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科技期刊共同体构建路径探索
——以西北地区科技期刊为例

2020-11-29 01:07
科技传播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共同体期刊

唐 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而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2]。从横向角度考察,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科技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也已经相当可观,但还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因此,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道路,构建好开放创新、协调融合、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体系,应当成为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工作鹄的和题中应有之义。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协同发展、开放竞争”,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促进产学协同发展,聚合优质资源,创新传播机制,提升科技期刊规模化、集约化办刊水平,推进科技期刊集团化建设,从而实现推进集群化并加快向集团化转变的建设目标[2]。综观考察,目前首善之区和中东部核心城市的一些重要科技期刊的集约化办刊已经取得一定规模,例如中华医学会旗下的系列期刊已经达到180余种;近年来科爱、AME、科学出版社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公司也表现突出,创立于2009年7月的AME现有50余种英文期刊,其中8种被SCI收录[3]。但是西部和边疆地区的科技期刊集约化办刊规模显然落后许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指出,要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相对中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边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这一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扶贫攻坚的力度也更大。这一地区的科技期刊在展现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方面,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较,这一地区集约化科技期刊的规模更是小得多。就笔者掌握的资料而言,西北地区规模化的科技期刊群下有10多份期刊和杂志就相当可观了。

科技期刊的集约化、集群化到最终的集团化建设,从某个角度而言,也就是共同体建设。目前关于期刊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科技期刊共同体建设的机制和实践探索则尤其值得重视。为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2017年7月下旬,海南省社科联等机构共同举办“有关沿海省区期刊共同体建构研讨会”,就沿海省区学术期刊交流与合作、如何引领海洋问题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4]。研究指出在新时代要以信息共享、活动共襄、责任共担、成果共推为基础,打造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共同体[5],也有研究探索共同体视域下学术期刊与智库的互动共生关系,学术期刊需要依托党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汇集和传播学术成果[6],也有研究从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构建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以科技期刊为平台,探索编研一体人才培养路径,建立拥有独立学术话语权的学术共同体[7]。科技期刊如何构建共同体,尤其是西北边疆地区如何构建有规模的科技期刊共同体,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就新时期西北地区科技期刊构建机制、话语、人类命运、人才共同体的可能路径,笔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供同仁参考。

1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西北地区科技期刊共同体实现的机制体系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对世界形势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后郑重提出的倡议[8],而其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内包括西北和西南两个部分,西北部分涵盖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这五个省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侧重,也有相同的关注点。同时这一地区具有面积大、干旱荒漠区多、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边境线长等特点,在地理和生态方面主要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位于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以北。地理生态方面的趋同性使得这一地区具有较好的科技研究的合作趋向,发表这些科研成果的期刊也具有地域特色。例如就荒漠和干旱地理生态研究,就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所)、《干旱区地理》(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干旱区研究》(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Journal of Arid Land(《干旱区科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地质》(中国地质学会等)、《新疆地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水土保持研究》(原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原名《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一些科技期刊已经实现一定的集群化,例如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但即便是这些期刊,其集群化的规模远比首都和中东部地区的集群化期刊群要小得多,更遑论其他期刊。但是也正如上面所述,西北地区在重要的科技领域有相当大的趋同性,因此构建科技期刊的共同体是完全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西北地区科技期刊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机遇,即西北地区的科技期刊应该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科技领域研究,如何引领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民族和地方高发病”等重点问题研究,共同研究关注的问题,为西北地区、边疆地区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和学理支持。

从共同体的机制建设来看,西北地区的科技期刊应该不断扩宽合作的领域,充实合作的内容,完善合作的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以专业性的科技学会、协会等为基础,建立具体的合作协调组织。例如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民族期刊专业委员会等,就可以成为西北地区科技期刊共同体构建的具体协调组织。可以由这些学会、协会组织,在上级单位的协调组织下,设立常驻单位,指定固定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会议,就“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边疆地区的重点科技问题进行共同研究。学会等作为连接科技工作者的沟通渠道,可以设立共同关注并研究的科研议题,融通各科技期刊的合作方式,助力科技期刊连接好作者、读者、编审专家、编辑出版者和学术评价者等。研究指出,相关部门分类指导各类集群加速整合发展,形成学会期刊集群等专业刊群出版模式[9]。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学会例如马萨诸塞州医学会(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的经验。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完全是地方性学会,其宗旨是致力于为马塞诸塞州的患者和医生提供教育与支持,正是这样一个地方性学会,不仅出版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全球领先的医学杂志,其旗下还覆盖有11个大专业类别的专业通讯系列Journal Watch等。通过经验的借鉴,做到兼收并蓄,西北地区共同研究相关问题的科技期刊就能在地方性学会、协会的协调组织下,成为某一科技问题研究的共同体,这样既能共同促进西北地区科技期刊的长足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国家战略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2 以科技期刊为沟通平台,构筑具有中国区域特色话语权的学术共同体

如上所述,西北地区属于多民族地区,而例如青海和新疆,则又属于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区。在医学领域,地方病、民族高发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等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科技期刊方面:青海地区有《青海医药杂志》(原名《青海医药》,由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主办)、《高原医学杂志》(青海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原名《青海医学院学报》,由青海大学主办)、《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新疆地区有《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学》(新疆医学会)、《新疆中医药》(新疆中医药学会)、《农垦医学》(原名《石河子医学院学报》,现由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主办)。《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历年来医药类文章也占据大约1/4的篇幅。青海地区的医药类期刊多关注高原和藏族地区的地方病和民族高发病,而新疆地区的医药类期刊则多关注新疆地方病、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的民族高发病。以石河子大学主办的两份期刊为例,定点联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主管),每期都重点刊发以新疆地方病、民族高发病和人畜共患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技文章。这一做法也受国内权威期刊研究专家的影响和启发,以办刊人最高追求为旨归,即努力将科技人员撰写的优秀论文及时发表在祖国的期刊上,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现代化伟大事业的直接生产力[10]。

虽然上述期刊对研究成果的刊发都各有侧重,但就笔者的经验和观察所及,各期刊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仍然十分有限,甚至是阙如。笔者编辑的文章中,就较少有来自临近省区研究民族地方病的文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面,这些期刊在各自所在的区域有一定影响和特色,但是在西北地区以及全国来看,影响就非常小,更谈不上国际影响。例如上述所列期刊中,只有《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进入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序列,《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而实际上,就民族地区地方病、民族高发病等而言,在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分子机制、免疫与分子医学实践等方面,可以成为共同研究的课题,或者是被包含在这些研究范围之内。因此,民族地区的这些医学类期刊,作为沟通平台,应该探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打造民族地方病、高发病这些有区域特色的学术共同体,构建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科技研究话语权。

民族地区的科技期刊除了互相合作交流,还应该积极寻求科研实力以及办刊实力强劲的西部地区区域内的科研期刊合作,从而进一步增强特定科技领域期刊共同体构建的影响力。以上述民族地区医学类期刊而言,可以积极寻求与西安交通大学主管的医学类期刊群交流与合作,该期刊群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原《西安医科大学学报》(英文版))、《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临床研究》、《西北药学杂志》、《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医学伦理学》、《医药与保健》、《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医学教育技术》等10余种。无论从科研水平,还是科技期刊的集群化管理,民族地区期刊都应该向这类期刊群学习,主动积极寻求合作和交流,构建有中国地方特色和独立话语权的学术共同体。

3 突破科技期刊传统功能和形象,融入人文元素,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虽然我国最早的期刊,也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科技期刊,可以确定为出版为清中后期的《吴医汇讲》(1792年),但现代意义上的科技期刊肇始于19世纪最末几年(1889年《约翰声》),而真正有代表性的期刊则始于1910年代,以《清华学报》(1915年创刊)为典型[11]。综观百年以来的科技期刊发展史,早期科技期刊的建立受欧美国家的影响较大,一些有影响的期刊创立者大多是从欧美著名大学留学归来的学者、科学家。而这些学者、科学家又是我国现代学科体系的创立者,因此科技期刊的发展也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发展而变化。时至今日,我国学科体系历经发展已日趋完善,大门类下的学科也越来越精细化。这种精细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学科门类和体系比较完备,但另一方面过于精细化的发展又使得门类之间的壁垒日益森严。广而言之,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文科和理工科的门类分别清晰可辨。这就导致了发布学术成果的期刊之间隔河而立、极少互通,人文社科类期刊绝少发布重大科技成果(即便是为了科普),科技期刊则极为缺乏人文元素。国内科技期刊的传统形象似乎已固化为发布和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较少关注科技政策、与读者的互动以及人文社会关怀等。在这一方面,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科技期刊,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科技期刊,都比较重视科技政策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等的探讨。例如,《科学》期刊三大主要内容版块(科学新闻、科学指南、研究成果)中有专门的“政策论坛”(policy forum)栏目,要求在2000字以内讨论科学政策,还设有“科学与社会短文”栏目(essays on science and society),要求在2 000单词以内讨论科学与社会如何交叉;《美国医学会杂志》设置有专门的“意见”(opinion)栏目,讨论涉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伦理、健康政策或健康法等几乎所有重要的主题,并且通常与特定的文章无关;《柳叶刀》收录的三大类稿件(red section,主要是论文和临床图片;blue section,主要是世界报道、通信等;green section,主要是研讨会、调查组课题等)中,世界报道(world report)就主要介绍科学、医学和政策方面的内容,而调差组课题(commissions)则更为聚焦,由编辑人员选择主题,与学术合作伙伴调查确定医学、全球健康方面最紧迫的问题,旨在提出改变公共政策或改进实践的建议[12]。这些关于科技政策的探讨,极少是具体的科技成果展示,而更多的关注科技政策本身、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全球健康等具有人文性质的议题。

其次,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科技期刊,都比较注重和读者的互动。例如《科学》杂志设有不超过300单词的“读者来信”(letters)栏目,讨论该杂志发表的内容或普遍感兴趣的问题;《美国医学会杂志》的“通信”(correspondence)专栏,则既发表读者给编辑的来信(400单词以内),也包括原创文章作者给读者的回信(500单词以内);《柳叶刀》杂志的“通信”(correspondence)栏目,要求与文章有关的来信在250单词以内,与期刊文章无关的信函则最多400个单词、1个图表,编辑可能会邀请原文作者回复,或者直接将信件传递给原作者[10]。这些来信和回信可以是有关期刊已发表的文章,也可以与期刊文章无关,编辑往往充当中介角色,但一来一往或多次来往的互动,已经在不期然中构筑了作者、编辑、读者、媒介等关注共同话题的一种共同体。

再者,一些国外有影响的科技期刊,甚至刊发文学艺术类作品。例如《美国医学会杂志》就设有两个专栏:人文(humanities)和诗歌(poetry)。人文栏目又分为两类:艺术与医学(the arts and medicine),要求作者以不超过1 400字的篇幅,阐述艺术科学与医学实践之间的关联;“医学人文之我见”(a piece of my mind),要求作者从广泛的医学经验中发表个人观点,例如探讨医患关系等,单词量要求不超过1 600,且可能需要得到患者许可。诗歌栏目可以说是独具人文特色,要求只能是一个作者,以不超过44行的字数创作与医学经验相关的原创性诗歌,角度可以是医护人员、患者,也可以是观察者[12]。

综上所述,国外这些较有影响的科技期刊,除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外,还十分重视科技政策、科技与社会、期刊与读者的互动、自然和人文学科交叉等人文社科议题,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全球问题。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是一致的,因为科技最终解决的还是人类面临的问题,科技发展的旨归还是人文关怀,因此国内科技期刊应该解放思想,打破现有的传统形象,打破与人文社科的森严壁垒,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具体到西北地区,例如上述第一节中所举的例子—发表“干旱区半干旱区”科研成果的科技期刊,就可以一方面与《新疆人文地理》等合作交流,打破人文社科类和科技类期刊森严的壁垒,另一方面则可以从自身出发,从长远规划、内容建设、栏目设置上着手进行改变。而第二节中提到的发表民族地方病、高发病研究成果的科技期刊,一方面可以与《中国医学伦理学》等具有人文或学科交叉性质的期刊展开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更应该从本身出发,借鉴他者经验,加入科技政策探讨、科技与社会、读者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设,实现自身的蜕变,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4 加快发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学者化、专业化,构建“学者化”编辑的专业人才共同体

我国早期的科技期刊,其创立者大多身兼作者和编者的双重角色,之后才慢慢出现专业的编辑。在近百年的科技期刊发展史中,编辑的身份问题依然是一个充满“焦虑”和争议的议题,编辑应该是专业的编辑出身,还是应该来自某一学科,众说纷纭。研究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的探讨,经历“编辑职业化”(编辑告别“编研一体”的传统而与学术共同体分离)“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编辑主体说”“编辑学者化”等过程,一直到近些年出现的“学术引领者”“回归杂家”等说法[13]。

就笔者阅读和搜索所及,国内不少科技期刊的编辑属于某一特定学科毕业的人才,真正以编辑学专业毕业而进入科技期刊工作者较少(大部分编辑专业人才毕业后进入综合类的出版社、杂志社)。这些某一特定学科毕业的人才,进入期刊编辑部后,历经几年的实践,对于编辑文章和期刊的技能,就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而且由于出身某一特定学科,在接收相应的学科论文时,就能较好地把好第一道关。如果这些某一特定学科出身的编辑,进入到与其专业对口的科技期刊,那是比较好的机遇。但问题是,如果进入到综合类科技期刊,那这些编辑的学科素养就不能完全应付工作的需要了。高校综合类科技期刊中,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期刊的这一矛盾则更为突出。以综合性大学的自然科学版学报为例,顶尖的大学学报有较为专门的科技版例如医学版、工程版等,但是大多数依然只有自然科学版,而编辑部一般只有2~3名专业编辑,这些编辑出身某一特定自然类学科,但是他往往要负责2~3个大门类的学科版块。另外,由于编辑职业的特殊性,这些出身某一类学科的编辑很少能在工作之余在学业上进一步提升,遑论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即使能挤出时间来提高学历,但是夹杂在编辑和学业双重任务之中,其专业提升的收获,也很可能比不上专职学习的同级同学。因此,要实现“编辑学者化”,对于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群体来说,依然难度很大。另一方面,依托各大学学科优势,引入专业的科研人员或教授作为编辑,是值得实践的尝试,甚至可能是编辑成为“学术引领者”角色的促进者。但是这些隶属于各学院或科研机构的顶尖人才,实际上很难从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中分身、抽出时间来真正从事编辑的日常业务,例如处理来稿、审读来稿、回复读者、规划栏目等。再者,如何恰当分配他们的酬劳,也是科技期刊管理者需特别注意的事项。综括而言,从“编辑学者化”到“学术引领者”,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这方面,中东部地区一些有影响的科技期刊已经取得不俗成绩,例如科技导报社与Science合作,推出的Research期刊,自2018年创刊以来,其涵盖的九大领域审稿与反馈,均由本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完成,而科技导报社负责统筹安排与技术编辑,Science为其提供国际出版平台。与之相比,西部地区的科技期刊则有明显不足、改进空间较大。在这方面,国外综合性大学期刊社的一些作法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其旗下共出版200余种期刊,大部分期刊的编辑业务均由术有专攻的专家负责,而出版社中负责与这些期刊接洽者只是负责排版、期刊网站运营等的技术编辑。他们的作法是让某一学科的专家组织团队来负责编辑这一份期刊,例如其出版的《应用实验医学期刊》(The Journal of Applied Laboratory Medicine)就是美国临床化学学会的会刊,主编、执行主编、助理编辑、编委等大多来自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另一份期刊《临床传染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则是美国传染疾病学会会刊;人文类期刊亦是如此,例如《文学与神学》(Literature and Theology)期刊,其论文主编为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文学和宗教学教授,而另一位来自斯特林大学(Stirling University)的文学和宗教学教授担任书评主编,一应来稿、初审、专业送审、联系作者等均由此两位教授完成,即通过牛津大学提供的期刊网站系统来完成。文章定稿之后的排版和出版事宜,才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来做。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牛津大学出版社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期刊网站系统,期刊的运营资金或由学会资助、或由编辑部筹办、或由出版社资助,其运营经费有着充分保障。

要实现科技期刊编辑的学者化和专业化,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在建立高效便捷的期刊网站系统和提供充足资金的基础上,邀约术有专攻的专业学者为编辑,保障他们能从繁忙的科研和教学中分身出来,集中精力办好期刊,因为他们的专业优势、学科敏感性是不可多得的,他们也享有他们所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优势,因此在稿件质量、科技传播效率方面更有把握。就西部地区的科技期刊而言,有了上述的机制共同体、话语共同体等的保障,这些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编辑队伍,在无形中也就形成了一支专业人才共同体。

5 结语

相对于中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依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而代表科研成果发布、科技成果传播典型载体的科技期刊,西部地区仍然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过程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期刊应该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构筑好服务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体制共同体,互通有无、形成有区域特色和独立话语权的学术话语共同体,打破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壁垒、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最终塑造一支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编辑人才队伍。《美国医学会杂志》等科技期刊肇始于欧洲移民垦殖北美东部时期,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其西部地区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踊跃发展,有后来居上之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借鉴国外经验,但更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因为“只有立足本土、力挺主业,面向世界、勇立潮头”[14],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共同体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共同体的战斗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