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人的本能。围绕着这种本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它们构成了人类表达与交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字的发明,以及各种新媒介的不断产生,丰富了人们交流的手段,但口头表达作为最基础、最便捷也最普及的一种交流方式的地位,却始终无法被取代。近现代以来,随着知识界对各种口头传统所具价值认识的提高,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应运而生,为探索以口头艺术为主体的口头文化表达的内容、特征、规律和功能,并揭示它在民族文化整体当中的地位和意义,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民间文学研究有关口头传统的诸多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其他相关学科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传统的进一步关注和探讨,促成了更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力的理论视角,目前在历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许多领域有着广泛影响的口述史方法,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民间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揭示出,口头传统主要是通过“说—听”这个基本的交流框架而呈现和达成。比如,讲故事必然要有讲述人和听众,而口语表达的不确定性,又使得每一次的讲述,即使讲述的是同一个文本,也都会表现为不同的“表演”——一次独特的交流事件。口述史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就是充分发挥了口头传统的这种“对话”“交流”特征,力图借助于口述者和访谈者的交流协作,来共同完成有关特定事件的口头叙述。
口述史的价值,首先在于为特定历史提供不同于书面记载的细节或完整事实。正如民间文学作为不同于书面文学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完善和丰富着文学的概念、体系和意义,对口述史料的重视和挖掘,不仅极大拓展了长期以文献记录为唯一信史的历史观念,而且对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相比于书面记载,口头讲述有着更加明显的主观性,但口述史正是在承认这种主观性的前提下,通过事件亲历者与访谈者协商讨论而完成的对相关历史过程的另一种叙述。当有多个亲历者参与到这种创造性的回忆和讲述当中之时,它尤其能够改变文字记载独领风骚的局面,形成一个有关特定事件的多声部大合唱,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事件本身复杂多样的特征,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不论民间文学还是口述史,其价值不仅仅只是在于提供不同于书面内容的资料,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根植于其中的“言说”行为本身的意义。民间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大都是相关社区成员所熟知的内容,却总会被一遍遍地讲述,一代代地传承。这种讲述和传承,不只是为了强调所说内容的重要,更是为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重复,来表达讲述者对其重要性的鲜活认识和理解,以及传递相关经验的迫切心态,并由此把参与交流的每一个个体同其所在群体连接起来,把当下和过去连接起来,为人们带来一种必要的历史与群体认同感。同民间文学一样,口述史中的许多具体内容,也属于重复的叙事——与文献重复,或者与他人的讲述重复。这种不断重复的叙说,在传达一定信息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表达着叙述者对这些信息的情感、态度及其相互关联,它是过去的历史因其强大生命力而同当下密不可分的一种体现,是对这种历史鲜活、生动而顽强的记忆和传承。
在这一点上,口述史及其他口头表达形式,又显示出与书面文献的另一个本质区别。写在书面上的内容,无论它在时尚的眼光中显得多么高贵,无论它是用多么精美的材质来书写和保存,假如不再被人们传诵,也只能成为束之高阁的过去。相反,那些在口头交流中被不断重复的内容,无论其是否被文字所记录,却始终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不仅彰显着相关事件本身的光辉,而且以这种光辉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并有力地塑造着当下和未来。
这就是言说的力量,也是人们之所以用“口碑”这个沉甸甸的概念来命名口头传统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一代又一代民间文学研究者才会不断“重复”前辈学者的工作,在具体表演环境中去调查和采录那些我们可能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歌谣、谚语,口述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才会乐此不疲地去相关当事人中采集可能与已有记录大量重复的口头叙述。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具体交流情境的体验、观察和记录,在采集具体资料的同时,获取有关这些资料如何在现实中被记住、被重视,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维系和塑造现实的认识。
今年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协会在发掘民间文化规律、弘扬其价值和引领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同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分不开,更同几代民间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这些工作者的经历和贡献,是我们认识协会历史并以此理解国家与学术的关系,以及学科发展规律的重要资源。尽管当前已有不少有关中国民协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录或回忆文字,但不同时期相关工作重要参与者的口述资料,仍然弥足珍贵。如上所述,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被以往资料所忽略的丰富细节和重要事实,尤其重要的,是还能够以富于情感和个人色彩的讲述,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活着的历史,提供前行的动力。这,正是本期之所以组织相关专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