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地理缕析汉代文化以职官制度探究汉代政治
——《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评介

2020-11-30 15:51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两汉人口学术

申 超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曾经说过历史学研究有四把钥匙: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年代学和目录学。历史地理与职官制度无疑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深入阐释重要历史问题的突破口。《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一书就是融合了历史地理与职官制度,尤其是对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史、政区沿革史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反映了秦汉史研究的新水平。作者深耕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多年,有着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两汉时期三辅政区的沿革变迁、官员职掌与迁转以及人口构成等情况的整体风貌,从而总结三辅制度变化的一些历史特点,这一尝试显然较为成功。正如王子今先生在序中所言:“全书符合学术规范,坚持实证原则,重视文献资料与考古收获的合理结合,这些优越之处,都值得称道。”①贾俊侠等:《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页。三辅制度作为贯穿两汉的重要问题,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汉代官僚制度的梗概、变迁,又能透露相当程度的历史背景与政治文化。该书对三辅做的整体性研究无疑能够唤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新关注,系统地解决因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的遗留问题。该书的出版,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空间,有利于秦汉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任何一部学术专著,创新点决定其生命力,乃其价值所在。从这一角度来看,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选题新颖。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精力主要集中于解决汉代长安城历史地理、关中移民、陵邑文化、农业、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但对于两汉时期三辅的政区、职官、人口等诸问题并未引起学者的足够关注。贾俊侠教授等《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将三辅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正是弥补了汉代三辅制度研究的缺憾。政治制度的研究素来为学人所重,而人口与政区的综合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周振鹤先生指出政区研究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应该是政治制度史乃至政治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只有行政区划史的参与,才能使政治制度史臻于完善。”①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页。葛剑雄先生曾论及人口研究的意义:“古代的人口及其分布是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本身的能动作用的复杂产物。因此,研究古代的人口及其分布规律对于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复原其中某一方面,无疑具有重大意义。”②葛剑雄:《葛剑雄文集·亿兆斯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页。而《两汉三辅研究:政区、职官与人口》一书选取政区、职官、人口三个切入点进行专题性的研究,这样处理既有利于深入挖掘两汉三辅问题的核心内容,又兼顾了这一重要历史问题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实属不易。政区、职官、人口三个切入点的关系比较密切,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从历史地理到制度建设,进而深入至人口及文化,较为有力地将两汉三辅的社会以不同的切面展示给相关读者,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汉代三辅的风貌。

第二,该书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各部分环环相扣。绪论简要说明该书的价值、方法,梳理了学界对汉代三辅的研究成果,交代了该书的行文思路及主要框架。第一章用整章节来梳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辅黄图》等传世文献以及存世和近代以来发现的新出土资料中有关三辅问题的史料,并以图表形式展示,为后文的论证做好了铺垫。第二章对两汉三辅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得名、郡治、层级变迁、属县等进行详细描述,指出两汉时期的三辅政区正式形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是在汉初内史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而且伴随特殊的历史原因,三辅的治所、辖地在两汉时期经常变化。第三章考察两汉三辅地位变化的原因,认为西汉初期内史地区分合反复最终设置三辅政区是出于强干弱枝的因素;而王莽为了托古改制,再次对三辅政区制度进行了调整;东汉时期三辅的地位开始下降,京兆尹依然保持着特殊地位,因为刘氏宗庙皆在此地;逮至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崩溃,地方割据势力坐大,三辅彻底沦为边郡。第四章梳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有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职的基本情况,做到了眉目清楚,更可贵的是对所引文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使得两汉时期的三辅职官人选、籍贯、任职时期及出处等问题一目了然。第五章讨论两汉三辅长吏的职掌变迁,以动态考察方式,对秦汉京畿地方长官的职掌及演变进行梳理,同时又对两汉三辅长吏的一般职掌与特殊职掌对比、分析,论证以理服人。第六章探讨两汉三辅官员的迁转问题,分列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职的迁入与迁出情况,利用图表分析法总结归纳其变化的历史特点,最终得出西汉三辅官员的选任属于升任性质,其原则为“郡国高第”入守;东汉三辅官员政治地位级别降低,大致同于一般郡国长官。第七章重点讨论了三辅长官的属官。认为三辅长官的属官包括佐官与属吏,是帮助长官治理三辅的重要助手;三辅的僚属体系是当时全国地方政治的典范。指出佐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即三辅丞与三辅都尉,三辅丞是佐官毫无疑问,三辅都尉也属于三辅的佐官则属于作者的创获。第八章探讨两汉三辅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情况。通过大量的史料与图表分析,对两汉三辅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翔实论证,得出三辅人口数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增长与减少均与当时历史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九章讨论两汉三辅地区的宗族与学术文化。汉代社会的宗族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西汉王朝培养了一批军功贵族,东汉更是出现了世家大族,他们在乡里影响巨大,在朝中身居高位,逐渐把持了三辅地区的社会资源与政治资源。三辅就是这样一个宗族聚居的行政地区。作者从空间和时间入手,分析了两汉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的历史背景、宗族更迭以及学术地位的变化,认为西汉前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得西汉中后期,三辅逐渐成为全国学术文化的中心,直至东汉中后期,右扶风仍然保持着学术中心地位;同时也认为陵县人口的构成类型与数量是汉代三辅经学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

第三,此书采用二重证据法,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有机结合。(1)作者利用传世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三辅黄图》等,及大宗的简牍资料与丰富的碑刻、封泥印章等资料,例如云梦睡虎地秦简、敦煌汉简、岳麓书院秦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在较为翔实的资料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无疑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作者还采用计量史学的方法,不仅列出表格,还对诸多图表进行多角度的深度分析。书中附有18幅图、69个表格,皆为作者以平日收集之史料绘制而成,为此书的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该书不囿于前人成说,敢于创新。由于作者多年深入研究秦汉史,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因此能够得出许多令人信服的论断。例如:(1)关于左辅都尉的设置时间长期以来聚讼纷纭,没有定论。作者于该书第288 -289 页依据《史记·平准书》与《汉书·百官公卿表》,对左辅都尉设置的时间问题进行了论证,认为左辅都尉的设置与内史地的左右分置有必然联系,应该设置于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内史地分置后不久。元鼎四年(前113)的“更置二辅都尉”是指治所的调整,并非左辅都尉的设置。太初元年(前104),已经左右分置的内史又重新整合,形成三辅。二辅都尉在行政上与三辅不相适应,于是出现了京辅都尉。此观点订正了钱大昭先生关于元鼎四年(前113)更置三辅都尉的说法。(2)以史实为基础,对若干细节问题进行补正。如该书第241 页指出太初元年(前104)“无忌”担任京兆尹,直到征和二年(前91)“于己衍”接任,其间有13年的时间,两汉从未有过任期如此长的京兆尹。作者依据《汉书·游侠传》中记载曾有曹氏在此段时间担任过京兆尹,故推断在“无忌”和“于己衍”之间应该有1到2位京兆尹未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而未见载的京兆尹有可能就是曹氏。(3)该书第134 页对东汉京兆尹任期相对稳定原因分析,有独到见解:一是迁都洛阳的影响,远离政治中心也就远离了朝堂上和京城治理中的冲突矛盾,相对就稳定;二是政治地位和职掌的变化,东汉时期长安虽不是政治中心,但仍是皇家祖陵之所在,关中地区地位十分重要,故东汉京兆尹的选任往往非常严格。既能担任诸帝陵的主祭,又要具备治理关中世家、富商的能力,还需要与硕儒交际沟通,所以东汉京兆尹人选一旦确定,往往任期较长。作者的这一解释,充分考虑了东汉政治局势的演变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纠葛,有较强的说服力。凡此种种,皆可窥见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扎实的学术功力。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书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个部分,如果能在每一编末增加一个小结,对所述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更有利于读者快速了解每一部分的梗概。不过这只是白璧微瑕,并不影响该书的学术价值。

纵观全书,作者以政区、职官、人口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汉代三辅制度的全貌,既能重点突出,又详略得当。能够透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在两汉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解析在西汉、东汉不同政治环境下中央对三辅做出的调整,在制度的变化中寻找政治、人口、学术文化等重要历史问题的关系,为人们呈现出了一个汉代三辅的立体图景。从三辅这一历史问题,还可观察两汉数百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两汉边疆政策在积极与保守之间的摇摆。此书从动态的视角勾勒出了汉代三辅制度的变化轨迹,将会推动秦汉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猜你喜欢
两汉人口学术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音乐辞条的技术与话语——论先秦两汉辞书中的音乐知识和观念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