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赫
图1 徐州苗山汉墓出土 《庖厨图》(局部)
图2 徐州睢宁县张圩散存《庖厨宴饮图》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即是对自然的模仿”,要求艺术家要忠于自然,它奠定了西方写实美学的基础。而东方美学则倡导“坐忘”“以形写神”等写意美学,即超越自然,而又与心灵中的自然不能割舍。因此,产生的艺术表现则有相似又有不同。体现在宴饮文化中,从罗马斗兽场发现的庖厨宴饮图与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宴饮图中,笔者发现其题材均有相似,但隐约却有区别。
汉代艺人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生活,同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天、地、人融入到同一画面中,并增加一些新的细节来表达或加强某一主题思想。画像石中的《庖厨图》则多以人物安排、饱满均衡的构图以及物象刻画,从而构成现实生活的场景。在庖厨场面中,通过锤牛、汲水、烧火等准备工作,着重突出人物动作与物象细节。在宴饮文化中,通常注重刻画主人对坐,宾客之礼,献食者躬身小心翼翼捧食而入的场景,暗示其当时的礼制社会及不同人物社会地位之差别。
《庖厨宴饮图》(图1)于徐州苗山汉墓出土,位于前室前壁下门东。图分上、下两层,下层刻庖厨图,所反映的是宰羊、辘轳汲水,一人在灶前炊煮,灶上方挂有鱼、肉等食品。画面中宰杀的小羊,头上长有犄角,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是一只山羊。这幅画的上层画面是宴乐图。整幅画表现出“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主人将进酒,弹瑟为清商”的诗情画意。郑岩学者提出“肉食者尊”的汉代思想意识,当汉人以肉食为宴席或主要食材,可以凸显其社会地位。
《庖厨宴饮图》(图2)是睢宁县张圩散存的汉画像石。该图画分三层:图片下层刻庖厨场面,其中左部画面有一灶台,有两人分别进行烧火及烹饪,上方架子上摆满了肉类食物;右部画面刻画人物汲水于井旁;中间则刻三人分别进行食材的准备工作:切肉、淘洗、取圆形石案。图片中层为六人坐于栏杆旁,似为等待画面中的两位侍者。其中一位侍者仅刻画上半身,另一为侍者则小心翼翼躬身捧食。图片上层刻宴饮场面:房间帷幔高悬,屋内四人坐于塌上,觥筹交错;屋顶上有几只凤雀,为吉祥之意;屋外两旁各有一侍者等待。
在与汉朝几乎同时期的古罗马帝国中,受希腊艺术影响的、力求实用的古罗马艺术诞生。在敬神与生活中,古罗马浮雕具有记事、写实的特征,创造出伟大的罗马雕刻,成为罗马艺术的杰出代表。古罗马通常注重刻画强调个性的、享乐的、宏伟壮丽的艺术作品,而并不似希腊艺术中的理想化、典雅精致。而在古罗马宴饮文化中,宴饮不仅满足生活生理需要,而且满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该关系得益于宴饮的菜肴里,一般宴饮通常以炫耀财富、凸显个人社会地位为主导。宴饮的饮食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奢华的程度于其中,有些则甚至突出一些个人的慷慨与美德。
十四世纪初是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的交界。该时期有平面作画,不注重透视与立体的绘画,亦有开始以几何学、透视学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绘画。其中,欧洲中世纪文化所带来的基督教影响使得平面艺术绘画中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画面中必然出现神学符号。而十四世纪初,早期的商业行会盛行,随之带来的是对于该题材的绘画创作,反映当时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图3 大英图书馆藏《圣绣.拉特里尔爵士与家人共进晚餐》
图4 罗马斗兽场中的“健康全书”
图5 罗马斗兽场中的“健康全书”
在意大利罗马的斗兽场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以宴饮文化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及考古资料(钱币、厨业用具、餐具以及画作),其中,在“斗兽场生活中(Life in Colosseum)”这一版块,藏有以下作品:
图3 为大英图书馆藏《圣绣.特里尔爵士与家人共进晚餐》。图像为十四世纪所作,作者不详。画面中有九人,两位仆人小心翼翼端盘献食,另外七人中,桌子右面二位类似于修道士的形象,左面五位身着布衣。其中较为有趣的是,有四人均朝画面中间正在端杯喝酒的人张望或斜视。这点与隋瑶文章中的“开始吃饭时,通常是成年的男性先开饭,然后其他的家庭成员才能相继用餐,并且女人要伺候男人吃饭”说法相同。在图中,男主人公举杯,但周围的人纷纷瞥向这个中间的人,属实。另外,封建主在肉类缺乏的时期希望通过展示肉类菜肴表现其奢华。费尔南.布罗代尔在 《15 世纪到 18 世纪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一书中所写到:“食物是每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也是他周围文化和文明的标志。”因此,这种宴会往往成为当时一种资本的炫耀与彰显其社会地位的做法,也成为当时结交贵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宴席作为一种官方仪式,其座位需要仔细斟酌,其餐具也需慎重摆放。一般仆人及地位不高的人会坐在下桌或下等席位。当然,主人和贵宾会将家里的银质厨具或金质厨具拿出摆放,而此时的仆人、侍者、随从或下级人物则要谨慎行事,仅能以木制餐具用食。菜品上,主人及贵宾先动,可以享用盛宴,而地位较低的人则服从主人的意见,享用的食材较为朴素。同时,由于在黑死病的前后,庄园主人非常注重饮食的质量和膳食营养的搭配。因此,该画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主食以及肉制品作为营养搭配。
罗马斗兽场中有“健康全书” 藏于其中(图4、5),艺术家姓名不详。其中图4 是锤牛切肉的场景。画面中一童工正在拿锤宰牛,另有屠户在整理肉类,小女孩正倚门观望。图5似为家人做饭的场景。这与徐浩文章《中世纪欧洲工资劳动者收入与饮食消费水平的变化》似有关联:“农业劳动由庄仆承担……一个羊倌和一个女仆……有时还增加一个牛馆、猪倌和磨坊主……他们的工作是全职的……”
综上,在东西方的庖厨宴饮图像中,相似地出现了椎牛宰羊、切肉、炊煮、火腿、宴饮等场景。在力求精准地刻画宏大场面的同时注重刻画社会地位以及当时社会风俗。相比较,汉画像石较为深沉古朴,注重安排人物与刻画物象,散点透视,以此烘托场景,造型夸张,较为写意。斗兽场中的绘画较为精准,不仅注重人物安排与物象的具体性,而且善于通过眼神、动作示意,来描绘该庖厨宴饮的场面,较为写实。14 世纪初,商业行会的兴起,教会统治的衰弱,带来的是宗教题材的非单一化。并且,两者均反映社会阶层,其中的主仆关系,雇佣关系等等都体现在画面中。当然,由于艺术相差的年代较远,区别会非常明显。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斗兽场则全然以现实生活题材展开,忠于社会现状,反应社会阶层与当时百姓生活的千姿百态,虽然当时一些器皿具有宗教的含义,比如玻璃器皿与圣餐杯等等,但画像石中的整体表现形式往往代表了宗教涵义。比如,巫鸿先生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说:“一旦一个祠堂建造起来,祖先的灵魂居住在里面以后,死者和生者之间的关系便通过不断祭祀而得以延续。同时,‘祭’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为生者提供与祖先交流的机会。”杨孝军、郝利荣的《论汉代墓葬中饮食图像的宗教意义与民俗信仰》中提到了“鬼犹求食”之说。“汉代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灵魂会像生前一样要有居所和饮食。所以在墓葬里存储着应有尽有的食物、饮料和各种奢侈品,以保证死者死后生活能得到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