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工作尝试与探究

2020-11-29 01:07田依洁唐立岩门树春
科技传播 2020年13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减灾气象

田依洁,唐立岩,张 倩,门树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中对新时代中国科普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推动科普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科普热情高涨,公民科学素养稳步提升,科普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

2017年,科技部、中宣部制定的《“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根据少数民族群众对科技的需求,开展适合少数民族特点的双语科普活动,创作、编印制作少数民族文字或双语科普作品”[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印发《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这是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科普工作的具体体现,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中,气象科普工作要有新作为。《规划》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关注。”“加大气象科普创新创作支持力度,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促进原创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不断涌现。”[2]

1 近年来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和尝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始终坚持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科普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社会化、常态化、业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传递气象权威声音的主渠道、主阵地[3]。

1.1 丰富科普产品

近年来,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基层气象部门和公众的实际需求,结合气象部门主要业务,研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气象特色的传统科普产品,如科普图书、知识画册、宣传海报等;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如立体拼接模型产品、AR/VR系列影片、二十四节气主题画册、系列手绘动画等;应急防灾实用产品,如气象应急服务系列产品、气象防灾减灾系列产品、气象信息员系列产品等。目前已研发超过80种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取得国家专利20项(包括外观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和软件著作权1个)。这些气象科普产品极大丰富了现有气象科普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气象科普产品多元化发展,提高了气象科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气象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了气象服务效益的提升。

1.2 打造品牌活动

近年来,气象科普结合国家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气象科技下乡”和“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等品牌活动,切实提升活动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依托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时间节点,通过知识讲堂、科技展览等形式举办主题活动,面对面传递气象科学知识;依托气象科普进校园,持续做好“宝贝画天气”“小小减灾官全国科普大赛”等趣味性、互动性科普活动,以故事、演讲的形式普及气象知识。

1.3 建设“1+N”科普场馆体系

中国气象科技展馆于2019年9月底开馆,展示了中华民族从事气象活动的悠久历史及气象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国气象科技展馆的建成,切实推动建立“1+N”的气象科普场馆体系,承担起“讲好中国气象故事”的重要使命。2020年世界气象日期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特别推出了中国气象科技展馆虚拟展馆网络展示活动——《天气主播探秘中国气象科技展馆》,备受公众好评,网络平台总浏览量达1 565万次。

1.4 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中国气象局持续加强宣传科普队伍建设,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和宣传科普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近5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组织各类内部宣传科普业务培训600余次。全国初步形成包括专(兼)职人员、专家、志愿者的气象宣传科普队伍,拥有专职宣传科普工作人员387人,兼职宣传科普工作人员4 260人,志愿者队伍60余万人。

2 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现状

2.1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受客观因素制约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以及生态环境较差的边境地带,这些地区多数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加大各项扶持力度,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自身发展的底子薄,同汉族地区相比,在公众的科学认知、科学素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4]。

2.2 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对象文化素质偏低

近年来,随着选择去城市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守农村的多是老人,这些老人由于思想观念保守,文化水平偏低,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知识,对于指导日常生活生产、防灾减灾更是无从谈起,使一些科普工作者针对此类受众群体进行科普时产生“白费力气”的想法。

2.3 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形式单一,效果欠佳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科普形式大多为举办科普展览、科普讲座或者发放一些科普材料等,这些形式对于当地公众来讲缺乏科普的新鲜感,接受和认可程度有限,并且这些形式大多采取被动地灌输方式进行,引导公众主动参与交流的少,缺乏灵活性,科学普及工作成效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当地特别是边疆地区农(牧)民中汉语普及程度低,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科普资料,但翻译和排版工作既要考虑民众的接受程度,同时要兼顾科学的严谨性,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科普经费支出的增加,但当地投入科普的经费有限,于是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科普产品稀缺的情况。

2.4 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科普工作力度较内地、沿海等发达地区较弱

在少数民族地区,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少,一般由政府工作人员兼任,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工作,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有的工作人员认为搞活经济才是第一位的,科普工作可以往后“拖一拖、放一放”,科普意识淡薄,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还有的地方上级部门下达了对科普工作的要求就马上开展科普活动,但仅仅是“为了科普而科普”,发发材料就算做了科普工作,但对开展科普活动的实际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总结、不处理,使科普活动出现了“虚假繁荣”的景象[5]。

3 少数民族特色气象科普工作探索

在气象科普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气象科普产品的研发设计,还是大型气象科普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发达城市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气象科普资源十分缺乏。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少数民族气象科普产品因为受众少、翻译和排版要求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现有的少数民族气象科普产品种类较为单一,科普产品形式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需求;其二,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汉语普及程度低,有时难以开展大型的气象科普活动或讲座。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现状,根据实际调研和当地气象科普需求,结合近年来气象科普在少数民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挑选了较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和藏族这4个少数民族尝试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气象科普产品。

3.1 蒙古语气象科普产品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一些边远农村牧区还保留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惯,对草原依赖程度较高。为了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对草原防火、抗旱及生态环境保护较为重视,从而产生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需求。但是,由于教育程度及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农(牧)民对当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没有正确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设计制作了《揭秘人工影响天气》宣传册(蒙汉双语版)及宣传片,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科学解读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原理及其必要性等内容,便于牧民理解。

其中,《揭秘人工影响天气》宣传册发行量近10万册,《揭秘人工影响天气》宣传片在内蒙古电视台多个频道滚动播出,为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科学普及率及防灾减灾自救能力做出突出贡献[6]。

3.2 朝鲜语气象科普产品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其中吉林省朝鲜族占全国朝鲜族总人口60%以上,而吉林省朝鲜族约70%人口聚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受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易发多种气象灾害,当地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非常渴望。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应对气象灾害和自救能力,及时组织气象科普专家,有针对性地共同研发设计了包括朝鲜语配音的暴雨、冰雹、雷电、暴雪、寒潮、霜冻、大雾等主题的7种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视频。用生动活泼的动画形象,浅显易懂的文字语言,及时为民族地区公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丰富了少数民族语言气象科普活动内容。并且,这些科普视频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学校“第二课堂”推广应用,填补了当地少数民族气象科普空白,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气象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知识水平。

3.3 维吾尔语气象科普产品

为提高气象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结合新疆气象工作实际,联合新疆气象学会进一步加强气象宣传科普资源建设,获中国气象局2016年创新工作嘉奖。2016年,联合新疆气象学会,编辑出版《新疆气象科普专刊》(维吾尔语),翻译出版《农村气象灾害避险指南》(维吾尔语),编写《雷电探秘》(维吾尔语)、《雾和霾的那些事儿》(维吾尔语),改编并翻译《揭秘人工影响天气》(维吾尔语),设计推广二十四节气科普折扇(维汉双语)等各类气象宣传科普资料,让公众零距离接触气象知识,增加了趣味性和好奇心,这些产品被当地政府喻为“接地气的科普产品”;深入基层,特别是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周等活动期间深入南疆乡村开展以去极端化为宗旨的维吾尔语科普讲解比赛,深入克州农村和学校举办科普讲座,发放气象科普产品,受到当地公众一致欢迎和好评。

3.4 藏语气象科普产品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结合当地主要的气象灾害,考虑到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云南省藏语发音的差异,联合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和云南省气象局共同开发了雷电和暴雨2个主题的气象科普视频并进行了差异化配音。这些科普视频用生动活泼的动画形象,浅显易懂的文字语言,及时为当地公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达到了让听者“听得懂,能交流”的理想效果,受到当地公众普遍欢迎。

4 少数民族气象科普工作展望

未来,不仅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工作的投入、建立专业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工作的业务指导。在科普产品研发设计、科普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扩大气象科普的覆盖面,丰富气象科普内容和渠道,这样才能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自信心,达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目的。面对气象科普宣传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点通过搭建开放式交流平台,汇聚全国气象科普资源,达到树标杆、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的互鉴目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工作发展进程,努力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区域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减灾气象
气象树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