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

2020-11-30 09:17田娟
商业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产业融合

田娟

[摘 要]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了解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延伸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渗透型融合三方面阐述中医药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并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配套设施、多措并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人才引进、注重运营推广等方面提出产业融合视角下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的培育措施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养生特色小镇;产业融合;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6.12;F59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0-0024-03

随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其中以浙江省居多,如磐安药镇、桐庐健康小镇等。2017年,高港区大泗中药养生小镇成为泰州市首批培育建设的10个特色小镇之一,也是江苏省首个以中医药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一、文献综述

中医药特色小镇是指利用中医药文化优势,融合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为一体形成的特色小镇[1]。特色小镇产业融合指特色小镇建设中通过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等形式[2],促进不同产业相互融合、产生新产业业态的过程。

现有特色小镇与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围绕旅游、农业、体育等产业,与中医药产业、健康产业的研究很少。沈克印、杨毅然提出建立体育特色小镇要树立产业链思维,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3]。古洁为推进茶旅融合新业态,打通海南城乡联动及产业链合作路径,从科学规划、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提出建议[4]。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了解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延伸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渗透型融合三方面阐述中医药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基本思路,并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配套设施、多措并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人才引进、注重运营推广等方面提出产业融合视角下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的培育措施及对策建议。

二、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小镇创建于2017年,总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涵盖中药种植景观区、中药材加工区、中药商贸文化街区、中药科技园养生体验区、养生养老配套服务区以及骨科医疗器械产业园六大板块,形成中药材产业、旅游产业、商贸文化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养老、电子商务产业等多产业集成的发展态势。其中,江苏中药科技园以种植中药材为主,已与安徽亳州药都、南京农业大学等合作,种植芍药、月季等药材。同时利用附近的流转土地种植合欢、杜仲、香樟等树种,间套玫瑰、芍药、杜仲等,中药药材储量十分丰富。此外,小镇的医疗器械产业拥有良好的基础,拥有4家生产企业,20家销售企业,从业人数近3000人,从事三类骨科医疗器械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时,新创建的医疗器械交易平台收购生产企业2家,吸收64家关联企业,协助42家企业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小镇已被列入省级财政重点支持的PPP合作项目,前期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用于小镇融资开发、运营管理。

三、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够完善

医疗器械产业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也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较弱。中药材产业以中药材种植生产、初加工为主,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产业价值较低,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层次不高。

(二)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

大泗镇东临江堰区,南临泰兴市,西临医药城,北临海陵区。其地理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优势条件相较于周边乡镇均不明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太完善,这就增加了企业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下降了。

(三)經济效益不显著

中药材种植耗时长,经济效益较低,周边居民不太愿意种植,觉得不如打工划算,收种药材的人手不足。道地药材种植,受土壤环境、种植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小镇地处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生药材较易种植,但重金属高,这对道地药材种类的选择要求较高。此外,目前进驻小镇的企业数量较少,关于选择什么类型的企业入驻、入驻企业的收益、收益年限等问题还未能明确。

(四)知名度较低,交通不便利

知名度低是小镇的一大问题,本地人和长期居住泰州的人中只有部分人知道大泗中药养生小镇,了解的途径多是电视、熟人告知等,关于小镇的新闻报道也不多。交通不便,很难吸引游客来观光游览。高铁时代,小镇距离泰州火车站较远,规划中的高铁枢纽还需好几年才能通车,这很不利于游客出行,因此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四、产业融合视角下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培育路径

按照“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小镇依托中医药文化优势,通过延伸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渗透型融合三种形式将中医药产业、康养文化、休闲养生、生态旅游等有机融合,形成一个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为底色的中药养生特色小镇。

(一)延伸型融合

延伸型融合是指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或市场延伸,以产业链延伸居多。小镇中医药产业的延伸型融合是指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营销与服务向旅游产业或其他服务业延伸。中药材种植生产环节,可通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方式,吸引游客观赏。加工环节,可免费对游客开放生产车间,让其能亲眼目睹中药材产品的加工过程,并产生现场消费。在营销与服务环节,既可拓展中医药产品服务领域,如“中医药+母婴护理”、“药乡月嫂”、“中医药+特色调理”等,也可引入旅游企业开辟以中药材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提供养生度假产品等,扩大中药材市场竞争力[5](见图1)。

小镇的医疗器械产业主要集中在骨科三类产品的销售,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中国医药城的呼吸机、麻醉机、X线机,占全国销量的一半,但企业多、规模小,产品价值低。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两区融合发展的契机下,由政府統筹规划,将小镇的医疗器械产业,与中国医药城的医疗器械产业有机整合起来,重点招引高性能医疗器械,并配套建设仓储、物流金融等项目,提供终端售后服务等(见图2),实现医疗器械产业链的延伸,共享信息和资源,共促产业融合。

(二)重组型融合

重组型融合是指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医药文化优势,依托良好的旅游等第三产业基础,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进行融合,形成新产品或新业态,如中药养生度假村、药膳农家乐、中药医疗(美容)旅游等,实现两个产业在产品和市场上的融合(见图3)。

(三)渗透型融合

渗透型融合既是两个产业的核心部分合二为一,通过双向交叉,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也是高新技术向产业各环节的渗透融合,形成新模式等。

从小镇不同产业的渗透融合来看,一是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二是医疗器械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融合。中医药产业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产业属于服务业,两者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体系,既提供中药材产品生产销售功能,又提供健康旅游体验功能。人工智能、现代信息技术等推动医疗器械产品升级,扭转中国传统疾病预防、检测、医治方式,为提升居民健康质量效果提供新方法,带动医疗器械产业与康复疗养、休闲养老等健康服务业融合,推动医养一体化。

从高新技术向产业各环节的渗透融合来看,“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系统等技术的融入,可大大提高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如将人工智能、智能系统等融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镇服务的便捷性和智慧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健康检测与指导,开发线上养生课程;发展康养电子商务,利用电商平台销售中药材、药膳等以及提供远程服务(见图4)。

五、产业融合视角下泰州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培育策略

为了推进“产城人文”并重,促进“三生”融合,更好推进中药养生特色小镇建设,应做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配套设施、多措并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人才引进、注重运营推广等。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小镇建立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形式,同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共建特色小镇,形成良好的多元主体互动合作、共建共享的气氛。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做好前期规划、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做好配套的财政补贴和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体系等,促进产业与小镇的融合共建。首先,积极联系国内学者和企业对接,借鉴浙江等地中药特色小镇的具体做法和丰富经验,以寻求指导与合作。同时,重视与邻近地区市场资源的可整合性,借助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两区融合的时机,整合特色小镇和中国医药康健疗养区的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集聚、融合。此外,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激发企业积极实施产业融合。

(二)完善配套设施

为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配套设施跟进工作。一方面,小镇内拆迁工作有序进行,稳步推进居住区项目按时开工、安置区有序建造,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提早布局。另一方面,合理规划生活区域、休闲娱乐区域和商业配套区域,完善教育、医疗、商贸等项目设施,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发扬特色小镇宜居宜业的社会功能。

(三)多措并举提高经济效益

多渠道帮助农民增收,提高本地农民的幸福感。适当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或租赁的费用,鼓励本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以减少劳动力外流。在选择种植药材种类时,提前了解市场需求,给予农民指导和帮助,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农民也可以设备或资金入股,每年按股分红,有条件的也可创办民营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收益。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符合条件的企业入驻小镇,逐步明确入驻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提高企业入驻小镇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减轻负担;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满足产业融合经营需要的险种,减轻企业在运营中遇到的风险,保障企业损失最小化;对已入驻的企业,利用政府平台和资源多推介、多宣传,带动企业良性发展,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四)加大人才引进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成人才汇聚、运用和培养。利用市出台的“泰爱才”人才政策,如住房安居保障全、金融贷款“不差钱”等,支持小镇引进和培育人才,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小镇创业,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与省内外中医药院校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办学,设立健康管理等专业,开设中医养生课程,探索中医药旅游管理、跨境电商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的形式为中医药行业输入更多具备实操技能的营养师、按摩师等。此外,充分运用本地的劳动力资源,对本地农民进行培训上岗。各用工企业针对所需岗位组织招聘、开展岗前培训,合格的安排上岗,已就业的农民定期组织学习,提高工作技能,并给予激励调动工作积极性。政府部门也可协助相关企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五)注重运营推广

特色小镇的运营推广,宣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镇应以中药养生为卖点,以产业为基础,重视小镇的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更新宣传手段,扩大小镇影响力。借助医药博览会等会展活动,重点推介一些优秀民营企业,提升小镇竞争力,强化康养小镇的形象。带动特色小镇产业健康发展。适时举办如药膳烹饪大赛、中医专家义诊等活动,充分挖掘大泗中医药养生文化、泗水文化,同时依托现代化媒体途径,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建立中医药特色小镇门户网站,同时与医药行业网站、旅游网站及相关APP合作,凭借其庞大的流量,对小镇的建设、运营、管理、宣传及时进行同步更新及推广,快速打开市场,节约推广成本。此外,运用现代化技术拍摄一些带有故事性的主题宣传片,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的推送功能,带动更多的人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慧.河南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提升——以豫西百草园为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5):44-45.

[2]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3(2):80-83.

[3]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6):56-62.

[4]古洁.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讨——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J].当代农村财经,2018(8):10-14.

[5]刘水良,吴吉林.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7(2):77-82.

[责任编辑:史朴]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产业融合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德才铸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