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西安翻译学院)
日本因老龄化问题加剧,导致介护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不得不依靠引进外来人员缓解压力。人才的培养主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大院校纷纷增设了日语介护专业,旨在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培养日语介护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讨论与研究。
老龄化问题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介护行业在整个世界目前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中国也面临着同样问题。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顺应社会发展,切合岗位需求。日本养老介护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同时日本具有发达的养老产业(养老理念、养老制度等)。因此,中国人应该学习日本介护的技术和职业用来服务本国人民,报效国家。
介护在日本是一门大学学科,称之为社会福祉。何为介护?介护就是看护、照顾的意思。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的专业工种。介护的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日本的“介护”并不等同于传统包办式养老服务,所有介护人员都经过专门培训,与以往的家政、保姆服务完全不同,以“自立支援”为核心理念,动用医学、护理、人体力学和老年心理等多方面全方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老人进行贴心细致护理。提高被介护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中国作为日本邻国,也仅仅用了25年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简称《意见》),人社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简称《标准》)。这两个文件都指向了我国的养老护理员不足的问题。因此,日本的养老护理人才培训体系对我国有着借鉴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早先于中国提前踏入老龄化社会。1987年《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在日本应运而生,使介护员这一新兴职业得到很大发展,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介护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使其不断得到重视并推广。2017年,因日本服务业广泛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护理行业的从业者严重短缺,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引进外来劳动力,缓解了日本国内介护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日本养老机构采取与中国各大高校合作办学的形式,为很多面临同样问题的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高端介护人才。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交际活动。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将传统与现代、外来文化与自我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杂文化”。培养中国学生对于这种“异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误解,为干好介护工作奠定良好的沟通与理解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单纯的语言学习,使得很多外语类的学生都面临语言基础不扎实,技术、技能型“专门语言”缺失的窘境。这也是日语介护人才培养问中的一个巨大挑战。加强专业、专门技能的学习,既能填补介护人才培养的不足,也能我国日益老龄化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现在中国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差,工作不再追求高收入,更多的在于个人价值的体现,强调个性的发挥。再加上传统观念对护理工作的歧视,从而造成介护人员短缺少的主要原因。因此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提倡个人奉献精神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思想基石。
日本民族也是热爱工作和勤劳的民族。日本人的服务和敬业精神体现在了日本的各行各业。永远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不强调个人感受,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都是介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职业操守。
实践证明,介护工作应“以人为本”,支援自立生活。从帮助被援助者自立的角度出发,通过活用被援助者的残存能力,维持和促进身体功能,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被援助者的生活质量。介护工作应充分认识并重视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以及自我发展的愿望,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基金项目:Z1407《应用日语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