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阳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愈发呈现出更加锐意进取的态势,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并不断出台指导方针,多次召开专门的、全国性的研讨会,使得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定位更加准确鲜明。因此,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方式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作为受众主体的学生放到第一位来,不能为了“教”而教,而是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为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教。
青年是社会群体当中最有活力的代表。同时,青年也是有高度思想觉悟,高度行动自觉,愿意去倾听并且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洗礼的一代人。而高校当中的莘莘学子则是全社会青年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他们会逐渐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并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成长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因此,加强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做到在思想上引领,在行动上引导,最终激发和培养好高校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和扮演的关键角色。
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保证学生的主要地位,制定的教育原则和教学目标要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培养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与探讨,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同步开展起来。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进展和创新性的发展,我们开创了辉煌的局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面临的难题是教师与学生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教师满堂灌是正确的,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只是一味的把课程内容讲完,走特定的上课流程。这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抹杀,打击了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答疑惑,一起探讨,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但是现如今高校教师科研压力重,不负责任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教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减少,教学质量也随之大打折扣。
各大高校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时,都存在定位不合理的情况。其中,目标制定较高的问题给实际的教育教学的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些目标的设定不符合实际,主要是因为忽视了许多现实因素,导致考虑不周全情况的发生,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许多高校在制定目标时忽视因材施教的原则,未能够关注到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却都是采用相同的考核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很公平公正,也很节省资源,实行起来也较为便利,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期末考试成为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并未切实的发挥考试的作用,没有考核价值。
传统意义上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载体,许多高校秉持这一原则,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走,遵照课本的内容对学生们进行讲解。但是教材的内容既严谨又抽象,学生们的基础层次不同,因此理解的程度也深浅不一。一部分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理论讲解的照本宣科情况,这不仅让学生感觉乏味无趣,更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从而会对思想政治这门课程产生枯燥的印象。这样一味的理论灌输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基本渴求的,并与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相违背。因此,要加快转变这种单一而古板的教学方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因此,在以人为本视阈下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的,这一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覆盖讲解率,较快的完成教学目标,但正因为如此,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因为是大班公共课的形式,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心态都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师把讲完课作为目标,学生把听完课作为任务,双方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质量更是有待商榷。老师应当秉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心理特点等情况,积极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制定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电子学习软件应运而生,并在众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方式来收集全国优秀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集中播放,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方式中拓展知识,了解课本以外的内容,提升对学习的兴趣。高校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段建立全校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在平台上面及时更新有用的学习信息,全校师生可以在平台上交流信息,分享观点和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点评。此外,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学习软件,把新技术用在课堂,把课件发在群里,让学生提前预习新课,把疑问发到软件上,上课小组讨论解决,能解决的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最后进行总结,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便更能凸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这一本本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数量之庞大,任务之艰巨,更要求我们做好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讲授这一浅层次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感情、有温度、有思想的人,他们将来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是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建设社会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更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去表达,去沟通,去交流,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与此同时,可以在教学中体现我们的区域特色,民族特色,专业特色,寓教于乐,这样教学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国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的开发和培养,更加需要广大青年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踏实工作。高校教育自然要紧随这一时代发展精神。事实证明,高校也的确精准把握住了这一时代脉搏,开启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新改革方面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