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新,刘 璐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崇雒乡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建阳354214)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达2.6 万hm²,种水稻比较效益低,建阳区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建设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需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创新推广机制。2019 年在建阳区崇雒乡上社村依托崇雒洛田里合作社进行水稻田稻鱼螺绿色生态种养结合增产增效模式进行试验示范,示范面积8 hm²。稻鱼螺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能实现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殖,该种养模式一方面可让鱼在稻田中吃掉杂草和害虫,有利于水稻生长;同时,鱼靠吃稻田中的杂草及害虫等,经纯天然饲养,其肉质更加细嫩鲜美,实现了“一田多用,一田多收”的效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途径。现将稻鱼螺绿色生态种养结合增产增效技术介绍如下。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地块。
挖好养殖沟和回游沟,埋好排水管,养殖沟深60 ~80 cm,沟宽1.2 m 左右,回游沟宽50 cm,深20 cm,田埂高30 ~35 cm,底宽50 cm,留好作业带。田块对角设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安装防护网,防止天敌及养殖鱼类的逃逸。保持围沟边天然的杂草,人工种植香根草、波斯菊等引诱害虫的植物,还有利于田螺、鱼的栖息、生长和繁殖。在田间按1 hm²稻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配套安装黄板,用以防控水稻病虫害。
利用上一年冬季种植的绿肥“紫云英”,在来年3 月份“紫云英”盛花期至黄荚期,用中型旋耕机深耕压青,让其自然腐熟后,田螺投入前7 d,全田泼洒生石灰,已消毒的稻田,及时投放母螺,投放前需用3%~5%的食盐水浸泡2 ~3 min,然后测试水中药性是否已消失,安全后再放螺,每667m2可投放15 ~20 kg 母螺(公母比例3∶7),相应投放少量绿萍,让其自然生长,上半年绿萍既可遮阴,又可作田螺的饵料。根据日常观察,当水体很清,仔螺生长缓慢,田间天然饵料少,在5 月中旬可每667m2再撒施微生物菌肥等有机肥料300 kg,有机肥富含丰富的微生物、可溶性养分及腐殖质,每隔30 d 左右进行1 次追肥,增肥水体。螺种投放50 d 左右,当子螺生长至重量15 g/粒,即可分批上市。
水稻品种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农艺性状及米质好、商品性好,口感、口味好的品种,如甬优6 号、桃湘优莉晶、象牙香占等。
适当推迟育秧,安排在5 月下旬对种子进行杀菌后再播种,用工厂化育秧,培育壮秧,秧苗期用芸乐收进行喷药,既杀菌又壮秧。到6 月中旬,秧苗长至15 cm 时,降低田间水位,保持田间水位在0.5 cm 左右,及时机插,机插完毕,及时灌水,保持田间水位在5 cm 左右,做有水护苗及保证田螺正常生长。
机插秧苗15 d 后,秧苗进入分蘖盛期,7 月初,每667m2投放稻花鱼苗300 尾左右,鱼苗可选用荷包鲤4 cm 长度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加深水位,水深可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进行调节,保证鱼、螺、稻的正常生长需要。7 月下旬,水稻进入拔节期,减少进水量,仅保持田块间养殖沟有水流动即可。排水晒田2 ~3 d,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当田间有白根露出马上加深水位,让水稻正常孕穗,鱼、螺正常生长。9 月中旬,水稻进入灌浆期,为防止水稻倒伏,排水烤田,稻花鱼也及时捕抓上市。10 月中旬,水稻进入成熟期,及时收割,稻谷用烘干机烘干及时入库。
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水稻机插前要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追肥少量多次。不提倡使用无机化肥,会对鱼类、田螺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田螺对无机化肥敏感。
以农业绿色生态综合防治为主。水稻的虫害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香根草、波斯菊等可防治大部分害虫,对其它的一些病虫害,可以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使用生物农药时需注意要对螺类、鱼类无害。螺的敌害有鸟、蛇、鼠等,鸟是鱼类的主要天敌。对于这些常见敌害的防治,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如对鸟可安装驱鸟设施,鼠类采取安装捕鼠器抓捕。
稻鱼螺示范面积8 hm²,经测产水稻平均每667m2产量591.2 kg,粮食总产70 900 kg,该栽培模式优质稻每百公斤价格达600 元以上,每667m2稻谷收益达3 500 多元,对比常规栽培稻谷每667m2增收2 000 多元;稻田养鱼平均每667m2产鱼14.5 kg,每公斤售价50 元;田螺平均每667m2产螺54 kg,每公斤售价30 元;每667m2鱼、螺收益合计约2 345 元。稻鱼螺全年每667m2收益达5 845 元,平均每667m2投入成本1 640 元,则每667m2纯收入达4 205 元。说明稻鱼螺绿色生态种养结合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鱼、螺的活动有效减少了影响水稻生长的病虫草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土地的负担也会日益减轻,保障粮食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稻鱼螺绿色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实现了“一田多用,一田多收”的效果,是高效绿色健康的水田生态种养模式,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