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冬
战国末期,秦王政邀前往秦国游说的尉缭入秦,任国尉之职,并助其实现华夏统一。六国合并后,嬴政大摆国宴,宴请群臣,然而职任国尉并协助秦王统一的尉缭,却同其弟子王敖悄悄离开咸阳。
“缭子,前方再有十余里就是魏国了,如今六国已是大秦天下,魏国又是您的家乡,到达大梁之后是否歇息几日再作打算?”在秦国任典客付丞的王敖正当而立之年,曾为秦国当说客,离间六国合纵,网罗情报、施展计谋。
尉缭缓缓掀开帘幕,言道:“当初秦王邀我入秦之时曾被我几次拒绝,敖儿可知为何?”“弟子不知。”王敖躬身施礼。“秦王此人,鼻梁生得高,眼睛细且长,胸脯像禽鸟,声音如豺狼,这种人少恩寡义,心如虎狼,贫困时容易屈居人下,得志时则会反咬人一口。他在接见我时礼下于我,若秦王得志统一了天下,天下人便会成为他的奴隶,这样的人是不能与之长期共处的,而今你我师徒二人虽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焉知‘飞鸟尽,良弓藏之理?”
尉缭深知王敖是舍不得荣华富贵,自古哪个学子不想学成后建功立业、一展鸿图?好不容易有了施展抱负的平台,却在人生达到顶峰之时选择退隐,普天之下怕也无几人能做到。尉缭深深看了眼自己的得意弟子,平静道:“绕过魏国直接入楚,之后顺江水南下。”尉缭深深知道,若不趁六国合并后大秦局势未稳,以后若再想逃离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甚至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尉缭最后深深望向魏国的方向,便乘着马车绝尘而去。
经楚国乘船从长江顺水南下,绕过洞庭湖靠岸而行,有座百丈高的流瀑,瀑内中空,被两座小山包围,若非有心,怕是很难被发现。师徒二人从瀑布背面穿过空洞,便又是一番天地,世外桃源。“缭子你听,似乎是击筑声。”说话的正是王敖。尉缭顺着琴音的方向观望,不禁心旷神怡:“如此洞天福地,怕是仙音也不为过。”
“何人?”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是位剑眉星目,双目有神的少年,甚为俊秀。“你等何人?”少年见二人迟迟未答,不由生出一丝谨慎。王敖见少年神态高傲,不由怒上心头:“你这小儿怎如此不知礼数。”“你又是什么东西?擅闯仙谷是何居心?”少年回道。
尉缭见弟子竟在丈余之内被某种气劲逼退,心中骇然:“此子内功之深厚,气息之沉稳,即便与当世大名鼎鼎的游侠盖聂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乃当世奇才也!”之后竟向少年施礼道:“在下尉缭,与弟子王敖偶然至此,不知有人居于此地,冒犯之处望海涵。”王敖见夫子对这少年行礼,心中顿感凄凉。兵家尉缭在秦国堪比一国之相,操纵百万秦军攻陷六国,不可一世的秦王也要在他老人家面前恭恭敬敬,而今却对一个小儿躬身施礼,这让王敖有些不解。
“我乃道家弟子尹天。”“哦?敢问令祖可是尹喜?”尉缭沉思片刻,再观其面相,便谨慎问道。“正是家祖!咦?你怎么知道我家祖名讳?”尉缭见一语言中,和颜悦色道:“老子驾青牛出函谷关,若非令祖求得老子撰写《道德经》那岂不成了我华夏莫大的遗憾?”尉缭看着少年心生欢喜。
王熬在秦国任职时位居三爵,又执掌秦国一半的财富游走于各国行贿,充当间谍。秦国名将王翦曾笑言道:“王敖这小子,一人可抵我十万大军。”而今,王敖与尹天交手败下阵来,心有不甘,想开口说什么却又将到嘴的话咽下。此刻尹天突然说道:“家父曾言,孙膑兵法共有两部,得其一便可掌天下兵权,我只知上部为兵法,这下部……”尹天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
沉思片刻后尉缭将两张羊皮纸从袖口掏出。尹天将羊皮纸拿在手中,竟津津有味地默读起来,一盏茶的功夫,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将目光从兵书内拔了出来,道:“缭夫子乃信义坦诚之人,方才多有得罪。”说着尹天双手捧着兵书深深鞠礼。“儒子可教也。”尉缭将尹天扶起,并未接过他手中的羊皮纸:“我年世已高,深知万事不可强求,此书你且收下,切记!莫执迷此道而伤了天和!”说来也巧,鬼谷子收徒尉缭之时将兵法盡数传授,据说当时他已是几百岁高龄,之后便远遁俗世,在云梦山修道炼丹,而今缭子师徒,恐怕也将要赴鬼谷子的后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