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杰 庞向东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81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贫困学生也日益增多。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出台了系列资助政策,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但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问题逐渐显露,当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仍需加强。
当前高校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局限于民政部门出具的困难证明、学生日常表现等途径,而学生所在地的基层政府部门为帮助学生获得高校资助,开具证明的要求较低,使官方依据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学生上交的证明材料可信度降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无法真实全面的反映。[1]
对于新生而言,认定依据较少,且由于参与主体是学生代表和老师,评议对象与被评议对象相互接触时间不长,未深入了解,同样导致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度的增加。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对象,提高他们的素质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群体,不断完善资助政策,资助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较多高校资助工作仍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在实际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导致资助与育人相分离。
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还需要人文关怀,以物质资助为主的传统资助体系已不能满足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构建物质资助与能力发展并重的资助模式,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资助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为基准,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资助要以教育为导向,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3]。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秉承“资助是保障,育人是重点”的工作理念,着力构筑“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结构,注重精准施策,凸显资助亮点,强化育人维度,深化育人效果,切实构建多元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
发展是资助的宗旨,资助是实现发展的门径。我院大力创新资助理念,努力实施更具人文关怀的资助。一方面改变传统资助思维模式,将发展型资助重点落脚于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发展型资助模式的政策配套、制度保障以及队伍建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保障困难学生基本生活情况的同时,将各类“发展性”指标融入奖助学金中,激发学生发展的源动力。
1.建立勤工助学平台。我院设立后勤服务、科研助理以及管理兼职等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多样性的岗位开发,公开化的岗位竞争,自主化的岗位管理,为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我院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挑战杯竞赛以及就业需要,统一在校内开辟专用场地供贫困生创新创业。利用校内资源,外聘专业人士,指导困难学生进行GBY创业培训,开展“金点子”创新创意设计,并优先给予建卡贫困户学生创业实践机会。
3.建立温馨救助平台。我院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特殊救助、暖冬工程等方式,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开展关爱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知恩感恩、自立自强。
1.经济资助重在保障。我院紧跟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工作的步伐,制定了覆盖所有资助项目的制度与实施方法,规范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评、审、育”环节,落实助学贷款解决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政策、落实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切实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2.学业帮扶重在补短。我院通过教工党员担任负责人在各班级设立学习帮扶小组,长期坚持“传、帮、带”的学习帮扶活动,为受助学生解决学科专业难题;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多次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困难学生找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3.就业指导重在求稳。我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通过教工党员对各个年级设置不同就业教育内容,帮助困难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二是组织毕业生参加双选会、招聘会,线上发布就业指导信息,达到人职匹配目标。三是借助扎根西部优秀毕业生党员资源,开展就业指导讲座,鼓励困难学生广扎中华大地,奉献青春力量。
4.心理健康重在引导。我院注重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是建立多层次的心理援助网络,通过教师党员与帮扶结对学生谈心谈话,各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对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二是通过在各班级举办“小天使”等团辅活动,借助班级氛围改善困难学生人际关系,使其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励志教育重在感恩。我院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引导困难学生做知恩感恩的践行者。大力开展困难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积极鼓励受助学生参加校内外志愿活动,并在学校、学院担任学生干部服务老师、同学,帮助受资助学生深刻感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在“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模式下,我院形成物质帮助、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资助育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生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学院旨在培养学生“先自强、再自立、能诚信、敢担当、知感恩、有回馈”的意识,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受助学生不再自卑,更加独立自主,抗压力和耐挫力也得到提升。
从整体上看,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我院受助学生初次就业率近五年均达92%以上,考研率达21%,困难学生等级考试过级率始终保持在46.27%左右,获等级奖学金人数高达65%。一批批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在科研创新、学科实践、志愿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获得各级奖励。我院全天候开放3个创新实验室、14个学科研究室、30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鼓励受助学生投身科研创新。就去年而言,困难学生科研参与率达70%;在学科实践方面,我院8名困难学生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个人称号,136人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等先进个人表彰,受助学生获校级及其以上奖励338人次,并在学校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和优秀集体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志愿服务方面,全年共500余名受助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等20余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院获得市级团队表彰1次,市级个人表彰2次,校级表彰奖项14项。近五年受助学生中更是涌现出了陈炳茹、邓川、李向东等一批扎根新疆、西藏等地为基层事业、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的优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