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评价珠三角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从宜居宜业两个维度构建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珠三角九市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结果显示:宜居吸引力指数排名为珠海、深圳、广州、惠州、中山、肇庆、江门、佛山、东莞;宜业吸引力指数排名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惠州、肇庆;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综合指数排名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 吸引力 熵值 珠三角
伴随我国近年“人才红利”的消失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2017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队伍。“抢人大战”越演越烈,“抢人政策”精彩纷呈。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意义,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人才高地。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数量、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构整体上还存在差距,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能够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占比较低。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并能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是各市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在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张瑞红[1](2012)从产业集群自身实力、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和科技环境六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河南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万星辰[2](2013)从经济发展环境、生活服务环境、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和就业保障环境等方面构建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温宁宁[3](2019)將影响人才吸引力大小的属性归纳为区域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水平、高新行业前景三个方面。林静霞[4](2020)基于城市舒适性视角,构建了科研人才流动城市偏好的指标体系,包括气候环境舒适性、自然环境舒适性、教育文化舒适性、医疗卫生舒适性、交通条件舒适性、社会环境舒适性以及科研环境舒适性等7个要素层以及22个计算层指标。
在人才吸引力评价方法应用方面,王崇曦,胡蓓[5](2007)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省、市的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郗永勤,沈佳丽[6](2011)应用熵值法计算华东六省一市的人才吸引力综合指数,对福建省目前的人才吸引力水平进行分析。张钰铃,柏锦菲[7](2019)构建了基于DEA的深圳市人才吸引力有效度评价模型。张良勇[8](2020)通过因子分析对河北省人才吸引力进行评价。
综观现有研究,有关人才吸引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但在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存在缺少逻辑性、人才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二、模型构建
(一)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借鉴人才吸引力评价现有研究成果,针对高层次人才特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的指导思想,从宜居环境、宜业环境两个维度构建珠三角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评价模型。
高层次人才指在人才队伍处于专业前沿并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人才。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有所不同,但高层次人才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的特点是一致的。高层次人才在就业选择上对城市宜居环境与宜业环境有更高要求。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定义宜居城市为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城市综合宜居指数较高的城市。本文基于环境优美度、生活舒适度、经济富裕度、社会和谐度四个评价因素构建宜居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宜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载体及能力等因素更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才的职业发展需要。本文基于经济基础、产业环境、创新能力三个评价因素构建宜业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宜居与宜业共同作用,构建成高层次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二)宜居宜业吸引力指数计算
为了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同时考虑样本数量特点,本研究选择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熵值法分别计算宜居环境指数和宜业环境指数。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之分,正向指标数值越高越好,负向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对于不同方向的指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集2018年珠三角,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九市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9年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各市统计年鉴及2018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生活环境状况指数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各县(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商品房平均售价数据来源于安居客网站。所采集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二)数据标准化
根据公式(1)(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宜居吸引力指标体系中,商品房平均售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城镇失业率属于负向指标,其他指标为正向指标。宜业吸引力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三)熵权计算
根据公式(3)-(6)计算宜居吸引力和宜业吸引力各项指标的信息熵值e、信息效用值d及熵权w,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熵权可以看出,在宜居吸引力子系统中,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每百名中小学生教职工数、商品房平均售价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权重较大。在宜业吸引力子系统中,高校数量、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高新技术企业数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的影响权重较大。
(四)宜居宜业吸引力指数计算
根据公式(7)-(9)分别计算珠三角九市2018年度的高层次人才宜居吸引力指数、宜业吸引力指数及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五)比较分析
1.从宜居吸引力指数来看,排名前三的城市是珠海、深圳、广州;中间水平的城市是惠州、中山、肇庆、江门;排名后两位的城市是佛山、东莞。珠海宜居优势来自城市绿化、医疗资源,且各项宜居指标发展均衡。深圳空气质量、基础教育资源、城镇恩格尔系数均位列第一,但高房价、高物价、高人口密度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深圳的宜居指数。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医疗资源位列第一,但近年不容乐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影响了宜居质量。惠州在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方面具备较大优势。中山的优势是低物价、房价水平。肇庆的优势是生态环境九市排名第一。江门生态环境较好且物价水平较低。佛山和东莞宜居指数排名靠后,主要的原因都来自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较差以及医疗资源紧缺。
2.从宜业吸引力指数来看,分值遥遥领先的是广州和深圳;珠海、东莞、佛山處于中间层次;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宜业指数靠后。广州宜业优势包括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高校和创新平台等创新载体数量多,且其他各项宜业指标发展均衡。深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工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均排名第一,但在高校和创新平台数量上与广州差距较大。珠海的优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劣势是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太少,产业总量偏小。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多,仅次于深圳,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城镇人均工资水平较低。佛山创新平台数量较多,超越深圳,仅次于广州,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中山在每万人口授权专利上有较大优势。江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快。惠州、肇庆在宜业指标中不占任何优势。
3.从高层次人才吸引力综合指数来看,珠三角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排名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
四、结语
在“抢人大战”背景下,珠三角各市不仅要通过人才政策达到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目的,更要通过推动城市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丰富创新载体、美化自然环境、完善生活配套、提高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多方面宜居宜业环境达到留住高层次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瑞红.河南省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
[2]万星辰,施洋,秦燕.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3]温宁宁.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高新技术人才吸引力评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5).
[4]林静霞,何金廖,黄贤金.城市舒适性视角下科研人才流动的城市偏好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5]王崇曦,胡蓓.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评价与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04).
[6]郗永勤,沈佳丽.基于熵值法的福建省人才吸引力评价和提升路径探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04).
[7]张钰铃,柏锦菲,杨鹏辉,马成文.基于DEA和比较优势指数的深圳市人才吸引力评价[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03).
[8]张良勇,冯妮妮.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北省人才吸引力评价[J].河北企业,2020(03).
〔本文系珠海市2019-2020年度哲学社科规划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海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ZC117)阶段性成果〕
(崔夷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