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迹
蒙台梭利在著作中提到:0~6岁的幼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偏好的各种“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幼儿用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去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些‘敏感期’内,他们对每种事情都容易学会,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同时,幼儿不同的内在敏感性,让他们能够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的东西……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他东西无动于衷。”如果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够关注到幼儿的敏感期,对在敏感期内的幼儿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学习机会,激发和促进幼儿的“内在潜力”,会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优秀的少儿图书,作为低幼儿童的第一手启蒙资料,若是能同样关注到幼儿,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敏感期,出版适合幼儿成长发育的少儿图书产品,将给予0~3岁早期教育极大的助力。这不仅符合未来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更是未来少儿出版市场的需求。下面以蒙台梭利理论中0~3岁婴幼儿会出现的四种敏感期为例,阐述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对少儿图书出版的重要启示。
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觉对宝宝智力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官训练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将从出生到2岁这一发展阶段称为“感觉运动阶段”。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训练。在幼儿2岁之前,感知觉的发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婴幼儿们依靠感官和动作来认知和理解身边的环境,每一种感觉都有着特定的发育特点。比如,婴幼儿约在7个月胎龄时,他的听觉系统就已经在子宫中发挥作用了,出生后婴儿更喜欢女性的声音很可能就是由于在子宫里对妈妈声音的熟悉;0~3个月时,婴幼儿视觉发育最为迅速,并且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好,比如大部分婴幼儿会更喜欢明暗交替的颜色、喜欢立体和对称的图形,尤其喜欢人的脸孔;4~12个月的婴幼儿触觉发育迅速,喜欢用小手触摸各种不同的事物,感受事物表面不一样的触感。
根据蒙台梭利感知觉敏感期的理论,可以得知,0~2岁婴幼儿智力发育,多以感知觉为主。那么,激发和锻炼婴幼儿感知觉的少儿图书应该成为这一年龄段少儿图书出版的重点。近年来,开发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的少儿图书产品不断涌现。比如,在比如海润阳光出版的《0~12个月视觉激发卡》。这类视觉卡以黑白卡为主,增强幼儿对色彩和光线的感知,促进婴幼儿的视觉发育。触摸书和发声书是当下深受0~2岁幼儿家长喜爱的图书形式。触摸书在书页内加入了不同触感的材料,用这些材料来模拟现实中的事物,比如小动物不同触感的皮毛、事物光滑度不同的表面,增加对幼儿的触觉刺激,让幼儿能直观地比较出事物之间的不同。而发声书、翻翻书、立体书等形式也结合了幼儿感官敏感期的特点。
在幼儿1岁左右,秩序的敏感期如约而至,将一直持续到4岁左右。垃圾要放在他指定的垃圾桶里,洗手之前必须要将盆放在水池里,去散步的时候有比较固定的路线……婴幼儿的秩序的敏感期会从这种物质形态,支部过渡到关系中的位置和秩序……这些认知有助于幼儿对物品排序、空间位置等的认知和判断。
当幼儿处于秩序的敏感期时,他们对为玩具等排序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握这个机会,将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提前展示给幼儿,对幼儿4岁左右数学敏感期的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秩序的敏感期理论将成为逻辑推理类少儿图书选题策划的理论依据。简单的迷宫、观察事物的排序、分辨事物的空间位置等,都有助于幼儿秩序感和数学概念的发育。
幼儿细节的敏感期出现比秩序敏感期略微晚一些。大概在幼儿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幼儿会对事物的细节敏感,地上的头发、妈妈换了不太明显的镜框、两个苹果大小上的差异……这些都将成为孩子的“巨大”发现。如果给孩子两个三角形,一个尖角的,一个圆角的,他们能很快发现这种不同。幼儿对细节的敏感有助于其专注力和观察力的发育。幼儿顺利度过细节敏感期,对于幼儿以后写数字、分辨字母、记忆形似字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细节的敏感期理论,在为2岁左右的幼儿开发启蒙类图书产品的时候,就会想到观察力和专注力图书。比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玩出来的专注力》(低幼版)就是从幼儿细节和秩序的敏感点出发,通过找物、分辨不同、排列顺序等游戏方式,来激发幼儿的观察力与专注力。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感知觉已经在1岁前感知觉的敏感期中得到一定的开发,他们的视力能力几乎可以和大人一致,但由于年龄小,视野范围依旧有所局限,小细节的差别分辨范围也比较小,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少儿图书产品的开本尺寸不宜过大。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指出,0~3岁是幼儿的语言敏感期。他们从出生后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语言的发展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重要的外部体现。幼儿语言的发展会经历以下5个阶段:语言基础的简历、语言和动作的连接、说出有一定意义的字、开始与人沟通和语言逐渐活泼。幼儿的语言也从“哦”“咿”“哒”等单独的发音,逐步发展到有意义的字词——“爸爸”“妈妈”“怕”“抱”“去”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后开始将这些词汇组成句子。在这一阶段,不断重复的话语和容易发音、带有节奏感的文字,对于幼儿的语言启蒙非常重要。
在0~3岁幼儿早起发育理论被家长们认可之前,市面上出现的语言启蒙类图书,多为故事书,选自中外古今的各种传统故事,只为了能有跟孩子对话的内容,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接受度,这些文字量大,语言复杂的图书并不适合幼儿阅读。现在,更多的编辑将全新的理论知识引进到选题策划中来,语言启蒙类图书也有了全新的变化。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米菲宝宝语言启蒙绘本》则关注到了幼儿语言敏感期的发育特点和需求,内含15本小书,分别从发音、词汇、句子和段落出发,符合幼儿语言的发展规律。文字简单,便于幼儿模仿和重复,能够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内在潜力。可见,幼儿语言学习类图书要尊重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从幼儿感兴趣、有能力完成的语言出发,逐渐过渡到具有文学美的语言文字上。
蒙台梭利对于0~3岁幼儿敏感期的理论对于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但幼儿的敏感期也并不是独立出现的,出现的早晚也与幼儿本身的内在发育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0~3岁少儿图书的出版要尊重幼儿的内在发育的天性,从幼儿的需要出发,把敏感期的内容与出版的目标相结合,为幼儿早期智力启蒙和家庭早教提供优秀的少儿读物和教具。在越来越重视0~3岁早期教育的今天,出版工作者更要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早教知识,以出版为平台,为幼儿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少儿图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