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晓辉 天津港引航中心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化、多元化交通格局已经切实铺展开来,充分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了我国的交通链条。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引航员与船长的积极沟通协作是精准识别航行风险,深度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二者在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中也能够有效地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航行观念和切实保障航行安全的航行理念。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迅速发展,物流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中的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交流和国内经济发展。基于此,切实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为船舶航行提供优良的信息支持和人员支持至关重要,而引航员与船长间的沟通协作是精准识别船舶外部航行风险和内部危险航行因素的重要路径,以下对引航员与船长间沟通协作的必要性进行介绍:
第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化水路航运技术和航运理念已经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实质性的应用效果,然而,在此基础上航行路线和航行技术的复杂性也日渐提升,只有深度保证引航员与船长具有沟通协作的优良基础,才能够为船舶航行进一步提供全面的航行信息,从而合理调整航行线路和引航线路,指导航行方向。
第二,引航员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识别航行线路上的相关风险,而船长主要负责调度全体船员完成航行任务,维护船舶的正常航行状态,保障航行命令的有序执行,在此基础上,引航员与船长的优良沟通协作将为船舶营造“外部+内部”的安全运行环境,是实现水路航运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在水路航运安全上进行了高度关注,同时也针对引航员和船长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制度,呈现了优良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格局,在相关现代化科技的支持下,港口生产和船舶运输中,引航员和船长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船长是船舶航行的最高指挥者,而引航员则具有较高的环境了解度,二者协调配合才能够保证船舶的顺利航行。以下对引航员与船长间沟通协作的必备要素进行介绍:
第一,统一的信息环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时代已然来临,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的传递效率显著加快,要想切实保证引航员与船长的正常沟通和协作,必须具备统一的信息环境,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和信息的高效传输,从而形成统一的指向命令,识别航行风险。
第二,明确的执行规范。引航员与船长的优良沟通协作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以及船舶进出港引航操作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建立了明确的执行规范,才能够让引航员顺利对船只进行引航,船长也能够按照引航命令对船舶的航行方向进行确定,要求船员完成航行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现代化科技,切实地完善了交通格局,展现了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船舶航行直接影响着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和水路交通安全,基于此,加强引航员与船长间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可通过交换沟通协作信息进一步保障引航命令的合理性以及航行命令的可执行性,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在交流沟通平台上,引航员能够与船长进行零距离语言、文字交流和数据、文件交流,交换进港信息,在这种交流环境下,在船舶抵港前3-4小之前,引航员能够具体登轮时间、地点以及对安放引水梯要求告知船长,船长按引航员要求为引航员做好登轮前的准备。而船长也能够快速接收到引航员的相关引航信息,对于港口水域通航环境建立更加明确的了解,从而精细化调整船舶的航行方向,掌握港口的泊位信息,进一步调动船员高效完成船舶航行任务。
例如,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科技和5G、云计算科技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就,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科技构建引航员与船长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引航员可以凭借其专业的引航技术和服务理念,为经过引航区的船舶提供信息支持,而船长也可将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航向、航速、吃水以及周围通航环境等信息进行快速传输,为引航员提供安全引航的信息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引航员和船长的信息实现了充分共享,能够形成综合性的信息环境,有助于船长了解引航区的航道和锚地以及泊位条件,从而有效地协调了引航员与船长的指示命令,充分缓解了引航员与船长的矛盾冲突。
为了进一步强化引航员与船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效果,我国制定了《船舶引航管理规定》,充分规范了传播引航员的行为,同时也建立了船长对于船舶合理引航、按规定引航的重要思想基础。这一制度为引航员与船长的协作沟通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要想切实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引航员与船长应该进一步明确沟通协作任务,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近年来,我国船舶航运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水路航行环境显著改善,航行规模和航行路线呈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为了切实地保障航行安全,促进我国物流事业的持续发展,引航员与船长具有较高的权利和责任。在引航过程中,船舶引航员与船长经常会由于权责划分的不清晰,产生矛盾冲突,在此过程中,可凭借建立的统一信息环境和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对船舶航行信息和航运环境信息进行合理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船舶的航行路线和航行的具体信息有效协调航行矛盾。引航员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具备优良的语言技巧和交流沟通能力,充分体现服务理念,而船长也应该具有较为积极乐观的交流沟通态度,从而为沟通协作任务的明确奠定坚实基础,周密筹划、细致安排,严格落实船舶的人员、航行、锚地和靠泊计划。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引航员与船长具有明显的职能色彩,在沟通协作任务的确定过程中,应以水域的地理特点、航道、水深、水流、航标设置和当地规章制度为基础,建立明确的任务执行标准和任务完成责任权利人,从而进一步实现任务的精细化分配和任务执行过程的可控。
引航员和船长是切实保障航行安全,有效地维护水上航运有序开展的重要人员,基于此,引航员和船长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要想进一步强化沟通协作效果,使引航任务得以高效完成,切实保障航行安全,必须建立沟通协作制度,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当前我国为了有效地规范引航员和船长的责任权利,制定了《船舶引航管理规定》,对部分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全权掌握船舶的行为进行了有效规范,充分地缓解了引航员与船长的权责冲突,要想持续地保证水上航行安全和水上航运工作的有序进行,应该充分细化沟通协作制度,例如,在引航时,引航员管理人员应该对引航人员的语言和行为进行监管,对于不同航行线路和不同航行环境下的引航任务和船舶航行命令的执行情况建立明确的考评标准,从而根据不同标准确定权力的执行人和命令的发布人,为船舶航行命令提供优良的执行环境,避免由于责任和权利的混乱,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对水上运输事业的发展进行了高度关注,引航员和船长权利和责任的有效协调是切实保障航行安全,促进我国航运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应该充分地优化沟通协作环境,将矛盾冲突转换为沟通协作,切实保障传播安全、船长以及引航员的最大利益。
在优化沟通环境的过程中,引航员应与船长积极沟通、交换信息,并确定信息交换方式,对船舶航行线路上的航行风险信息进行有效发布,同时船长也应该向引航员介绍船只的主要运行状态以及部分运行模块的老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物联网科技,形成现代化的引航环境,引航员和船长应该具备积极乐观的交流态度,相关部门可以组建交流沟通监督队伍,对不良行为和矛盾冲突进行切实管理、有效解决。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物流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加强引航员与船长间沟通协作,能够有效地保证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可通过交换沟通协作信息、明确沟通协作任务、建立沟通协作制度、优化沟通协作环境,进一步强化交流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