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格律與體式辨正

2020-12-01 06:21張培陽
词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格律平仄句法

張培陽

内容提要 古今有關《留春令》格律和體式的論列,訛漏不少。就字數言,《留春令》有五十字體和五十四字體兩類,而以五十字體居多。就句式言,五十字體《留春令》偶有將上下片後一韵七言和六言兩句,易爲兩四言並一五言三句。就句法言,《留春令》結句如爲六言,則多數爲單式句法,但偶也有雙式句法,即節奏爲二二二者。就句讀言,《留春令》結句之六言如爲單式句法,當使文詞一以貫之不加停頓,而不宜在第三字後點斷,以免挂一漏萬。就平仄言,五十字體上片前三個四言的平仄宜綜合標爲「⊙○◎●」,下片首句之七言的平仄雖多作「⊙●◎○○●●」,但也有作「⊙●○○○○●」,兩種句式不宜混而爲一,此外,上下片倒數第二句之七言的平仄宜統一標爲「◎●○○●○○」。就體式言,此調並不止諸家所列的兩體或三體,而是至少有六體。

關鍵詞 留春令 格律 句式 句法 平仄 辨正

詞調《留春令》一種概始於宋代,今存宋代諸作中,以晏幾道的幾首爲最早。有宋一代,此調的創作數量雖不多,但亦不乏名家名作,其中留存作品最多的當爲高觀國的四首,其次是晏幾道的三首,再次是史達祖的二首,此外,李之儀、黄庭堅、彭止等人亦各有一首。關於《留春令》的格律和體式,《詞律》等書雖羅列頗詳,但因所見有限,律學未精,故亦時有訛漏,特撰此文,以期能有所澄清。

一 古今有關《留春令》格律的探討和得失

《留春令》的常見格式,爲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押兩仄韻,後段四句而於首句多押一韻。關於此調的具體格律和體式,古今著名詞譜中,如萬樹《詞律》、王奕清《欽定詞譜》等均有所探討,惟陳栩和陳小蝶《考正白香詞譜》、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二書因選調不多,故未及析列。今人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一書中,於此調亦有論説,爲資比較,以下即就上述三書所列《留春令》之格律,略作引證,掇拾異同,並兼及其中得失。

《詞律》一書所録《留春令》共有三體,其中前兩體均爲五十字體,末體爲五十四字體。三體中,首體以高觀國《留春令》(粉綃輕試)一首爲例,一一爲其標出平仄和句韻,後兩體分别以李之儀《留春令》(夢斷難尋)和黄庭堅《留春令》(江南一雁横秋水)兩首爲例,僅標出句韻。爲便討論,謹録其首體之詞譜如下:

留春令 五十字 高觀國

粉綃輕試句緑裙微褪句吴姬嬌小韻一點清香著芳魂句便添起豆春懷抱叶

可仄 可仄 可仄

玉臉窺人舒淺笑叶寄此情天渺叶酒醒羅浮角聲寒句正月挂豆南枝曉叶

可平 可平 可平 可平

譜後又注云:「梅溪於『一點』句,作『一涓春水點黄昏』。『玉臉』句,作『曾把芳心深相許』。平仄稍異。」[一]

《欽定詞譜》所録《留春令》共有四體,不過其中所列第三體,即沈端節一首,實爲《探春令》,而非《留春令》,爲《欽定詞譜》所誤收,宜應剔除,因此,此書所析《留春令》實亦僅三體。其中首體以晏幾道《留春令》(畫屏天畔)一首爲例,一一標出平仄和句韻,並在其後交待了所注平仄可通之處之根據,後兩體亦以李之儀與黄庭堅各一首爲例,並標出兩體的實際平仄,而於何處可通等,一概付之闕如。此種做法,與前述《詞律》之不標平仄,看似雖異,實則大同。兹録其首體之詞譜如後:

留春令 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 晏幾道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十洲雲水。手撚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

●○○●句●○◎●句⊙○○●韻●●○○●○○句●◎●讀○○●韻

别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凭高淚。

●●○○○⊙●韻●◎○○●韻◎●○○●○○句●◎●讀○○●[二]韻

此譜之後另有補充云:「此調以此詞爲正體,若李詞、沈詞、黄詞之攤破句法,皆變體也。」[三]

《唐宋詞譜校正》所列《留春令》有兩體,其中次體以五十四字之黄庭堅《留春令》(江南一雁横秋水)一首爲例,如實標出平仄,而於可通之處則未加考證,並以爲彭止一首「前後段第三句用韻,後段首句爲上三下四之七字句,前段第四句之六字句不折腰;與黄詞略異」。首體以晏幾道《留春令》(海棠風横)一首爲例,爲其標出詞譜如下:

留春令 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 晏幾道

海棠風横,醉中吹落,香紅强半。小粉多情怨花飛,仔細把、殘香看。

●○○□句●○□●句□○○●韻●●○○●○○句●□●讀○○●韻

一抹濃檀秋水畔。縷金衣新换。鸚鵡杯深艷歌遲,更莫教[四]、人腸斷。

●●○○○□●韻●□○○●韻□●○○●○○句●□●讀○○●韻[五]

縱觀以上各家有關《留春令》格律的論斷,其相同點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詞律》和《欽定詞譜》所録《留春令》體式均有三體,其中《欽定詞譜》名目上雖列了四體,但沈端節一體實爲誤收,已論如前。此外,二家後兩體所舉例詞,均爲李之儀和黄庭堅二首,而且兩家雖然一者對兩體之平仄譜均未加注明,一者則均按實際平仄標出,看似有異,實則性質是一樣的,因爲平仄譜如果未能標出其可平可仄之處,則與未標注者,正無不同。二是三家無論是將《留春令》析爲二體,還是三體,均將五十字上片五句、下片四句者列爲最常見之體,具體到各書中,即將它們置爲諸體中之首體。三是三家認爲《留春令》首體上下段末句之六言者,均宜在第三字後點斷,即在第三字後加「豆」或「讀」。此外,《詞律》曾在黄庭堅體上下片第二句七言的第三字後點斷,同時,在上片末句六言的第三字後也加「豆」,值得注意的是,《詞律》認爲此體下片末句六言「是瘦損人天氣」則不宜在第三字後點斷。以上諸處,後來的《欽定詞譜》、《唐宋詞譜校正》則一如《詞律》,並無半點不同。四是諸家爲首體所標的平仄譜,《詞律》與《欽定詞譜》僅在下片首句略有差異外,其餘則全同,而《欽定詞譜》與《唐宋詞譜校正》除了上片首句略有不同外,其餘也基本一樣。

其相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詞律》和《欽定詞譜》所録《留春令》各有三體,而《唐宋詞譜校正》僅兩體,而少了李之儀一體,即五十字上下片後一韻攤破爲兩句四言並一句五言者。二是三家雖將五十字上片五句、下片四句者列爲首體,但所用例詞均略有小異,其中《詞律》以高觀國《留春令》(粉綃輕試)一首爲例,《欽定詞譜》以晏幾道《留春令》(畫屏天畔)一首爲例,而《唐宋詞譜校正》則以晏幾道另一首《留春令》(海棠風横)爲例。三是諸家所列《留春令》首體的平仄譜中,《詞律》和《欽定詞譜》兩書對下片首句究竟應該用何種平仄,意見不盡相同,其中《詞律》以爲應該作「⊙●○○○●●」,而《欽定詞譜》以爲應該作「●●○○○⊙●」,後一種意見後來又爲《唐宋詞譜校正》所繼承;此外,《詞律》、《欽定詞譜》均認爲此體上片首句的平仄應該爲「●○○●」,而《唐宋詞譜校正》則認爲應該作「●○○□」,也就是説,《詞律》、《欽定詞譜》以爲此句第四字須爲仄聲,而《唐宋詞譜校正》則以爲此處可平仄不拘。

結合本文後面的論述,可知古今有關《留春令》格律的論述,其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以字數和句式的不同,列出了《留春令》最爲常見的兩種或三種體式。二是所列《留春令》五十字體上片五句下片四句一種者,確實是《留春令》詞調最常見的一體,並大致標示了文字譜,尤其是平仄譜。三是《詞律》以爲黄庭堅體下片末句「是瘦損人天氣」不宜在第三字後面加讀,《欽定詞譜》、《唐宋詞譜校正》二書承之,也都是可取的。其缺陷主要也有以下幾點:一是所析《留春令》的體式,尚不完備,忽略了不同平仄句式對於詞體區分的重要性。二是在《留春令》首體末句六言的第三字後加以點斷,有挂一漏萬之嫌,最好的辦法是六個字直排,不加句讀爲好。三是爲首體《留春令》所標平仄譜,尚有訛漏之處。四是對於《留春令》後兩體或後一體,或不標平仄譜,或僅按實際平仄標出,未能求其可通之處,亦有失詞譜之本旨。

二 《留春令》相關格律問題辨正

經檢《全宋詞》一書,今存宋代《留春令》共有十二首,其中以高觀國、晏幾道、史達祖三人存詞最多,此外,黄庭堅、李之儀、彭止亦各有一首。以下即以上述詞作爲考察對象,就古今有關《留春令》的幾個重要格律問題,略作辨正和補充。

第一,就句讀而言,上述三家均以爲此調第一體上下片末句之六言須在第三字後加讀點斷,已如前引。他們的這種做法,主要目的是爲了區别於六言中的主流節奏「二二二」,如「常記溪亭日暮」等。然而,這種在第三字點斷的方式,在實際的識讀中,則難免有挂一漏萬之嫌。諸如晏幾道「仔細把殘香看」,固然以在第三字略加停頓爲宜,但另外如高觀國「便添起春懷抱」、「正月掛南枝曉」,晏幾道「寫無限傷春事」、「有當日憑高淚」、「更莫放人腸斷」等,也大可在第一字後讀斷,甚至有些則更宜在第一字後讀斷,如「寫/無限傷春事」、「有/當日凭高淚」等。不但前列三譜中的這六個例子如此,其他如高觀國「奈笛裏關山遠」、「怕驚落燕脂雪」,史達祖「便没頓相思處」、「被竹外香留住」均亦可在第一字後讀斷,因此,竊以爲,對於此類句子,中間最好以不加句讀爲宜,以免有片面之弊。另外,對於黄庭堅體一種下片最後的六言句,《詞律》並未在相應詞譜中將其點斷,而且在譜後還特别加以注明「尾句不可於三字豆,與前段稍有不同」,此後,《欽定詞譜》、《唐宋詞譜校正》兩書對這一觀點並沿不誤。這種意見則頗爲可取,因爲黄庭堅「是瘦損人天氣」一句,倘略加點斷,也應以「是/瘦損人/天氣」爲宜,如果按他們常規的點斷方式,讀成「是瘦損/人天氣」,其中「人天氣」則不成句矣。此外,類似的例子還有史達祖的「被竹外香留住」一句,也絶不宜在第三字後點斷,倘要略加停頓,也應以「被/竹外香/留住」爲宜,其中「竹外香」應連讀,這是此種句型讀法的關鍵之處。可惜的是,《全宋詞》一書之所録,疏於核檢,將上述兩句均誤斷爲三三句法[六],實不可從。

此外,三家關於黄庭堅體上下片第二句之七言的點斷也有這個問題,其中諸如「近水處小桃開却」、「燕子過誰家院落」、「微微動短牆桃李」等句,自然是宜在第三字後加以點斷,但「歎咫尺斷行千里」一句,則未必如此,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認爲,此句在第一字後讀斷,效果會更好。總而言之,遇到像這種句法有别於傳統的例子,最好是在譜後略作文字説明,在實際操作中,以不輕易點斷爲宜,如此,庶幾能避免武斷的毛病。

第二,就句式而言,李之儀體上下片後一韻均爲四、四、五句式,而别於常見之六、七句式,這一點,《詞律》、《欽定詞譜》兩書均有所措意,並將之單列一體,觀點和做法都是可信的,惟《唐宋詞譜校正》一書,全書的側重點似不在於詳列諸體,因而並未加以關注。

第三,就平仄而言,五十字體上片前三句四言所用平仄均爲「⊙○◎●」式,這些位置共三十句,完全可以進行同類勘比,其中首個四言共十句的平仄,雖一概爲「●○○●」,但第二、第三個四言的第三字也偶有作仄的,如晏幾道《留春令》(采蓮舟上)「夜來陡覺」、史達祖《留仙令》「煙梢月樹」,其中的「陡」和「月」即均爲仄聲,此外,第三個四言的第一字也有作平聲的,且數量並不比作仄聲的少,如高觀國《留春令》「吴姬嬌小」、《留春令》「春風頭面」、《留春令》「江南風月」,晏幾道《留春令》「香紅强半」,李之儀《留春令》「那堪春暮」[七],史達祖《留仙令》「煙梢月樹」等,其中的「吴」、「春」、「江」、「香」、「那」、「煙」等字均爲平聲。有鑒於此,完全可以將上述三句的平仄定爲「⊙○◎●」。對此,《詞律》《欽定詞譜》兩書均將這三句的平仄分别標爲「●○○●」、「●○◎●」、「⊙○○●」,其缺陷,一則未明詞律相通之理,二則即使同一位置相校,也仍有疏漏的地方,如第三個四言的第三字,偶也有作仄的,如上舉史達祖《留仙令》「煙梢月樹」便是例證。此外,《唐宋詞譜校正》一書對於後兩個四言的平仄標識全同於以上兩書,但其將第一個四言的平仄標爲「●○○□」,顯然是不知道晏幾道「海棠風横」之「横」應該讀仄聲,而非平聲。

其次,五十字體(李之儀體除外)上片倒數第二句七言,三家均標作「●●○○●○○」,下片倒數第二句七言,三家則均標爲「◎●○○●○○」。實則這兩處所用的平仄句式亦相通,各詞所用文句完全可以互校,其中上片一處均作「●●○○●○○」,下片一處雖也有作「●●○○●○○」,如晏幾道「水濕紅裙酒初消」、高觀國「酒醒羅浮角聲寒」,但數量僅爲四句,而作「○●○○●○○」則達到五句,比如晏幾道「樓下分流水聲中」、「鸚鵡杯深艷歌遲」、「花裏清歌酒邊情」等。有鑒於此,此兩處的平仄宜綜合標示爲「◎●○○●○○」。

再者,五十字體下片首句之七言的平仄,《詞律》標爲「⊙●○○○●●」,而《欽定詞譜》、《唐宋詞譜校正》則大抵標作「●●○○○⊙●」,其中最大的區别在於,《詞律》認爲此句平仄的第六字應爲仄聲,而另兩書認爲可以平仄不拘,此外,《詞律》認爲此句首字可平仄不拘,反之,另兩書則認爲此處必爲仄。相較而言,我們更認同《詞律》的觀點。一則,據統計,此處十句,其平仄主要以作「⊙●○○○●●」爲主,此外還有二句的平仄作「⊙●○○○○●」,其中前者爲傳統律句,而後者則爲非律句,有鑒於此,兩種格式宜單獨標示,而不應强行混作一種。二則,十句中,其中倒數第二字爲仄聲者,首字主要以作仄聲爲主,但作平聲的也有二處,即高觀國「貪睡開遲風韻别」、史達祖「宫錦機中春富裕」,倒數第二字爲平聲者,首字作仄和作平則各有一處,分别爲「歷盡冰霜空羞怨」和「曾把芳心深相許」。由此,通過相關作品的互校,我們認爲此七言的平仄句式應爲「⊙●○○○●●」,偶爾也有作「⊙●○○○○●」,同時,根據詞律相通之理,前者的平仄格式還可以進一步確定爲「⊙●◎○○●●」。

此外,關於五十字體上下片末句六言,下片第二句五言的平仄,諸家的標示,還是可信的。至於五十字李之儀體和五十四字體諸種的平仄譜,各家多付之闕如,請參本文第三部分的相關標示,其中,各句如無同調可校者,則以詞律之一般規律斷之。

第四,諸家所分《留春令》的體式,其中《詞律》、《欽定詞譜》列有三體,《唐宋詞譜校正》列有二體,而實際上,根據宋代所有《留春令》作品在字數、句式、平仄等方面的不同,此調至少可以析爲六體,詳見本文第三部分。

三 《留春令》的體式

就兩宋現存的十二首《留春令》來看,此調可大致分爲五十字和五十四字兩大類。其中五十四字者共二首,兩首的某些句子因用韻、句法與平仄的不盡相同,而得以分成兩體。五十字者,因上下片後一韻所用句式的不同而分成兩類:第一類上下片後一韻爲四四五句式,此一小類僅有一首,故只能有一體,即李之儀《留春令》(夢斷難尋);第二類上下片後一韻爲七六句式,共有九首。這九首,因下片首句所用平仄的不同,又可分成兩小類,第一小類下片首句所用平仄爲「⊙●◎○○●●」,第二小類下片首句所用平仄爲「⊙●○○○○●」。其中第二小類因其上片第四句所用平仄的差異又可分爲兩體。綜上,共可得《留春令》詞調六體。[八]兹分别加以論列如下。

首先,爲五十字,下片後一韻所用句式爲四、四、五者,且下片第二句如「懶見同歡處」者爲二三句法,而與其他五十字者此處爲一四句法相異,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一式,共一首)

⊙○◎●句⊙○◎●句⊙○◎●韻◎●○○句◎○⊙●句⊙●○○●韻

◎●⊙○○●●韻⊙●○○●韻◎○⊙●句◎○⊙●句⊙●○○●韻

留春令 李之儀

夢斷難尋,酒醒猶困,那堪春暮。香閣深沉,紅窗翠暗,莫羨顛狂絮。

緑滿當時携手路。[九]懶見同歡處。何時却得,低幃昵枕,盡訴情千縷。

其次,爲五十字,下片後一韻所用句式爲七、六者。此類因其上、下片某些句子所用平仄的不同,又可析爲三體。一是下片首句七言所用平仄爲「◎●⊙○○●●」,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二式,共七首)

⊙○◎●句⊙○◎●句⊙○◎●韻⊙●○○●○○句●⊙●○○●韻

◎●⊙○○●●韻●⊙○○●韻⊙●○○●○○句●⊙●○○●韻

留春令 晏幾道

采蓮舟上,夜來陡覺,十分秋意。懊惱寒花暫時香,與情淺人相似。

玉蘂歌清招晚醉。戀小橋風細。水濕紅裙酒初消,又記得南溪事。

二是下片首句七言所用平仄爲「◎●○○○○●」,且上片第二句入韻,第四句所用平仄爲「⊙●○○●○○」,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三式,共一首)

⊙○◎●句⊙○◎●韻⊙○◎●韻⊙●○○●○○句●⊙●○○●韻

◎●○○○○●韻●⊙○○●韻⊙●○○●○○句●⊙●○○●韻

留春令 高觀國

玉清冰瘦,洗妝初見。春風頭面。等得黄昏月溪寒,愛顧影臨清淺。

歷盡冰霜空羞怨。怨粉香消減。江北江南舊情多,奈笛裏關山遠。

三是下片首句七言所用平仄爲「◎●○○○○●」,且上片第二句不入韻,第四句所用平仄爲「⊙○◎●●○○」,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四式,共一首)

⊙○◎●句⊙○◎●句⊙○◎●韻⊙●○○●○○句●⊙●○○●韻

◎●○○○○●韻●⊙○○●韻⊙●○○●○○句●⊙●○○●韻

留春令 史達祖

故人溪上,挂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黄昏,便没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説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最後,爲五十四字的兩體。較之於上述全第二式,五十四字者則易前者上片三句四言爲兩句七言,並於前者下片第二句五言的基礎上再添二字,爲一七言句。其中第一體,爲上下片各四句,每句一韻,且上片第二句、下片前兩句之七言均爲三四句法,下片末句之六言爲二二二句法,上片第三句平仄爲非律句,即「●●●●○○●」,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五式,共一首)

⊙○◎●○○●韻⊙⊙●⊙○◎●韻●●●●○○●韻⊙●◎○⊙●韻

⊙⊙●⊙○◎●韻⊙⊙●⊙○◎●韻⊙○◎●○○●韻⊙●◎○⊙●韻

留春令 彭止

夜來小雨三更作。近水處小桃開却。玉女向曉掀朱箔。似與花枝有約。

緑池上柳腰纖弱。燕子過誰家院落。春衫試著香羅薄。無奈東風太惡。

第二體爲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其中上下片第二句仍爲三四句法,下片首句爲四三句法,且平仄爲「◎●○○○○●」,上片末句爲一二三句法,下片末句爲一三二句法,上下片第三句平仄爲「⊙○◎●●○○」,由以上種種,而别於上述之第一體者,其格律並例詞如下:

留春令(全第六式,共一首)

⊙○◎●○○●韻⊙⊙●⊙○◎●韻⊙○◎●●○○句●⊙●○○●韻

◎●○○○○●韻⊙⊙●⊙○◎●韻⊙○◎●●○○句●⊙●○○●韻

留春令 黄庭堅

江南一雁横秋水。歎咫尺斷行千里。迴紋機上字縱横,欲寄遠憑誰是。

謝客池塘春都未。微微動短牆桃李。半陰纔暖却清寒,是瘦損人天氣。

四 小結

綜上所論,古今有關《留春令》格律和體式的羅列,並不確切。就字數言,《留春令》有五十字體和五十四字體兩類,而以五十字體居多。就句式言,五十字體《留春令》偶有將上下片後一韻七言和六言兩句,易爲兩四言並一五言三句,即李之儀《留春令》(夢斷難尋)。就句法言,《留春令》結句如爲六言,則多數爲單式句法,但偶也有雙式句法,即使用二二二句法者,如彭止《留春令》(夜來小雨三更作)「似與花枝有約」等。就句讀言,《留春令》結句之六言如爲單式句法,似不宜在第三字後點斷,如此難免有武斷之嫌,當使文詞一以貫之不加停頓,而在譜後略加説明爲宜,此調五十四字體下片首句、上下片第二句之七言如用前單句法者,即七言之一二二二或二一二二句法,亦宜參照上述執行。就平仄言,五十字體上片前三個四言的平仄宜標爲「⊙○◎●」,下片首句之七言的平仄雖多作「⊙●◎○○●●」,但也有作「⊙●○○○○●」,兩種句式不宜混而爲一,此外五十字體(除李之儀體外)上下片倒數第二句之七言的平仄宜統一標爲「◎●○○●○○」。就體式言,此調並不止諸家所列的兩體或三體,而是至少有六體。

總而言之,《留春令》一調的詞譜,可概括並説明如後。

留春令 雙調五十字,上片五句二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

⊙○◎●句⊙○◎●句⊙○◎●韻⊙●○○●○○句●⊙●○○●韻

◎●⊙○○●●韻●⊙○○●韻⊙●○○●○○句●⊙●○○●韻

説明:

㊀上列爲五十字《留春令》,尚有易上片三句四言爲兩句七言,於下片第二句五言添二字爲七言者,如此,則爲五十四字之《留春令》。

㊁上下片後兩句偶有破爲三句的,即句式爲四言、四言、五言,見於李之儀《留春令》(夢斷難尋)一首。

㊂上下片兩結句之句法均爲單式節奏,即一二一二等句法,而異於一般之二二二節奏者。如爲五十四字體者,其下片首句,上下片第二句則均爲前單式節奏,而異於一般之後單式節奏,即二二三句法,如此,其平仄則爲「⊙⊙●⊙○◎●」。

㊃五十四字體上下片末句之六言,句法雖多爲單式節奏,然偶亦有雙式節奏,如此,其平仄則爲「⊙●◎○⊙●」。

㊄下片首句之七言,平仄雖多作「◎●⊙○○●●」,但偶亦有作「◎●○○○○●」者。

[一]萬樹《詞律》,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第一六二—一六三頁。

[二]本文統一用「○」表平,「●」表仄,「□」表平仄不拘,「◎」表宜平可仄,「⊙」表宜仄可平。各家所用符號,略有改替,但意思不變。

[三]王奕清等編《欽定詞譜》,中國書店一九八三年版,第五三〇—五三三頁。

[四]「更莫教」,「教」,依格律斷之,當作「放」,此處誤,唐圭璋《全宋詞》一書即作「放」,詳見《全宋詞》第一册,中華書局一九六五年版,第二五三頁。

[五]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版,第一二六—一二七頁。

[六]詳見唐圭璋編《全宋詞》,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版,第一册,第四一一頁;第五册,第二三三六頁。

[七]此處「那」宜讀平聲。

[八]詞體之析分,自古多從結構、字數、用韻等三方面加以區分,這是由於前人精力未敷,草創艱難,而無暇細加研討的緣故。以筆者之見,今日之治詞譜者,除以上三個方面,還應從句式、疊字、句法、對仗、平仄等幾個方面加以鑒别,如此,方能窮盡詞體之變化,而了無遺憾。此外,篇幅如字數者,尚可細分爲言數與句數二事。詳見拙著《詞譜辨正》(即將出版)緒論第一部分《詞律的八個要素》。[九]此處入韻,依唐圭璋《全宋詞》一書體例,當用「。」,而唐書誤爲「,」。詳見《全宋詞》第一册,中華書局一九九九年版,第三五一頁。

猜你喜欢
格律平仄句法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句法二题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春天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