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青少年交通法治观念的培养

2020-11-30 09:08王成
人文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观念

王成

道路交通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的交通素质也将日益提高,而青少年的交通素质培养也应日益得到重视。不断开展青少年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青少年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法治观念的培养与树立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交通法治宣传也越来越得以重视。康德说:“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建立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青少年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也占据了重要作用。

一、青少年时期交通安全现状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卢梭说:“青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此时青少年的情绪特点是情绪、情感强烈,有明显的两极性。或是激动、振奋,显得十分热情;或是动怒,感到泄气,变得消沉起来。这一情绪特点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交通安全。

面对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青少年参与交通有两个错误的心理状态,一个是侥幸心理,他们认为:在车祸这件事情上,仅有万分之一的机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经常会看到有同学在过马路时不走过街天桥,在机动车道上横穿马路,还有同学在机动车道上骑着自行车行驶,或者逆向行驶,全然不顾身边的危险。另一个是从众心理,多数青少年缺乏分析,不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闯红灯这件事情上。这两种错误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于青少年身上,并危及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而造成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是不是社会对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养有所欠缺,这值得我们深思。

网上有数据表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交通事故在青少年发生意外伤害死亡中占首位原因。在意外事故中,以车祸占首位,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仅以汽车交通事故为例,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比世界大战所死亡的人数还多。在交通事故中,以青少年的死亡人数最多,其次为老年人。值得指出的是: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料均表明,自行车交通事故所导致的伤亡,儿童青少年是其高危人群。 据估计,当今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约为25万—30万人,受伤者约3000万人,永久性伤残者约300万人。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以15-24岁的青少年居多,且仍在继续增加。我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为50→10.8人左右,与国外相比较,为日本的26.5倍,美国的17.8倍。若以万辆车的死亡率作比较,则我国车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皆居世界之首位。

二、青少年交通法治观念培树的重要性

(一)加强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家进步的需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除了让他们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以外,还要让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逐步具备包括交通素质在内的良好的综合素质。道路交通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的交通素质也将日益提高,而青少年的交通素质培养也应日益得到重视。

(二)加强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是青少年交通素质发展的内在需要,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追求新鲜事物,此时期的交通法治教育是最佳时期。

(三)加强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对家庭也产生了隐性的影响,在提高全民交通素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社会,部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往往过于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孩子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素质方面的培养。所以现今社会全民思想意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些时间,在加强青少年交通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大宣传,做好家园配合,对全民的交通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可以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远离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拥挤,交通事故也越发频繁,交通事故已成为青少年主要“杀手”。在2011年的解放日报中有篇报道是这样记录的:全球每天约有20名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儿童是一群特殊的道路使用者,因自身能力和认知不足,不能准确判断道路的安全性,需要其他交通参与者让行和帮助。

三、国外交通安全教育调查

(一)丹麦:邀请儿童加入交通俱乐部

在丹麦,当孩子两岁半时,即开始接受交通教育,并被邀请加入儿童交通俱乐部;6岁时,开始在学校接受交通教育,8岁时,开始知道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所应该采取的行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丹麦总人口数量约500万,交通安全死亡事故从1970年的约2.4件/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约1件/万人。这和丹麦井然有序的道路交通以及他们对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他们交通事故下降的根本原因。

(二)瑞典:让幼儿掌握交通法规

瑞典的交通安全教育从幼儿抓起,当幼儿两周岁时,幼儿园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他掌握交通法规最初步、最基本的知识。他们经常通过以往发生的车祸案例,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小学生每学期要接受20個课时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学习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强制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针对司机,而瑞典则注重全体公民的教育。

(三)日本:提高全民交通守法意识

日本的少年儿童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编入了语文、算术、画图等科目中。政府经常通过邮局向学龄前儿童赠送宣传交通安全常识的玩具,使其从小就能通过活泼、轻松的形式学习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小学里除了有专门的交通安全课,还经常有警察去给孩子们讲交通安全常识。每个学童的帽子、书包甚至胸前姓名牌子上都有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这既是对孩子的保护,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小培养交通安全习惯的环境。

(四)英国与芬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英国的道路安全重点在教育、工程和执法三方面。他们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有不同的手段和内容。就儿童而言,他们主抓的课题可分为行人的培训、骑自行车人的培训和骑摩托车人的培训等三个方面,并逐步建立起机制。教育学生学习如何识别危险情况,如何做出正确判断,中学生还要学习如何确认安全的道路和安全的出行工具。通过戏剧表演进行安全教育。由专业演员演出有关交通安全的节目,并鼓励学生加入演出,以此增长他们的经验,重点是改变社会及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芬兰交通安全教育经验: 他们认为有效的教育应该持续终身,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了使教育能够贴近生活和融入学校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应该由直接面向孩子的教师来负责执行。但前提是需要提供给学校相关的资料和指导方法。教师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新闻、教育工具、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素质。

通过对国外交通安全的了解,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能够看出交通安全法治教育的培树要从幼儿开始,并要重视提高全民的交通守法意识,采用各种宣传手段,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青少年交通法治教育方法研究

(一)政府制定出完整的交通安全法规教育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指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政府是主导,各地方与单位互相配合,重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工作,落实道路交通管理措施,努力解决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手段、方法、机制等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为青少年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车辆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学习机动车驾驶,应当先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后,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机动车驾驶员应遵守规定,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

(二)社会重视宣传交通法治安全教育

交通法治安全的宣传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关系到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在宣传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的工作手段,设计有强烈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的宣传形式,利用媒体长期的、耐心的向人民大众宣传交通安全制度、规则及知识,改变原有的帖横幅、发传单等抽象宣传方法,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先进手段,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各界人士,让专业人员编写合乎我国国情的交通安全知识,并普及教材,纳入教育内容,将其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化,以学校、家庭作为宣传教育的有利场所,使其得到进一步的社会化。当交通安全慢慢的社会化,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也会慢慢建立,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更需要全民的努力。

(三)学校对青少年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的教育要有计划性,完备教材教具,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情景教育、自身体验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自己去亲身经历,而且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正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就需要品德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主进行角色定位,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道德。经常开展体验教育活动,不失为开展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

朱智军在《浅谈在体验中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论文中提到,依据体验教育主体性、实践性、社会性原则,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可分四步进行:扮演角色—体验感受―化为行动―形成习惯。笔者认同他的这一观点。通过亲身体验,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内化其行为。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在教育教学中,教育系统应当采取这种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四)与家长配合的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交通法治观念的培养应从家庭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行为习惯及处事方法都会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摇篮,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港湾,为了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现阶段我们面临着家庭教育思想转变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以及教师做好家园联系的各项工作,可以利用公众号、家访、家长座谈会、安全信息平台等方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同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青少年交通法治观念的培树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点,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参考文献:

[1]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刘君、王长君、刘东波:《国外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模式及启示》,2011.

[3]国务院:《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

[4]屠大华:《现代教育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朱智军:《在体验中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第S1期。

[6]高峡:《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李伯黍:《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丹麦:高度重视交通安全》,晋中公安交警网,2016.

[9]杨基嘉、田平印:《瑞典——世界交通最安全的国家》,《交通世界》,1996年04期。

[10]《日本典范的交通安全教育》,羊城晚报,2010年5月13日。

[11]协宣:《道路交通管理》,2005年第9期。

(作者单位:枣庄市司法局)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交通事故观念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预防交通事故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愉快的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