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话翻译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

2020-11-28 07:51肖敏曾于芳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

肖敏 曾于芳

【摘要】透过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来深度了解不同的文化意境,能够对人文历史有比较详细且深刻的了解,《了不起的盖茨比》-书自问世之后,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而且连社会学家也对其有比较深刻的研究,其中大篇幅的对话所折射出来的是近现代人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诠释与理解。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翻译 语言行为理论

尽管《了不起的盖茨比》从出版问世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上,一直有人对其长期进行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本书也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以满足各国读者的需求。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学价值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全文的基本内容来看,它所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极为常见的爱情故事,但是,之所以能够引起较为强烈的共鸣,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主要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发展,将男女主人公在面对物质和爱情的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当下民众比较关注的所谓普世价值进行了纵向乃至横向的对比。

因为,如果说本书是一本爱情小说,反倒不如说本书是一本具有较强文学艺术研究价值的社会编年体叙事文学作品更为贴切。

二、语言行为理论

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都清楚,作为一个合格的译员,必须要在绝对忠于原著基本意境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有效地理解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由掌控的空间环境并不多。

然而其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要素是,当原著的中的肢体语言所需要表达的意境需要进行有效补充的时候,语言信息必须要进行延伸性较强的伸展或者缩略,这样才能够比较精准地联系上下文表现出相关的意思。这其实就是语言行为理论比较通俗的解读。

具体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上来说,类似需要进行这样分析的段落和内容是比较多的,这主要是为了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来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细致的理解与分析。

例如原文第一章,译本中是这样描述的:

一直在屋里焦躁踱步的汤姆·布坎南突然停了下来,按住了我的肩膀。

“你现在做什么营生,尼克?”

“我在做债券生意。”

其实要是翻看原文的话,原文是I'm a bond man。而bond這个单词如果是直译其意思的化是债券,而bond man还有“不拿钱白干活的奴隶”之意,而身处这个环境中,无论是翻译成什么样的内容,其实是都能够比较直白地反应出作者的基本意思,然而译者之所以选择仍然保留直译的内容,其实也是一种一语双关的用意在其中,毕竟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汤姆-布坎南的肢体语言动作是仍然在继续的,是语言与行为深度重合的一种最精准体现。

三、语言行为与信息理解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上来理解,语言与行为所表达的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因为行为所表述的视觉传达信号往往是更为直观,所以在日常行为中往往对于行为的关注度比较高,而在文学作品中,因为需要透过读者自行来理解相关的意思,所以语言信息叙述的比较多。综合起来分析的话,在文学作品中语言行为与信息往往是重叠的。

然而在文学家看来,所有的语言与行为都是完全匹配的,因为这是人内心世界最真实想法的一种具体表现。然而对于译者来说,要想比较精准地翻译相关内容,不仅需要了解当时的语言与行为信息,更需要紧密地了解上下文的基本信息,甚至还需要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有效分析,这样才能够让语言行为与信息之间形成比较密切的关联关系。

这种翻译的方式其实自始至终就贯穿了全文,譬如说在本书的一开篇,就采用了一首内容较为丰富的诗来表达意境:

Then wear thegold hat, if that will move her;

If you can bounce high, bounce for her too,

Till she cry”Lover, gold-hatted, high-bouncing lover,

I must have you!”

这首诗,如果按照直译,可以翻译成:

那就戴上金帽子吧,如果这能打动她;

如果你能跳得很高,也可以为她跳,

直到她哭“情人,戴着金帽子,高蹦跳跳的情人,

我一定有你!”

人民文学出版社所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虽然对于诗的基本内容并没有改动,但是对于相关的词语进行了更为精准地修饰,这样就让这首诗更能够符合当时“主人公”的基本心境

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

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

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

我一定得把你要!”

这首诗并不孤立于文本之外,它与小说的主要情节产生一种微妙的呼应关系。要理解它,需要结合盖茨比的身世。在不同的译本中,增删了一些语气词,而恰恰就是这些语气词,是联系语言和行为转换的比较关键的词,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解读,这些语气词所需要表述的意思在有可能产生歧义的情况下,译者采用比较客观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还是比较贴切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文学艺术环境中了解不同的文学作品并将其进行大篇幅的翻译,必须要完全结合语言行为的不同变化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够让语言信息表述的意境更为贴近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本意。或许单独地解析其中某一句话,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会产生些许的阅读障碍,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地联系上下文之后,其中相关的意思就能够理解地比较清晰了,这也恰恰就是语言行为理论在翻译具体运用中的绝妙之处所在。

参考文献:

[1]李丛立.译者惯习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 (07):155 -158.

[2]余甲波,美国梦的破灭——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追梦者[J].大众文艺,2019(12):25 -26.

[3]李丛立.场域互动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本的出版历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3):58-61.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人物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