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奇
【摘要】本文将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义加以介绍,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合适的“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发散性思维”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2-0073-02
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便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采取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数学学科属于集抽象概念、逻辑思维等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可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以有效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在从具象性的思维转向抽象性思维[1]。在通常情况下,其“发散性思维”往往需要得到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才能形成,而小学数学学科便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在其日常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借助发散性思维展开对比、分析、整合以及判断等。此项能力一般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
1.倘若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其领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将增强。
2.此项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大脑活动全面结合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从而有效扩散学生思维。
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意义深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促进其对某一学科、某名教师产生好感的核心驱动力,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当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先进的多媒体教育辅助设施可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视频等学习、理解知识,进而为培养、构建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夯实基础。这就要求数學教师应当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将首要的教学目标放在全面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层面上,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便能达到此目的。在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并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激发者、培养者以及引导者,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知识时,因为小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不应该太早进入知识总结模式,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实例加以充分联系,并且促使其主动展开探讨、交流和研究,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对小数意义、性质以及数位等加以概括、总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向学生展示公鸡、丹顶鹤、鸵鸟以及信天翁等的幻灯片,从而借助这些有趣、逼真的形象,激发出学生对鸟类、自然的喜爱之情。在其仔细观察之后,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诸如哪只鸟的鸟蛋最重?每一种鸟蛋的大致重量为多少?随后将小数概念逐渐引出来,在此氛围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确保后续学习顺利开展,同时使学生逐渐明确小数的实际意义,让他们将课堂学习的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可对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2]。
(二)提出多元化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看,发散性思维属于从一点出发,向不同方向逐渐延伸的逻辑思维方式,其具有严谨性以及严密性,避免瞎猜乱想。而数学学科自身也属于一门严谨的知识学科,是从古至今历经长久考验、探究最终形成的知识系统,很多知识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与此同时,数学学科逻辑性强,很多知识点都是紧密相关的,甚至知识点间也能够互相佐证和延展。所以,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需要优先采用最合理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使之更加严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提出多元化的问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乘法法则”相关知识时,特别是在初期学习阶段,教师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对乘法的性质和运算特征进行理解,同时促进其数学逻辑思维更加严谨,便可以提出多元化的问题。先向学生提供指定的条件,即2×2的结果为4,而2+2的结果也是4,可知2×2与2+2相等,则向学生提问3×3和3+3的结果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借助此类问题,便能够帮助小学生明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实际差别,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以及“发散性思维”。
(三)引导小学生参加实践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进程中,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得教育创新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性意义。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发散性思维”正属于创新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有效确保逻辑思维的延伸性,进而帮助教师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增强其发散思维。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才是教学主体,其日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是单方面的“填充式”教学,极易限制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小学生失去了探究实践的机会,更压制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并且保证其拥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所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学具进行充分利用,确保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展开。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提升学生创新思维逻辑,便要使学生可以对学具进行充分利用。借助事先准备好的24个1m3体积正方体,在教师要求下拼出体积各异的长方体。不同的拼接思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公式,更能够不断激发其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
(四)提升小学生逻辑灵活性
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当训练小学生发散性思维时,需要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以便使其逻辑灵活性得以有效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如果能鼓励小学生主动练习发散性思维,自主拓展逻辑思维,逐渐形成专属自己的学习、理解思路,便可以确保训练成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和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结合学生具体状况以及知识内容等,设计出多类问题,同时引导和启迪学生以多种解题方法来解答问题,使其能够从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同时使其逻辑更加灵活,进而使学生具备遭遇问题和困难时,不畏艰难险阻,能够主动创新、探寻更有效的处理方式以及解决办法的逻辑习惯,以便有效拓展小学生逻辑思维[3]。
例如教师在讲解行程问题的时候,例题为“甲和乙分别自A、B两地以25km/h以及30km/h的速度相向而行,且二者于2h后相遇,求解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在对此类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层面与角度分析问题,以便探寻出多种解题思路。比如可以优先分别对二者在2h内各自行驶路程加以计算,随后将两个结果相加便得到本题的答案。此外,也可以优先对二者在每个小时里所行驶的路程和进行计算,随后乘相向而行时的行驶时间——2h,也能获得最终的答案。经由此类引导与训练,使得学生除了可以了解越来越多的解题思路,还能够提升自身的逻辑灵活性。
(五)合理利用知识迁移
若想使训练发散性思维的整体水准得以提升,从而得到更为良好的训练成效,数学教师还应对知识迁移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合理利用,以便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从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知,迁移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而言,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必须对知识迁移加以充分利用,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以及巩固更加注重,并且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并且借助学生所掌握知识水准提升其学习新知识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使其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规律,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其自信心,对其知识架构加以优化,并对其思维模式加以扩展,最终充分发散其思维。
例如在讲解基础加减法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优先带领学生对加法知识进行复习,随后让其从“30+20=50”当中得到“50-30=20”以及“50-20=30”。这种知識迁移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加减法,明确相关知识,降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并且使其思维更加灵活。
(六)培养学生的变通性
若想使学生具备更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应该认真引导学生转换角度思索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确保其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方法。在发生思维障碍的时候,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发散思考的过程,主动探寻最有效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如题:某长方体底面的周长是12.6dm,底面积以及表面积为9.8dm2以及70dm2,求解该长方体的体积与高。一些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没有有效的解题思路,其中一部分学生从已知条件的底面周长出发,求得长和宽之和为6.3dm,随后按照底面积将长与宽的乘积(9.8dm2)计算出来,最终会停滞在不能按照长与宽的和、乘积将二者分别计算出来。这个时候,数学教师便应该引导其对题目当中所有的已知条件加以重新审视,从而根据条件进行推算,思考和计算能推算出哪些新的条件,经过小组探讨和推算,很多同学都能够得出解题思路,并且求解出最终答案。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将思路分享出来,即按照底面积以及表面积将长方体剩下4个面的面积求出来,即50.4dm2,随后除以长方体底面的周长,便可以求出高,结果为4dm。在讲解之后,班级中其余同学表示能够理解解题思路,随后会进行独自计算加以验证。
由此可见,在学生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使其解题思路及时进行转换,发散思维,便能够获得解题的新思路,最终成功解答难题。
(七)带领学生探寻学习规律
在日常数学教学阶段,许多知识点都存在一定规律,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以便经由认真观察,将解题本质规律探寻出来,从而探寻出更加简单的解题方法,使其解题效率更高。比如求解连续相加问题:1+2+3+4+5+…+99,教师在讲解此题的时候,重点在于使学生可以明确计算此类题型时应该运用的解题思路以及相应规律。尽管直接相加所有数字同样能够求出结果,然而会消耗许多时间,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效率过低便会影响最终成绩,甚至不能答完试卷,所以如果拥有更多简便算法,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计算效率,这对确保考试成绩而言有积极作用。在讲解例题的时候,教师应当让学生观察整个计算式,随后探寻规律。很明显,式子两端对应数字相加,即1+99+2+98+3+97+…,每两个数相加结果为100,这种规律的查找能够使学生解题思路更快,同时也能求解出准确的结果。
结论
总体而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若想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当严格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放在日常教学的主体位置上,从而全面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手段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赵丽梅.试论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
[2]郁藕琴.抓住数学之魂,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8):30-31. [3]周苇苇.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几点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