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儿童健康成长状况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

2020-11-29 14:57马子鹏
法制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养父母领养福利院

马子鹏 吴 珺 张 钰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一、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孤儿30.5万人,共登记收养16267例;其中中国公民收养14582人,外国人收养2887人,社会福利机构收养8581名儿童[1]。我国儿童收养数量连年减少,这样的形势使我们必须审视当前领养模式存在问题。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有关领养儿童研究的文献大多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主,成长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集中于心理学角度,且相似度高。少数学者以涉外收养儿童与国内少数民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透析其文化认同等问题。

国外关于儿童收养的研究集中在儿童心理适应、认知发展及人格发展等方面,呈现不同收养年龄、经历、背景下的儿童不同的发展态势,并做原因和干预机制的探析。[2]

开展领养儿童健康状况的研究,对国家、社会力量、养父母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以为领养儿童方面研究拓展新领域,为领养儿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本研究选取适量南京地区领养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研究领养儿童的心理,生理成长状况,全面探究领养儿童现状产生原因,旨在为各方力量提建议,促进领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三、问卷数据分析

本研究实际问卷调查54人,其中领养儿童27人,养父母27人。问卷主要由被调查对象填写,对于年龄较小的被调查对象采用将问卷中问题转换成适宜年龄的能够被理解的表达,再由被调查对象填写。

(一)领养父母问卷调查情况

调查显示家庭家长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9岁之间,此年龄段的家长生活较为稳定。在收养儿童的原因上,喜欢小孩、同情其遭遇、尽社会责任是主要原因。

养育孩子中,大多数父母都遇到了缺少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经济物质条件不足、外界对孤儿的歧视等问题。大多数养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缺乏自信、身体健康问题以及对学习缺少兴趣、不合群、朋友少的问题。调查了解到对孩子开展学习教育和与沟通技巧培训是养父母最需要的帮助。

养父母介绍领养儿童的最近体检状况中,无异常的占59.3%,营养不良的占14.8%,视力异常的占11.1%,超高超重的和生龋齿的占比较小。这说明,多数儿童最近的体检状况较好,但部分领养儿童具有不同类别的异常。

(二)领养儿童问卷调查情况

样本中有55.6%的男孩,44.4%的女孩。处于3-14岁年龄段的居多。精神、智力残疾与发育残疾的分布比例大致相同,身体残疾的比例较高,健康的儿童占44.4%。

调查显示,领养儿童主动找父母聊天的领养儿童占大多数,每日与父母聊天时长达30分钟以上占66.7%。这说明其与养父母的主动交流情况较多,有利于增进彼此情感。学习、人际、生活等聊天内容占比相近,生活情况占比最多。有92.6%的领养儿童是希望与现在家庭生活在一起的,只有7.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希望,表明大部分领养儿童对家庭环境产生了好感。

对儿童学习情况的了解中,样本中有70.4%的儿童已入学,有29.6%的儿童未入学,其中有2名儿童分别因为患小儿麻痹症和智力障碍而无法上学;其余6名儿童由于年龄未达到上学要求。在已入学儿童调查2中,可看出其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较融洽。

样本中儿童最大的烦恼是成绩不理想;其次是看电视无节制和贪玩;再次是脾气不好。这些都是学龄儿童容易出现的问题。对于成绩的问题,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再学校受到歧视、厌恶上学等都会导致成绩出现问题。

儿童期望方面,领养儿童更多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愉悦和发展,而在对于老师、父母问题上有所回避。提高学习成绩、多认识一些小朋友、多一些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是领养儿童最期望的。

四、领养家庭及福利院机构访谈结果综述

除问卷调查外,调查员进行了21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8名领养儿童、8名养父母,5名福利院工作人员。通过访谈发现领养儿童在被领养之后在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有明显改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与领养儿童的访谈可以看出被领养儿童在言语表达上比较收敛,性格都比较内向,兴趣爱好大都趋向于个人参与的类型。部分儿童由于被收养时年龄较小,很好地适应了家庭环境,与原生家庭的孩子无异。与领养儿童父母的访谈可以看出养父母在对领养儿童的态度上都比较热心,给予领养儿童强烈的关注,同时也存在与领养儿童的相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与健康问题有所担忧。与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访谈可以看出,福利院工作人员表达了对福利院里的孩子们的未来的担忧,希望他们能够有更好的未来的希冀。

五、研究结论

经过对问卷和访谈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领养家庭促进儿童生理健康发展

领养家庭为领养儿童提供了稳定的生长环境,儿童有了固定的居所和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境的优化和他人的关怀照料能够极大促进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的身体发展。

(二)领养家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领养家庭中的养父母从情感上关爱收养子女,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不仅能促进子女走向成才的道路,而且也能使双方获得亲情的互动,享受到入间最真挚的情感。

(三)领养家庭帮助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在福利院儿童养育模式中,儿童的接触的人群大多为福利院工作人员。这使得福利院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扩大较难。领养家庭极大地消除了福利院儿童“孤”的风险因子,可以帮助儿童构建了一套由内及外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领养家庭激发和增强儿童社会融入潜能

在激发与增强社会融入潜能方面,家庭领养模式对儿童的教育集中在通过为领养儿童构建社会网络,培养领养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促进其融入社会。

六、对策建议

(一)政府责任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领养家庭养育孤儿的成本来说,国家的补助费用是杯水车薪。此外,收养登记机关的工作并不能得到良好的监督。我们建议政府对这一群体给予关注和支持,有助于减轻领养家庭经济压力,还能够保证儿童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及时介入和救助。

(二)社会力量介入

目前,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很小,几乎没有把被领养儿童当成一个群体来看待。领养儿童需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需要来自社会的包容和关爱等。

1.社会服务机构需筛选符合领养条件的家庭并跟进后续领养过程,对领养家庭进行培训。2.社会工作者介入收养评估与回访工作。3.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应该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定期咨询和建议。帮助领养儿童融入社会,帮助收养人确定正确和合适的角色定位。4.福利院做好回访工作。保障弃婴、弃童的最大利益,加强送养工作的事后监督,关爱送养弃婴弃童的成长状况,福利院工作人员应保持回访。

(三)养父母接受亲职培训

养父母可以参与针对领养家庭的培训,向专门人员学习育儿经验,主要学习以下内容:1.给儿童一个适应期,增加与孩子亲密接触机会。2.帮助领养儿童从周围环境学习语言,聊天有助于他融入家庭。3.如果有其他孩子,应该让自己孩子加入到互动中,鼓励他们接触。4.运用特殊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感到特别。5.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调整合适教育方法。6.学习成功的教育经验,学会引导领养儿童学习和促进领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七、结语

家庭领养模式对于促进领养儿童的身体、心理、社会全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每一个孤残儿童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安稳、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对于孤残儿童的收养模式,因倡导以领养家庭模式优先,机构养育为辅的模式,全方面促进儿童发展。当然,每一个儿童都不愿意成为孤儿,如何从根本上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如何切实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利益,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对于孤儿发展问题上,应扩大具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从专业的领域保障孤儿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养父母领养福利院
BABY,COME BACK
富养父母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为啥呀?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
大家族de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