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创新

2020-11-30 08:57陈娟娟
商情 2020年28期
关键词: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走进了新时代。在这新的发展征程中,在众多的领域建设中,价值领域建设所占据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高等教育领域中有关价值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追求正确的价值主导,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培养 践行

一、建立全面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效运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体现,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手段作为支撑。完备的运行体制和保障机制,是教育工作持久有效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才能够取得实效。具体来说,建立全面的保障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校党委统一领导为依托,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多方协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价值观培育联动保障体制;二是组建一支精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政工干部等一线工作人员合力推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业务培训、实际操练等多种途径,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进、发展全面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学校党委带领各相关部门狠抓整改落实,以改善硬件为前提,以提升软件水平为核心,多方创造有利条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完善的物质保障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四是完善各项工作规章,突出制度育人,把“新时代”战略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求转化为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定,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提供制度保障。

二、优化理论教学机制

首先,从教学内容看,首先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进俱进的根本要求。同时,还应结合“新时代”战略,深入挖掘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各门课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形成合力,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为中心,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如通过讲授国家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各项举措,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国家层面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其道德选择能力、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与学生探讨目前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使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特征及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宣讲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具体举措和实效,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使其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规范自身行为通过讲授党的建设理论及国家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使大学生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是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从而为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增强自律意识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引领和带动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从教学手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精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基点,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网络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要避免为教学而教学,而是要把教学当成艺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师生双向主体教学,努力使理论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寓教于理,寓教于自然,寓教于实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构建环境导向机制

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为大学生办实事,解决困难,为好事,净化生活空间,减少甚至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是非辨别能力,自觉排除各种不良思想干扰,营造纯净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环境。

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创设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良好教育环境。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发展迅速,各高校可通过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全方位、参与式的价值观培育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学生喜于运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渠道,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并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使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深刻认知并达到情感认同。

再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载体,是适应大学追求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大学生群体既能感受到自身社会价值如何实现,同时能够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各项特色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健康的校园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四、完善监督考评机制

健全的监督考评机制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首先,建立全面公开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项工作内容予以完善,从体制到规章,从计划到实施,从目标到效果都列为监督的范围,并实行定期检查制度,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并及时给各部门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优化监督手段,多方面听取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建立灵活具有激励效应的考核机制。考核不仅要去衡量价值观教育工作是否达标,更要以此为契机形成激励效应,促进后续工作更好的开展。定期考核是基础,学校对各部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如组织是否有序、影响力是否覆盖,模范典型是否突出等,这些都要有最基本的评定结果,同时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后续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此外,还要对大学生自身接受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予以考核和评定,如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生活状态、参与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形成灵活多样的考评机制,并将考评结果与评奖评优挂钩,以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成长,以学生进步衡量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再次,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评坐对人的行动具有激励、导向和引领的功能,一套规范的价值评价体系会对人的价值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应注意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给予奖励,对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以反面教育为辅,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及时给予严肃批评与惩戒,做到是非清晰,赏罚分明,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自觉,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帮助他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五、强化实践转化机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目标,是全体青年大学生必须坚持的价值引领和导向。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于对人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指导大学生的实践,离开了实践,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好的指导实践,就要在下面两个方面实现机制强化:

其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的内化绝非一日之功,这个过程必须经历依从、同化、顺应三个阶段。内化过程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排斥和认知失调等。大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寻找榜样、学习参与、等可以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即是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意识指导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把我们所提倡的思想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其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实践。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让他们把稳定的思想信念,应用到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当中。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说走访贫困山区、参观红色基地、到希望小学支教等,让他们真正的了解社会,进而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大熔炉中,使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作者简介:陈娟娟,女,沈阳大学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