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南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0)
《南宁市志(1991—2005)》历经十余年编纂,于2019年4月印制完成,正式发行。全志含47个专志及大事记、概述、卷首图片专辑、附录、索引,分五册700万字,可谓卷帙浩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南宁市第二轮修志的重大成果,2020年11月获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工具书)二等奖。作为全书编修的参与者,几乎全程亲历者,抚今追昔,诸多辛劳付纸间,遂作一文以回顾和反思。
《南宁市志(1991—2005)》编修过程,也是南宁市对地方志的形式和内容、编修组织和管理,乃至整个地方志事业治理能力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探索的过程。
(一)在组织形式上,众手修志,贯穿始终。这只“手”,包括市委、市政府领导给予政策、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之手。市委、市政府对地方志的编修给予高度重视,时任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市长林国强参加了南宁市二轮市志编修启动阶段的两次工作会议并作讲话。二轮南宁市志编修十余年间,涉及市志编修的经费从未受阻,市方志办人员队伍逐步壮大,方志馆及各类设施设备从无到有。包括各承编单位编修人员之手,他们把故纸堆里的文字和史料变成一篇篇专志,成为全志的主干,从启动编修到印制前的最终审核,数次返稿、改稿、核稿,默默付出,始终是地方志编修最坚实的力量。包括市方志办编纂人员之手,通过这只手组织、编纂、审验、校对,把一篇篇看似无关的专志串联提升为鉴古知今、引领风气的“信史”。还包括给予市志编修指导和意见的众多专家、同行之手,为编修提供珍贵的历史图片的摄影人、关心修志的热心人之手,《南宁市志(1991—2005)》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在编纂方式上,改革突破,效率提升。首先是研发和使用网络编纂平台,突破时间限制,克服修志“马拉松”。三级评稿前的编纂,耗时10年,有客观的人力、物力因素,但主要原因是用于年鉴编纂时间过长,加之其他事务,留给市志的时间不多,仅依靠零散的时间见缝插针对15年的史料进行编纂,效率和质量都难于提升。2012年,市方志办强力推进网络编纂平台建设,实现年鉴稿即传即改,流程优化,把原来耗时8个月才完成的年鉴编纂压缩为4个月,从而为市志编修精准发力提供时间保障。其次是突破“纸质”思维,加速审改。2005年前后办公电脑和网络已经普及,但在修志上的运用不广,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修改纸质稿,编辑、分纂、总纂手写改稿后交打字员电脑修改,而后再校对再修改,循环往复,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三级评稿后,市方志办要求市志编纂在集中打磨校对前都进行无纸化编辑和审查,完成1篇提交分纂1篇,完善一部分集中打磨一部分,及时纠正问题,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将打印室聘用人员岗转为编辑岗位招聘,增强编辑力量。最后是突破求“全”思维,市志体量庞大,审查验收前有89个专(分)志,后改设47篇,为争取时间,市方志办采取分块推进、整体实施模式,将编辑人员分成资料、文字、数据、图片4个组,各尽其责,同步推进。这一举措在全志数据核对和收集、编辑、插图1000余张上效果最为明显。
(三)在编纂质量上,守正求新,力出精品。在篇目框架方面,《南宁市志(1991—2005)》在采用传统章节目体编修基础上,突破全志上限1991年,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主线设“改革开放”篇,宏观记述1978年至2005年南宁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各个领域实施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改革开放”单独设篇在全国二轮修志也不多见。结合南宁市作为中国绿城、全国文明城市的特点,分设“园林绿化”“精神文明建设”两篇,凸显地域特色。不再保留“市政公用事业”单独设篇,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合并设“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篇,整体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南宁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以及随之带来的城市管理方式转变,精简文字近15万字。“方言 宗教”与“民族”同为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生活一部分,由文化卷调至综合卷,置于“民族”篇之后。在资料内容方面,强化以“最小记述单元”为依托,查漏补缺,有的章节为弥补首轮修志不足,保持事物记述完整性,适当上溯事物发端,“工业”篇“烟草”一章从南宁市烟草种植和加工有文字可考开始记述。在文风方面,遵从地方志“惜墨如金”的传统文法,强调“全志如出一人之手”编纂理念,规范和统一行文,全志初稿900多万字,经编辑、分纂、总纂,最后成书为700万字。全志框架及内容既注重处理与首轮修志的衔接,又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承接下轮修志,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在“中共地方组织”篇“重大决策”章下分设经济建设决策、政治建设决策、科教文化建设决策、社会建设决策、生态建设决策5节,其中生态建设决策包含中国绿城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实施“三大会战”,把南宁市生态文明建设脉络打通。
(四)在推进手段上,与时俱进,依法治志。《南宁市志(1991—2005)》编修组织管理的过程也是这一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治理方式变化的缩影。编修前期主要依靠政府发文、会议动员部署,政府督查推动。2006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开始推进依法修志,但行政手段仍然起主要推动作用。2012年,市方志办在全市地方志系统进行专题“普法”。2016年,举办全市地方志系统依法治志培训班。市级层面,通过法律宣传、业务培训、与承编单位日常沟通指导,强调修志为政府法定职责。同时期,地方志编修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印发红头文件和会议动员部署等行政手段运用减少。2017年,经过部门权力清单清理,地方志工作行政执法权得到强化,南宁市开展首次地方志行政检查,有力促进包括市志编修在内的地方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南宁市地方志事业从依法修志向依法治志转变。
(五)在人才培养上,未雨绸缪,不遗余力。方志人才包括参与修志的各方人员,此处着重指市方志办编修人员。业务培训是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方式,南宁市也毫不例外,针对各个编修阶段需要,组织开展不同专题的业务培训。三级评稿后,面对全办仅有1人参与过首轮修志、近半数人员刚调入、考入的现实,市方志办通过外派人员参加自治区、全国的业务培训,联合宁波大学办班,外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审查验收后,面对审查验收专家提出的1100多处问题,既要抓编修进度,又要提高质量,编纂人员业务能力提升迫在眉睫,市方志办首先调整用人、育人思路,既结合实际又放眼长远(第三轮修志),不再外聘修志人员,外聘岗位重招年轻人员充实年鉴编辑力量,减轻在编人员年鉴编辑任务量,从而保证在市志编修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采取渗透式学习,强化在实践中学习。利用日常工作研讨、每次编务会议、每一期业务培训、对县(区)志的指导审查等,强力推进篇目框架审查与搭建、最小记述单元审查与编辑、资料内容查补渠道和取舍原则等培训和实践。经常性使用投影仪针对具体问题共商共议。三是“集中打磨”成为最有效的业务培训课堂。封闭式集中打磨,通过投影仪逐篇投放,责任编辑讲解修改情况,其他人员审查、提问,有商议、有争论,思路越辩越清,答案越辩越明。每次集中打磨均是对编辑人员的一次测试,也是业务能力逐步提升的见证。目前,市方志办在编人员(不含工勤人员)60后5人、70后6人、80后5人、90后1人,都参与了二轮市志编修,有的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六)在总纂的智识上,优势互补,砥砺前行。经过二轮修志,市方志办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南宁市志(1991—2005)》按时保质出版,同时还带出一支专业修志队伍,两位总纂功不可没。总纂政治理论功底扎实,始终强调用历史的、逻辑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总领全局,引导编纂集体对全志指导思想、篇目设置、内容组织及资料审核进行研究、调整、增删和修改,倡导不唯书(前志或他志)、不唯上,独立思考,不遗余力地带队伍、培养人才,年轻人的成长和进步尤为明显。副总纂对地方志体例、内容、资料、行文熟稔于心,对于编修遇到的各类问题给予答疑释惑,对后辈请教倾囊相授,尤其强调地方志的资料性,于细微处见功夫,经其编辑和总纂的志稿往往事类更齐全、资料更丰富、内容更完整。
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市方志办在编修《南宁市志(1991—2005)》过程中虽已竭尽所能,力争编纂精品佳志,但是由于认识和能力上的局限,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编纂过程耗时长的问题。地方志编纂有其固定程序,支撑每一步程序的是时间。对于《南宁市志(1991—2005)》五册700万字而言,2001年启动编修,2006年完成初稿,基本符合预期。从初稿到出版用时12余年有其原因,如从初稿到三级评稿环节,由于时间投入不足,欠缺全志整体总纂,编纂质量没有实质性提升,后期弥补需要时间;又如三级评稿后到审查验收阶段,编纂队伍调整,重新认识、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再如审查验收阶段,评审专家对全志从篇目到资料内容的建议,几乎是重新建构《南宁市志(1991—2005)》,修改难度显而易见,同时还要解决编纂人员业务水平与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无不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由于历时过长,把承编单位“磨”烦,把编写人员“磨”疲,导致工作推进被动,再耗时协调,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效果却未必如意。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耗时过长还会降低社会关注度,有损于地方志使用价值最大化。因此,如何提高编纂效率依然是地方志事业发展需要突破的一大问题。
(二)资料内容缺漏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政府对行业的管理方式随之改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修志环境较以往也发生巨大变化,许多职能部门已经不能完整、详细地掌握行业发展的数据,尤其随着商业竞争加剧,法律意识增强,许多在首轮修志中能够公开的信息变成了商业机密,企业不愿提供。加之南宁市行业协会发展不成熟,所以在二轮市志编修中,作为主要承编单位的市属各部委办局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少数自治区属、中央直属的驻邕机构提供的资料内容日趋宏观,真正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许多微观而具体的资料日益薄弱。如“商业贸易”中对部分日用百货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收入不能全面反映,甚至缺乏阶段性的粗略数据对比;社会服务行业,饮食、住宿、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家电维修、房产中介等与百姓生活密切,但能够记述成文、反映变化的少之又少。方志学家诸葛计在评《杭州市志(1986—2005)》时指出的一、二轮修志忽略对“民性”集中记述的问题,《南宁市志(1991—2005)》同样存在。南宁市是壮乡首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南宁人民生性质朴、兼容并包,这一特点是公认的,但是市志里却反映不足。
再比如,南宁市经历史沉淀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建设、20世纪60年代上海企业支援南宁建设,打造了一批老字号的工商企业和名牌产品,基于地缘优势,有的产品甚至享誉和远销东南亚,如荷花味精、万力啤酒、桂花牌手表、飞燕牌电视、天鹅牌自行车、多丽牌电器等等。历经市场经济大潮激荡,这些企业有的停产或转产、有的被兼并重组、有的转型升级。老字号工商企业的发展与变迁,是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二轮市志相关篇章中虽有记述,但是着墨不多,尤其是没能收入相应的典型案例记清发展脉络、记全重大事件、记好重要人物,不免遗憾。
(三)资料来源难于考证的问题。由于二轮南宁市志编修没有对资料卡片、编写资料长编作要求,甚至没有要求承编单位提供初稿资料来源,造成志稿数据和相关史实在编辑过程中无法查证。比如人口数,“人口”章由当时的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审查验收后,要求补充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数据,人口和计生委复函无法补充,编辑在查找历年《南宁统计年鉴》补充完善过程中发现,计划生育部门数据和统计部门数据统计口径并不一致,只能采取全市人口总量及基本情况数采用统计部门数据,人口变动、构成、素质等详细统计和分析数据保留计划生育部门数据。又如,关于2001年南宁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成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记载,在“民政”篇和“水利”篇数据不同,双方都依据当年工作总结,各执一词,只好在各篇保留各自数据。还有“政协地方委员会”篇,缺漏记述时限内各届南宁市推选的自治区、全国政协委员人员名单,市方志办分别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政协联系补充,相关人员还到自治区政协档案室查资料也无法提供完整名单,此项内容只能空缺。
(四)相关行业专家审查缺位的问题。之所以要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在《南宁市志(1991—2005)》出版前返回承编单位确认盖章环节,由市水文水资源局承编的“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篇的“水文”一章,承编单位对南宁市河流数量、流域面积、河网密度、郁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以及包括邕江长度在内的多个水文数据做改动,而部分数据在水利章中同样存在,水利局也进行部分修改,但是双方数值不同,例如邕江长度,水文水资源局改为122千米,水利局仍保留原133.80千米。水利局强调其数据是新成立河长制以来核准的数据,水文水资源局也确认其数据是最新测算数据,此类问题,如能召开相关专家论证会应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志稿已经进入出版程序,只能征求双方意见后,以原稿数据为基础,对双方更改一致的数据做改动,一方更改、另一方沿用原数值的则保留原数值。“民族”篇,15年时间各民族的民风民俗都随时代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承编单位提供的资料大多沿袭首轮修志,数次沟通无改观,最终只能由责编查补有限的资料,如能组织民族学专家进行相应课题研究,吸收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志,应该更具可读性和资料价值。有人提倡专家修志,所谓专家也是专一长或几长之才,既懂地方志编修又对各个领域面面俱专者恐难找出其人,但在一些行业、领域引入专家参与研讨和编修应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结合对《南宁市志(1991—2005)》编修过程回顾,以及对编修经验教训的思考,笔者认为,做好地方志编修,推动地方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持续焕发魅力,发挥作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立足“三个维度”推进地方志编修顶层设计。一是历史的维度。要全面总结一二轮修志经验教训,从编修规划、编修组织、编修流程和方式、人才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评估,正视问题和失误,直面编修难点和痛点,为第三轮修志实施提供切实可借鉴的方案。二是现实的维度。从国家层面而言,必须立足于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顶层设计。从地方层面而言,必须立足地方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推进顶层设计;具体而言还包括地方行政区域地方志机构设置情况、人员配备和修志人才储备情况、地方志事业管理的职能划分、地方财政对地方志投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情况等,它们构成顶层设计的基础。三是未来的维度。主要基于对地方志事业的价值认同,把地方志事业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进行顶层设计,南宁市三轮修志顶层设计则要把地方志编修主动融入强首府战略,通过推动高质量编修为南宁市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二)通过“三个创新”促进地方志编修提速。一是理念创新。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及时进行三轮修志准备和谋划,比如南宁市及我国部分城市推进实施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为三轮修志储备资料;再如南宁市在完成市本级二轮地方志书编修出版后启动实施三轮修志试点,探索搭建了三轮编修《南宁市志》篇目框架,在职编辑人员业务能力在试点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二是管理方法创新。从顶层设计开始,主动适应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要求,着眼于优化编修流程、合理规划编修进度、优化业务指导方法、改革评议审查机制,改变被动局促评审局面,实现速度与质量提升。同时,广西大多数地方志机构还应积极适应机构改革、行政职能移交市政府办公室的改革转变,充分发挥市政府办行政督查和行政检查效力,推动地方志编修进度。2019年以来,南宁市方志办、市政府办联合开展了3次行政检查与业务指导,全市地方志编修效率得到提升。三是编修方式创新。开发和利用新媒体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收集地方志资料、进行地方志编修、纠错核校资料内容、及时发布编修成果等,实现地方志功能价值最大化。
(三)落实“三个保障”实现地方志质量升级。一是理论保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地方志编修全过程。南宁市在进行三轮修志试点,续修《南宁市志》框架搭建中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成就,创新设置“全面深化改革”“史前文化 骆越文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等篇章。二是制度保障。形成编修总体规划,明确编修流程、时间节点、质量要求;通过落实行政检查制度、激励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保障进度,通过制定和优化培训制度、资料收集整理制度、编校责任制度、审查验收制度、质量评估制度确保质量。三是人才保障。首先要着眼长远培养人才。地方志编修是一项长期事业,南宁市的实践证明,临时搭班或购买社会服务修志编鉴的县区,编纂工作相对被动,推进乏力,有的勉强为之,质量堪忧,原因归结就是缺乏熟悉地方志业务的人才。其次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编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集中探讨、集思广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促使编辑人员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人才作用,吸纳他们参与地方志工作,拓展地方志工作视野,增强地方志书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最后要立足职责使命培养人才。既要抓好修志队伍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也要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以及职业道德建设,充分认识修志也是相当“得志”的事情,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职业认同,切实履行好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方志人“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法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