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忠
(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柳州 545001)
宋太宗采取儒释道并重方针,三教关系大体平衡,宋真宗“以神道设教”主要依靠道教。咸平二年(999年),敕赐融州老君洞为“真仙岩”,并颁赐宋太宗御书一百二十轴,迄今1020年。以此为重要时间标志,融州真仙岩道教文化因时乘势,在两宋时期得到重要发展,达于极盛。
宋代州郡修志兴盛,融州编纂志书多种,而久佚不传。自现存宋代总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录采的片断文字推考,真仙岩景观在宋代融州旧志有相当记载。然而,易代之后文献传承出现严重断层,元明清时期志书或未编纂,或佚失不传。真仙岩曾经存在的大量碑碣摩崖(今大多已毁失),自有重要文献价值。其中,宋代杜应然《融州老君洞敕赐真仙岩之图》(下称《杜图碑》)、甘有立《融州老君洞图》(下称《甘图碑》),绘刻的大量名物(建筑等景观、地名、胜迹等)仅少部分由清道光《融县志》、民国《融县志》,以及明清《广西通志》、清乾隆《柳州府志》等摘记,至今不仅广西新修史志缺略或失记,即如中国古代宗教史、中国古建筑研究专著等多未能引用。因此,图碑等相关文献对于研究真仙岩道教文化、报恩观自建置出现至南宋时期的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并由此为宋代道教文化以及古建筑等诸多研究提供重要例证,诸多之前史志未记的重要文化标志和符号也因此得以补遗。
融州真仙岩报恩观至迟于北宋前期已建立,之后命名“崇宁万寿观”。
“崇宁万寿观”此一体现道观体制规格地位极其重要之名称见于明初《寰宇通志》卷一百七《柳州府·寺观·融县》记载:“报恩观,在融县南五里,宋建。旧名崇宁万寿观,后改今名。”此外,其他所有记载“报恩观”文献均未提及“崇宁万寿观”之名称,如《大明一统志》(稍后于《寰宇通志》刊行)等。清代康熙《广西通志》卷二十记载:“报恩观,在融县南五里,宋建。今废。”《广西通志·宗教志》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报恩观,宋建,久废无存。”《融水苗族自治县志》记“道教,据口碑传说,唐时流入融水”,未记载报恩观。
“崇宁万寿观”额名表示至迟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报恩观已建立,因“崇宁”圣节命名。北宋以年号命名寺观,崇宁寺观具有特殊性。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十七日,宰相蔡京以宋徽宗生日天宁节临近,提议天下州郡各建一所“崇宁”寺院:“‘伏请天下诸州军各赐寺额,以崇宁为名,上祝睿算。’诏依所请,仍赐敕额。”(《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五》)。御史中丞石豫随即于十月一日上言仿效崇宁寺院,另建道观一所,但宋徽宗只批准各节镇州建一所崇宁观:“伏望特降睿旨,许天下置观,比类寺额,亦乞以‘崇宁’为名。”“诏节镇州许置崇宁观,余依崇宁寺以降指挥。”(《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五)。)随即,崇宁三年二月八日,诏崇宁寺观上添入“万寿”二字,以突出丛林寺观为皇帝祈祷的色彩。融州为节镇州,真仙岩“崇宁万寿观”因此建立,前明确命名具体时间。政和元年(1111年)八月,复诏令“崇宁”改为“天宁”。至南宋高宗时又下令将“天宁万寿”寺观改名为“报恩光孝”寺观。此亦真仙岩崇宁万寿观改名报恩观由来。事实上,崇宁寺观或为新建,更多就旧寺、旧观改名,此为普遍情形。考察真仙岩道教文化形成背景,真仙岩“崇宁万寿观”当以旧观改名,因此在北宋崇宁之前已有道观存在。
宋理宗赵昀在位期间(1224—1264年)召见正一道士35代天师张可大,授权总管南方正一道、上清派(茅山宗)、灵宝派等道派,以及为皇宫服务的道教宫观所有宗教事务。绍定年间,理宗命令临安(今浙江杭州)太乙宫刻印《太上感应篇》,并颁发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融州道教得以发展正依赖于此背景,而具体管理又适得其人。地方寺观主首大多经地方官物色后上奏,由朝廷下敕任命。南宋颁行主首选任规定:“诸十方寺观住持僧道阙,州委僧道正司集十方寺观主首,选举有年行学业众所推服僧道,次第保明申州,州审察定差。……仍申尚书礼部。”(《庆元条法事类》卷五十《道释门·住持》)。《杜图碑》提供重要实证:“岁在壬午,蒙欧判府请充天庆住持。”“戊子秋,改充报恩观主首”,即由融州知州欧赓奏请朝廷以杜应然充任天庆观住持,之后改任报恩观主首,亦经同样程序。杜应然多次修葺报恩观,同时有诸多景观建设,均见于《杜图碑》及诗并注,又旁证于淳祐五年(1245年)甘有立《甘图碑》。
融州真仙岩报恩观建筑体量大,奉祀系统规制严格。《杜图碑》显示报恩观为大宫观建制,即同时具备殿、院(道院)、庵三层次。道观建筑以中轴线递进,左右对称。入山门为前庭,左设真官堂(道士出家有“祝念已毕,入真官堂,诵经行礼祖师之前”程式)。进正殿“三清殿”,内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右为“四圣殿”,左为“五师殿”。三清殿后为中庭,左有“紫薇阁”“岁寒轩”。进为“梓潼殿”,殿后墙外筑有“仙春亭”。
道院为道观附属。《杜图碑》显示:
一、“观道院”。报恩观之右磴道相隔一组建筑为牌楼门题额“观道院”。内为长形廊院,进深处有“迎薰轩”,院内竹木扶疏。
观道院之右以墙为隔,亦为长形廊院。牌门题额二字损残不辨(人为损毁)。院内进深处有“蔷薇洞”“望远亭”。
报恩观之左建筑一组以“神仙境界”(磴道)为界,无院墙分隔。前有牌阁式大门,题二字残损不辨(亦人为损毁)。旁题“仙境分辉”。院内有“月台”“竹洞”,为天然胜迹。
二、“道院”。《杜图碑》记载“丁丑岁杜应然创道院五间”。图碑显示位置在会一阁之上。
庵。宫观道士居所。庵或为独立建筑物,或设于别院之中。《杜图碑》“道院庵中居上道,风雩台畔自生风。旧无庵宇,丁丑岁杜应然创道院五间,崇奉香火。”此则道院设有庵。另有“懒庵”,杜应然居处,见于《杜图碑》。庵后有亭阁建筑一处,旁题“清樾亭”。
宫观建筑内外,以天然胜迹为依托,报恩观构建有楼、阁、亭、榭等,极具园林风光景致。详见于笔者之前各文记载,不备述。
总之,报恩观建筑位置及布局,是创建以来历代道观修持者努力发展之结果。殿、院、庵三层次建筑适应真仙岩具体地形渐次构成。其中正殿(三清殿)为初创时期建置,居于真仙岩最中心地位。之后向纵深、横拓方向展开,依次递进,由个别、单一建筑相互连接组合成建筑群。
报恩观入元至明清,建筑多已毁圮,遗存之物尚存三清殿。嘉靖《广西通志》卷三十七《寺观》未记载报恩观,由此可知此时已无闻于世。明弘治年间桑悦《仙岩记》:“外为坛,三层,置三清诸真像。”徐霞客游寓真仙岩,游记有记载“窃计岩中有遗构,可以结桴小筏浮水,但木巨不能自移,还将与参慧图之”诸语,此类“遗构”即前代建筑遗留之物。《融水文史资料·真仙岩属道教场地之考证》记载:“老君洞内建造三清殿,原两层木结构大殿。不知在何年代所建,梁柱为香烟薰染年久变黑,其存已有数百年无疑。抗日战争爆发前几年,当时老君洞是道士住在洞中管香火的,洞中最显著的宗教建筑物是庄严的三清殿,神像塑的很高大,形象可怕。”民国《融县志》卷前照片显示三清殿即《杜图碑》报恩观原殿,形制虽异而位置未大改易。
融州僧、道管理机构从北宋时期一直设置于真仙岩,入元直至明代。
宋代僧官、道官一般兼任重要寺观主首,反言之,重要寺观主首兼任僧、道官。道正司设于州、府、军、监,司随其人,附于宫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诏天下建天庆观之后,道正司一般设于州府军天庆观中(但并非有天庆观必置道正司)。杜应然为报恩观、天庆观两观住持(主首),而系衔天庆观住持,与“司随其人,附于宫观”规定相符。“管辖焚修观事”实即道正司职任。道正司管辖所属宫、观、院、庵,事无巨细,职掌繁杂。道正司员额宣和三年(1121年)七月规定:“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节镇置道正、副各一员,余州置道正一员”(《续资治通鉴·宋纪》)。融州为节镇州,道正司置道正、副各一员,以此则正员杜应然之外,尚有副职一员。《广西通志·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记明代之后广西僧道管理机构:“明代以后,政府宗教管理机逐步完善,中央在礼部设僧录司和道录司。地方在府设僧纲司和道纪司,州设僧正司和道正司,县设僧会司和道会司。广西在明清两代,各府、州、县的佛、道教管理机构均按此设置。这些机构分别设在当地较大的寺观内,官员委任僧道充任,但只设官不给禄。”事实上杜应然以道观住持兼道正司道正,在宋代具有普遍性。嘉靖《广西通志》卷二十三《公署》记载融州僧道机构:“僧会司,在真仙岩前。道会司,在真仙岩前。”道光《融县志》卷五《明代职官》:“僧会司、道录司,题名无考。”(今按:道录司应作道会司)。康熙《广西通志》卷十《公署融县》:“僧会、道会,无”,本志记载柳州府各州县多设有僧会司、道会司,融县因何撤裁,不详其由(道光《融县志》卷五《清代职官》无僧道官名目)。此道官设置为制度规定,宋代情形尚多见于明初《寰宇通志》记载。
宋代真仙岩内藏御书碑,因建有御书阁,与真仙岩道教文化有极重要关系。
道教宋代赐御书以真宗朝最常见,所赐多为太宗御书。有真迹,又多为刻石副本。因真宗崇道倾向,所赐以道观为多,亦有佛寺。宋真宗咸平年间敕改老君洞为“真仙岩”,并颁降宋太宗御书一百二十轴刻石印本藏于岩内。《舆地纪胜》卷一一四《融州·真仙岩》:“咸平中敕改为真仙岩,颁降太宋御书一百二十轴藏岩内。”元丰六年(1083年)刘谊《留题融州老君岩》诗“岩前瑞气归宸翰,佛子年年谢国恩”注“中有太宗御书”。杜应然《融州老君洞敕赐真仙岩之图》“帝赐御书藏宝阁,天生石像老仙翁”注“本朝赐到御书百余轴,并赐岩名。”御书四碑“西江”“颐堂”“瑞云”“精忠”,高190厘米,宽95厘米,楷书,刻有“御书之宝”“己亥”二印,即据御书刻碑。20世纪60年代真仙岩内建厂房时御书碑被填埋,2016年9月,洞内水泥坪表层挖掘时发现平台外立面镶嵌有数块残碑,其一有“御书之宝”刻印。
真宗朝赐御书于广西道观,为普遍现象。真仙岩报恩观之外,另有见于《舆地纪胜》记载:卷一百十一《贵州·景物下·景祐寺》:“咸平元年赐太宗御书二百二十轴藏于山,有御书阁以奉安所赐御书。”(“二百”疑为“一百”之误,因所赐通例为一百二十轴)。卷一百十四《容州·景物下·栖真观》:“咸平元年降到太宗御书一函,大中祥符三年宣赐泰山芝草一匣并于观中奉安。”卷一百十《浔州·景物下·清真观》:“一名阳明观,在州南七十里白石洞天,有太宗皇帝御书。”嘉靖《广西通志》卷十三《山川二·庆远》庆远南山龙隐洞:“洞前有广化寺龙隐祠,又有御书阁,贮宋真宗御书六十轴。”《广西通志·宗教志》记宋代合浦县开元宫收藏有太宗御书,贵县玄妙观有宣和手诏刻石,而未及融州真仙岩赐太宗御书。
宋真宗所赐为太宗御书,且多是刻石印本,后代记载已有不明之误。道光《融县志》卷四《古迹》记《灵岩》“宋太宗赐额曰真仙岩”,误。赐名“真仙岩”为宋真宗,时在“己亥”即咸平二年(999年)。赐“宋太宗御书一百二十轴”,实为宋太宗书法刻石拓印本,并非墨迹原本。刘挚《忠肃集》卷九《南岳御书阁记》:“宋太宗尚经术,观书稽古,多所述作,于其闲暇,则又玩意于翰墨之间,凡所谓退朝之乐,皆不以易此。至真宗始聚其书,诏儒臣章别次第,著定为一百二十卷,刻之金石,副在有司,又以分藏于天下之名山。凡道宫、佛寺往往得被其赐。每岁推恩度其守藏之学者一人。至于今,且八十年矣。熙宁七年二月太子中允监衡州盐仓臣刘某记。”
真仙岩得赐御书,因建御书阁存藏。御书阁建立于会一阁旁,见于《杜图碑》标刻,诗“帝赐御书藏宝阁,天生石像老仙翁”句后注“本朝赐到御书百余轴,并赐岩名”。景泰七年(1456年)成书的《寰宇通志·柳州府融县·楼阁》:“会壹阁,在融县真仙岩,旁有御书阁。以上俱废。”嘉靖《广西通志》卷三十六《御书阁》:“有宋太宗御书,故名。”时已毁无迹,而未记存毁。桑悦《仙岩记》记载:“仁宗赐御书百轴。石像后建阁宝藏。屡经兵火,琅亟与阁俱付乌有。”桑悦记为仁宗赐书,未知出处,且与宋代典籍所述不合。
道家和道教文化进入真仙岩,与风景名胜观赏和开发相先后,自然胜迹与建筑景观名称大多与道家和道教文化相关,至宋代遍布岩内。其中主要名称见于《杜图碑》有:梓潼殿、四圣殿、三清殿、五师殿、天下第一真仙之岩、仙关、圣像、合岩圣相、石像老仙翁、仙衣、青牛、白鹤、仙梯、老君蛇、斗星七位、转山北斗、仙径、丹井、芝田、寿溪、吕仙隐迹、钟离观泉、飞升坛、幢幡(僧道两用)、仙床、仙室、应化、和光、会一楼、三教圣相、三官堂(道教供天、地、水三官神之处)、钟吕二仙堂、道院、庵、三圣堂、洞天、福地、神仙境界、仙境分辉,其他题刻另有宋代“真仙岩天鼎创会仙阁记”“真仙书院”“老氏藏室”“太清仙境”(年代未详)“妙玄”(年代未详)“福海寿山”“函谷关,真仙洞斋人吴道贤立”(年代未详),意涵与道教直接间接相关,诸多道教供奉神刻碑立石,或摩崖于壁,有老子像、北斗七元星像、真武神像、元皇大帝像等,可谓神道设教,于此为盛。
真仙岩内报恩观道教诸神祇供奉,与道观通常规制大同而小异。小异则体现本观供奉特点。
三清殿。《杜图碑》绘刻于报恩观。宋代道观主殿,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四圣殿。《杜图碑》绘刻于报恩观内。供奉“四圣”,当即《道经》“四圣者,紫微北极大帝之四将,号曰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大元帅真君”。
五师殿。《杜图碑》绘刻于报恩观内。五师指五方五老: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五师五老之供奉,可见证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賈遵祖《题真仙岩诗》“青牛昔過函谷關,我陪五老曾造请”之句。
三官堂。《杜图碑》“罗汉阁”之下为“三清诸圣”,标刻于堂殿之中。《甘图碑》标刻为“三官堂”。此即道教供天、地、水三官神之处。
二仙堂。《杜图碑》标刻:“绍定己丑杜应然创阁在岩内,名曰会一,上奉三教圣相,下为钟、吕二仙堂。”供奉道教钟离权、吕洞宾二仙。钟、吕二仙为道教内丹派代表人物。后辈弟子多自称玄门或仙家。钟离权传吕洞宾,授燕相刘操,操授三阳:张紫阳、王重阳、董凝阳。至此钟、吕一脉一分为三。分支薪火相传,大道宏演。真仙岩有二景,一为天然景“吕仙隐迹居于壁”,二为“钟离观泉”,即天然石如钟离权面寿溪而观赏,可知真仙岩供奉钟、吕二仙习俗已久。
梓潼殿。《杜图碑》绘刻于报恩观内:“庚子岁再修报恩观,鼎建梓潼殿七间”(庚子,嘉熙四年,1240年)。内供奉梓潼帝君。梓潼帝君为宋代出现的道教神祇,梓潼殿为南宋时期道观重要建筑之一。梓潼帝君又称“文昌神”“文昌帝君”,为道教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南宋前期梓潼神职掌为两方面:一为掌仕禄,梦中预告榜次或排除登科障碍,一为主兵革,多限于惩治叛逆。宋理宗以后梓潼神不再兼掌兵革,而专掌注禄籍。真仙岩报恩观梓潼殿修建正处于梓潼神专掌注禄籍变化期内,此与融州文化教育氛围紧密相关。今存拓本有诸葛应杰刻《文昌像并记》(刻年不详,以诸葛应杰所刻石时期,当在南宋咸淳年间),与报恩观梓潼殿供奉或为同一神像。
元皇大帝。诸葛应杰刻《元皇大帝像碑》(碑两件原存融水真仙岩,今残存各一小段)。(一)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中元刻。中为元皇大帝像形象威严。旁两侍者并一神兽。诸葛应杰撰并跋。(二)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刻。上赞下图。图为元皇大帝,旁为两侍者。形象近于世间文士。随侍者一为侍女,手执书函盒,一为书童,手执如意。形象前后明显不同,反映出南宋时期元皇大帝世俗化倾向。南宋咸淳七年碑诸葛应杰跋语有“梓潼元皇,感应帝君”语。“帝君”为“元皇真君大帝”,即“元皇大帝”。“梓潼、元皇”并称,反映南宋时文昌神、梓潼神已作为一神祭祀。南渡后,两川梓潼神信仰由士大夫传向东南,并在杭州吴山建庙。绍兴十七年(1147年)、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两次加封梓潼神,尊号由六字升为八字,影响遂遍及全国,传入广西亦在此时。
圣祖老子。《杜图碑》绘刻。老子石刻像今存残碑一段。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十一月刻。诸葛应杰撰,欧阳宜中书,周聪囗镌刻。赞辞“大哉至衜,无为自然。劫终劫始,先地先天。含光默默,永劫绵绵。东训尼父,西证金僊。古今敬仰,世代流传。八十弌化,号曰玄元。”跋语:“尝观老子《道德经》云: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就是而言,则老子德容似未易以想见也。然则果不可想见乎?《经》又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是亦未可以无形议之也。今本乃道士懒庵杜应然尝刊梓印行,自后失其传久矣。昔得懒庵亲授此本,奉以香火有年。于兹不敢自秘,合家发心,命匠伐石,刊于玉融老君岩中。非邀福也,盖将期与此岩之真像同为不朽,而四方无不传之以敬仰云。時咸淳八年,歲在壬申仲冬吉日。”跋后题款:“八桂诸葛应杰谨题。州学学谕欧阳宜中书。玉融周聪□镌。”杜应然尝刊梓印行老子像,以供奉于“会一堂”中。至咸淳八年,诸葛应杰据杜应然“亲授此本”,重刻石像以于真仙岩。
尹喜真人。《杜图碑》天然胜景“尹喜真人”,《甘图碑》作“飞升真人”。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关尹。甘肃天水人,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庄子·天下》称为“古之博大真人”,与老子并列。老子授尹喜《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尹喜后跟随老子西出散关,化胡西域。又记载尹喜得道后飞升,被封为文始真人。尹喜真人下设有“飞升坛”,为应景建筑,体现出天然名景与人工建筑之配合无间。今残存“飞”字拓本题刻,为嘉定丁丑(嘉定十年,1217年)刻,即“飞升坛”题榜。
真武。真武像碑今存毁不详。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七月十九日刻石。吴今刻石并跋。吴今,字宜仲,开封人。融州融水县令。真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北方七宿,其形如龟蛇,龟蛇即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按五行之说,北方属水,水可克火,唐代之前祠真武以镇火灾,属保护神。宋代真武崇拜极为盛行。真武成为镇邪驱魔、统摄北方之大神,世人绘塑以供,筑观以居,祭享之礼遍天下,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宋太祖、宋太宗将真武作为“四圣”之一供于皇宫。真宗朝前后《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出现真武人格化、形象化。宋徽宗加封真武为六字真君,并修拱极观,宋钦宗加封号为八字,宋高宗建四圣延祥观,宋孝宗建佑圣观,宋理宗御书《真武像赞》,并于宝祐五年(1257年)将真武封号增至五十六字之多。自真宗建祥源观,民间供奉真武的观、殿、院、堂、庵迅速出现,至南宋中期,鄙野乡村亦像绘真武以供。真仙岩内供奉真武像,与报恩观内四圣殿真武供奉相配,或即供奉于殿内。
真武像旧志记为孟获像,误。民国《融县志》第八篇《古迹名胜》第二节《金石》“孟获像碑,宋庆元二年融水县知县吴今刊”,为“吴道子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仙岩碑刻去向简述》《融水文史资料》第4辑记此碑被埋入地下:“孟获像与孔子像前列,当时必有一定含意。”孟获为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首领,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碑跋语吴今题“臣”字款,亦证明不可能为孟获像。
北斗七元星。北斗七元星像碑典籍相沿记载为诸葛应杰刻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左上题“北斗七元星像”,右题“吴道子笔”。北斗七星君为道教七位星神,即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
三圣堂。《杜图碑》标刻“三圣堂”一处,诗云:“桥名步扣登融石,楼号鸿音撞巨钟。端平甲午,杜应然于玉融山石上创一钟楼,名曰‘鸿音’。从三圣堂前架桥至钟楼,声撞其桥,立名曰‘步扣’。”《甘图碑》未绘刻。
三圣堂供奉何神祇,《杜图碑》附诗未言及,旧志亦无记载。今按:报恩观三清殿已供奉道教三位尊神,会一阁“上奉三教圣相”,三圣亦非佛教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考此“三圣堂”当为南宋时期敬祀“忠烈三圣”供奉有关,即旌忠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抗御西夏战死的统军高永能、景思谊、程博古三人(另有景思忠、景思义、景思谊三兄弟一说)。南宋初因和尚原大战获胜,三圣神获赐“旌忠”庙额,加封至四字王,立庙临安,作为一处重要的神道设教场所,不仅是鼓励忠君报国、旌表忠义的忠节祠,还成为祈雨、祈雪、祈晴之地。都城崇祀影响及地方,上行下效,地方旌忠报国庙宇逐渐增多。临安旌忠观建庙还与宋高宗、孝宗及皇室尊崇道教有关,道士管理日常祭祀。真仙岩“三圣堂”位置于步扣桥与耸翠亭之间,为道教建筑集聚之地,而建立与杜应然籍出杭州应有密切关系(三圣神主要在江浙地区及川陕之间传播较广泛)。宋代湖南全州(明洪武二十七年属广西桂林府)亦有三圣供奉,见于嘉庆《全州志》卷二《祠祀三·圣庙》:“宋嘉熙间郡守刘学裘建。圣字疑误,或是三皇庙。陆清献曰《真定府志》载,元时令天下通祀伏羲、神农、黄帝。此三皇庙所由设欤。”此三圣非三皇,旧志纂者疑为三皇,不确。此庙建于宋,而元时令天下通祀三皇。三圣供奉盛行于宋代,鼎革之后已渐为世所遗,而旧庙尚存,故有疑“三圣”为“三皇”之说。
岳镇。《杜图碑》标刻于“福寿”之上,图形为碑,当为写实,与传统山镇之物同。《甘图碑》位置同,形状亦为碑形,内中绘图形,似人形。岳镇原指五岳等名山。《新唐书·礼乐志一》:“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瀆、帝社、先蚕。”宋代承之,为山川神。山神而言,五方山神各自管辖一方,其中以东岳泰山地位最高。自宋真宗封禅泰山以后,其神圣如日中天。与此同时,各地亦陆续模仿泰山东岳庙,建立类似庙宇。广西东岳山神供奉遗存记载有《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一引明洪武《容州郡志·祀庙》:“东岳庙,在西城外三皇庙东”。真仙岩“岳镇”为山川祀典东岳象形物供奉。东岳神祀与道教关系紧密,设祀于真仙岩事属自然。至于设祀起于何时,比较可能是宋真宗在位之时,因有大举封祀五岳四镇,并题老君洞为“真仙岩”之背景。
玉融山。《杜图碑》:“桥名步扣登融石,楼号鸿音撞巨钟。端平甲午,杜应然于‘玉融山’石上创一钟楼,名曰‘鸿音’”。图标镌刻于一自然石上。《甘图碑》绘刻同。两图并予标刻,相较于其他胜迹似更为重视。“玉融山”与东岳神祀“岳镇”并见于真仙岩,或为融州镇山之象征物。
风雩台。祭天祈雨处。《杜图碑》:“道院庵中居上道,风雩台畔自生风。旧无庵宇,丁丑岁杜应然创道院五间,崇奉香火。庵上有风雩台,极凉好眼界。道光《融县志》、民国《融县志》讹误为“风云台”,失其原意。《柳州府志》卷十八《古迹·融县》记载不误:“风雩台,在灵岩绝顶。”《说文解字》:“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宋代求雨专祭极为盛行,“风雩台”因此而形成。
宋代融州天庆观见于《杜图碑》明确记载,具体位置未能确定。
宋真宗规定天书下降泰山之日为“天贶节”,命设道场祭祷,由此掀起崇道热潮。《宋史》卷七《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冬十月甲午日,诏天下置天庆观。”各州、府、军、监纷纷建置天庆观。广西天庆观设置见于记载有:《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一引明初《苍梧志》记玄妙观“唐开元二十九年置,初名玄元宫,天宝元年改紫壁宫,宋祥符八年改天庆观。元朝改今额。”光绪《郁林州志》卷二十《艺文附金石》记“天庆观,在城南一里山川坛西,宋祥符间创建。观废已久,尚存一碑。”(即真宗敕制文刻碑尚存)。《广西通志·宗教志》记载桂林天庆观、郁林州天庆观(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平乐天庆观(大中祥符建),另有宜州天庆观(记载为元代建,当为宋建)、合浦天庆观(记载明洪武建)。南宋《舆地纪胜》、明《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明清《广西通志》、乾隆《柳州府志》、道光《融县志》、民国《融县志》均未记载融州天庆观(寺观目),当代《广西通志·宗教志》《融水苗族自治县志》亦未记。《杜图碑》之外,融州天庆观仅一见于道光《融县志》卷二“寿溪桥、通济桥、惠民桥俱在城南五里灵岩之前,宋绍定间提点天庆观杜应然建”。
《杜图碑》诗前序多处提及天庆观:“岁在壬午,蒙欧判府请充天庆住持。次年夏潦,涨齐殿檐,摧损观宇,应然一力新之。戊子秋,改充报恩观主首,重修斯观。见仙岩前向荒秽弗治,绍定辛卯,创为囗囗,诛茅草,植花木,增亭榭,使岩前举目表里相称。乙未夏,应然辞出两载,遍游南岳、庐阜、武当之归,一岩两观又皆倾损,狼籍如前。丁酉、戊戌岁重修天庆。庚子岁再修报恩观。创囗囗在侧,轮奂花卉一如囗囗。辛丑夏,增修仙岩,添置钓台。前后二十余年间,土木工费多出己资。修造三处,并皆圆毕”,题款:“懒庵野叟天庆观住持管辖焚修观事武林杜应然撰”。《杜图碑》并无“天庆观”标刻及名称出现,《甘图碑》亦无。所附诗“列三寺观学俱近,会一楼堂像阐洪”有注:“洞前有一寺、一观、一县学,三教俱全”,称“一观”,即报恩观。因此,融州天庆观所在位置无法确定。
杜应然由天庆观住持改充报恩观主首之后又主持重修天庆观,再修报恩观,刻碑题款为“天庆观住持”,可知杜实为两观住持(主首)。天庆观并得赐紫衣。一是定额颁给,全国崇宁禅院、天庆观每年均赐紫衣一人。又每遇天宁节“节镇州与紫衣、度牒各一道”。宋仁宗天禧二年(1018年)正月下诏,僧道正任满七年可得赐紫衣、加师号,而之前是五年为期(《宋会要辑稿》)。融州天庆观及天庆观住持杜应然符合此类规定。道院为道观从属建筑。《舆地纪胜》卷一百十四《融州》记载“玉融道院”,位置在“郡治”。此玉融道院与天庆观是否存在关系,文献所限,无法确定。
《杜图碑》真仙岩外右侧有“十万教场”,为演兵训练之所。“观道院”之右,越南台桥,横过宜州路即至十万教场前。牌楼门额题“十万教场”,场内左有廊屋,中为坛。《甘图碑》刻绘略同。教场为检阅军队操练兵勇之处。《宋史·高宗本纪》记载绍兴五年(1135年):“置诸州军教场,选兵专习弓弩,立格按试”。嘉庆《广西通志》卷一六七《经政略·兵制》:“绍兴八年广西经略使胡舜陟言:已得朝旨于诸县前遂乡置教场,自十一月起教,至次年正月罢教,轮差县官检点。”据此,则不仅于诸州设演兵教场,而至于县乡亦开设置。图碑“十万教场”形制,符合宋代演兵教场特点,场中之“坛”为点将坛。“十万”谓其兵数之多。宋代融州为军镇要地,崇宁初年升为军州,又置清远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曾以“融、柳、宜及平、允、从、廷、孚、观九州为黔南路”,融州为帅府。绍定元年(1228年)《太守刘公创置融州贡士库记》议立贡士库,知州刘继祖“吾尝会郡计之出入,仅足供军团而无余,唯省吾迎送之费可得五十万金,以是为贡土张本”,此“军团”即厢军、土军、乡兵之属,行防守地方之责,费用由“郡计”之费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