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大会上做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讲,一举提出23个数学问题,为20世纪数学的发展树立了指路明灯。这些问题激励了无数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解决了其中“华林问题”的一部分,而哥德巴赫猜想则取自第八个问题。
受此启发,社会科学家们也希望以提问的方式助推科技进步。2010年4月,哈佛大学发布了一项“社会科学难题”征集计划,邀请各专业的社会科学家提出他们认为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并在网站上征求意见。2011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公布了最终选出的十大社会科学难题,其中就有:如何说服人们重视自身的健康?为什么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扩散?人类怎样才能增进群体智慧?等等。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不仅数学、社会科学,军事领域更不乏用问题引领创新的成功案例。人们把那些最急迫、最紧要的问题放到公共空间中,从而聚合众人智慧、实现重大突破。
比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征战欧洲期间,大批陆海军官兵投入大规模军事行动中,食物供给时常告急。法国政府公开征集食物保存方法,赏金高达1.2万法郎。一个叫尼古拉·阿佩尔的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验和改进工作,最终发明了罐头食品,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工厂。因为有效解决了食物长期存储问题,拿破仑亲自为他颁发了奖金。
再如,越南战争爆发后,交战双方因恶性疟疾严重减员,致死人数甚至超过了战死的比率。当时,传统药物治疗疟疾纷纷失效,因此,无论美国还是越南都急于找到有效治疗方法。越南方面遂向我国求援。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的屠呦呦就是其中一名项目负责人,她带领课题组苦心钻研,历时数年成功提取青蒿素,为世界范围内疟疾防治作出重大贡献,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国防”范畴很大,涉及问题很多。如果不能通过讨论把所有值得严肃对待的问题提炼出来、反映出去,那么对于相关科研人员而言,这些问题就可能感知不到,甚至跑偏了方向、走错了道路,把时间和精力虚耗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课题上。所以,能否提对问题,才是问题关键。
坊间常有“教授荐书”“院士讲坛”等活动。笔者认为,还可以搞个“大家点题”,请各领域各专业的学者甄选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最值得研究、最亟待解决的难题,帮助年轻的科研人员框定思考范围,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上来。或许多年以后,这些青年中就能走出国防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科技巨匠,我们的国防事业也必将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