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30 09:08周小林
中学理科园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模式教学

周小林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六步导学”模式,即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实践体验、创新拓展、课堂总结和课外交流。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为例,阐释“六步导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六步导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1 ]。为落实《关于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解决结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出现“学生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信息技术课、教师课堂效果欠佳、学生成就感较低、缺少评价”等问题,有效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爱学”,笔者尝试应用“六步导学”教学模式,切实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六步导学”模式

“六步导学”模式是一种“六个教学环节”加“导学任务实践”的教学模式,其中“六个教学环节”是指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实践体验、创新拓展、课堂总结和课外交流,“导学任务实践”是指借助“实践体验环节任务导学案”和“创新拓展环节任务导学案”,应用配套操作微视频进行层次差异性和个性化辅导,将“教”与“学”有效的結合起来,在保障所有学习都能完成的前提,又充分尊重个性化优秀的学生,同时依托ftp资源共享平台,在“导学任务实践”环节进行集中评价和展示,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任务实践,分层教学”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2   “六步导学”模式的意义

2.1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和学习操作方式为主,留给学生思维拓展、活动展示的时间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疑问、学习反馈也不能及时评价[ 2 ]。“六步导学法”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采用两个导学任务实践为主线,将“教”与“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  有效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程理念下,采用“六步导学”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案,把学习素材发放给学生,并在各个环节针对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情况做出提示、反馈和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师生共同体学习情境,营造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的课堂氛围。

2.3  全面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兴趣 、操作实践能力 、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六步导学 ”主张教育无类,强化知识准备,通过两个导学任务进行难易区分,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因人施教,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并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3  “六步导学”实施过程

3.1  设计“情境导入”

通过来源于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情境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构建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的形式主要采用校园情境微视频形式,时间一般在1至2分钟,视频内容与所学新知识技能相关,在教师引导下转向移到对新知问题的提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以一中校园歌手比赛现场视频进行导入,并展示评委原始评分信息,让学生试着分析出总分以及第一名,再呈现统计好的表格信息。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如何处理。明确学习本节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引入课题。

3.2  设置“探究活动”

本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呈现精心设计的案例,并通过课前5分钟学生导学任务知识点预习,在讲授和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逐步思考并适时点拨,明确所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课本,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探究实践,活跃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形态,最后归纳总结学习知识理论及实践指导操作过程。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引入班级考试情况分析案例,通过学生熟悉的成绩表进行活动探究,分析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提出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四个环节,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为后面进行“实践体验”和“创新拓展”任务导学做准备。

3.3  跟随“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阶段通常采用教师引导、演示、学生跟随操作的方式,体现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操作,并通过任务驱动与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完成教学重点知识的步骤与方法,同时采用极域电子教室统一提交、反馈、小组代表成果展示和评价。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结合导学任务实践1分析“单元考试成绩”实例,引导学生挖掘分析数据,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操作困难的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最后请学生演示、分析问题让学生完善作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3.4  应用“创新拓展”

有效的实践体验后,学生会结合导学任务实践2自己去尝试自主探究,将学到的操作实践方法和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完成书本上实践案例,有问题可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完成后通过ftp共享资源包进行提交。作为教师,需进行小组指导,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操作的难点、疑点和创新点,并进行小组代表点评和展示评价,让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激情。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参考书上“评优活动”实例,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导学实践2,起到巩固教学目标及学习效果的作用,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5  激發“课堂总结”

学生在导学任务环节充分体验了成功后,还要通过多元性的评价进行一次反思总结,以思维导图形式让小组代表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感受,采用问卷星组织学生完成小组学习反馈选项,增强自信心,有力促进自我学习。最后教师总结、表扬导学任务完成率优高的学生和现现的创新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安排学生代表回顾本课主要学习了表格信息加工的四个环节,重难点,小组评价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点评并进行师生齐朗读,渗透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3.6  回归“课外交流”

课外交流的目的是强化知识,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并有效地连接和过渡到下节课的内容,最终促进知识的迁移,收获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责任意识与价值观。教师设计课外交流题目时需具有开放性、项目性和拓展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并能实现实践操作意义和价值,通过巩固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1课时”教学时,邀请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结合所学内容将自己入学以来的每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录入,建立个人成长记录,制作成一张个人历次考试成绩表,并呈现样例统计表和统计图,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  结论

应用“六步导学”模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可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操作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及责任意识。在实践教学中还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合理设计任务导学,把控好六个环节的教学进度,构建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赵琦.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7):67.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模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