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哲学专题讨论

2020-11-30 06:18
哲学分析 2020年4期

编者按:科学实践哲学是自然化科学哲学的一条进路。它坚持将研究的重心从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科学理论以及理论与证据之间的逻辑结构转向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使活动得以可能的条件。这条进路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无论在本体论和知识论层面上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具体的案例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它不仅为解决科学哲学的经典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与资源,还开辟了不少新的研究议题。科学实践哲学已引起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并形成了颇有规模的研究团队。2018 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了第一届全国科学实践哲学学术会议。2019 年10 月25—26 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了第二届全国科学实践哲学学术会议。会议分为“科学实践哲学基础论题”“科学实践哲学案例研究”“生态学与实验问题”“后常规科学与政治”“实践与伦理”“STS 在反思”和“人工智能专题”共七个讨论专题,对相关问题做了颇为深入的探讨。本期特从“科学实践哲学基础论题”讨论专题中选出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科学实践哲学所涉及的历史、认知和价值维度,展示了科学实践哲学为科学哲学带来的新思路与新资源。黄翔教授的《科学实践与本体论历史主义——以历史知识论为例》认为科学实践哲学为传统科学哲学长时间难以说明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的知识论关系提供了有效的说明。作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进路的历史知识论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科学史研究之上的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研究方向。袁海军教授的《论科学实践的认知结构》探讨了科学实践哲学和科学社会性对科学实践的认知维度的不同理解,坚持以集体意向性为起点来把握科学认知结构中的知行合一的特征。科学实践哲学与传统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前者对价值中立的科学观的否定。白惠仁研究员的《作为“基本善”的知识及其正义问题》以价值论的结构对接知识论问题,为科学实践哲学如何安置社会知识论、德性知识论和认知不正义等这些学界当下的讨论热点提供了新颖的理论框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