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松 姚昕孜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2020年9月16—17日,由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社、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承办的“战争·书写·记忆:抗日战争研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形式召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在开幕式上致辞。此次会议共收到海内外学者提交的论文80余篇,经专家评审,从中遴选出32篇参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国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日本关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省档案馆等2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和青年学者,从日本侵华与日军暴行、抗战时期中共活动、国民党政权与抗战、国际视野下的抗战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与交流,现简要综述如下。
1931—1945年期间,日本政府在“总体战”方针下,将日本全体国民动员起来,纳入了战时体制,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胡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朱丁睿《日本战时体制下的国民动员研究(1931—1945)》一文,梳理了1931—1945年间日本民众与侵略战争的关系,从日本当局对民众的思想动员、组织动员以及“生活动员”和统制三方面,研究日本侵略战争时期的“国民动员”问题,阐述战时体制下的“国民动员”的本质,挖掘“国民动员”在日本侵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对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进行再思考。
侵华战争期间,为了弥补优质兵员,日本征召中高等院校学生服役参战,催生了学生兵的涌现。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曹亚坤《被遗忘的“皇军”: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学生兵研究》一文,通过考察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学生兵的动员过程,作为侵略者的学生兵在中国战场的所作所为及其如何看待中日战争,以及战后日本对侵华学生兵的选择性遗忘,以新的视角检证了日本发动并实施侵华战争的罪行和战争责任。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这种局势下,日本儒教界趁汤岛圣堂重建落成之机举办盛大的儒道大会,以配合日本政府标榜的“中日亲善”的对华政策。日本关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子康《“尊孔”与“中日亲善”:1935年日本儒道大会探析》一文,根据原始材料及日本外务省档案,还原了1935年日本儒道大会史实,并通过对儒道大会的筹划经过、举办目的、中日围绕包括孔子后裔在内的中方人士参会的交涉等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揭示其为配合日本政府对华外交政策,笼络中方尊孔的人士,企图消弭中国的反日情绪,营造同文同种、共尊孔子的假象之目的,以深化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文化、外交政策的认知。
在沦陷区,日伪政权企图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建构符合统治意志的新文化,1941—1945年在武汉沦陷区的文化建构活动,是其假借宣传中日文化沟通与合作,进行文化入侵尝试的缩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白进伟《日伪在武汉沦陷区的文化建构(1941—1945):基于中日文化协会武汉分会的考察》一文,通过爬梳武汉沦陷时期中日文化协会武汉分会有关史料,对日伪政权在武汉沦陷区文化建构活动的复杂面相进行梳理和探讨,揭示日伪侵华的全面性及文化上的虚伪性,对抗战时期日本对华文化政策作一窥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广大地区,伪满洲国虽以“王道乐土”等为宣传口号,实际上民众生活毫无人身自由可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吉林省档案馆历史档案管理处主任科员柳泽宇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戴宇《伪满洲国“人身自由权”实态——以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档案为中心》一文,以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档案为中心,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对东北沦陷区民众生活实态的考察,揭露伪满洲国宣扬“近代法治”的虚伪性:一方面,在“治安维持”“建设与开发满洲”等口号的掩护下,日伪当局肆意逮捕、审讯和杀戮抗日力量,强征“慰安妇”与劳工;另一方面,推行秘密制度,沦陷区民众在严密监视体系下“寸步难行”,甚至成为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对象。
1935年,为加强对伪满洲国的控制,日本关东军决定以“内阁改造”为由,迫使郑孝胥内阁辞职,伪满政权进一步傀儡化、形骸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高聪《日“满”之间的政治博弈:以“郑孝胥内阁”辞职为中心》一文,以《严密会见录》为基础,结合《郑孝胥日记》,以“郑孝胥内阁”辞职为中心,探讨“郑孝胥内阁”辞职的缘起,及其背后多方势力作用下日“满”之间的政治博弈,揭示了关东军对伪满政权的控制,以及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本质和殖民地属性。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华北和华中等敌占区,先后扶植建立了诸多伪政权。这些敌占区的历史教科书成为伪政权企图从历史中“证明”其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载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付耶非《塑造新“正统”:全面抗战时期伪政权历史教科书的书写与政局互动》一文,通过对这些伪政权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分析以及相关细节的梳理,揭示其为日军当局压力所迫,对于历史上中日关系相关部分的叙述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奴化教育的色彩。伪政权的历史教科书带有极强的现实性,不论是基于亲日立场的同质化书写,还是因政治传统差异而形成的多元异质书写,均暗含着伪政权自身积极谋求“合法性”的诉求。
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暴行的集中体现,与会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南京沦陷后,为加强对难民的统治,日军当局通过对难民收容所施压,迫使难民返回原居住地,胁迫难民收容所管理员为日军服务等方式,瓦解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难民群体之间的联系。面对日军当局的压迫,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难民收容所采取对外揭露日军暴行、将暴行与外国在华利益相联系等措施,借用国际舆论压力进行反抗。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杨雅丽《压迫与反抗——以“刘文彬事件”为中心》一文,以南京大屠杀期间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义工刘文彬因不愿为日本驻南京领事馆警察工作而遭被捕并惨遭杀害事件为中心,探究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难民收容所如何借助第三方力量反抗日军当局的暴行,梳理、考察冲突背后多方的利益考量。
日本在二战期间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慰安妇”制度,20余万中国女性被日军强征为性奴隶,滇西沦陷区是日军实施“慰安妇”制度的重灾区之一。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副教授雷娟利《抗战时期滇西沦陷区日军“慰安妇”制度考》一文,通过相关档案和地方志资料,采用人证、物证和书证“三证”互考方法,系统爬梳存在逻辑联系的中、日、韩、美等国有关滇西沦陷区日军“慰安妇”制度的“证据链”,揭露日军在滇西沦陷区实施“慰安妇”制度的强制性、蔑视性、残虐性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有关日军“慰安妇”制度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慰安妇”题材小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文凯《关于她的痛苦——论中国当代文学“慰安妇”题材小说》一文,探讨了新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历史事实愈发清晰的当下,“慰安妇”题材小说如何讲述“她的痛苦”问题。在女性主义和战争框架理论之下,中国当代“慰安妇”题材小说逐渐超越反战叙事、英雄叙事和暴力叙事,在虚构的可能与限度中重建关于“她的痛苦”叙事。他认为,书写“她的痛苦”,不仅是展现创伤,更重要的是对集体性暴力背后的日军“慰安妇”制度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根除人性之恶,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各种可能性。
20世纪以来,口述历史与记忆研究的融合,为“慰安妇”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玥《口述历史与记忆理论视域下的“慰安妇”问题研究》一文指出,“慰安妇”问题作为妇女口述史的重要构成,正逐渐从宏观战争史研究中独立出来,转向对战争伤痛记忆中个体生命体验的关注,打破了民族主义叙事的“遮蔽性”,完成从个体到群体的苦难记忆书写。基于对集体记忆理论的反思,应进一步深入到沟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研究,根据当前“慰安妇”问题口述史料研究成果和记忆载体的改变情况,发掘口述历史方法借助记忆理论和现代媒介进入到“慰安妇”问题研究的新路径。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的研究与实施,得到日本大专院校、研究所、陆军军医学校等诸多医学机构的协助,七三一部队成员的大量论文被日本医学界知名学会及权威刊物受理和发表,内容涉及人体实验、特殊防疫、细菌武器等方面,是该部队从事细菌战及人体实验的重要佐证。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鲁丹《〈日本传染病学会杂志〉刊载七三一部队论文整理与研究》一文,通过对日本传染病学会机关刊物公开发表相关论文的考察, 揭露七三一部队战时医学犯罪、细菌战暴行及其反人类本质,揭示日本战时医学研究在侵略扩张政策裹挟下的伦理扭曲,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日本细菌战研究成果以及扭曲的医学伦理准则在战后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延续,及其对日本当今医学发展的贻害与深远影响。
战争遗产,因其保留了一个国家关乎死亡、牺牲、毁灭等记忆,一直是国家和民族最神圣的集体记忆空间,是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最为重要的“记忆之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马萍《全球化、抗战博物(纪念)馆与民族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抗战记忆空间的构建》一文,梳理了战争遗产概念及其内涵的演变过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语境中对“和平观”进行了解读。她认为,对于和平理解的深化与批判遗产学理论在战争遗产内部的合流,为中国的战争遗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和平话语提供了契机,这套具有本土特色的和平话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积极和平价值观,它既包含了具有“面向和平”价值面向的和平话语逻辑的拓展,也包含了融合了宣扬和平潜能、传递和平智慧、培育反思精神、教授和平技能等更为丰富多元的和平实践活动的创新。
作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实践,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共领导东北军民十四年艰苦抗战的基石,是东北抗战史研究的重点。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白路《排斥与调和:1933—1935年东北抗日武装离散危机与中共的应对策略》一文,以1933—1935年东北抗日联合武装普遍发生的离散危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东北抗日统一战线实践中的矛盾冲突,梳理中共东北党组织领导东北抗日武装的行为方式与政策逻辑,客观还原了中共领导东北抗战的历史轨迹。
1936年上半年,中共中央率领红军由陕入晋发起东征,震动了晋陕政局,晋陕掀起国、共、日多方势力的政治博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张利杰《走向抗日:红军东征与晋陕政局》一文,以晋陕政局为切入点,利用国、共、日等方面第一手档案资料,还原和分析各方决策因应的复杂过程:中共根据形势灵活地处理东征战略与统战方针,一度掌握着战场内外的主动;日方借机以“防共”为名由华北、内蒙两面向国民党方面施压;阎锡山、张学良等地方实力派在“剿共”和抗日的困局中勉力应付,最终依靠中央军大举入晋暂时化解危机。他认为,中共对地方实力派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在赢得宝贵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红军东征可看作是国共两党走向抗日的关键环节。
1939年底至1940年初爆发的“晋西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反共高潮”,事变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影响深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党史党建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刘庆军《“晋西事变”新探——以晋西南为中心的视角》一文,通过已出版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分析了“晋西事变”的起因,勾勒出事变错综复杂的过程,揭示了事变背后中共、阎锡山与蒋介石间多方博弈,剖析了事变对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与中共发展产生的影响:重塑了整个华北乃至全国抗战局面,推动了中共全面战略转折,形成了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基本格局。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部队,中共中央领导指挥新四军制度机制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授李峻《皖南军部时期中共中央领导指挥新四军制度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一文,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从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与调节机制三方面,探讨了皖南军部时期中共中央领导指挥新四军的制度机制:通过电报指示方式谋划新四军发展大计的决策机制;建立自上而下完整有效的党的组织领导体系的执行机制;周恩来、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先后前往新四军指导帮助则是有力的调节机制。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经济文化落后,迷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抗日根据地抗战动员和生产生活。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牛建立《破心中贼: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迷信运动》一文,分析了农民迷信的严重危害性,梳理了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制定的反迷信有关政策、措施和途径,如发展文化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反迷信,通过戏剧,以及改造、瓦解带有迷信色彩的会道门组织反迷信等,并总结了反迷信运动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封建迷信,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动员和争取更多民众参加生产和支持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援华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因手术感染牺牲于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白求恩形象成为观察中国政治和文化变迁的窗口之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秦勤《抗战时期以来中共纪念话语中的白求恩形象》一文,从纪念史角度解读了白求恩形象及其内涵,在分析不同时期白求恩纪念话语的基础上,梳理白求恩形象演变的具体脉络,剖析其形象中凝结的差异化内涵,进而考察白求恩在复杂历史际遇之间呈现出的多重面相,以此彰显中共应对时局的不懈努力。
敌军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起到瓦解敌军,争取中立力量,壮大我军的目的。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铭《敌军工作视域下的“靖江事件”》一文,以1943年“靖江事件”伪方陶明德为个案,揭示了敌后游击作战中新四军这一敌军工作成功范例的更多面相和相关因素,加深了对抗战期间中共战场之外的斗争的认识。
交通运输在抗战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前线可输送部队及军用物资,在后方亦可流通商品和疏散人口。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沛霖《交通运输与国家抗战——兼论江南汽车公司和西南运输处》一文,以抗战时期作为公路交通翘楚的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点并兼论西南运输处,管窥公路交通对国家抗战的贡献和功效,剖析战时交通的关键地位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旨在通过军队政治工作,塑造官兵的政治信仰,唤醒民族主义精神,加强军队战斗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郭洋《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如何贯彻政治工作——以战区及以下政工机构的日常运作为中心》一文,依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档案等核心史料,台湾“国史馆”与“党史馆”典藏的相关档案为补充,选取战时国民党军队战区政治部及以下的基层政工机构的运作为视角,从动态层面考察战时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的贯彻机制。
抗战爆发后,大学生群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而以“党化”为第一要义的中央警官学校正科班警官教育演绎出相对独立的抗日救国路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与犯罪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兆青《战时警官教育中的抗日救国——以中央警官学校正科班为例(1936—1945)》一文,选取国民政府高等警官学校——中央警官学校正科班为例,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窥探警察教育在坚决服膺国民党管制的前提下,面对民族危亡所呈现的多重面相,从侧面揭示了抗战与警察教育的复杂关联,深化了大学生抗日救国运动史研究。
文化抗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第二条战线,战区教育是文化抗战的重要一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陈紫竹《作为战争手段的教育活动:以抗战时期教育部驻沪办事处为例(1937—1943)》一文,依托相关档案史料,结合报刊资料及回忆文章,考察了教育部驻沪办事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多个角度呈现其背后各方政治势力混杂交织的复杂图景,揭示了抗战期间中日(伪)双方基于文教、宣传、谍报等多个维度的斗争情况,剖析了战时国民政府将教育活动作为战争手段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是学界关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张燚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党政机关小组会议制度初探: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为例》一文,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开展的小组会议为切入点,考察1939年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党政机关内创设小组会议制度的缘起,小组会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顽强阻击日本飞机的轰炸,取得不俗战绩,但也暴露出编练存在的诸多缺陷,飞行事故频发就是突出问题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梁善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事故审查与治理研究》一文,以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事故频发基本成因为切入点,分别从飞行事故审查与飞行事故治理两个方面,探究国民党军事当局应对飞行事故频发的一系列措置与实际成效,考察战时中国空军战力提升的艰难性与中国空军抗战的多种面相。
1937年11月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是在20世纪30年代轴心国侵略横行、世界大战迫近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集体安全会议,是中国抗战走向国际化解决的重要一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陆昆《集体安全与多国博弈:1937年布鲁塞尔会议再探》一文,以布鲁塞尔会议“多国会议”特性为切入点,在梳理会议进程的同时,深入挖掘英、美、中、日等国在会议中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指出布鲁塞尔会议尽管在援华制日问题上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却成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自我反思与更新的重要契机。
1936年8月24日,成都爆发反对日本在蓉设立领事馆的抗议活动,造成日本人伤亡,该事件发生在中日谈判调整外交关系的关键时期,受到中日双方关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尹晓宇《战前中日国交调整的力度与限度——以成都事件为视点的考察》一文,从成都事件出发,将其放在战前中日调整外交关系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爬梳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和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日本外交机构档案,以及《新新新闻》《国民公报》等四川省内报刊,考察成都事件引发的中日交涉的过程,探讨战前中日关系调整的必要性及有限性。
全面抗战爆发后,各国新闻媒体也卷入战争之中,承担起政治动员和意识形态宣传的责任。湖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王淼《战时新闻舆论与美日外交折冲:以1939年南昌美侨贺兰德事件为中心》一文,以1939年在南昌的美国侨民贺兰德因涉嫌参加抗日活动被日军逮捕事件为个案,分析战时新闻媒体与国际政治的互动关系,讨论民族主义情绪下战时新闻舆论的形成、传播、被接受的过程,以及由此对美日外交活动的影响,通过观察新闻媒介在美日外交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具体事件厘清新闻舆论如何作用于战时远东国际关系。
抗战时期,国人对战争形势的认知和对民主政治的期望存在差异与变化,而民意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观点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在抗战时期众多的民意测验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1942年《大刚报》“双十节”的民意测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传媒学院讲师宋仕宏《抗战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测验为中心的探析》一文,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测验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该时期其他民意测验数据及相关材料,通过综合分析呈现该次民意测验基本情况的同时,重点论析国内外形势变化背景下国人对抗战前途走向的认知和对战后政制问题的选择,呈现战时社会思潮的变化。
共济会被称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秘密社团,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共济会的成立,正处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国际秩序剧烈动荡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建凯《国际秘密会社的内迁与抗战:重庆共济会成立始末研究》一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阐释了中国共济会与日本政府、国民政府、外国共济会多维关系下重庆共济会成立的前因后果,辨析中国共济会是否存在颠覆国际秩序与国家政权阴谋的问题,还原相关“阴谋论”的真相,实现中国共济会历史的“去污名化”,并由此揭示国际秘密社会领域的一段抗战史。
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高士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道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臧运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江沛,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姜良芹,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教授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齐春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王卫星,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等专家学者进行主持或点评。
闭幕式上,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从三个方面做了会议总结:一是研究范式的转换问题,即在中国发现历史、在世界发现中国历史、在中国发现世界历史;二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进展,使中国历史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三是历史研究中跨学科理念的贯彻,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运用,让历史研究有了更多的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