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彬 杨亚辉
【摘 要】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外科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外科护理模式)与实验组(31例: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导尿管持续留置时间、平均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平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与常规外科护理模式相比,更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092-01
胃癌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对于中早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有效切除肿瘤病灶,但是胃脏生理解剖完整性遭到损伤,机体消化系统功能在手术因素下发生较大损伤[1]。本次研究为论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31例行常规外科护理模式以及31例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两种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外科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n=31):男、女分别20例、11例,年龄/平均年龄为:34岁~62岁、(40.82±1.52)岁。对照组常规外科护理模式(n=31):男、女分别18例、13例,年龄/平均年龄为:32岁~65岁、(40.87±1.58)岁。本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2)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且患者及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均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术前接受过抗肿瘤治疗患者。(2)排除合并消化道梗阻或心、脑、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均行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24h流质饮食、术前12h禁食、术前8h禁饮,手术前一晚清洁灌肠,对于下午手术患者,则于手术当日清晨进行观察。手术当天清晨留置导尿管。术后肛门排气后患者可进食米汤、面汤等流食,逐渐恢复普食,肛门排气前禁食禁水。实验组患者术前一晚口服800mL 42℃ 10.0%葡萄糖溶液,术前3h可饮用400mL 42℃ 10.0%葡萄糖溶液,术前禁食6h,术前禁水2h。不行灌腸,手术当日清晨防止导尿管;术后麻醉清醒后即拔除导尿管,若患者术后6h各项生命指征平稳,护理人员术后6h协助患者每隔12h翻身一次,并给予患者3mL-5mL 42℃清水,每隔30min给水一次,术后6h-8h听诊肠鸣音,在闻及肠鸣音后即准许患者进食,先给予患者30mL-50mL生理盐水,若无不适症状,术后24h可进食流食,逐渐恢复普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数据,(x±s)表示的平均值应用t 检验,P值超过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术后导尿管持续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平均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早、平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以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新型外科护理模式,该护理理念认为术前肠道准备可对患者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外科手术中长期禁食禁水易致使患者发生脱水,外科手术患者机体长期处于脱水状态,在术中麻醉的影响下可增加低血压、低体温发生风险,过度消耗机体能量,破坏机体免疫功能稳定性,增加患者术后腹腔感染以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晚,并在术前给予葡萄糖溶液,可为患者术中补充能量,避免术中患者能量过度消耗出现应激反应。此外,尿管留置时间短、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舒适感,术后早期进食,少量流食可刺激胃肠道,有利于胃肠道蠕动,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综上所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罗德胜,徐宏涛,章平禄,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9,48(18):3121-3125.
[2] 赵松,鲁琪,史朝瑞,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4):506-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