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弋
摘 要:应用写作具有实用性强、关联性多的课程,所涉及学科知识较多,在应用文协作过程中需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升写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因此近年来国内高等学校纷纷设定此课程,但总体而言,学生所获得的收获仍然不多,往往出现“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情况,因此高校应将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栋梁人才作为目标,这就需要向学生强化人文社科知识,通过校园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并以此完成高校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 应用写作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10-0-01
“应用写作”具有实用性强、关联性多的综合学科,也是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应用写作是过往基础写作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其余学科专业进行写作的一项基础技能,该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为讲解、传授应用文写作,强调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写作技能,是现阶段高等院校中的常規公共必修课之一。学习应用写作的具体目标可以分为下述两方面:首先,能够提高学生文章写作水平,在岗位工作中可以增强工作技能;其次,能够提升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层面素质。高校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可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应用文写作技能,实现以文辅政,使得自身岗位竞争力得到加强,也可在生活中结合应用文写作技巧,提升处理各项事情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应用写作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为介绍和表述应用文写作的规律、技巧,讲解与应用文体相关的写作特征,引导学生激发应用写作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对应用写作重要性缺少认知,忽视学生母语表达水平提升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对英语的教学非常关注,特别是将等级考试作为一项评价学生水平的指标,这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度提高,校园内晨读的声音也均是英语,在等级考试来临前,学校内英语学习氛围高涨。但高校学生普遍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缺少认知,并未对其投入较多学习精力,不光理工专业学生写作水平不高,连文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也往往不能达标,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同样存在英语作文题,不少学生对此较为头疼,英语教师也对学生写作能力不佳而非常烦恼,但实际上英文写作和汉语写作具有较高相通性,因此需要在汉语写作水平提升之后,才能更好完成英文写作任务。
2.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乏实践训练
国内大多数高等学校已设置写作课,但在学科教学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传输,忽视实践运用训练,造成不少学生理论水准较高,但由于欠缺训练经验,造成在实际写作中面临较多困难。在过往的高校教学过程中,不光教师会对学生应用文写作实践有所忽视,学生也往往缺少足够的激励机制,对应用文写作实践训练的参与度不高。
3.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从整体角度而言,应用写作属于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且在写作过程中具有一定创新性,但在高校教学时,不少教师片面认为并无足够的教学意义,且不光难教,学生也较难充分掌握。这就造成尽管应用写作教学已存在较长时间,但仍主要通过教师被动灌输的方式完成讲授,导致课堂教学环境较为枯燥,往往教师讲得很累,学生也感受不到学习兴趣。
4.网络抄袭成风,学生学习动力欠缺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学生不光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学习,也可以接触到网络秘书、文案之家等网站,只需要输入题目或关键词,就可以搜寻到很多应用文,这使得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以“取巧”的方式完成课堂作业,这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也随之下降。甚至部分学生觉得在互联网平台中进行抄袭就可以完成学科作业,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较难集中精神听讲。
二、高校应用写作教学的优化对策
1.学校要重视 应用写作教学
第一,学校需充分展现主导作用,意识到应用写作是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在学校注重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后,才会通过投入更多资源、提高师资力量、促进课程改革、组织应用写作比赛等方式,在校园内营造积极的应用写作环境。第二,需要引导教师推动应用写作专业化,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为学生提供与应用写作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要求学生通过写作练习的方式提升应用写作水平。应用写作教师需注重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且需要结合自身写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确保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指导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在课前备课时将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融入课堂文稿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可将最近公务员考试中的题目在课堂中进行讨论,或将时事新闻引入课堂,以鼓励学生之间形成讨论,并主动了解如何正确行文。教师也可创新教学模式,运用角色扮演法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作平台,使得学生可以体验到角色变换,例如,教师可组织开展“企业模拟招聘”的活动,设定招聘过程中的各岗位由学生扮演HR、人事助理等,学生可结合具体招聘内容选择如何行文。角色扮演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写作的内容,使得学生文书制作水平大幅提升,并强化学生责任心和岗位自豪感。
3.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
2007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与高校教学改革相关的意见性文件,明确指出要充分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强调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的重要性,指出在后阶段教学过程总需提高实验、实习、实践等教学课时,注重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尤其需要强化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开展。实践是学生理论知识运用的直观体现,应用写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具备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能够直观反映在写作内容中,这就需要协作人员具备足够的写作经验与生活素材。高校学生直接接触应用文写作的机会并不多,且往往欠缺足够的实践经验,仅凭借知识进行写作,往往较难提升其整体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即需要注重理论传授,也需要根据学生实践行为完成素材积累,以切实提升应用文写作实践训练效果。
结语
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长期发展进步过程中的精神传承,而文章典籍可以视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项主要载体。应用文具备足够的实践性,能够客观展现出社会形态,并有效作用于社会生活,为文化进步带来推动力。高等院校设置应用写作课程,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可以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提高,学校领导人和任课教师应强化学生应用写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应用写作的积极性,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培霞.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浅探[J].课外语文(上),2020(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