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明确提出2019年底坚决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文章以青海省黄南州脱贫攻坚为例,分析了黄南州脱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总结经验,提出几点启示。
黄南州辖4县,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6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属特困地区。各级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主动自觉履行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实现贫困村包抓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工作队进驻全覆盖。突出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责任体制,构建了州负总责、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配合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着力实施“党建+”行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农牧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截至2018年,黄南州4.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的20.68%下降到2018年底的4.17%。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脱贫攻坚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黄南州地形复杂,82.4%的耕地为干旱山地。黄南州属于连片特困地区,现有贫困县3个,贫困村26个,贫困人口8415人,其中:同仁县现有贫困人口2804人,尖扎县现有贫困人口3069人,泽库县现有贫困人口2542人。大多分布在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的高寒牧区和干旱浅脑山。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以及土地少、草山少、牛羊少等突出问题。
黄南州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处于末位,经济总量小,财政拮据。2018年,全州总财力为96.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亿元,财政支出86.04亿元,财政自给率仅为3.67%,政府对经济基本调控能力非常有限,严重制约着自治州的发展进程。201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951.87元,比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393元)低1441.13元,农牧民收入基本靠国家惠民政策支撑。
近年来,黄南州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好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村级负债重等问题,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现象依然突出,全州261个行政村中,还有40个村尚未实现集体经济“破零”。有些扶贫产业初具雏形,但整体竞争力弱,特别是龙头企业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农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贫困群众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80%以上。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识不强,甚至心理上存在“贫困认同”“贫困依赖”“等、靠、要”问题。人才支撑不足,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案例一:创新致富渠道,实现富民兴村
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荷日恒村,全村共有牧户213户,1027人,现有党员44名。昔日的贫困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通过产业发展走上致富路。兴建欧拉羊繁育基地、牦牛高效养殖基地、畜产品加工厂、民族服装加工厂以及河南县小汽车修理城,变成了牧民致富的“宝地”。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荷日恒村党支部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整合资产收益扶持资金101.76万元,购买优质牦雌牛185头,扩大养殖规模,争取省级农业切块资金340万元用于合作社牦牛高效养殖基地建设和欧拉羊繁育基地改造。
融合发展合作社产业。实行“党支部+合作社+牧户”一体化发展模式,把牧民组织起来,投入100万元建设合作社冷库。在退化草场种植优质多年生牧草53.8公顷,既改善了草场生态环境,又解决了合作社冬春枯草季节饲草短缺问题。
兴办实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初步形成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村内贫困户统筹人均6400元的扶持资金,通过集资购买商铺、入股合作社或小微企业的方式,建设荷日恒村合作社汽车修理中心。村民入股组建合作社梅朵赛青民族服装加工厂,主营马饰品、民族帐篷、民族服饰等,产品远销甘南、临夏等地。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余万元,牧民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
案例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荷日恒村的经验证明,只有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实行“党支部+合作社+牧户”一体化发展模式,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牧业型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才能实现党统一领导抓脱贫的目标,才能够把促脱贫的各个力量整合起来,才能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积极主动打好脱贫攻坚战,并把脱贫成果巩固好。
案例二:“拉格日模式”助脱贫,牧民走上幸福路
2008年以前,黄南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是泽库县64个牧业村中最贫困的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512元。2011年,拉格日村确定7名乡贤为合作社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合作社。截至2018年,合作社入社牧户达172户,入社人数872人,入社率98.9%,牲畜入股5019头(只),资源整合率达98%,入股资金达2416.2万元,总折股数48323.81股,群众收入呈增长趋势。
案例分析:发展产业是扶贫开发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贵在精准。昔日贫困拉格日村变为今天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走的是现代化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体现了扶贫产业选择之精准。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是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强劲动力,体现了产业扶贫的支持方式之精准。挖掘草地潜力实施多元发展,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体现了产业扶贫经营方式之精准。拉格日村民全部脱贫,收入不断增加,体现了贫困人口受益之精准。
案例三:易地搬迁,颤变“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黄南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位于尖扎、化隆两县交界处,气候宜人,适宜居住,是县内易地搬迁首选地。2016年,尖扎县委、县政府结合“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县情实际,提出“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思路,编制《昂拉乡河东易地搬迁安置点总体规划》,投资8326.8万元修建安置房251套,公路5.9公里,统筹推进搬迁点“水、电、讯”以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农牧区无草场、无牲畜、无耕地,以及生存条件恶劣、就地无法脱贫的两镇五乡农牧户251户9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66人)在德吉村进行整村整社集中搬迁和分散搬迁集中安置。德吉村的主要做法:建立基层党支部。县乡两级党委把党的阵地建设作为重点来抓,率先整合来自7个乡镇13个村党支部的41名党员,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2018年9月,德吉村正式成立党支部,使搬迁群众有了“主心骨”“领头雁”,让基层党员有了“家”的归属感。
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开发水上乐园、垂钓、沙滩、农家园、自驾游旅游营地等旅游后续产业项目,培育致富新增长点,开设农家乐30家,为搬迁的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开辟了道路。据统计,2018年旅游总收入达215万元,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30万元,德吉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通过流转租赁土地15.3公顷,创办苗木合作社、藏茶种植合作社和农事体验园,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积极开发光伏产业。通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援建,支持帮扶德吉村251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发展户用光伏扶贫项目,每户屋顶光伏装机8.4千瓦,每年实现4200元以上稳定收入,251户每年可收入100万元。
案例分析:扶贫工作必须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德吉村的发展经验在于对症下药,充分考量当地的优势与特点,做大做强乡村扶贫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之路。易地扶贫搬迁必须注重后续工作,德吉村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
案例四:基础建设解难题,牧民生活大变样
黄南州河南县宁木特镇属纯牧业镇,共有11个牧委会,42个牧业合作社,有苏青、夏拉、卫拉、赛尔永4个重点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浪琴村,贫困人口538户2099人。宁木特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提升牧民生活质量。对群众用水用电进行提级改造,投资1300万元实施饮水巩固提升和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共修建水源保护地27处,新建小口机井203眼,改造水源引水口10座,埋设供水系统管道8.46公里,水源地管道6公里。确保水质安全、取水方便、用水充足。通过大功率太阳能等多项电力设施建设项目,解决各村生活用电,全镇目前通信信号覆盖率达73%,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2880万元修建道路111公里,牧民群众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过去。
案例分析:基础设施状况不仅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状况,更关系着该地区的未来发展。宁木特镇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出行难、饮水难问题,有效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实现“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发展目标。
案例五: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
黄南州同仁县保安镇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土、蒙古、回、撒拉等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共有2917户10891人。其中,贫困户324户1285人。保安镇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创新实施精神扶贫,增强发展信心,群众“幸福感”稳步提升。
一是,用典型事迹感化,激发主动脱贫信心。奖励勤劳致富脱贫光荣户6户,宣传和号召广大贫困群众学身边典型、做身边典型。设立带头脱贫“光荣榜”和积极上进“光荣榜”,通过正反两面激励,贫困群众慵懒痼疾得到有效根治。
二是,扶志引领,广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结合雨露计划、技能工程,每年在各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1350人。劳务输出共计3740人,涉及行业包括唐卡绘画以及建筑和交通运输等,群众从事行业逐渐趋于多元。
三是,开展易风易俗,家庭道德实践行动。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围绕文明村镇、幸福美丽新村创建等内容,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现有五星级文明户1081户,其中标兵户47户,占全镇人口的9.9%。
案例分析: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保安镇通过技能培训、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宣传载体等方式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了群众在精神上摆脱贫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把夯实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强化“三基”建设为抓手,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建设,全面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干部,提高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党员结对帮扶机制,探索建立“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合作社组建成立党小组,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注重乡村干部的选拔提干工作,加大乡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尤其是要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同时,培养强村富民带头人。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三资”,完善村级集体财务公开制度,管好村级集体每一分钱,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不流失。让村民参与到村级集体事务的决策和监管中来,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得到充分保障。建立完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每周重点工作清单、民生诉求待办清单、任务完成销号清单“三个清单”制度。
产业扶贫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经济活动,具有市场经济属性和产业特点,需要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投入,应有产出和收益,并避免市场风险。产业扶贫相对于其他扶贫工作更具严肃性和严峻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产业选择要精准。
一是,大力培育区域化特色扶贫产业。加快发展青稞产业、牦牛藏羊产业,积极落实青海省牦牛和青稞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大牧场+大基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园区+企业+贫困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扶贫路径,增强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成效。
二是,持续推进同仁“省级文化扶贫产业园”、唐卡艺术小镇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热贡艺术、民族手工艺为主的民族特色产业扶贫车间,辐射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借助现已建设形成的127家特色农畜产品直销店、9家电商企业,不断促进优质农畜产品线上线下流通。努力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形成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问题。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建立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模式,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经营主体,完善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由松散的买卖型、较为松散的契约型向紧密的参股入股、资本合作型转变。积极发展“技术联结”,鼓励龙头企业分享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深化“金融联结”,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链金融,弥补农牧业发展短板、满足农牧民资金需求;全面推进“产业联结”,推动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培育具有黄南特色的产业集群,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有效强化“风险联结”,发挥龙头企业的担当作用,帮助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实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共建共赢。
要以财政扶持为手段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载体。
一是,加大扶持经济薄弱村财政政策力度。测算村级集体的刚性支出,并以此作为财政扶持依据,确保经济薄弱村能够有效正常运转。
二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根据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逐步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减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财政支出压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只有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强化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产业发展带头人、种养能手等新型人才队伍。普及社会教育,加强良好社会习俗和文化风俗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农牧民树立正确的生产生活观念。推动精神扶贫,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使其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意识,努力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有知识、有头脑、有主见、有信心、有干劲的新型现代农牧民。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进当前急需的农牧业科技、现代企业运营、综合管理、投资经营等优秀人才。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和监督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一是,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全力破解产业扶贫融资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产业扶贫。统筹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从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方面强化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扶贫贷款规模,落实各级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政策,以支持产业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发展扶贫产业。细化金融扶贫政策,不断深化拓展金融扶贫产业的领域和渠道,切实发挥效益。
二是,健全市场支撑体系。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积极培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品质。整合政府、企业、媒体等资源,立足互联网、电子商务及新媒体的功能,帮助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建好网络平台,培训网络人员,用新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模式解决贫困村特色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扩大信息进村入户的覆盖面。
三是,健全保险支撑体系。针对黄南州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条件差,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较大风险的问题,政府、保险机构、企业等利益攸关方,不断创新思维,合力构建“保险+产业扶贫”新模式,保险机构可根据黄南州地域特色和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推进大众产品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各类产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险+政府”“保险+银行”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力破产业扶贫保险缺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