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2020-11-30 08:52王剑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酮

王剑

【摘 要】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4周内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恢复患者的心脏功能。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2-028-02

不穩定型心绞痛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疾病;在发病时,病情相对突然,且病情进展较快,变化多样,还会诱发其他心脏事件,从而使得该种疾病的临床死亡率相对较高[1]。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只会在发病时感受到明显的心脏疼痛,在平时无异常[2]。这就使得多数患者对自身病情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有些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然患病。而在该种疾病发生时,患者面对突然出现的心脏疼痛,找不到对应的缓解方式,会表现出明显的惊慌与恐惧。如果心绞痛维持的时间短,且疼痛程度不强,部分患者会选择性的无视;只有在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频率提高,患者才会正视该种疾病。但是,这也就意味着病情的恶化,其治疗难度也相对提高。因此,在临床中多数就诊患者,其病情相对复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的治疗方案以调节血脂为主,效果相对一般。我院在临床应用中常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較好,现对临床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其中,对照组男117例,女123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63.32±9.28)岁,病程0~12年,平均病程(3.3±4.8)年;观察组男118例,女122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63.34±9.89)岁,病程0~15年,平均病程(3.4±4.5)年。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患者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且治疗中遵医嘱良好。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选择阿司匹林作为常规用药,给予患者阿司匹林300 mg,1次/d,连服3 d后改为150 mg,1次/d。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适当的给予一些降压降脂类药物,以稳定其各项体征。

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给予患者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40 mg,与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混合,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30滴/min,1次/d。如果 患者血糖偏高,可以选用0.9%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代替葡萄糖注射液。14 d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疗程,即4周(28 d)。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的提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与不健康饮食所导致的血脂失衡,其很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就使得患者发生心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提高[3]。临床以心肌梗死、心绞痛为主的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多样、病程较长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且在临床统计中发现,该种疾病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故而,医学界在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对该种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视。常规治疗方式选取的药物,多以调整患者血小板状况,阻止血栓形成,降低其心绞痛发生可能为主,忽略了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故而,临床效果相对一般。

在临床研究表明血液流动变化与心功能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血粘度增加会使得患者血小板聚集,进而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限,因此,临床将血黏度升高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血黏度加以调整。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丹参提取物,在研究中表明,该种药物能够有效地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通过对患者左心室壁张力而降低其心肌耗氧量,消除氧自由基以达到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抑制凝血、促进心肌组织修复,降低血脂,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红细胞膜等作用。因此,丹参酮ⅡA磺酸钠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时,其能够更好地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其血流循环,抑制心率,加强心肌功能,从而降低因为心肌功能缺损所带来的心绞痛发作。

我院本次观察结果数据中,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有效控制了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 昱,高 林,范新俊.脂必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术后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11): 1603-1605.

[2] 廖 伟,高丽丽.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2011,31(11):2082-2083.

[3] 俞瑞珺,徐海萍.老年血脂正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125-5126.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酮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HbA1c与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