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明 张玉芹
摘 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灿若繁星的著名工匠,他们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实践中养成了敬业爱岗、精益求精、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艺术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开展艺术职业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学徒培养体系、打造匠艺相生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到艺术职业教育中。
关键词:工匠精神;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0)04-0086-04
工匠,过去被称为匠人或者手工艺人。我国历史上著名工匠灿若繁星,不胜枚举。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木匠、银匠、锡匠、画匠、皮匠、铁匠、石匠、瓦匠、鞋匠、裁缝等各类手工匠人,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在现代工业文明兴起之前,工匠承担着发明创造、制作加工、营销推广等历史重任,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做出了卓越贡献。即使现在步入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些不适应现代场景的老手艺、老匠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现代社会仍旧需要工匠,需要工匠精神。
1 工匠精神内涵解读
回顾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成功既有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客观原因,更与他们敬业爱岗、精益求精、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等内在因素密不可分。“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可贵品格。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以下4点。
1.1 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
即以尊重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敬畏自己的职业。蒲松龄在短篇小说《阿宝》中说:“性痴,则其志凝……艺痴者技必良。”大凡有成就的工匠总是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像苦行僧一样将职业当成一种修行,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直至成为行业翘楚。艺术是“艺”与“术”的综合呈现,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由高超的“技术”与独特的“思想”构成的,技术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技术的升华。这里所说的“技术”就是“工匠精神”,是艺术家对艺术的一种态度,是一种潜心钻研、永无止境、独辟蹊径的专注精神。[2]
1.2 精益求精的求真精神
就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验观察,对构图别具匠心的位置经营,对材料独具慧眼的精挑细选,对色调对比与调和的探索与尝试。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镂,丝毫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追求作品的极致与完美。不仅外观造型、色彩要漂亮,对其内在形态、结构、原理、比例等同样孜孜以求,享受艺术作品在自己精心雕琢下的升华过程。现代科技虽然能够进行标准化、批量化、高效率流水线大生产,但是机器制造的产品缺乏人的温度,产品失去了灵魂,这也是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几乎全都采用纯手工打造的原因吧!
1.3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精湛技艺是基础,创新精神才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杰出的工匠不但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传承行业先贤们的经验,更不拘泥于现状独辟蹊径不断创新探索,将行业发展带上新的高峰。“巧圣公输子”鲁班就是在被茅草割到手指的体验中,善于观察和思考,改良创新了锯子,大大提升了砍伐树木的工作效率。明代陆子冈创造性地将诗文画印融入到玉器雕琢,使玉器摆脱庸俗变得趣味高雅,而被誉为“琢玉圣手”。
1.4 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工匠在日复一日机械式重复单调的工作中默默耕耘,以致技艺越来越精湛。这种异常枯燥的生活需要工匠们能够屏蔽外界干扰坐得下来、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功名利诱,都能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执着坚守。择一事,终一生。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修复师们那样,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件文物,甚至能与自己手中的作品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2 倡导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傳统工匠日益式微。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机械化大生产凭借其批量化、标准化、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将许多传统手工艺行业冲击得七零八落,工匠们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本行转攻它业,致使某些传统技艺走向衰落,甚至失传。社会氛围浮躁,人们热衷于赚快钱,企业家们为了追求市场扩张和经济利益往往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传统工匠伦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风雨飘摇。
2)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改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逐步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转型升级,更加需要工匠精神的创造创新与奉献贡献。如果缺乏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即使有再美好的蓝图、再巧妙的创意,最后也无法付诸现实。
3)政府倡导与推动。“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由此可见国家发展战略的改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由“量”向“质”的转变。
3 当前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
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我国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形式是“父子相传,师徒相授”,也就是通过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传承和非血缘关系的师徒关系传授两种模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技艺的传承逐渐落在了艺术职业教育的肩上。当前艺术职业教育有以下特点。
1)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与普通高等艺术教育不同,艺术职业教育不是倾向于对理论知识的深究学习,而是根据艺术职业教育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技能。在目前的专业课程学习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一般为4:6,甚至有些课程实践课时比重会更高。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忽视理论学习,而是考虑到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社会人才市场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艺术从业人员。
2)注重满足市场需求。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艺术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就业问题,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需要与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相一致。因此,艺术职业教育往往根据当地人才市场需求,坚持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原则,解决高技能型人才艺术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市场上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
3)需要更高社会认可。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社会、家长、学生接纳度及认可度低的现象,这就间接影响到艺术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导致毕业生流动频率高。根据笔者对我校近5届艺术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看,学生考虑到个人发展空间、薪资福利待遇、工作压力和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的适应性等,学生毕业后想改变职业或行业,而换岗、跳槽频繁,专业相关度为52.12%,离职率达到69.03%。这一数据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排位中游,因而具有普遍性。过高的离职率,对毕业生、学校、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时间和财力的浪费。因此,艺术职业在提升社会认可度的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融入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更具迫切性。
4)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艺术职业教育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同时,艺术审美、时尚敏感度、国际化视野等方面也亟待提升。
4 工匠精神融入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4.1 转变艺术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培养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匠气”成为贬义词,很多艺术类专业学生避之唯恐不及。但纵观历史,很多艺术家却以“匠”为豪,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国画大师白石老人从未因自己雕花木匠的低微出身和世俗偏见而自卑,他创作“大匠之门”、“鲁班门下”、“木人”等作品,既为律己,又是激励晚辈以匠心、匠艺为豪。所以,作为艺术职业教育,办学导向不能仅仅以学生就业率作为追求目标,而应该鼓励学生树立职业信心和积极的职业态度,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和价值所在,以传承工匠精神为己任。学院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进行工匠精神的宣导,引导学生崇尚工匠精神。只有有了这份底气,学生才能爱岗敬业,才能在枯燥单调的工作中培养出专心致志的热情,才能从点滴进步中不断累积成就感。
4.2 加强艺术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艺术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也要融入艺术职业品德教育,这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军训锻炼学生团结协作、永不气馁的品格;通过影视欣赏、美学鉴赏等选修课提升学生审美趣味;通过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等提升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高雅艺术进课堂”活动,体味表演艺术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懈坚持精神。
通过职业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对艺术职业的热爱,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成为不平凡的事业。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在学习掌握新技术过程中,坚守显得尤为可贵。只有怀着一颗终生热爱自己事业的心,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创造出一流的艺术品,才能在自己艺术职业生涯遇到冲击时恒久地坚持下来。就像电影《百鸟朝凤》中焦三爷说的那样:“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儿的人,他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这种在重复枯燥中坚持到底的信仰。
4.3 构建现代学徒培养体系,培养精益求精的求真精神
师徒关系是我国传统伦常中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这种手把手地言传身教的全实境实践培养模式,对技艺的薪火相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师徒关系由于个人眼界和思想境界等限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的“门派”;而且主要依靠个人经验、缺乏系统性理論指导,使得这种师徒传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就非常有必要。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3]校企合作是基础,工学结合是核心。其显著的特点是校企协同双元育人,学生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与一般大专班和过去的企业订单班、企业冠名班不同,现代学徒培养体系更为重视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弘扬,由学校和行业、企业3方共同参与制定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维护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课岗融通,协同育人。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4]通过校企深度融合,能够让企业名家巧匠和学生建立现代新型师徒关系,在“传帮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设计项目,引导学生树立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精神,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4 打造匠艺相生育人模式,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工匠精神与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可以相互滋养、繁荣共生。信息时代的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能够更便利地借鉴和吸收国际艺术领域的创新元素。利用高校理论高度和深度优势,借助行业及企业资源,推进艺术教育和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在国际化进程中突破平淡、探索创新。就如红帮裁缝学习制作西服一样,他们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引进式创新,使之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衣着习惯、民族性格。这样的西服穿上之后,更能体现雍容、大方、高雅的民族风格。[5]
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将“匠艺相生”作为人才培育模式的发展目标和学院特色发展的战略构想。通过“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塑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工匠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要具备艺术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围绕纺织服装典型性时尚产业,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注重学生的“软实力”的开发,诸如综合艺术表达能力、综合设计开發能力、艺术技能、商务管理综合能力等等。同时加强国际国内艺术设计协同创新,为当地的时尚产业发展赋能。基于这种匠艺相生的育人模式,该学院在近几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职业技术类院校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基地,将工匠精神融入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意义非凡。在这一过程中,艺术职业教育者需要转变艺术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开展艺术职业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学徒培养体系、打造匠艺相生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到艺术职业教育中,推动社会形成崇尚、践行“工匠精神”的潮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制造出高品质高附加值艺术产品,才能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稿,2017(10):25-27.
[2]邹锡兰.各地艺术家热议“工匠精神”:艺术创作更要追求完美与极致[EB/OL].(2016-06-27)[2020-07-20].http://app.ceweekly.cn/?app=article&controller=article&action=show&contentid=155537.
[3]石伟平,徐国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4(1):23-25.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4-05-02)[2020-07-13]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406/170695.html.
[5]季学源.红帮裁缝的大工匠意识[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6.
Abstrac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 famous craftsmen have emerged like shining stars.They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our society.In practice,they have developed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of dedication,devotion to their profession,pursuit of perfection,courage to explore and perseverance.Advoc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is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in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we need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school running, develop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art vocation,build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system,and create a teaching mode in which craftsmanship and art coexist so as to integrate the craftsmanship spirit into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better.
Key words: craftsmanship spirit;art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