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2020-11-30 08:42赵东亮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摘 要:企业的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时代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选择。文章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过程中应用相关问题做出简要概述,旨在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 全面预算管理含义与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统计,进而实现有效的资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一个企业良好的运营离不开管理者有效管理,市场不断变化,企业能否准确及时地把控市场变幻的信息,抓住企业发展机遇是当前很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经济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企业而言,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则是依靠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对资源进行整合,有效的资源整合则是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帮助企业化解在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财务工作人员以企业的利益为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为起点,借助现金流量的预算,对现金流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化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风险。

(三)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使用

企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常常会出现类似于领导之间利用企业资金相互频繁请吃饭的浪费情况,通过企业的预算计划和预算指标数据则是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概率。

二、 当前全面预算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认识水平尚浅,重视程度不够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十分全面的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全员参与的方式对企业经营收入状况、财务资金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更好地辅助企业发展。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一些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相较于时代发展要求,重视程度较为缺乏,进而导致在企业发展中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其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表现有:投资项目没有足够的投资证据,预算汇报计算不清晰、企业融资和投资进度不一致等。

(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管理程序混乱

企业发展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针对当前部分企业管理规范流程较为缺乏的情况,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较为缺乏。第一,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不清晰,比如一个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还是提高生产率等没有明确指示。第二,企业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严重。比如财务和会计两者中的前者注重管理和决策,后者更注重核算和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常常出现“一口吞”的现象,会计岗位人员常常做会计和财务两份工作。

(三)全面预算执行力差,监督部门乏力

全面预算经过一系列的制订之后,需要企业员工和部门的同时参与,才可以更好地落地实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职能部门没有按照相关岗位职责严格把关的情况,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计划执行力呈现出较差的状态。此外,由于部分企业的监督部门设置流于形式,并没有履行相关职责,从而出现监督乏力的情况,进而导致落地执行力受损。

三、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提高人员重视,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意识保障

只有对一个事物有足够的认识,一个人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基于此,为提高企业人员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高层领导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借助网络、多媒体等科技平台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提高自身的同时发挥领导的榜样作用。第二,成立企业内部专门的高素质预算管理委员会,规定企业内部委员会成员负责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评价的进度和状况及时地汇报给高层领导,间接提高领导的重视度。

(二)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可以有效地约束人的行为,不仅可以避免人犯错的概率,还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预算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对制度体系的完善。企业通过在内部建立相应的项目决定决策机构、预算工作机构和预算执行机实现组织体系的完整,之后可以让相关部门规定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让企业内部岗位职责更加分明,比如,会计部门主要负责稽查和核算,财务负责报表等管理工作,以此实现预算组织机构的建设;企业通过明确企业预算控制的重点,对预算控制的重点进行业务和现金流的同时控制,降低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同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根据反馈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效调控在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企业全面约束机制的建设;通过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业绩考核指标的确立,建立关键业绩考核的体系,根据不同的岗位完善岗位薪资,从而实现激励机制的建设。

(三)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机制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管理机制,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第一,丰富财务风险评估的技术手段。通过借助于当代的科学技术建立风险数据库,工作人员对企业资料,市场资料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在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借助于科学技术的统计图利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全面风险,丰富企业风险管理手段的同时加强数据的准确性。比如,企业在实施项目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逐级资料的收集,进行归总与分析,从而为科学的风险预估创造前提。第二,遵从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的可行性。通过关注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关注,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短期内的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关注现金流的动态观察政策对现金流的影响;通过对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中的盈利指标进行有效分析,提高企业时效性。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考核体系

实现企业目标是预算考核体系的最终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建立预算考核体系需遵从目标性、可操作性、例外性、互相牵制性的原则进行考核体系的设置,这要求企业工作人员在建立系统预算考核体系时需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不同岗位员工的不同需求,制订出合理化的考核内容。比如,针对企业的技术员工而言,主要的考核指标以技术能力为主;针对销售人员而言,以衡量销售人员的业绩指标为主。之后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所日常的综合观察根据指标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总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通多利用对奖励与惩罚的制度,对综合表现好的员工进行类似于奖金、津贴、分红、出国培训等物质性与精神性兼备的奖励,最大化激发员工积极性。反之,则对先关人员进行惩罚,从而约束员工行为。

(五)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监督体系

企业内部有效的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执行效率,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监督体系。第一,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借助科学技术的网络平台的宣传,让审计人员在宣传氛围中受到影响,进而增强其素质。第二,监督部门在新的一年伊始对企业的整体情况做出评判制订;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在工作结束之后对监督的效果做出公正合理的评判,并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从而促进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四、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市场资源实现有效配置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在新的一年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所了解到的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良好的展望,从而最大化地降低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阻碍的概率,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瑛.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265.

[2]孔令采,王黎明.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商论,2018(32):117-118.

[3]刘海丽.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2013(4):129.

[4]吴蕾蕾.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5(7):37-38.

作者简介:赵东亮,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全面预算管理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