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20-11-28 13:28刘娜娜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娜娜

摘要:现阶段,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发展目标。对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接受各种新思想和新观念,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核心,进一步培养其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基于此,文章就将重点对其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新课标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要求其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为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的模式。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追求和教学理念,包含了数字分析、逻辑分析等内容,要求教师能够依照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内容的同时,在相应的实践练习下提升数学运用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对此,重点对其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分析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认知等内容的综合体现,涉及内容较多,比如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数学兴趣、创新意识等[1]。对此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就应当注重这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全面性。即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全面教学和多样化教学,进而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第二,具体化。即要注重整体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的单一性,对教学方式进行具体化,提升教学有效性和合理性。第三,可操作性。即不但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还要促使其在解题时能够充分思考,合理使用数学知识解答。同时还要能够依照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培养核心素養需要长期坚持,不但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还要注重其他能力的提升与强化,将其完全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二、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烈,喜欢去探究各种新鲜事物,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这种好奇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大家的心理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情境,以此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2]。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使其明确三角形的基本特性,明确高和底的具体含义,并在给出的三角形中画出高,从而把所学知识付诸到实践中。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模板,然后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和三角形特性相关的指导视频,让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学习,并给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上作出关于底和高的标注,明确各类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三角形的奥秘。或者在教授“垂直与平行”时可以让两位学生上讲台,把两支笔同时抛向空中,让其垂直掉在桌子上,然后让大家去观察会形成什么形状。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课堂参与兴趣,进而掌握垂直和平行的相关知识,最终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二)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数学空间感知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对此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建立数学模型,把原本抽象的只是进行直观转化,便于学生直接观察和理解[3]。这种转化方式一般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非常常见,这能够在强化学生理解力的同事,提升课堂趣味性,调动起课堂氛围。例如在教授“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就可以先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图,比如课桌、直尺等,再依照其具体图形特征建立空间模式,引导学生依照模型思考这两个图形之间存在的异同点。譬如长方形两个对边相等,正方形则是四条边都相等,但两个图形其内角都是直角。如此一来学生在观察模型的同时就可以深入了解这两个图形在角和边之间存在的区别和练习,并在对比分析下,强化数学思维,强化思考能力。

(三)渗透数学思想,强化创新意识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还应当合理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给后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夯实基础。对此教师就应当将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思想充分挖掘出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例如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相遇问题”,其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非常复杂。对此教师就应当指导学生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问题图例,把相遇问题之中的已知关系都标注到图例之中,比如速度、时间和图例之间的关系等,然后再根据图例内容解决问题,使整体的数量关系更加明确,进而提升解题效率,强化创新意识,给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合理科学的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进一步推动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转变传统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重点以教学过程评价为主,即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兴趣的激发,能力强化和探究表现情况,进一步提升评价内容的具体性。另外教师还应当对评价方式予以改变,通过实践作业、数学竞赛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思维以及实践水平,给其综合素养的强化夯实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即在原先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评价,在自评和互评的之下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保证学习效果。

结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新课标要求完全相符,是能够促进学生实现长期发展的教育重点。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当依照小学数学和学生的基本特征,将强化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分析方式和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 张贝贝.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分析[J]. 孩子天地, 2019, 000(028):P.70-70.

[2] 庆婷. 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的探究[J]. 才智, 2018(27):81.

[3] 余冬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46):112.

[4] 陈光志.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 求知导刊, 2020, 000(007):17-1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