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如何提升新闻报道“四力”

2020-11-29 01:07吴绍伟
科技传播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四力新闻报道受众

吴绍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1]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党的新闻舆论领域的重要工作部门,担负着新闻报道和向千家万户传递党的声音重要职责。当前,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新闻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加之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格局已经发生深刻调整,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在这种情势下,身处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要切实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就应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42

1 加强媒体融合,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

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用全媒体战略眼光,整合现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移动终端等媒体资源,构建全新的传播体系,借助新兴技术和媒体融合,为新闻报道构筑新的传播空间、创新新的传播形式。

首先,要发挥各种传媒的传播优势增强传播效果。作为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交习惯,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拓宽传播渠道和途径,增强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传播力。在今年这场战“疫”宣传中,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是打赢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罗庄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重要作用,根据广播、电视、报纸、新闻网站、微博、移动端等媒体不同题材需求,重构“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播出的业务采编流程,及时向全区广大市民宣传党中央关于疫情的最新指示精神,动态报道全区广大党员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了各种媒体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和受众的交流互动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受众已不再单纯是信息接受者和欣赏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媒体和受众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同时也使得新闻作品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和现实。在这次战“疫”行动中,罗庄区融媒体中心利用罗庄融媒移动端发起线上线下“好人帮”战“疫”有我、志愿服务和新闻作品征集活动,吸引全区20多万党员群众参与活动、征集50多篇新闻作品,借助互动融合传播,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 推进表达创新,强化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新闻传播要切实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功能和作用,核心在于通过丰富的新闻内容感染人。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先进,传播形式和手段如何高超,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因而,新闻传播需要创新,尤其是要推进内容创新,切实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影响力,推进内容表达创新,增强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着力创新叙事方式。在新闻传播中善讲故事会讲故事,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通过一个娓娓道来生动故事表达出的新闻节目,能够吸引受众从头至尾完整地听完看完,从而让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新闻信息内容。通过故事叙事让新闻报道变得更贴近受众、生动鲜活。疫情期间,罗庄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新闻专题节目《身边战“疫”的好人》,记者用纪实的手法拍摄采访了大量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党员群众、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医生护士等许多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用一个个故事化的表现手法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不平凡的故事,深得受众的喜爱和好评。

其次,要着力创新新闻语态。新闻语态就是指媒体在表达新闻内容时的语气和口气,突出体现在媒体从业人员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具体说来,推进新闻语态创新,就是要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语来表述新闻内容,体现出一种平等、互动、分享的亲近感,尽可能避免与受众产生疏离和隔膜的“新闻腔”;以说事拉理的生动讲述代替程式化空洞说教,以短实新代替假长空;多讲一些平实务实切实的实话家常话,少讲过度铺陈渲染的套话场面话。简而言之,就是要力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在使受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作为新闻报道的主创一线记者还应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向群众学习,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全面系统地了解社情民意,为制作出接地气的优秀新闻节目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优化议题设置,增强新闻报道的引导力

议题设置直接关乎新闻报道的引导力,因而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所在。广播电视媒体要做好新闻报道,就必须把握时事大势和新闻传播规律,着力增强议题设置的水平和能力。

一方面,要围绕重大主题、重大节点设置议题设置。党的传媒姓党为党,决定了其从业者必须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能够有效发挥新闻报道对社会舆情的的价值引导作用。新闻报道质量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看其服从并服务大局的水平高低、能力强弱。这就要求,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设置议题,主要是紧跟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紧紧围绕重大主题和重大节点策划报道选题,重点聚焦重大活动和重大战略开展报道工作。在今年的抗击疫情战斗中,山东广电“闪电云”智慧平台联合全省各县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发力、全省联动,推出《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县区在行动》直播连线活动,各县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党中央关于抗击疫情的决策部署,展开宣传,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另一方面,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议题设置。新闻报道不能报喜不报忧、回避问题和矛盾,而应直面社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适时回应社会关切。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向千家万户传递党的声音、离广大人民群众最近的党媒,越是敢于并善于在“三点”问题上设置议题,其对社会舆情的引导力就越强,有利于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的参与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闻报道的引导力。

4 把握辩证关系,强化新闻报道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体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是其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对新闻报道而言,公信力越高,传播效率和效果就越好。要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就是要求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既不滞后拖沓,也不超前莽撞;科学把握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该报道的必须报道,该早报道的必须及时报道,该适当观察后再报道的不能随意抢先报道。要确保新闻报道取得实效,将报道的舆情引导作用落到实处。在新闻报道中,“时”“度”“效”三者是辩证统一的。评价新闻报道水平与质量优劣,最终要看其“效”;而“效”的取得,又有赖于对“时“和“度”的科学把握。这就要求,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要讲求“时度效”的辩证法。

一方面,在政策宣传上要准确把握“上头”与“下头”的辩证关系。好的新闻报道要学会“吃透两头”。所谓吃透“上头”,就是要吃透中央精神,进而能够做到准确传达;所谓吃透“下头”,就是要接地气,摸清基层情况,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要避免“上不入天、下不着地”现象。一方面,要紧跟中央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切实履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职责;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把引导舆情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通俗不媚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新闻作品。

另一方面,在舆论监督上要科学把握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3]333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通过正面宣传先进典型来团结稳定鼓劲,形成发展合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舆论监督。在他看来,“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3]333。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党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各级媒体开办的新闻舆论节目来看,媒体舆论监督开展得越好,其公信力就越强,更好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猜你喜欢
四力新闻报道受众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