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6-11-07 13:32王子良范骞齐佳昕刘伟霞王庆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6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阿托伐他汀

王子良 范骞 齐佳昕 刘伟霞 王庆超

【摘要】 目的 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两组患者均予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中药等药物。治疗组同时加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3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如下几型:①静息型心绞痛:发作于休息时, 持续时间通常>20 min。②初发型心绞痛:病程在1~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③恶化型心绞痛:3个月内心绞痛的突然加重, 临床症状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间延长, 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程度不如以往效果, 每日或每月发作次数增加, 病程通常在2个月以内。④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个月内再次发生的心绞痛。⑤变异型心绞痛:静息时即可发生的心绞痛, 发作时心电图提示ST段暂时性抬高。但经治疗后, 心电图ST段可回落至等电位线[1]。病情恶化时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研究旨在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0例。入组患者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①新发的心绞痛发作持续1个月以内;②恶化的心绞痛发作持续3个月以内;③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ST段抬高、或T波倒置;④无心肌梗死病史。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②合并严重心力衰竭者;③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④入选前4周曾接受调脂药物治疗;⑤对阿托伐他汀钙过敏者。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 β受体阻滞剂、中药等药物。治疗组同时加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 1次/d。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再发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变化情况。治疗6个月后无心绞痛发作, 临床判定为显效;由不稳定型心绞痛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判定为有效;不稳定型心绞痛继续发作, 甚至转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 临床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纤维帽破裂, 继而出现血小板粘附、聚集, 导致管腔进一步狭窄[2]。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疼痛程度更剧烈, 发作持续时间更长, 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 休息时也可发作(卧位型心绞痛), 性质呈恶化性(恶化型)。一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因治疗延误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故由于该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 因此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拜阿司匹林的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 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同时能够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 如胃肠道疼痛、反酸、腹胀。罕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罕见的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和穿孔。胃肠道反应是拜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本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首先由早空腹后口服改为餐后口服, 如不缓解改为餐后半量口服, 同时宣教患者软质饮食, 减少胃酸分泌, 必要时口服复方谷氨酰胺颗粒等胃药, 缓解胃肠道症状。如上述方法均无效, 可将阿司匹林替换为硫酸氢氯吡咯雷或替格瑞洛。当然, 置换后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阿托伐他汀通过增加细胞表明的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生成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数。且减少LDL的生成, 不同程度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且是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 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2]。不良反应包括:全身:身体不适、发热;消化系统:腹部不适、嗳气、胃肠胀气、肝炎、胆汁淤积;肌肉骨骼系统:骨骼肌痛、肌肉疲劳、颈痛、关节肿胀:营养和代谢系统: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检查异常、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高血糖;神经系统:梦魇;呼吸系统:鼻衄;皮肤及附属物:荨麻疹;特殊感觉:视物模糊、耳鸣;泌尿生殖系统:尿白细胞阳性。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 建议首次口服后1个月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酶, 排除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肾功能不全、新发糖尿病及肌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了解血脂是否达标, 是否调整阿托伐他汀钙口服剂量。

综上所述,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安全性需要通过定期复诊、化验等检查手段加以监测。

参考文献

[1] 周书春, 王少霞, 赵玉兰.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6):588-589.

[2] 柯元南, 陈纪林.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4):295-304.

[收稿日期:2016-03-24]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阿托伐他汀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HbA1c与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