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徽
经权说乃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在先秦儒家那里,经权观念以及经权关系的二重性思想已经得到基本的确立。其后,公羊家从“反经达道”的角度深入辨析了经权关系的复杂性,充实、深化了儒家经权思想的内涵与意蕴。至宋,由于未达公羊家论权之旨,且为了严防权诈之变,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多辟公羊,程子甚至还以“权即是经”之说消解了先儒权变思想的必要性。今天,关于儒家的经权思想,学者亦时有关注。然细审诸论,仍有其憾。其中,对于诸如儒家经权说的思想渊源、经权关系的二重性以及理学家辟权之弊等问题,学者皆罕有论及或深辨。儒家经权思想的丰富内涵不仅不得昭彰,其现实意义亦因而有所遮 蔽。
经本谓织物的纵线,引申有直、平、立等义。①参见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第644 页。直与正、平、立等义均互通。事物若平正不偏或正直不倚,自可被树为楷模、立为典范,其所因之法或所偱之则自亦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因为具有普遍性,法则当为众物恒久地遵循,而非为一时一事之择。故经又引申出恒久或长久之义,此即为常,是有经常之说。这种普遍性与恒久性表明:作为经或经常的法则应当为事物严格地遵循或奉行,不可违逆。否则,事物必将流于偏邪之 行。
权本为木名,后因音近而通作铨,即秤锤(以金为之)或秤砣(以石为之)。秤之称物,其结果取决于秤锤(铨)在秤杆(即衡)上的定位。秤既为称量事物之重的器具,而称量以铨(权)之定位为准,则铨(权)又可作动词,有称量、权衡之义。进而,权之所谓权变、权度、权宜等义便也自然地引出。权变若无节,失其限度,则会流于权诈,此即为反经或反常。故《说文》训权时又曰:“一曰反 常。”
反经或反常之义尚不止于此。在特定的生存情境下,某些权变之为尽管看似违逆正理(即经或常),但也正因为权的这种反常性,正理所蕴含的旨趣或指向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于是,此权便非为权诈,此为亦非为偏邪,而恰是通达生生之道的必由方式。故对于《说文》“一曰反常”之训,段《注》:“《论语》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公羊传》曰:‘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②同上书,第246 页。权的反经或反常之义表明:权与经之间有着深切的存在关联。即便是消极意义下的反经或反常,权也以一种消极性的方式(即权诈)展现着这种关联。本文考察的反经之权,非是就其消极性内涵而言,而是指虽“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之权。在儒家那里,这种反经之权的运用并非为现实的常态,而是非常的:它是一种在极端情境下的不得已之为。除了反经之权,尚有从经之权,后者展现了经、权之间须臾不离的常态化关系。这种须臾不离性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那些作为经的原则之所以能够得以落实或奉行,总是离不开权宜之用的。显然,就其积极意义而言,经、权之间存在着二重性的关系。关于反经之权及其意义,下文将详论。此处基于从经之权,以窥先秦儒家经权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渊 源。
论及儒家的经权思想,学者普遍以《论语·子罕》“可与共学”章所述为最早记载。其曰:“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下引《论语》之文,仅注其所出之篇名)对于上文之义,历来诸儒之释颇显分歧。如训“适”,何《注》:“适,之也。”①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122 页。郑玄曰“行”②转引自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9 页。,晋人张凭释以“向”③皇侃撰:《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 年版,第232 页。,而程子解作“往”④转引自朱熹撰:《论语集注》,载《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116 页。。其中,“行”与“之”说近,“向”与“往”义通。其后,学者或从前说(如邢昺⑤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第123 页。、戴望⑥戴望注、郭晓东校疏:《戴氏注论语小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60 页。等),或从后说(如朱子、刘宝楠⑦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版,第359 页。、钱穆⑧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年版,第230 页。等)。又如训“立”,何《注》浑曰“能有所立”⑨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第122 页。,郑玄曰“立德立功”⑩转引自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第109 页。,高诱、戴望曰“立德立功立言”⑪转引自刘宝楠撰:《论语正义》,第359 页;戴望注、郭晓东校疏:《戴氏注论语小疏》,第160 页。,皇侃曰“谓谋议之立事也”⑫皇侃撰:《论语义疏》,第231 页。,程子曰“笃志固执而不变也”⑬转引自朱熹撰:《论语集注》,载《四书章句集注》,第116 页。,戴震曰“守道……而不见夺”⑭转引自刘宝楠撰:《论语正义》,第359 页。(按:戴氏此说近于程子)。至于今人训“立”,其或曰“强立不反义” (钱穆语。按:钱说乃顺承程子之释)⑮钱穆:《论语新解》,第230 页。,或曰“立于礼” (刘增光语)⑯刘增光:《汉宋经权观比较析论——兼谈朱陈之辩》,载《孔子研究》2011 年第3 期。,或曰“立于朝” (吴震语)⑰吴震:《从儒家经权观的演变看孔子“未可与权”说的意义》,载《学术月刊》2016 年第2 期。。在上述诸训中,谓“适”为“之”或“行”,说不确。此“适”当如《述而》篇“志于道”之“志”,可解作“向” (张凭说)或“往” (程子说)。至于“立”之义,上述诸训均有未安。因为,经此诸训,不仅孔子所言的道、经、权之间的丰富意蕴遂不得彰,有些训解还将孔子此说引入不经之 域。
“立”本谓站立。“未可与立”和“可与立”之“立”,皆取其本义。当然,此“立”谓身、心之立,亦有喻意。人之身、心若得挺立,端正不倚,自然当有所依赖,即言行当有所依循、心神当有所支撑与充养。能为此者,礼仪规范与伦常之理也,此皆属经或常。故段《注》释经曰:“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⑱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644 页。“三纲五常”谓伦常之理,具体表现为伦理政治上的礼仪典章与刑法制度;“六艺”在此谓六经,是伦常之理及其思想基础的承载者。就《子罕》此章而言,“立”之所依当主要指诸种伦常之理及其具体仪则。孔子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者,乃谓共学者虽皆有向道之心,却未必皆能持守作为经或常的伦常之理和相应的礼仪制度,因而有身、心的“立”与“不立”之别。“立”喻端正不苟,“不立”谓苟且不正。①就此而言,上述关于“可与立”的诸种解释中,“立于礼”之说为善。在《论语》中,孔子也不止一次言及“立于礼”的重要性。然礼仅为经之一。故《子罕》此句若仅释作“立于礼”,义嫌于未尽。“可与立,未可与权”者,谓共志于道者虽皆能守经而“立”,然却未必皆能做到知权应变,故有执着不通与通经达变之别。《孟子·尽心上》:“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下引《孟子》之文,仅注其所出之篇名)焦循解曰:“圣人之道,以时为中。趋时则能变通,知变通则权也。……不知变通权宜,一概如此,所以犹执一也。”②焦循撰:《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918 页。孟、焦之说,正可为孔子何以言“可与立,未可与权”作一注 脚。
由是,在学、道、经、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与微妙的思想张力。统而言之:(一)道非学不明(如《礼记·学记》:“人不学,不知道。”),学却可以不为明道(如干禄之学);学之向道与否,其价值与意义亦因之大显不同。《宪问》:“君子上曰达,小人下达。”人之所以会有君子、小人之别,之所以会有“上达”“下达”之异,往往取决于其各自学之所向的不同。(二)道虽不学不明,然其非空寂无依,亦非悬绝于现实世界,而是展现为生生之行。在此生生之行中,自然也存在着种种物理与伦理。欲明道与行道,便离不开对于诸理(即经或常)的遵循或奉行。现实中,或因力有不逮,或因私欲遮蔽,人们往往会有逆理背道之举,从而生命不得挺立(即“立”)。(三)当然,世间不乏发强刚毅者,能够“择善而固执之” (《礼记·中庸》)。然若不达变通之旨,则会有执经僵化之病。《中庸》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者,非知权达变而不能。行权非为易事,需要洞达之智以及对于事物之性及其存在情境的了悟。在宋明理学家那里,行权甚至被视为圣人才有的能力与“特权”。(如朱子云:“然须是圣人,方可与权。若以颜子之贤,恐也不敢议此。”③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版,第987 页。)
上述所言之权,皆是指从经之权。此权因是对于执着之弊的消解或破除,实际上保证了经之宗旨的真正落实,从而“回护” (谓“返回”或反过来维护、护卫之义)了生生之道。对于道、经、权之间的内在关系,可再申之如 下:
首先,道之运行有经,经亦“回护”其道。作为生生之体,道展现为天地万物的化育流行。这种生生性之所以能得实现,乃在于道体亨通、无滞无溺。亨通又在于中正不倚,故《易传·临·彖传》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在生生流行中,亦有条理显现。此理因涵摄于天道流行,亦可曰天理(天理之说,首见于《礼记·乐记》)。《乐记》:“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所谓“天尊地卑”“卑高以陈”“动静有常”者,即曰理或天理。而“君臣定矣”“贵贱位矣”“小大殊矣”者,则是因天理而言伦理。若伦理落实于条文仪则,即表现为礼、乐、刑、政等典章制度。对此,《乐记》以礼为例论曰:“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既然礼体现着理或天理,而后者又是道或天道运行中展现出的恒久之则,《乐记》遂将其上达于“天地之序”的层面而视之(相应地,乐也被溯源于“天地之和”),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无论是礼或理,因其出于天道之不易,皆可谓为经或常。反而视之,作为经或常的礼、乐、刑、政,因其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故先王以之范导、规制世道人心,使其归正,冀以“回护”生生之道。是以《乐记》又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所谓“王道备”“人道之正”者,皆是道或天道之正的具体表 现。
其次,权之所用,必从乎经;经之所设,必由乎权。经既得以“回护”生生之道,故须予以尊崇、顺应,不得违逆。《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尊经循理并不意味着僵化地执守原则,更非意味着坚执某种形式化的标准。因为,经之所设既以“回护”生生之道为鹄的,其存在意义便在于能实现这种回护性;这种回护性之所以能实现,又在于经能够范导世道人心秉持中道。因此,在论及礼的功用时,《仲尼燕居》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守经若不能“动得其宜”,皆非中道,皆是片面地执守经的形式。这种执守不仅不达经旨,且也因此不达而有害于生生之道。对于这种形式化地执经之举,孔子斥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子路》)欲事得其宜、中道得行,便须在从经的同时应以变通之法,此即为权道。故权非与经为对,而是通过权衡或权度事物之宜使经旨得以真正地落实。如此,权之于经不可须臾离也。然而,权之所用必从乎经。否则,权衡或权变必失其限度而流于权诈。权与经的关系尚不仅于此:作为人伦日用之所据的礼乐刑政等典章制度,其所设本亦离不开权道之用,即唯有因事制宜、因情度制(权),所立之制才能中正可依,成为恒常之 经。
经权思想非儒家所始创,其渊源甚深。《尧曰》记尧禅舜时,授有“允执其中”之言,似乎行权执中的观念尧时已备。此说不见《尚书》之《尧典》篇,或为后儒以意追溯而成。其后,《皋陶谟》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则中道的观念已颇为显豁。至《吕刑》篇,行权以适中的思想已堪称完善,其曰:“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孙星衍释云:“言刑得中,则民服教而敬德。”①孙星衍撰:《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版,第526 页。《吕刑》又曰:“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进而,《吕刑》对于“折狱”便提出了“罔非在中”“咸庶中正”的期望与要求。无需赘言,这种行权以适中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先秦儒家的经权说和中道 论。
上文已指出:除了从经之权,尚有反经之权;前者展现了常态化的经、权关系,后者则展现了非常态化的经、权关系。既曰非常态化,反经之权便意味着一种极端情境下的不得已之为。此为之所以曰不得已,是因为:一方面,此为在形式上背离了经的相应规定;另一方面,非如此为,便不可能真正地实现经之宗旨。在进一步阐明此理之前,先来看孔、孟是如何论述这种经、权关系 的。
关于反经之权,学者常举孟子的“嫂溺援手”之例以证其必要性。其实,这种权变思想在孔子那里已有明确的阐发。《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据其语境,当时若有人攘羊,知者若向官府“证”之,实为“直”的表现。在此,“证人攘羊”作为原则可视之为经。然而,倘若此人为知者的父老,其当从经而“证”之,抑或反经而“隐”之?叶公取前者,且谓唯有子“证”其父,方为真“直”;而孔子取后者,且谓不仅父可“为子隐”,子亦可“为父隐”:唯有父子相“隐”,方为真“直”。叶公与孔子之间之所以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不在于他们对于作为经的“证人攘羊”的原则有何认识上的差异,而在于他们对于“证人攘羊”与“直”的关系、“直”之内涵及其价值指向有着不同的理解。依叶公,“证人攘羊”的原则与“直”的价值判断之间构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关系:知者只要“证人攘羊”,且无论攘羊者与自己是何种关系,其“证之”之为便属于“直”。而依孔子,“证人攘羊”之为是否属于“直”,当据知者与攘羊者之间的关系而定:若自己与攘羊者无亲属关系,其当“证”后者的“攘羊”之行,如此其“证之”之为方属于“直”;若攘羊者为己之父或己之子(据儒家亲亲原则,“父子”在此象征亲属关系,为举其大者),则知者对于其父或其子的攘羊之行不但不应“证之”,反而当“隐”而不举,如是方可谓为“直”。在此例中,叶公执经(“证人攘羊”之原则)以为“直”,孔子则以守经(“证人攘羊”之原则)达权(即“父子相隐”)以为“直”。作为权变之为,“父子相隐”有别于上文所言的从经之权,而是一种反经之权。此权之所以曰“反”,乃在于它违背了作为经的“证人攘羊”的原则。但此权对于经的违背或“反叛”又是必须的,或曰不得已的。因为父子是不能相“证”对方攘羊的,这既源于血缘亲情之自然,亦为呵护、维系人伦关系(可概之曰孝悌之道)之应然。而体现儒家王道理想的伦理政治生活的具体展开,正是立足于对人伦亲情的维护与敦厚之上的。孔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为政》)孟子更是直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告子下》)对于“父子相隐”的意义,皇侃指出:“孔子举所异者,言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应相隐。若隐惜则自不为非,故云‘直在其中矣’。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尽矣。”①皇侃撰:《论语义疏》,第338—339 页。
在孟子那里,“父子相隐”的重要性以及所蕴含的经权之辨,更以舜的“窃负而逃”的极端之喻得以彰显。《尽心上》载: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作为天子,舜自当中正勤勉,助天化育万民。此即谓:秉承天命做一个天子且做一个“好天子”,是舜应担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职责所意味的种种应当性,亦可视作经。倘若其父瞽瞍杀人,则舜将何为?在孟子看来,面对此困境,舜既不可恃其威势干预皋陶执法,更不能任由皋陶依法惩父,而唯有“弃天下犹弃敝蹝” (“天下”谓天子之位,亦谓天子之责,此喻经),窃负其父逃隐于海滨(喻权)。在此例中,“窃负而逃”之于天子之责,亦呈背反之态,故亦属反经之权。唯有如此行权,舜方得真正“担当了”其天下之治之责。因为,天下之治的前提是离不开父子相亲的:唯有父得以成其为父、子得以成其为子,天下之治亦才有实现的可能。故瞽瞍虽恶,作为其子,舜却不得不尽其为子之道。正如孟子所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离娄 上》)
“父子相隐”之例表明:权变之为虽然背离了作为经的相应规定,这种背离却是必须的,是不得不如此的;且唯有通过这种背离,经的宗旨也才能真正实现。由是,反经之权与其所对应之经之间便呈现出一种吊诡性的关系:唯有反经方合于经旨,从经反而会背离经旨。这是因为:经的存在意义不在于其诸种规定之本身,而在于其内在的价值指向,即经是以实现某种更高的目标(即道)为宗旨的;一般来说,经的诸种规定能够发挥其实现相应目标的功用,然亦有例外,例外则须反经。例外之所以存在,既由于作为经的规定总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穷尽一切事物和情境,也由于现实生活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常常会发生超出经所预想的例外。在例外状态下,从经而为将会背离经旨,反经而为则会合于经 旨。
又,反亦有返义。反本谓翻转、颠倒,段《注》:“《又部》‘反’下曰‘覆也’。反、覆者,倒易其上下。……覆与复义相通。复者,往来也。”①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357 页。往来之反(即复),后写作返。而返、复、归、还等字,义均相通,故有反复、复归、返还、复返等说。是以反经亦有返经(即返回经旨)之义。此意味着:反经之为虽然在形式上背离了经的原则,但也正因为这一背离(即反),经的宗旨反而得到了真正地实现(即返),道之运行因而也通达无 滞。
对于这种“由反而返”之理,孟子多有论说:除了上述“窃负而逃”之喻,孟子尚举“舜不告而娶”和“嫂溺援手”等例以明之。如关于“嫂溺”之例,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离娄上》)《礼记·郊特牲》:“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为行“男女之大防”,以正人伦,故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礼。此礼作为经,在人伦日用中自当予以严格地遵循,不得逾越。但在“嫂溺”这一极端的情境下,嫂之叔则须逾越此礼,“援之以手”,救其于溺境。若“嫂溺不援”,其人则如孟子所斥之“豺狼”。“豺狼”之行,即喻禽兽之道也。赵歧注曰:“权者,反经而善也。”①赵歧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204 页。孙奭亦云:“夫权之为道,所以济变事也,有时乎然,有时乎不然。反经而善,是谓权道也。”②同上书,第205 页。“反经而善”之说甚善,它简明地展现了反经之权唯有反经方得返经(返回经旨,故曰善)的丰富意蕴。正因为对此权道有着如此深入的领会,孟子才说:“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离娄 下》)
不过,荀子对于“反经之权”似有不加限制而泛用的思想倾向,乃至以此权道而论汤、武革命。《荀子·臣 道》: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
所谓“通忠之顺”与“权险之平”,皆是言反经之权。其中,以“权险之平” (表现为“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等)而论汤武革命,颇异于孟子之说。在孟子,其以“诛一夫” (“一夫”者,谓桀、纣失德败政,为天下所弃,已丧失其作为天子的正当性)释“汤放桀、武王伐纣”,故曰“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下》)。荀子“夺”“杀”“上下易位”云云,却似乎肯定了“弑君”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王先谦曰:“引此(引按:谓经文下引《长发》之诗)以明汤武取天下,权险之平,为救下国者也。”③王先谦撰:《荀子集释解》,北京:中华书局2013 年版,第303—304 页。虽然,权道(特别是反经之权)之用仍可能会被引向危险的境地。盖荀子也觉察到行权的界限问题,又强调说:“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 (《荀子·正 名》)
然而,以道作为“正权”的标准,失于浑论,缺乏现实的操作性。孟子以“惟义所在”作为行权的原则,同样有失具体性与明确性。只有在公羊家那里,关于反经之权的运用原则或标准问题才得到根本的解 决。
鲁桓公十一年,《春秋》载:“九月,宋人执郑祭仲。”《公羊传》曰:
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仲?以为知权也。……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然后有郑国。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在此例中,《公羊传》以极端之事引出了何谓权(此例所言之权,显为反经之权)以及如何行权的问题:作为郑相,祭仲既为宋人所执,面对后者“出忽而立突”的无理要求,真可谓左右为难:若“不从其言”,则宋将恃强而攻郑,结果将“君(谓忽)必死、国必亡”;若“从其言”,则君可生而国可存。就“从其言”来说,又存在两种可能:一为自己担负逐君之罪,暂存郑国,待己返郑,恃机以逐突而迎忽;一为自己虽担负逐君之罪,结果却突不得逐而忽不得迎。在权衡诸事之宜后,祭仲最终选择曲从宋人。桓公十五年五月,《春秋》曰:“郑伯突出奔蔡,……郑世子忽复归于郑。”祭仲的选择终获理想的结局。对于祭仲的“出忽而立突”之为,公羊家皆以能“行权”而褒之,即其“逐君”的目的乃是为了生君而存国。且就君与国而言,君轻而国重,则祭仲“逐君”之为亦有以存国为重之意。孔广森 曰:
权之所设,良以事有岐趋,道或两窒,利害资于审处,轻重贵其称量。是故身与义权则义重,义与君权则君重,君与国权则国重。古之人谋其君不私其身,况私其名乎?昔周公负扆践阼,蹈偪上之嫌,杀管叔、蔡叔,近灭亲之过,卒使冲人成德,王室厎定。①孔广森撰:《公羊通义》,载庄存与、孔广森撰:《春秋正辞、春秋公羊经传通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版,第317 页。
对于反经之权,董仲舒亦有精审之论,曰:“《春秋》有经礼,有变礼。为如安性平心者,经礼也;至有于性虽不安、于心虽不平,于道无以易之,此变礼也。……明乎经、变之事,然后知轻、重之分,可与适权矣。” (《春秋繁露·玉英》。下引《春秋繁露》之文,仅注其所出之篇名)又 曰:
权之端焉,不可不察也。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故诸侯在不可以然之域者,谓之大德,大德无踰闲者,谓正经。诸侯在可以然之域者,谓之小德,小德出入可也。权谲也,尚归之以奉钜经(“钜经”,即大经。苏舆曰:“虽权谲,仍以正归之,取其不失大经耳。”①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版,第80 页。)耳。” (《玉英》)
统合以上诸说,公羊家关于反经之权的行权前提、目的以及原则等思想主要表现如下:首先,就其前提而言,事非至于绝境则不得行权。此意味着:反经之权的运用是有其无可奈何性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以董子之言,即为“至有于性虽不安、于心虽不平”,然“于道”则“无以易之”。而《公羊传》所谓“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愈加突出了行权境遇的极端性。其次,就其目的而言,行权乃是通过反经以归正。此谓反经之权虽形似权诈,其最终目的却是使事态复归于正理,即董子曰“权谲也,尚归之以奉钜经”。“钜经”者,谓超出任何具体的、形式的经礼或规则,可视之为理或道理。复次,就其原则而言,反经之权的运用并非是没有界限的,“必在可以然之域”或“小德”适用之域。且行权亦有其道,即“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公羊传》)。再次,就结果来看,反经之权的运用确实也实现了其原初目的。如祭仲最终得以生忽存郑,周公最终“卒使冲人成德,王室厎定”。最后,若对于行权者而言,其行权往往亦需担负忍辱负重之责。如祭仲有“逐君之罪”,周公有“蹈偪上之嫌”与“近灭亲之 过”。
可见,公羊家论经权,既有固执经常的特点,又坚持了守经达变的精神。即使“在可以然之域”,由于迫不得已而行权,公羊家亦有着相应严苛的限制。对于经权之道,公羊家之辨可谓精审入髓矣。在此方面,董仲舒关于祭仲、逄丑父二人知权与不知权之论更是堪为经典。祭仲生君存郑之事已见于前文,逄丑父亦有生君之事,有似于祭仲:鲁成公二年,六月癸酉,晋卿郤克率领晋、鲁、卫、曹联军与齐顷公战于鞌,齐师败绩。在齐顷公将被俘获的危急关头,其车右逄丑父因貌似顷公,遂假冒后者而惑郤克,顷公故得走脱。丑父因“欺三军”,为郤克所斫。表面上看,丑父舍己生君之行可谓为大忠。董子则认为:尽管丑父所为难于祭仲,二者之间却形似而理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更不可谓丑父知权。其辨 曰:
逄丑父杀其身以生其君,何以不得谓知权?丑父欺晋、祭仲许宋,俱枉正以存其君。然而丑父之所为难于祭仲,祭仲见贤而丑父犹见非,何也?曰:是非难别者在此。此其嫌疑相似而不同理者,不可不察。夫去位而避兄弟者,君子之所甚贵;获虏逃遁者,君子之所甚贱。祭仲措其君于人所甚贵以生其君,故《春秋》以为知权而贤之;丑父措其君于人所甚贱以生其君,《春秋》以为不知权而简之。其俱枉正以存君,相似也;其使君荣之与使君辱,不同理。故凡人之有为也,前枉而后义者,谓之中权。虽不能成,《春秋》善之,鲁隐公、郑祭仲是也。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虽能成之,《春秋》不爱,齐顷公、逄丑父是也。……《春秋》以为人之不知义而疑也,故示之以义,曰国灭君死之,正也。正也者,正于天之为人性命也。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而已。是故《春秋》推天施而顺人理,以至尊为不可以加于至辱大羞,故获者绝之。……故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正是之谓也。由法论之,则丑父欺而不中权、忠而不中义。以为不然,复察《春秋》。《春秋》之序辞也,置王于春正之间,非曰上奉天施而下正人、然后可以为王也云尔?(《竹林》)
董子指出:“人之有为”是否“中权”,在于其能否“前枉而后义”;“中义”,则人之所秉之于天的性命得其所正,“行仁义”“羞可耻”,以绝禽兽之道;至于君王,唯其自正其身,方能上法天而下正人,从而得以成其为王(即上引“《春秋》之序辞也,置王于春正之间……”所云。引按:此谓“大一统”)。故公羊家论经权,最终是通达其“大一统”思想的。而“大一统”所蕴含的“正五始”之义,又意味着:天下一统与大治,是以政教及其根基端正为前提的。丑父虽能生君,其所为却实属“前正而后有枉者”。之所以曰“后有枉者”,既因丑父有“欺三军”之行,亦因其以“至辱大羞”加于“至尊” (即齐顷公),使君臣二人皆入于“邪道”。董子谓丑父“欺而不中权、忠而不中义”,诚不诬也。所以,“义以为上”实为公羊家考论经权关系的首要原 则。
尤为可贵的是:公羊家言权变,还有着对于诸如恻隐之心等善情善意的珍视与呵护,昭示了人性之美和精神的高贵。对于公羊家的这一思想,可从司马子反“专与宋平”之例而见其一斑:鲁宣公十四年九月,楚庄王帅师围宋。至翌年五月,楚军因久围不破,仅剩七日之粮。“尽此不胜”,楚军“将去而归尔”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下同)。宋人则更为困惫,已至“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的惨地。在此情境下,楚司马子反与宋右师华元密会讲和(“平”),楚军退兵而宋国得保。其中,子反与敌通情、擅与宋“平”且逆庄王之意而请先归致使庄王无奈撤军之行,罪可谓大矣。但《公羊传》论此事曰:“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其之所以“大” (尊大、称美之义)乎此“平”,实感于子反的恻隐之心而发。对于子反此心及其意义,董仲舒有精辟之 论:
司马子反为其君使,废君命,与敌情,从其所请,与宋平。是内专政而外擅名也。专政则轻君,擅名则不臣,而《春秋》大之,奚由哉?曰:为其有惨怛之恩、不忍饿一国之民,使之相食。推恩者远之为大,为仁者自然为美。今子反出己之心,矜宋之民,无计其间,故大之也。……子反之行,一曲之变、独修之意也。夫目惊而体失其容、心惊而事有所忘,人之情也。……今子反往视宋,闻人相食,大惊而哀之,不意之至于此也,是以心骇目动而违常礼。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今使人相食,大失其仁,安著其礼?方救其质,奚恤其文?故曰“当仁不让”,此之谓也。(《竹林》)
董子以“不忍”“惨怛”描述子反之心,以昭其仁。惨怛者,悲痛、忧伤也。两军对阵,彼此以杀伤对方军士而取胜,本为常事。若依此理,面对敌方“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的惨状,子反本该窃喜,因取宋已如唾手之易。从某种意义上说,楚军长期围宋的目的亦在于此。然子反一闻此状即与宋“平”,既负专政轻君之罪,亦有擅名不臣之过。在董子看来:子反之为恰是因于恻隐之心自然而成,“是以心骇目动而违常礼”;并且,子反此心也美而无私,既无利害之计,又超出了狭隘的族群界限。而王道之成,实赖于此心的发用与扩充(“推恩者远之为大,为仁者自然为美”)。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就此而言,董子与孟子的思想是相通的。不仅如此,董子还以“当仁不让”“方救其质,奚恤其文”称赞子反之为,坚持了先儒仁重于礼、质本文末的思想宗旨。显然,公羊家论权变,不仅仅着眼于反经而善的伦理政治视野,同时也高扬了人性的光辉和以仁义取天下的纯正的儒家立 场。
子反擅与宋“平”毕竟违反了“大夫无遂事”的原则,公羊家虽“大”之,仍不得不予以贬斥,故《春秋》记此事曰:“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传》:“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在下也。”这种实“大”其事而形式上予以贬斥的记事方式,公羊家称之为“文与而实不与”。陈柱说:“盖所谓‘实与’者,当时之权,不得不如是;不如是则灭亡之惨,更有不堪言者,故实时不得不与也。所谓‘文不与’者,垂诸文以为后世法,君臣之道、职位所在,有不可专滥者也。”①陈柱:《公羊家哲学》 (外一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5 页。则“文与而实不与”者,乃是公羊家经权思想在“书法”上的落实与体现。故董子论之曰:“《春秋》常于其嫌得者,见其不得也。是故齐桓不予专地而封,晋文不予致王而朝,楚庄弗予专杀而讨。”凡此,皆既彰尊王之义(即经),亦明乱臣贼子不可不讨(如楚庄王杀夏徵舒)、齐桓晋文攘夷之霸不得不成(即 权)。
要之,公羊家关于经权(反经之权)关系的思考可谓精审、通透矣,且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将儒家的经权思想推至其极。惜乎后儒于此不惟不察,甚乃斥公羊家之说为权诈。对于其论,亦需有 辨。
观汉人论权,或曰“前枉而后义” (董仲舒语),或曰“忤而后合(善)①参见《氾论训》高诱注。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年版,第956 页。” (《淮南子》),或曰“反经而善” (赵歧语)。诸说文虽小异,理则实同,皆谓反经之权为合义(善)之方,其目的乃是通达于道。借用董子之说,反经之权唯有合义,“然后可与适道矣” (详见《竹林》及苏说)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50 页。。“适道”者,谓向道、往道,有通达于道之 义。
盖至魏晋之后,学者论经权,喜曰“反经合道” (限于篇幅,考辨略)。然“适道”与“合道”义有不同:“适道”曰通达于道;“合道”之“道”,实谓理或道之理,故“合道”乃谓合理(后文将辨:程子之所以辟反经,与其以理当道有很大的关 系)
对于公羊家的经权说,后儒往往以“汉儒之说权” (朱子语)以统言。此说尚无大病:观上文所引《公羊传》、董子、《淮南子》与赵歧等论权,其说皆相通,盖公羊家之说已为当时通论。然后儒进而以“反经合道”以概汉儒论权,则嫌于狭隘。因权之有二,即从经之权与反经之权。汉儒论权,并非只言反经之权。且后儒论反经,往往仅看到“反”的违反或背反之义,以致将反经引向权诈之地。经此理解或内涵的转换,后儒对于公羊家反经之权的思想便多有批判。本来既恪守中正、又尚变通的公羊家的经权说,遂“具有”功利与阴谋的意 味。
据毛奇龄与苏舆,首先对反经之权提出质疑的乃为唐人陆贽,陆氏《论替换李楚琳状》云:“若以反道为权,以任数为智,历代之所以多丧乱而长奸邪,由此误也。”③参见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818页;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第50—51页。“反道”,即谓反经或反常;“数”者,术也。陆氏“以反道为权”与“以任数为智”并说,显以反经之权为滥用权术之义,故有“历代之所以多丧乱而长奸邪”之论。然陆氏实是误会了反经之权的内涵,更是不明公羊家论此权的思想精义。其后,真正对公羊家的反经之权思想进行深入讨论的乃是程子(程颐)与朱子。因二子在思想史上地位特殊,其论经权之说亦影响深远。可以说,程、朱关于经、权关系的理解及其对公羊经权说的批判代表了理学家的共同立场。然二子之说亦稍有别:鉴于程子论权嫌于极端,朱子为此不得不对其说予以调 停。
先来看程子之说。首先,程子论权,唯取从经之权。从经之权谓通过权度事物之宜以使其达于平正,是落实经旨的不可须臾离之之法。程子论权,亦取此义,故曰:“欲知中庸,其惟权乎!权之为言,称轻重之义也。”①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1205 页。除了从经之权,其他权变皆为变诈之术。程子又曰:“世之学者,未尝知权之义:于理所不可则曰姑从权,是以权为变诈之术而已也。夫临事之际称轻重而处之以合于义,是之谓权。岂拂经之道哉?”②同上书,第1176 页。其次,权既为“临事之际称轻重而处之以合于义”,则权即是经:“……权只是经所不及者,权量轻重,使之合义,才合义,便是经也。今人说权不是经,便是经也。”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34 页。复次,权既是经,则公羊家反经之说便非:这不仅是不知权的表现,也是误以权诈为权。对此,程子曰:“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故有权变、权术之论,皆非也。权只是经也。自汉以来,无人识权字。”④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626 页。最后,“圣人是权”。程子认为,对于“经所不及者”,便须行权。然就常人而言,究竟如何方为“义”,却又难说。⑤如程子曰:“何物为权?义也。然也只是说得到义,义以上更难说,在人自看如何。”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4 页。圣人则不然,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发而即权。故圣人与权、与经,本即一体,未尝为二,“圣人则是权衡也”⑥同上书,第384 页。。程子的“圣人是权衡”之说固显奇特,背后的苦心则不难理解:其之所以作此说,是希望通过“圣人”的人格形象以保证行权的纯粹性与绝对性,诚如其言:“多权者害诚,好功者害义,取名者贼心。”⑦同上书,第1270 页。
程子的经权思想对其后学影响很大,朱子尝曰:“诸家论权,皆祖程子之说,而谢氏为尤密。”⑧朱熹撰:《论语或问》,载《四书或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至于朱子,其经权说虽多承程子,然对于后者之说也作了不少修正。(1)朱子论权,亦是先言其从经之权义,故有“权是用那义底”以及以权“得中”之说。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987 页。(2)相应于程子避谈“不得已之权” (即反经之权),朱子则颇重此权,强调了在事物非常状态下“不得已而用之”的必要性,并屡屡以汤放桀、武王伐纣和周公之诛管、蔡等例以伸其说。①参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989—990 页。(3)既然承认反经之权之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朱子对于程子的“权即是经”之说便有非议。因为,程子此说颇有混淆经、权关系之嫌,本质上有取消行权的必要性的思想倾向。而且,程子断然否定权之反经的任何可能性。然若不承认反经之权,汤放桀、武王伐纣、嫂溺援手等事又何以具有其合法(经)性?同时,鉴于门人深为程子“权即是经”之说所惑,朱子也不厌其烦地在释疑中肯定“汉儒‘反经合道’之说”②同上书,第988 页。,显示其对于反经之权的充分肯定。于是,朱子对程子“权即是经”之说颇不以为然,乃至说:“若如伊川说,便用废了那个权字始得。”③同上书,第994 页。然朱子终受程子影响太深,故又辟汉儒曰:“但他说权,遂谓反了经,一向流于变诈,则非矣。”④同上书,第988 页。至于其论“公羊就宋人执祭仲处,说得权又怪异了”⑤同上书,第989 页。,表明朱子不察祭仲之权在公羊家思想语境中的真正意义。(四)最终,朱子又混淆了从经之权与反经之权。如其曰:“秤得平,不可增加些子是经;到得物重衡昂,移退是权,依旧得平,便是合道,故反经亦须合道也。”⑥同上书,第988 页。以秤称物,权(秤锤)随物之轻重而“移退”,其所得之平,乃为从经之权之“合道”。朱子以之与反经之“合道”相譬,则模糊了此二权的界 限。
程、朱关于从经之权的看法可谓是矣。且其论“时中”时,因往往结合心性工夫而发,常有精微之说,补先儒所未言。然程子断然否定反经之权的存在意义并进而曰“权即是经”,则显亦未是。朱子虽于程子之说有所纠偏,其心终是未平,故有所谓汉儒反经之说源于其“章句之差”之论。⑦参见朱熹撰:《论语或问》,载《四书或问》,第272 页。尤为甚者,程、朱皆以权诈之术视汉儒之权,皆谓其反经之说乃其权诈之术的理论背书,说法不免轻率。程、朱所谓的“汉儒”,自然包含公羊家;其所辟之汉儒论权之失,自然也包含对公羊家经权说特别是其反经之权思想的批评。结合程、朱所论,兹就其说之谬及其主要原因略辨如 下。
首先,程、朱皆有视经、道、理诸范畴为一的思想倾向,对其而言,反经往往意味着反道或反理,故在心理上,其于反经之说难免有所抵触。如关于经、道、理三者的关系,程子曰:“经者,百世所不变也。”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57 页。“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74 页。朱子亦曰:“经是万世常行之道。”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989 页。“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③朱熹撰:《中庸章句》,载《四书章句集注》,第17 页。经与道、理可等而视之,所谓“反经合道”,实亦曰“反经合经”或“反道合道”“反理合理”。如此,说显甚谬,宜乎程朱难以接受。上文已辨:“合道”与“适道”语义有别。既然“反经合道”之说有其瑕疵,不若曰“反经适道”或“反经达道”为善。何况,汉儒或公羊家向来只言“反经合义”或“反经合善”,从未有“合道”之说。魏晋以后,学者虽曰“反经合道”,其对经、理与道是有分别的。自二程体贴出“天理”二字,理学家便将道涵摄于理,二者之别亦庶几消弭。其实,先儒对于上述范畴是有区别的。一方面,就道与理而言,道为生生之体,理则为道之理,即天地万物在其化育流行中展现的条理或法则;就事物而言,理也意味着其存在、运行的具体理路或当循之则。另一方面,作为法则或原则,经有似于理;且经亦有层次之别。如《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立权度量、考文章”云云即公羊家所谓改制,此制是可变之经;“亲亲”“尊尊”云云,则为不可变之经。无论是可变之经还是不可变之经,皆当以道为宗。故对于可变之经,自可因时、因事制宜,以济道化;即使是不可变之经,在非常情境下,亦当随事达权(如汤武革命、嫂溺援手等),以遂道运。因此,反经之说本无病,且反经的目的本亦是为了“返经”。鉴于宋明理学的“道”“理”语境,可将“反经合道”修订为“反经达 道”。
其次,程、朱皆谓公羊家重权诈,颇显其不明公羊家思想之精义。公羊家虽曰权可反经,然对于此权运用的前提、目的、原则等皆有着严格的限定,拒斥任何伪诈之行(如逄丑父事)。而且,公羊家谨循儒家的王道太平之旨,以诚信守礼为正途,故于善恶纤微必辨,冀以扬善杜恶。如董子曰:“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讥天王以致太平。刺恶讥微,不遗小大,善无细而不举,恶无细而不去,进善诛恶,绝诸本而已矣。” (《王道》)欲绝诸恶之本,追根溯源则须“诚意”,故董子又有“贵志”“先质”“好诚”之说(参见《玉杯》)。凡此诸说,皆展现了公羊家守死善道、行不苟且的价值取向,何得而可谓其“一向不合道理,胡做了” (朱子语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989 页。)?
对于公羊家尚仁义信礼、恶权诈而非功利之意,可以其论泓之战宋襄公事(见《僖公十一年》)而见其一斑。此役不仅宋师败绩,襄公亦因中流矢不久而薨。宋师之所以败绩,主要因为宋襄公恪守与楚人之约、不愿乘人之危所致。对于襄公之为,后世儒者多讥其愚。程子亦然,曰:“此愚也。既与他战,又却不鼓不成列。必待佗成列,图个甚?”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17 页。又答门人“用兵掩其不备、出其不意之事,使王者之师当如此否?”时,曰:“固是。用兵须要胜,不成要败?既要胜,须求所以胜之之道。……不成道我不用计也?”②同上。程子显是以功利的态度以视战事的。战以求胜,此本无问题。然若依当时军礼,两师对阵理当“偏战”,即: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襄公不愿“不鼓不成列”,恰因其反对权诈。《公羊传》美之曰:“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段煕仲 说:
董君曰:“《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对胶西王》) 《公羊》之学,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彼以成败论人者,乌足以语此?(引按:此说正可驳程子)……董君曰:“故善宋襄公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春秋》贵之,将以变习俗而成王化也。”(《俞序》)③段煕仲:《春秋公羊学讲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575—576 页。
段说可谓掷地有声。而从诸儒多以愚事视襄公之为之例,不仅可见后世人心之变,亦可见公羊家尊礼重信之意晦而不彰之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