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晋
(作者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创建、领导的重要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红一方面军即在此成立。
一
长期以来,对于湘鄂赣苏区在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史学界和湘鄂赣苏区论坛大致达成了4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湘鄂赣苏区这片土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重要发源地和发生地。可以说,鄂南三县的秋收起义,打响了全国秋收起义的第一枪。如果说,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全国秋收起义的高潮,那么鄂南三县的秋收起义就是这个高潮的前奏。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创建湘鄂赣苏区,在这片土地上开展土地革命,创造了直接的政治和军事条件,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湘鄂赣苏区是中央苏区的最初酝酿地,此后又成为中央苏区的战略策应地和重要屏障。1930年九十月间,中央决定由湘鄂赣和赣西南两大块革命根据地组成中央苏区,后因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湘鄂赣始终无法与赣西南连成一片,才没能成为后来的中央苏区所属范围,但这样一来,中央苏区反倒多了一个战略策应区域,湘鄂赣始终是中央苏区西北侧翼的重要屏障。
三是湘鄂赣苏区是红一方面军的产床和摇篮,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土地革命时期,在湘鄂赣苏区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红五军、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五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红三军团、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湘鄂赣边独立第一师、湘鄂赣边独立第二师、湘鄂赣边独立第三师等红军主力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四是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唯一攻占过省会城市、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的地区。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建立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长沙成为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唯一攻占过的省会城市,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是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这在当时是有着重大政治影响的。
二
90年前,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在湘鄂赣苏区的浏阳会师,成立了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的成立,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第一,红一方面军的成立是红军建设实现正规化的标志。
正规化,一是指统一编制,集中指挥;二是指红军的战略战术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早在1929年12月,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就提出了这两个目标,但它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1930年5月,中央在上海相继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决定对红军进行整编,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的相继成立就是实质性的转变。到1930年8月23日,红一、红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合编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使活跃在赣南、闽西、湘鄂赣苏区的两支主力红军实现了统一指挥,同时第一个实现了在一个大战略区域内以游击战为主到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红一方面军的成立,对红军的正规化建设,提高红军战斗力,起了示范带头作用。
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军连续对赣南、闽西发动3次“围剿”,投入兵力最高达30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兵力的集中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在继续运用游击战术的情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和运用兵力,开展运动战,就显得十分重要。最终,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破了敌人的3次“围剿”。事实证明,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及其战略转变的效果和意义,在红一方面军成立后得到立竿见影的体现。
第二,红一方面军的成立,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是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权的主要军事保障。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3次“围剿”,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开始迎来鼎盛时期。此后,红一方面军各部先是直接归中革军委领导,后由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领导,由此称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成立后的这段历史,验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革命道理,这就是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说的一段话: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也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第三,红一方面军的成立和发展,为我党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干部人才。
回溯历史,我们发现,许多党政军的领导人都是从红一方面军走出来的。毛泽东等自不必说,其他的,如10位元帅中有8位,10位大将中也有7位,是红一方面军出身。同时,红一方面军衍变发展出了许多著名部队,这些部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在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中,红一方面军无论从成立时间、部队人数、涌现的人才、参加的战役战斗、队伍成分广泛等方面,都当之无愧地居于首位。
第四,红一方面军的军事斗争,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运用提供了直接土壤。红一方面军也叫“朱毛红军”,是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培育和指挥之下成立、成长壮大起来的主力红军,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红军战略战术的形成等,都进行了不可替代的探索。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来自红一方面军的军事实践;反过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又直接指导着红一方面军的军事斗争。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恰恰证明了红一方面军离不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
第五,红一方面军的成立及其发展,使古田会议决议中,有关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作风等方面的要求,在红军中得以普遍遵行和创造性实践。红一方面军成立前8个月,红四军九大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不良作风。红一方面军成立后,这些建军原则在红军中得到更加普遍的实施,由此成为人民军队发展的根本保证。红一方面军模范地执行了党的建军原则,它的战斗历程充分说明,这是一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有着坚定信念、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拥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善战、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毛泽东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我们党从大革命失败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真理。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红一方面军正是承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而来,英勇地投身到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加快速度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