和区分“防御性”战争的合理性。列宁认为,在推翻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和异族压迫以前,根本谈不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的发展。社会党人就这种时代的战争所说的“防御性”战争的合理性,一向就是指这些目标,即对中世纪制度反对农奴制度的革命。社会党人所说的“防御性”战争,向来就是指这个意义上的“正义的”战争。社会党人无论过去和现在都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保卫祖国”或“防御性”战争是合理的、进步的和正义的。譬如说,假如明天摩洛哥向法国宣战,印度向英国宣战,波斯或中国向俄国宣战等等,这些战争就都是“正义的”“防御的”战争,而不管是谁首先发动进攻,任何一个社会党人都会希望被压迫的、附属的、主权不完整的国家战胜压迫者、奴隶主和掠夺者的“大”国。⑩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23~324 页。列宁强调“决定战争性质的是战争所继续的是什么政治”⑪《列宁全集》第32 卷,第222 页。,而不是取决于谁进攻、谁防御,或战争在谁的国境内进行。

战争性质不同决定了战争的作用也不同。对此,列宁曾做出深刻的阐述:“引导群众去参加秘密条约的掠夺战争,还指望群众表现热情,这是不可能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没有人民在果敢地实现伟大的经济改造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就不能使国家成为具有防御能力的国家。而不同帝国主义断绝关系,不向各国人民提出缔结民主的和约,不用这种办法把侵略的、掠夺的、罪恶的战争变为正义的、防御的、革命的战争,就不能激发群众的英勇精神。”①《列宁全集》第32 卷,第222~223 页。

(二)战争的性质取决于它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战争作为人类一种社会现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哪些影响,列宁从战争的历史作用出发,把战争区分为两大类,即进步的、革命的、解放的、“防御性的战争”和反动的、掠夺性的、侵略性的、“进攻性的战争”,并把前者定性为正义战争,后者定性为非正义战争。他认为,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凡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的就是正义战争,凡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的就是非正义战争。一切为摆脱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一切为了扼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斗争、奴役和掠夺他国人民的战争,以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列宁在探讨战争性质过程中,曾与许多模糊战争性质的机会主义者、沙文主义者、“保卫祖国”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提出了评价战争的标准和原则。

20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的时候,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战争性质的理论,并结合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规律和特点,对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性质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进而提出了判断帝国主义时代战争性质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对于已经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认为,当前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这次战争是由这样的时代条件造成的;这时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这时不仅商品输出,而且是资本输出也已经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这时的生产的卡特尔化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这时殖民政策导致了几乎整个地球的瓜分;这时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越出了民族国家划分这种狭隘范围;这时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已经完全成熟。②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164 页。

二、马克思主义者不能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

战争性质决定着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决定人民对战争的支持程度,并进而决定着战争的力量源泉和物资配置。列宁认为,“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对战争的态度问题”。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是列宁一贯坚持的立场。列宁曾针对一些人在如何看待19世纪中叶印度、波斯、中国等国同英国或者同俄国进行的战争上的错误认识,指出:难道我们不应该支持印度抗击英国等等吗?③参见《列宁全集》第47 卷,第152 页。

战争态度决定了对战争所采取的行动。在列宁看来,从向前发展的观点看来,从先进阶级的观点看来,客观上能够对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战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战争的,只有反对资产阶级的战争。④参见《列宁全集》第28 卷,第12 页。列宁强调,社会民主党过去和现在从来都不以感伤主义的观点看待战争。社会民主党坚决谴责战争,认为它是解决人类争端的野蛮方式,同时社会民主党知道,只要社会分成阶级,只要人剥削人的形象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消灭这种剥削,我们就回避不了到处总是由剥削者、统治者和压迫者阶级自己挑起的战争。⑤参见《列宁全集》第10 卷,第321 页。

当战争已爆发,应采取什么态度?列宁认为,既然战争已经爆发,想要回避它是不可能的。必须行动起来,去做社会党人应做的事情。应当到那里去,在那里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去实现最终的目的。①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9 页。“我们谴责帝国主义战争,但并不笼统地否定战争。”②《列宁全集》第36 卷,第125 页。“社会党人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而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社会党人还应当最坚决地支持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最革命的分子,帮助他们的起义——如有机会,还要帮助他们的革命战争——,反对压迫他们的帝国主义列强。”③《列宁全集》第27 卷,第263 页。“社会主义者永远站在被压迫者一边,因此,他们不会反对以进行反对压迫的民主斗争或社会主义斗争为目的的战争。”④《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03 页。

列宁明确主张,社会主义者如果还是社会主义者,就不能反对一切战争。

第一,“在一国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决不能一下子根本排除一切战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就不仅必然引起摩擦,而且必然引起其他各国资产阶级力图打垮社会主义国家中胜利的无产阶级的直接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战争,从我们方面来说就会是正当的和正义的战争。⑤参见《列宁全集》第28 卷,第88 页。这是争取社会主义,争取把其他各国人民从资产阶级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战争。“只有在我们推翻、彻底战胜并剥夺了全世界的而不只是一国的资产阶级之后,战争才会成为不可能的。”⑥《列宁全集》第28 卷,第88~89 页。列宁认为,对待这种反对帝国主义大国的民族战争不仅是可能的和可能性很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进步的、革命的。诚然,为了取得胜利,或者需要被压迫国家众多居民的共同努力,或者需要国际形势中某些情况特别有利的配合,或者需要某一大国的无产阶级同时举行起义反对资产阶级。⑦参见《列宁全集》第28 卷,第89 页。

第二,社会主义者从来不是,而且永远不可能是革命战争的反对者。列宁认为,否认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有发生民族战争的任何可能性,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而且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在实践上则无异于欧洲沙文主义。各帝国主义“大”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反动透顶了,所以这个资产阶级现在进行的战争是反动的、奴隶主的、罪恶的战争。20世纪这个“猖狂的帝国主义”世纪的历史,充满了殖民地战争。帝国主义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恰恰在于,它加速最落后的国家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扩大和加剧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因此,列宁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势必经常产生民族战争。

第三,国内战争也是战争。谁承认阶级斗争,谁就不能不承认国内战争,因为在任何阶级社会里,国内战争都是阶级斗争的自然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则是必然的——继续、发展和尖锐化。所有的大革命都证实了这一点。否认或忘记国内战争,就意味着陷入极端的机会主义和背弃社会主义革命。

三、正确运用列宁战争性质理论,科学分析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

在当代战争中,随着高精度和杀伤力极大武器广泛使用,战争的进程和后果发生了部分质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规律。这给人们认识和考察战争的性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首先,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战争的性质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划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界线越来越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空间的距离相对缩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同时,因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往来日趋广泛,相互交织在一起。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不同利益集团及不同政治团体间的矛盾与冲突都可能引发战争。其次,明确战争的目的性更加困难。当代战争表明,单纯的为争夺土地等自然资源和以统一意识形态为主的传统的以消灭敌对国人口和统治敌对国人民的战争,被新的表面上以“有限的”“仁慈化的”,甚至“不流血的”的现代局部战争所替代。战争的发起者也往往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发动战争寻求“合法”的外衣和“正义”的面具,以期隐藏其真实的战争目的。第三,当代战争所具备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及产生的后果与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发生了严重的异化。这些都对列宁关于战争性质理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并进而增加了人们区分当代战争性质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无疑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列宁坚持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战争性质问题的研究,在多次论述中阐述了区别和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和标准,提出了科学认识和对待战争的方法和态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理论。那就是:要考察这个战争具有什么样的阶级性;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它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政治和目的;是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经济条件下(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造成的,决不能脱离了这个历史条件)。列宁曾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即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来看,在社会主义者讨论应该怎样评价战争、应该怎样对待战争的时候”,主要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阶级性,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经济条件造成的”①参见《列宁全集》第30 卷,第77 页。。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和态度是完全正确的,是人们今天认识和对待当代战争的方法和态度,是人们分析和研究当代战争问题的指南,也是认识战争和把握战争性质的基础。只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理论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性质。只有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国际斗争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和行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理论来分析现代战争,正确区分战争的性质,才能真正认识和分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发动各种侵略战争的目的及其霸权主义本质。

(一)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必须把这次战争同它的特殊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考察,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当代战争产生的历史条件。要弄清战争的性质,首先必须判明这次战争的客观条件和具体环境是怎样的。必须把这次战争和产生它的历史环境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对它的态度。否则就会对问题做出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折中主义的解释。根据对历史环境、阶级关系等情况的考察,对于战争,在不同的时期应当持有不同的态度。永远地根本拒绝参加任何战争是荒谬的。另一方面,把战争分为防御性战争和进攻性战争也是荒谬的。列宁曾经指出,只有把这次战争同它的特殊历史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像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做到的这样,人们才能弄清自己对它应采取的态度。否则人们就会搬用那些在另一种环境中、在旧的环境中使用的陈旧的概念和论据。②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5 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如果不理解战争,不能用历史观点观察战争,就根本不会懂得这场战争。这样的人“只能这样天真幼稚地设想这场战争:一个人在夜间掐住了另一个人的喉咙,于是邻居们不得不拯救被害者,或者胆怯地把门‘锁上’(普列汉诺夫语),免惹是非”③《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7 页。。

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可以这样说,时代变革、资源分配不均、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都是当代战争产生的历史条件。当代战争既是霸权主义制造的历史遗物,也是当今世界处在变革时期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其中国际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也是一个原因。部分国家、集团等被剥夺了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实施战争成为他们的一个选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单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转化的过程加快,旧格局崩溃引起的震荡仍然没有消除,因领土、民族、宗教、文化等矛盾引起的内战、边境冲突、社会动乱、军事政变和恐怖袭击仍层出不穷,在中东仍保持较高的战争频率的同时,其他地区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遍及全球的诸多战争和武装冲突形成当代巨大的冲击波,造成全球的动荡和战乱。这些战争分布范围广,大多表现为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任何战争都牵涉到多个国家的利益,导致多个国家的参与,影响波及全球,也因此而导致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干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赢得了“冷战”胜利的美国,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美国四面出击,积极干预国际事务,这些都是“新干涉主义”“新霸权主义”的抬头,是其加快独霸全球步伐的体现。现实中的美国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公然丢开联合国,到处插手和恣意妄为,致使一些地区冲突久拖不决并不断升级,造成世界新的动荡与不安,成为当今世界局部战争频繁不断的主要根源,使“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日趋激烈,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更加艰险漫长。只有认清这些历史背景,才能充分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要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就必须把当代战争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脱离了一定的历史环境,所阐述的观点都是错误和不合适宜的。

(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必须要看这是由哪些阶级和哪些政治集团发动的。要正确地分析战争就必须看这些战争是由哪些阶级发动和进行的,这是列宁战争性质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战争是阶级和阶级、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方式。因而认识和考察战争的性质,也不能不从阶级的观点出发。列宁指出,“在战争问题上,有一个主要方面,人们常常忘记和注意不够,还引起很多也许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徒劳无益的争论,这就是忘记了一个基本问题,即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阶级性,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①《列宁全集》第30 卷,第77 页。。“我们决不是和平主义者。但基本问题是:哪个阶级在进行战争?同银行联系着的资本家阶级除了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可能进行任何别的战争。工人阶级却能够。”②《列宁全集》第29 卷,第103 页。列宁特别强调,战争的性质(是反动战争还是革命战争)不取决于是谁进攻,“敌人”在谁的国境内,而取决于是哪一个阶级进行战争,这场战争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③参见《列宁全集》第35 卷,第288 页。。如果这场战争是反动的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说,是由帝国主义的、强暴的、掠夺成性的反动资产阶级的两个世界集团进行的战争,那么任何一国的资产阶级(甚至小国的资产阶级)都成了掠夺的参加者,那么革命无产阶级的代表的任务,就是准备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因为这是摆脱世界大厮杀惨祸的唯一出路。可以这样说,战争有阶级性,这就是摆在社会主义者面前的基本问题,也是每个无产阶级政党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

认识和分析当代战争也应如此,首要的就是看它是由什么阶级组织和发动的。谁不这样看战争,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这是把它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离开了政治性,对我们是非常有害的。纵观当代战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多数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这些西方国家的政府不过是这些阶级的代言人,是为这些阶级服务的。离开了这些资产阶级的支持,这些战争一天也进行不下去,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口头上不提政治性,但其对于战争所作所为、所思所宣,均具有极为强烈的政治目的,这就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进入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又借口“反恐战争”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对被其称为“邪恶轴心”的所谓“无赖国家”大举进攻,在中东和亚太地区挑起事端,引发战火。其以“消除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和“反对恐怖主义活动”为借口所发动的对主权国家的侵略,这些只不过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产阶级和政治集团一个正常的行为罢了。无论如何利用舆论工具以“维和”及“民主”“人道”等口号美化其战争目的,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等进行“不流血”“零伤亡”式的所谓“仁慈化”战争,都不能掩盖西方资产阶级和政治集团的本质。

(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必须要看发动战争国家、阶级和政治集团所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政治,是什么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这是列宁战争观的一个最为基本的观点。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场战争意义的理论基础,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列宁运用唯物史观考察战争的性质,认为战争的社会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本质。看一场战争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就要从这场战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所推行的政治入手来考察。列宁指出,用这一观点来认识和考察战争的性质,就必须弄清楚每一场战争的发动者所推行的什么样的政治,是战前什么样的政治的继续。同时,为了弄清这种性质,必须研究一下以前的各次战争是怎么回事,帝国主义战争又是怎么回事。①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4 页。为了明确自己对这次战争性质的认识,必须了解这次战争同过去的战争有什么不同,它的特点是什么。列宁相当详细地分析了18世纪末和整个19世纪的各次战争的性质,认为这些都是民族战争,它们总是伴随着并且促进民族国家的建立。他认为:“这些战争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反映了新的资产阶级社会同封建社会的斗争。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争取民族自决、民族独立、语言自由和人民代议制的斗争,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民族国家,建立这个资本主义的一定阶段上发展生产力所必须的基础。”

列宁仔细分析了帝国主义战争,指出:资本主义已经达到了它自己的高级形式,输出的已经不是商品,而是资本了。资本主义在本国的范围内已经容纳不下,所以现在便来争夺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些未被占领的地盘。如果说18世纪和19世纪的民族战争曾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开始,那么帝国主义战争就表明资本主义的终结。整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都充满帝国主义的政治。“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段时期的特征就是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完成了自己所能完成的一切而走向衰落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是存在于实际关系之中的特殊时代”。当前的斗争就是为了瓜分剩下的一点地盘。这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项历史任务。这个时代将延续多久,我们无法断言。这样的战争可能会爆发若干次,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完全不是过去那种战争,因此,社会党人面临的任务也在发生变化②参见《列宁全集》第26 卷,第35~36 页。。

科学地分析进入21世纪后以美国为首和由美国插手发动的军事冲突和事件,也必须从美国所推行的政治入手,仔细考察美国当前所推行的政治。可以这样说,当代美国所发动的战争仍是当前政治的继续。在当今时代,帝国主义及其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当代美军所进行的每一场战争,无一不是其侵略和扩张政治和政策的继续,是其为保护其金融资本的利益,掠夺和压迫殖民地和别的国家的政治目的的忠实体现。当前,新干涉主义又在对人类和平叫嚣,这一切无一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霸权主义。

(四)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战争的性质,必须要看发动战争者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和利益而进行的。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者讨论应该怎样评价战争、对待战争的时候,基本问题在于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起的。必须弄清楚这些战争产生的原因,即这些战争是“为了什么而进行的”。正如他所指出的,不弄清楚这些,关于战争的一切议论势必都是纯粹的空话,都是纯粹字面上的和没有结果的争论。③参见《列宁全集》第30 卷,第78 页。

纵观人类战争史,尽管各个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在战争前所宣称的战争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治经济的利益才是各个战争发动者的真实原因。用这一原理来分析和考察当代战争,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的几场战争就不难看出其性质。当代战争,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所发生的几场战争,都是西方国家发动的,那么这些国家为何热衷于对外战争呢?这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战争的目的和利益就不难看出其战争性质。科索沃战争也好,阿富汗战争也好,伊拉克战争也好,都是发动战争的国家为了政治和经济的目的和利益所进行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性质理论,分析当代战争的性质,不难看出,无论当代战争如何复杂、与以往战争形态如何不同,其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改变了的只是局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理论仍然是分析当代战争的基本指导原则。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阶级列宁
列宁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拉美有多少“列宁”?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纪念列宁
请求列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